Workflow
脑机接口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脑机接口概念股大涨,微创脑科学(02172.HK)涨超35%,南京熊猫电子股份(00553.HK)涨36%。
快讯· 2025-06-17 09:34
港股脑机接口概念股表现 - 微创脑科学(02172 HK)股价涨幅超过35% [1] -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00553 HK)股价涨幅达36% [1] 行业热点 - 脑机接口概念股在港股市场受到资金追捧 [1]
A股开盘,沪指开跌0.02%,深证成指开涨0.14%,创业板指开涨0.2%,脑机接口概念股涨幅居前。
快讯· 2025-06-17 09:31
A股开盘,沪指开跌0.02%,深证成指开涨0.14%,创业板指开涨0.2%,脑机接口概念股涨幅居前。 ...
A股脑机接口概念股开盘大涨,爱朋医疗、创新医疗竞价涨停,南京熊猫、三博脑科、诚益通、翔宇医疗等多股高开。
快讯· 2025-06-17 09:30
A股脑机接口概念股表现 - 脑机接口概念股开盘大涨,多只个股表现强势 [1] - 爱朋医疗和创新医疗在竞价阶段涨停 [1] - 南京熊猫、三博脑科、诚益通、翔宇医疗等股票高开 [1]
从实验室到门诊室 脑机接口产业驶入“快车道”
上海证券报· 2025-06-17 02:28
行业动态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启用华中地区首个脑机接口门诊 面向全国开放 为患者提供脑机接口技术评估与治疗咨询 患者在接受多维度筛查后 有望优先纳入临床试验队列 接受前沿的脑机接口治疗 [1] - 脑机接口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 今年将是产业从科研到临床的关键转折点 短期内 非侵入式技术将在医疗康复和消费电子领域主导商业化进程 侵入式技术则聚焦重症医疗的不可替代性需求 未来3至5年 脑机接口医疗产品有望迎来爆发期 [1] 政策支持 - 工业和信息化部决定成立脑机接口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主要负责脑机接口基础共性、输入输出接口、数据、行业应用、伦理安全等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 [2] - 国家医保局发布《神经系统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 为脑机接口新技术前瞻性单独立项 设立"侵入式脑机接口置入费""侵入式脑机接口取出费""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适配费"等价格项目 为临床应用铺路 [2] - 北京发文明确要打造全球有影响力且富有竞争力的技术创新策源地、场景应用引领地和产业集聚地 上海规划在2027年前实现高质量脑控 2030年前实现高质量控脑 脑机接口产品全面实现临床应用 打造全球脑机接口产品创新高地 [2] - 四川省提出要着力打造全国一流的脑机接口及人机交互产业创新发展高地 到2027年完成3款侵入式和5款非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的研发及医疗器械注册 到2030年产业综合竞争力全国领先 [3] 市场规模 - 全球脑机接口在医疗领域的市场规模到2030年预计达400亿美元 2040年有望突破1450亿美元 [3] - 2024年我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已达32亿元 预计2025年将突破38亿元 到2027年将超过55亿元 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左右 [3] 临床应用 - 上海术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人工智能多模态脑机接口平台系统已进入多家三甲医院临床应用 随着脑机接口相关医保政策逐步落地 该设备预计将在医疗端进一步推广 [4] - 上海阶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侵入式脑机接口系统已完成国内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系统人体长期埋植前瞻性临床试验 产品有望于2028年实现上市 [4]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脑机接口临床与转化病房揭牌成立 未来将围绕脑机接口开展科研攻关、临床试验 并推动相关科技成果转化 实现脑机接口技术发展从"科研驱动"向"临床牵引"迈进 [4] 公司布局 - 三博脑科联合多家研究所、医院启动脑科学和脑机接口全面战略合作 搭建科研创新与临床转化桥梁 [5] - 诚益通确立"侵入式与非侵入式"双轨并行的战略布局 提出将脑机接口业务作为未来重点开拓的业务之一 [5] - 优刻得与战略合作伙伴围绕脑机接口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计划联手研发"植入式言语合成脑机接口产品" 旨在帮助失语患者实现部分语言功能的恢复 [5] 产业挑战 - 脑机接口作为平台技术 通过神经信号双向通讯建立人机互动信息通道 与传统医疗技术不同 尽管当前学术研究热度很高 各方也在积极探索应用场景 但要实现产业化 需要更多时间积累 [6] - 脑机接口产业化面临三大堵点 一是技术与标准化问题 侵入式技术存在生物相容性不足、信号衰减难题 非侵入式技术面临信号干扰大、硬件及接口缺乏统一标准等问题 阻碍了设备兼容性和规模化生产 二是伦理与数据安全问题 意识控制可能威胁个人自主性 数据泄露涉及隐私底线 认知增强技术还可能加剧社会不平等 三是商业化与人才问题 侵入式系统成本高昂、医保覆盖有限 同时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短缺制约了初创企业的研发能力 [6]
我国侵入式脑机接口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多家上市公司积极布局相关领域
证券日报网· 2025-06-16 21:15
脑机接口技术突破 -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及相关企业成功开展中国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前瞻性临床试验,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二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国家[1] - 此次临床试验成功代表中国在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将吸引更多科研资源和资金投入该领域[1] - 中国自主研发的半侵入式脑机接口"北脑一号"已完成多例人体植入手术[2] 行业发展现状 - 脑机接口技术可分为侵入式、半侵入式和非侵入式三类,正在加速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应用[2] - 2024年中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达32亿元,年增长率18.8%,预计2027年增至55亿元[3] - 中国在基础研究、核心技术和产业规模上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正处于从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的关键阶段[3] 政策支持 - 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神经系统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首次为脑机接口技术建立专项收费标准体系[2] - 上海、北京、四川等地相继印发脑机接口未来产业培育行动方案,将脑机接口纳入未来产业规划[2][3] 企业布局 - 北京诚益通确立"侵入式与非侵入式"双轨并行战略布局,在非侵入式领域将康复设备与脑机接口结合,在侵入式领域开展基础研究[4] - 翔宇医疗自主研发脑机接口系列产品,包含多款无线脑电采集系统,覆盖康复领域多种场景[4] - 上市公司加码布局将为行业带来技术创新、产业协同和市场拓展等积极影响[4]
拟再融资47亿!脑机接口头部玩家火力全开
思宇MedTech· 2025-06-16 17:06
公司融资与估值 - 2025年6月公司拟通过股权发行融资6 49亿美元约合47亿人民币资金将主要用于推进The Link的临床验证和Blindsight的开发[1] - 2025年5月完成6亿美元E轮融资2025年累计融资总额超过12亿美元[3][6] - 当前估值90亿美元高于2024年7月的80亿美元和2023年的50亿美元一年内实现估值翻倍[3] 技术平台体系 - 核心产品由N1植入体与R1手术机器人组成构建闭环神经控制系统[4] - N1植入体尺寸23mm×8mm含64根柔性线程和1024个电极触点采用生物惰性材料封装支持无线充电与数据传输[9] - R1手术机器人配备五组摄像头和OCT成像系统实现毫米级精准植入避开血管确保安全性[11][15] 临床进展 - Telepathy系统已获FDA批准开展人体试验截至2025年初三位受试者累计使用超4900小时植入天数超670天用于光标控制等任务[16][19] - Blindsight系统2024年10月获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通过刺激视觉皮层帮助盲人重建光感[20] - 2025年规划将受试者扩大至20-30名建立稳定性与安全性数据[16] 行业竞争格局 - 公司在侵入式高密度植入路径领先硬件完整性和手术自动化优势明显但面临高成本和高伦理风险[22] - 主要竞品包括Synchron经血管导管式植入Precision Neuroscience表层薄片电极Blackrock Neurotech科研定制化设备[26] 未来挑战与方向 - 需解决术式标准化设备稳定性和医保兼容性问题以推动规模化应用[24] - 关键验证点包括植入安全性术式可复制性系统成本可控性和生态扩展性[28]
脑机接口技术落地,广州科学家用它进行专注力训练、控制轮椅
南方都市报· 2025-06-16 10:37
行业应用与市场前景 - AI在医疗健康领域形成快速成长的新赛道,尤其在脑机交互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2] - 脑机接口技术已实现轻量级脑电信号采集与可视化转化,应用于专注力训练、促眠训练、晕车晕船缓解等领域,并显著提升训练与治疗有效性[2] - 多模态脑机接口技术通过结合脑电、眼电、头动信号,实现对轮椅、病床等智能设备的精准控制[5][12] - 心理健康类产品如脑机接口正念冥想系统已进入美国、英国、德国市场,用户好评度居同类产品首位[10] - 国内市场机构单位(如心理咨询机构、学校、企事业单位)对脑机接口产品的接受度高于C端消费者[11] 核心技术突破 - 多模态脑机AI头环通过电极采集脑电信号,经后台系统处理实现信号分析反馈,技术为非侵入式脑机交互领域的领先成果[3][5] - 算法优化提升动作识别准确性,例如过滤自然眨眼动作以提高控制指令辨识精度[14] - 深度学习与神经网络工具的应用显著提升脑机接口系统的性能与检测准确性[22] - 非侵入式技术对比侵入式(如Neuralink)具有安全性高、成本低、易推广的优势,但信号质量较差是待攻克难点[23] 产品商业化进展 - 脑机AI智慧病房系统整合头环、平板电脑、智能护理床,帮助肢体障碍患者控制病房设施[12] - 脑机AI轮椅通过眨眼、转头等动作实现方向与速度控制,面向脊髓损伤、渐冻症等患者[14][16] - 专注力训练与心理健康产品正在推进医疗器械注册申请,青少年注意力训练产品进展较快[11][24] - 产品已进入中山三院、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等机构开展临床试验[16] 研发与产业化挑战 - 脑机交互技术产业化面临市场培育不足、医疗器械注册流程复杂等障碍[24] - 高校研发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鸿沟,需加强科研合作与市场推广[24] - 未来技术发展方向包括提升人机融合度,但距离科幻级"人机合一"仍有差距[25]
A股盘前播报 | 伊以冲突持续!国际油价巨震 国常会部署房地产发展
智通财经网· 2025-06-16 08:50
盘前要闻 1、伊以冲突持续!特朗普称美国"有可能"介入,国际油价早盘巨震 类型:宏观 情绪影响:负面 上周五晚间国常会提出,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对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高质量发展具有重 要意义;要扎实有力推进"好房子"建设,纳入城市更新机制加强工作统筹,在规划、土地、财政、金融 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3、5月金融数据出炉:"活钱"增多M1增速明显上升,企业提款意愿明显增加 类型:宏观 情绪影响:正面 央行数据显示,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5.78万亿元,同比增长7.9%。狭义货币(M1)余额108.91万亿 元,同比增长2.3%。融资规模存量为426.16万亿元,同比增长8.7%。专家表示,社融规模增长较快,主 要受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等直接融资拉动。 4、A股多个重要指数调整今日实施,蓝色光标、长盈精密等股纳入创业板指 类型:公司 伊以冲突已持续三天,紧张局势仍未得到缓和。以总理表示,如伊朗放弃核计划,以色列愿停止行动; 特朗普表示,美国没有参与以色列对伊朗的军事打击,但以后"有可能"会介入。WTI原油周一开盘涨超 6%,随后涨幅有所收窄。 2、国常会:构建房地产 ...
“硬币”和“头发丝” 意念赛车照进现实
环球网资讯· 2025-06-16 08:40
来源:中国青年报 数智风向标 "硬币"和"头发丝" 意念赛车照进现实 我国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今年3月25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术室里,一根比发丝还要细的电极穿过5毫米颅骨孔洞,嵌入因 高压电击失去四肢的男性受试者运动皮层。仅3周后,他戴着黑色特制帽子,仅凭"意念",就让屏幕上 的赛车漂移过弯。 "现在我可以通过自己的意念控制电脑,有种心随所动的感觉。"受试者感慨。此刻,硬币大小的植入体 正嵌在他的颅骨上,捕捉毫秒级的单神经元电信号。 截至今年6月,该系统持续运行稳定,未出现感染和电极失效情况,为大规模临床试验提供关键支撑。 这是我国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的前瞻性临床试验,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赵郑拓 研究员团队及李雪研究员团队,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吴劲松/路俊锋团队,与相关企业 合作开展。 这标志着我国在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上,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国家。 发丝1%细的电极植入大脑 一根只有头发丝1%那么细的超柔性电极,正尝试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融入人类大脑神经组织的微 观宇宙。 在这之前,代表侵入式脑机接口业界最高水平的,是埃隆·马斯克创 ...
当科幻照进现实 脑机接口临床应用还有多远
政策支持与价格落地 - 国家医保局3月印发《神经系统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设立脑机接口相关价格项目 [1] - 湖北省医保局3月发布全国首个脑机接口医疗服务价格,侵入式置入费6552元/次、取出费3139元/次,非侵入式适配费966元/次 [4] - 国家医保局价格招采司表示希望通过价格政策推动新技术快速进入市场,带来新市场增量 [6] 技术研发进展 - 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等联合研发的"北脑一号"智能脑机系统完成第三例人体植入手术 [1] - 天津大学脑机海河实验室与天津市环湖医院合作启动脑机接口综合临床试验病区建设 [1] - 上海脑虎科技宣布癫痫患者植入其柔性脑机接口后实现脑控玩游戏 [1] - 北京天坛医院脑机接口临床与转化病房5月揭牌成立 [1] 技术路线比较 - 脑机接口分为非侵入式、半侵入式和侵入式三种技术路线 [2] - 有创脑机接口已实现打字、写字和语音功能,但三项功能尚未同时完成 [3] - 无创脑机接口实现打字和写字功能,语音功能待突破 [3] - 侵入式技术信号更强但覆盖有限,无创技术更适用于全功能实现 [3] 临床应用现状 - 无创脑机接口做失能康复训练在中国已有上万案例,与传统康复相比时间缩短1/3,效果提升1/3 [8] - 全球有创脑机接口人体植入案例不足百例 [8] - "北脑一号"已完成3例人体植入手术,帮助瘫痪病人控制机械臂和言语障碍患者重建交流能力 [10] 产业化挑战 - 脑机接口临床成本每例约30万-50万元,当前收费标准仅覆盖部分服务费 [7] - 国内可研制高通道电极但系统集成面临体积过大、功耗过高等工程化难题 [9] - 长期植入存在生物相容性和信号稳定性问题待解 [8] - 电极材料验证、电器安全保障和系统功耗控制是关键挑战 [8] 临床试验规划 - "北脑一号"计划2026年启动注册临床试验,目标3年内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 [10] - 行业预计最快还需2-3年脑机接口才能用于临床治疗 [11] - 大规模注册临床试验需至少50例样本量,目前尚无企业开展 [11] - 药监部门对脑机接口技术的审批标准尚未确立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