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

搜索文档
热点思考 | “稳就业”的核心抓手?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4-14 19:42
就业压力攀升的症结所在 - 失业人群中初中学历群体占比维持在35%左右,本科和研究生学历占比自2020年起持续提升,2022年分别达15.5%和2.2% [2][12] - 本科以下学历群体与农民工群体重合度高,两者近年从制造业、建筑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初中学历群体从生产设备操作转向商业服务业,农民工从事批发零售和居民服务业占比均超10% [2][17] - 本科和研究生失业主要源于结构性失业,房地产、互联网、教培行业招聘需求收缩,2021-2023年分别下降3.9%、2.6%、1.8%,而教育行业仍吸纳13%本科毕业生 [2][26][27] - 计算机通信、电气机械等行业对美出口依赖度高于15%,且用工人数占比分别达11.9%、7.9%,贸易摩擦可能带来就业风险 [3][30] 吸纳就业的主要领域 - 第三产业就业占比从2018年至2023年提升2.8个百分点至33.8%,批发零售、租赁商务、信息技术、科研技术等行业净流入超500万人 [40][41] - 灵活就业岗位快速扩张,2024年职业主播规模达3880万同比增长157%,网约车驾驶员证发放748万本同比增长14%,美团骑手745万人同比增长19% [46] - 电子设备、电器机械等新技术行业上市公司员工数2019-2023年平均增速达9%、8%,而黑色矿采、保险等传统行业员工数平均减少5%、3% [52][53] 稳就业的核心抓手 - 高学历群体结构性失业需缓解技能不匹配,广州推出带薪就业见习政策弥补学校与职场需求差距 [57][58] - 低学历和农民工群体就业需大力发展服务业,住宿餐饮、批发零售每单位增加值对应较多就业,当前服务消费和投资尚未完全恢复 [60] - 个体经营户超八成从事服务业,近半为批发零售业,小微经营者对成本减免和金融支持政策需求分别达47.4%和40.6% [67]
教育|重点关注教育板块的估值提升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3-18 08:03
教育板块投资主线 - 消费预期修复带来的教培板块投资机会,多数公司估值低于1倍PEG,生育补贴等政策有望提振板块信心 [1] - 职业培训公司基本面边际向好,顺周期预期下盈利有望超预期 [1] - 教育AI公司产品布局完善,持续迭代,是未来行业重要趋势 [1] 教培行业 - 行业估值跌至近两年低位,业绩增速保持20%以上,估值低于1倍PEG,具备向上空间 [2] - 近期刺激政策如生育补贴和中小学春秋假探索有望提振板块信心 [2] 职业培训行业 - 2024年部分公司经历业绩调整,2025年低基数背景下顺周期预期有望带动业绩修复 [3] AI教育行业 - 短期关注产品和商业化布局完善的公司,中长期关注细分场景积累更多的玩家 [4] - 2025年有望看到更多教育AI产品落地、迭代和优化 [4] 投资策略 - 围绕三大主线:消费预期修复的教培、基本面向好的职业培训、产品完善的教育AI公司 [6]
职业打假30年:争议未退,哨声不断
和讯· 2025-03-14 16:50
职业打假人角色演变 - 王海身份从普通消费者转变为职业打假人,现定位为"吹哨人",聚焦隐瞒或虚构实质性影响消费者购买决定的行为 [1] - 职业打假行为具有正外部性,动机的营利性不应成为评判标准 [1] - 30年间维权领域从商品消费扩展至服务消费,技术升级使侵权行为更隐蔽且规模化 [2] 消费环境薄弱环节 - 2024年全国消协受理投诉176万件,同比增逾三成,虚假宣传、安全问题投诉比重上升 [4] - 银发经济中针对老年人的欺诈模式盛行,如"私域电商"通过低价诱饵销售劣质保健品,涉案机构年营业额达280亿元 [3][4] - 平台经济存在滥用技术手段侵害权益现象,直播带货佣金高达30%-50%导致价格悖论 [5] 维权机制挑战 - 职业打假成本高昂,团队6个月调查仅获20万元举报奖励,难以覆盖成本 [6] - 惩罚性赔偿制度实践存在争议,司法中对3倍、10倍等适用标准未统一 [9][10] - 2023年检察机关办理食药安全公益诉讼2.3万件,同比增长16.8%,但消费公益诉讼仍面临赔偿标准量化难题 [10] 行业治理趋势 - 2025年《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完善经营者首问和先行赔付制度,强化集体诉讼、公益诉讼机制 [11] - 消费结构转向商品与服务并重,服务消费欺诈呈现爆炸式增长,如教培机构利用就业焦虑实施诈骗 [4][5] - 有机食品认证标准缺失,现行检测方法仅针对普通食品,无法有效验证有机生产过程 [7][8] 社会共治争议 - 公众对职业打假存分歧,王海与彩虹星球名誉权诉讼反映打假行为边界模糊问题 [7] - 消费者隐私权受侵害会连锁影响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等多重权益 [4] - 60人专业团队采用"无效果不收费+赔偿分成"模式,个人委托占比高但单笔损失超5000元才具维权经济性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