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贸易
icon
搜索文档
“世界超市”义乌市场完成新升级,全球数贸中心开业
搜狐财经· 2025-10-14 17:35
据介绍,义乌全球数贸中心项目于2022年启动,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项目围绕新贸易、新市场、新 地标三条主线,全面推进"人、货、场、链"四个核心要素升级,布局市场、商务写字楼、商业街区、公 寓和数贸港五大功能板块。其中,市场板块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已入驻涉及时尚珠宝、创意潮玩、智 能装备等8个新行业的商户,"商二代""创二代""新生代"占52%,拥有自主品牌或经营IP产品的商户占 57%,新增场外主体约占60%。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浙江频道 作者: 刘军国 10月14日上午,义乌第六代市场标志性项目——义乌全球数贸中心正式开业。这标志着义乌开启从传统 贸易模式向数字贸易生态跃升的新进程,并朝着打造数字化、国际化、现代化、低碳化的全球贸易标杆 地破浪前行。 ...
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三大支柱”不断夯实
央视网· 2025-10-13 10:45
贸易结构优化与创新 - 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成为货物贸易出口主力,显示结构优化转型 [1] - 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如电影、图书增长较快,2024年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额比2020年增长38% [1] - 数字贸易创新发展,2024年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进出口额比2020年增长近40% [1] 制度型开放与平台建设 - 自贸试验区总数达到22个,制度型开放格局不断完善 [3] - 在自贸试验区及海南自由贸易港主动对接高标准经贸规则,累计推出两批共110余项试点措施,涉及贸易、投资、知识产权等重点领域 [3] - 自贸试验区和自贸港成为吸收外资、扩大贸易的重要平台及国内重要经济发展极,并创造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3] 未来发展方向与策略 - 持续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与世界各国实现互利共赢 [5] - 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充分释放消费和吸引外资的双重潜力 [5] - 贸易投资两个轮子一起转动,扩大单边自主开放,以分享经济成长商机并维护开放型经济体制 [5]
加快发展数字贸易 推动海南自贸港更开放
海南日报· 2025-10-13 10:11
国际商会数字标准倡议常务董事帕梅拉-玛: 加快发展数字贸易 推动海南自贸港更开放 海南日报海口10月12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曹马志)"很高兴来到海南,期待加强合作,书写数 字贸易新篇章。"10月12日,在接受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国际商会数字标准倡议常务董事帕梅 拉-玛对海南自贸港未来前景充满期待。 "以往外贸流程中依赖的纸质票据、人工核验等模式,正随着数字化浪潮逐步退出舞台。" 帕梅拉- 玛认为,贸易无纸化不仅是技术迭代的必然结果,更是降低企业成本、提升通关效率的关键举措。当 前,电子提单、电子仓单、电子签名等数字化工具的应用,已成为打破贸易流程"中梗阻"的重要突破 口。 帕梅拉-玛建议,海南自贸港可以更加紧密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加快发展数字贸易。如通过 构建统一的国际贸易平台,企业可实现报关单、提单等各类单证的线上批量录入与核验,避免重复填报 带来的时间损耗。邮轮旅客 "一码通关"、空运业务"一次录入、一单多报",将大幅缩短业务办理时 间。未来需进一步推动电子票据在跨境贸易全链条的互通互认,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成为常态。 "关键贸易文件的国际数字标准其实已经确立。当前工作的重点,已不再是 ...
日前连开3场高规格产业大会 集群式发展赋能具身智能等先进制造业 长三角正批量复制“4小时产业圈”
解放日报· 2025-10-11 09:41
长三角产业协同与集群发展 - 国庆节前10天内在合肥、上海、杭州连续举办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三场高规格产业大会,显示产业正在“串珠成链”,将汽车行业“4小时产业圈”模式扩大至具身智能等先进制造业,合力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1] 制造业集群优势扩大 -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在三大展会中占据重要地位,长三角汽车产业链的“4小时产业圈”金字招牌正被复制到机器人行业 [2] - 2024年上半年长三角工业机器人出口额20.5亿元,占全国出口额一半,其中浙江、安徽产量增长近100%,上海手术机器人出口增长2.3倍,占全国出口量超过80% [2] - 新时达展示的具身智能产品是“4小时产业圈”产物,实现上海研发控制器、浙江伺服电机、江苏减速器、安徽壳体等关键部件长三角本地化采购 [2] - 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本地制造和系统集成等关键要素齐聚长三角,形成国内外企业良性竞争格局,上海高校与张江产业园联创模式加速技术从校园到工厂转化 [2] 产业链协同与“链主”引领 -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从高速公路时代迈入高铁时代,覆盖九个城市,4小时公路行程缩短至2小时高铁,“4小时产业圈”有望压缩至2小时 [3] - G60科创走廊展示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图谱涵盖上百家企业,显示从算力算法、智能产品研发到智能应用的完整链条,库卡机器人、蚂蚁数科等上海企业担当“链主”角色 [3] - RT-Thread睿赛德作为国产嵌入式操作系统“隐形冠军”,全球累计装机设备超25亿台,强调需构建以自主操作系统为纽带的协同生态,推动IP、芯片、硬件、软件、应用全链条深度融合 [4] - 智元机器人启动首个专注具身智能产业链的创业加速计划,拟投入数十亿元孵化50多个高潜力早期项目,目标三年内打造千亿元级产业生态 [4] - “长三角具身智能产业联合体”成立,上海已初步构建涵盖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本体制造、下游集成服务的完整产业链,在AI算法优化、机器人精准控制等关键技术实现创新突破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5] 跨区域合作与共赢生态 - Rokid AR眼镜重49克,集成多种功能,实现与上海支付宝合作的“看一下支付”全球首创功能,后续将拓展至更多生活支付场景,体现“上海研发+长三角制造”、“上海金融+长三角产业”合作模式 [6] - 长三角各城市产业特色鲜明,杭州、苏州AI算法和材料产业突出,芜湖机械制造有优势,合肥科创领域崭露头角,上海集聚效应明显且金融优势能为长三角产业提供支持 [7] - 2024年上半年上海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9.1%,其中人工智能增长12.3%、集成电路增长11.7%;江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4%,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2%,贡献率达73.5%;浙江数字贸易额4150亿元,增长13.2%;安徽信息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研发与设计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55.9%、45.3%、94.8% [8] - 产业格局呈梯度发展,上海为技术策源地、苏浙皖承接转化,但研发、制造、应用区域协同链条仍需畅通,同质化竞争问题需重视,需从竞争主导转向合作共赢 [8]
海南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经济日报· 2025-10-08 06:07
制度集成创新 - 海南形成20批共165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 致力于推出更多标志性 引领性强的改革创新成果 [1] - 海南在全国率先实现全省信用修复一口申请 一网办理 并将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 [1] - 改革创新作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核心引擎 旨在助力封关运作平稳有序 万无一失 首战必胜 [1] 数字经济发展 - 2024年海南省数字贸易额达287.9亿元 同比增长44.5% [1] - 2024年前7个月海南省数字贸易额135.3亿元 其中计算机服务出口增长1.3倍 游戏企业出海业务增加6.7亿元 [1] - 全球领先商业数据公司邓白氏于2022年在海口注册成立海南邓白氏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已为超15万家企业发放邓白氏编码 [1] 商业航天产业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实现五天两发 进入高密度常态化发射阶段 二期建成后年发射能力有望突破60次 [2] - 文昌国际航天城正与国家深空实验室共建四大科研中心 围绕火箭研发 卫星应用的产业链加速集聚 [2] - 商业航天发射场单个工位发射周期可从月发一次压缩至10天甚至一周 [2] 封关运作进展 - 海南自贸港第一批封关运作31个项目已全部建成 倒计时于今年12月18日启动 [2] - 海南已印发实施自贸港进口征税商品目录 海关监管办法等核心政策及配套制度 构建自由便利政策体系 [2] - 过去5年海南累计实际使用外资1025亿元 年均增长14.6%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吸引全球资本 [2] 特色园区建设 - 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是我国唯一医疗特区 [1] - 我国首个以教育开放为核心使命的园区在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建成 [1] - 全球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在陵水黎族自治县下水投用 [1]
2025年1-8月陕西省贸易统计分析:陕西省进出口总额为3326亿元,同比增长10.5%
产业信息网· 2025-10-03 09:55
2019-2025年1-8月陕西省累计进出口统计图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智研咨询整理 上市企业:中成股份(000151),远大控股(000626),厦门信达(000701),凯瑞德(002072),江 苏国泰(002091),怡亚通(002183),鹏都农牧(002505),五矿发展(600058),苏豪弘业 (600128),东方创业(600278),江苏舜天(600287),ST沪科(600608),苏美达(600710), 云维股份(600725),汇鸿集团(600981),中信金属(601061)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6-2032年中国数字贸易行业竞争策略研究及未来前景展望报告》 2025年1-8月,陕西省进出口总额(海关口径)为332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5%,其中出口额为 2304.34亿元,同比增长13.2%,进口额为1021.63亿元,同比增长4.8%,贸易顺差为1282.71亿元。 知前沿,问智研。智研咨询是中国一流产业咨询机构,十数年持续深耕产业研究领域,提供深度产业研 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专业的角度、品质化的服 务、敏锐的市 ...
东盟学者记者在浙江感受科技助力发展生动实践
新华社· 2025-09-30 21:50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 - 宇树科技的机器人可伴随音乐跳街舞,云深处的机器狗能完成原地后空翻并稳稳落地,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机器人可化身指挥家 [2] - AI技术深度融入日常销售,AI翻译设备可实现不同语言使用者无碍沟通,AI技术还可用于提供有效的销售策略 [2] - 巡检机器人可将劳动者从高危工作场景中解放出来 [4] 数字贸易与平台服务 - 义乌国际商贸城推出商品贸易领域大语言模型和新升级的Chinagoods AI智创服务平台,帮助商户使用数字化工具进行获客、报价和接单 [3] - 商户将中文视频上传至平台可自动转化成30多种语言版本,AI眼镜、AI耳机、AI手表等科技产品已在商贸城应用 [2][3] - 义乌国际商贸城拥有超过7.5万个商铺和210多万个经营单品,为全球生意人创造贸易机会 [3][4] 可持续发展与乡村经济转型 - 安吉余村利用可再生能源光伏发电系统实现乡村零碳建筑的全生命周期零碳排放,该建筑由工业厂房改造而成 [6] - 经过20年治理,余村从过度开采的工业村转型为生态旅游地,废弃矿坑化为湖泊与露营综合体,民宿和咖啡店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6] - 余村去年接待游客122万人次,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205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4万元 [6]
全球数字贸易增长优势明显 应对AI重构挑战亟待政策协同
新华财经· 2025-09-30 15:12
新华财经杭州9月30日电(记者吕昂)当前,全球经济数字化转型加速、国际经贸规则深度调整,数字 贸易领域新趋势、新变革、新机遇层出不穷,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与贸易场景深度融 合,为数字贸易发展注入新活力。第四届数贸会期间发布的《全球数字贸易发展报告2025》显示,全球 数字贸易增长优势明显,贸易格局更趋多元,尤其是人工智能加速重构全球数字贸易。专家认为,面对 技术、规则等全球挑战,应推动跨国政策协同,充分释放数字贸易惠及全球的合作、普惠价值。 全球数字贸易增长优势明显贸易格局更趋多元 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ITC)与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组委会共同编写的《全球数字贸易发展报告2025》 在第四届数贸会期间正式发布。据报告编制团队测算,2020年至2024年,全球数字贸易出口规模稳步提 升,从4.59万亿美元增至7.23万亿美元,年均增速达12.1%,高于同期全球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 (9.7%),数字贸易增长优势明显。 该报告显示,当前全球数字贸易格局更趋多元,欧盟、美国、中国、英国、印度等经济体位列全球前 五。其中,中国数字贸易出口7937亿美元,同比增长10.7%,推动全球数字贸易向更均衡的方向迈进。 ...
数字技术与贸易深度融合
经济日报· 2025-09-30 06:22
行业宏观趋势 - 数字贸易是数字技术与国际贸易深度融合的新形态,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潜力,成为全球各国的战略选择[1] - 2024年上半年中国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进出口达1.5万亿元,跨境电商进出口达1.3万亿元,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1] - 中国已成为全球数字贸易最具发展活力的经济体之一,为国内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2] 政策支持与开放举措 - 2024年发布《关于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2] - 推动电信、互联网、文化等数字贸易相关领域有序扩大开放,鼓励外商加大数字领域投资[2] - 加快促进数据跨境有序流动,制定数字贸易相关标准并推动国际化对接[2] - 国家数据局推动数据跨境流动基础能力建设,构建多层次安全防护体系[2] 国际合作与"丝路电商" - 中国已与36个国家建立电子商务合作机制,打造120余个线上线下国家馆[4] - 2024年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比重首次突破50%[4] - "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创建近两年形成12项可复制推广经验[5] - 浙江推动发布5项电商国际标准,深圳建立RCEP协调推进机制,广西构建面向东盟国际大通道[5][6] - "东盟好物"主题促销带动东盟产品2024年线上销售250亿元[6]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预计到2032年全球AI在电商领域市场规模达457.2亿美元[7] - 78%的中国卖家使用或考虑使用人工智能生成服务[7] - 义乌小商品集散中心近3万家商户累计使用AI应用超10亿次[7] - 阿里巴巴1688平台推出"遨虾"跨境AI产品,将选品周期从数天缩短至几分钟[7][8] - AI与直播电商深度结合,通过羚客系统实现数据驱动的精准选品和合规审核[8]
数贸会架起合作之桥 “中国方案”助力全球数字贸易
搜狐财经· 2025-09-30 06:16
行业宏观表现 - 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吸引超过1.1万名国际客商 [1]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额达1.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 [1] - 2025年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1.3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7%,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中国数字服务贸易增速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是全球数字服务贸易增长速度最快的经济体 [1] 行业核心竞争力 - 行业核心竞争力体现在技术领先、市场庞大、产业链齐全 [1] - 人工智能、智慧物流、金融科技等领域的方案成为全球公共产品 [1] - 多边数字经济合作从货物往来、跨境电商升级至人工智能融合、云生态与数字规则构建 [2] 国际合作与发展 - 中非数字贸易促进非洲产品如埃塞俄比亚咖啡、卢旺达辣椒酱进入中国市场 [2] - 中国通过丝路电商、数字丝绸之路等倡议助力发展中国家享受数字时代红利,缩小数字鸿沟 [3] - 中非合作聚焦中小微企业培育、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教育赋能等关键领域 [2] - 合作重点针对农村、性别和青年三大领域的数字鸿沟,提升非洲民众生活品质与技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