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活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短视频+小生意” 燃旺生活服务业的燎原星火
消费日报网· 2025-07-18 10:34
生活性服务业数字化转型 - 生活性服务业是我国重要就业吸纳产业,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超10亿,正在重塑商业形态[1] - 短视频和直播技术为中小微企业构建了覆盖全国的数字化经营场域,实现从"三公里生意圈"到"更大地域"的质变[1] - 超过5200万户中小微企业和1亿多个体工商户构成市场经济"毛细血管",占服务业市场主体95%以上[2] 数字技术赋能中小微企业 - 抖音平台案例显示:河南许昌羊肉串店通过直播使日销量从200串增至1000串,客源范围扩大至全市[3] - 2024年超320万中小商家通过平台拓展线上销量,订单量同比增69%,部分商家实现线下门店快速扩张[3] - 数字平台通过"连接技术+视频呈现"改变经营逻辑,推荐机制实现内容与兴趣匹配,数据反馈提升服务质量[4] 商业模式创新 - 传统"面对面"服务被拆解为线上种草、线下消费、事后分享的三段式模式[4] - 多元品类(餐饮/酒旅/服饰/美业)借助内容创新实现"淡季变旺季",反向推动供应链升级[4] - 视频媒介的IP属性帮助商家快速积累社会资本,建立消费者信任的速度远超线下[5] 经济效益与就业创造 - 短视频内容生产促使兴趣热点凝聚,降低消费者搜寻成本50%以上,帮助小微商家实现规模经济[6] - 技术发展降低行业推广成本,衍生内容生产、视频剪辑、达人孵化等新数字分工岗位[6] - 区域性生活服务业供应链因累积需求逐步形成,创造跨行业增长点[6]
广东连锁消费市场“新质”崛起:创新引领,消费扩容
搜狐财经· 2025-07-17 22:21
消费新趋势与商业发展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指出找准消费着力点是抓住新机遇的关键,年轻人和中年人是消费力最强、倾向最高的群体,偏好精神释放型消费如体育赛事和文化活动[1][7] - 消费方式和场景发生巨大变化,线上线下结合及商旅、文创、展会等多元化模式扩大消费规模并丰富消费模式[7] 消费场景创新 - 广东通过音乐节、夜间经济等创新场景显著拉动消费,佛山禅城三天活动吸引8万人消费,带动餐饮、住宿、零售等多行业繁荣[3] - 体育赛事如苏超联赛、贵州村BA等活动不仅促进当地消费,还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3][7] 政策支持与消费增长 - 国家上半年促消费政策力度较去年翻倍,广东通过以旧换新政策推动汽车、家电、厨卫等重点领域增长[7] - 广东还通过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和居民收入增强消费能力[7] 区域协同与合作 - "万亿城央"新质商业发展联盟促进跨区域资源共享,禅城区通过联盟引进重庆、长沙等地优质项目推动本地商业发展[8] - 联盟深化广东与其他万亿GDP城市中心城区的协同合作,拓展消费空间并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8][10] 行业活动与未来展望 - 大会发布《2024年度广东连锁经营发展报告》等重磅行业报告,聚焦商业新动能、新模式、新场景的挖掘与培育[10] - 广东未来将继续发力消费场景创新、政策支持和区域协同,进一步推动连锁消费市场发展[10]
聚焦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等 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启动
快讯· 2025-07-15 15:26
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 - 国家部署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时间跨度为2025年至2027年底 [1] - 行动目标为增加制造业、服务业紧缺技能人才供给,深入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 [1] - 计划开展补贴性培训3000万人次以上,聚焦高精尖产业与急需行业、就业重点群体 [1] - 培训领域包括先进制造、数字经济、低空经济、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生活服务等 [1] - 重点培训群体为企业职工、高校毕业生、农民工 [1] 培训实施方式 - 激发企业主体作用,发挥职业院校、民办培训机构、公共实训基地等各类培训载体作用 [1] - 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的项目化培训模式 [1] - 规范培训内容并加强质量评估 [1] 技能评价体系 - 高质量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提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权威性、流通性和认可度 [1] - 加强技能评价标准化体系化建设 [1] - 推行"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 [1] - 指导企业实行岗位薪酬与岗位价值、技能等级双挂钩的分配办法 [1]
北京二季度薪酬数据报告发布,技术人才平均月薪中位值13025元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14 16:36
北京市2025年二季度人力资源市场薪酬数据 重点产业薪酬水平 - 集成电路产业月平均薪酬中位值为16567元/月,智能/高端制造产业为13895元/月,均保持较好增速 [1] - 文创/文旅产业月平均薪酬中位值为10664元/月,生活服务产业为8271元/月,受服务型消费升温带动 [1] 人才群体薪酬表现 - 专业/技术人才月平均薪酬中位值达13025元/月,增速持续领跑 [2] - 技能人才薪酬稳定增长,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月平均薪酬中位值分别为12992元/月、11754元/月、11384元/月 [2] 高端技术岗位薪酬 - 人工智能领域热招职位(AI大模型架构师、深度学习研究员、自然语言处理工程师)薪酬中位值均超42000元/月 [2] - 智能/高端制造行业SLAM算法工程师、运动控制算法工程师、机器人系统工程师薪酬中位值均超29000元/月 [2] 统计口径说明 - 薪酬数据统计包含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金、销售提成及相关津贴福利待遇,不包含年终奖金、股权激励及分红 [2]
“县城牛马”正改写下沉消费
投中网· 2025-07-11 14:51
核心观点 - 县域消费市场正在经历结构性变革,以"县城牛马"为代表的年轻群体推动体验式消费崛起,形成与一线城市差异化的"性价比+情绪价值"消费范式 [4][5][6] - 下沉市场通过技术赋能和商业模式创新,成功复刻大城市优质服务,典型业态包括自助KTV(79元/3小时)、无人台球厅(价格较北京低50%)、30元足疗等 [7][10][13] - 中低线城市线上消费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48%,预计未来三年市场规模将突破8000亿元,与高线城市平分秋色 [9][15][20] 县域消费新业态 - 自助娱乐业态爆发:79元十人唱三小时的无人KTV、价格比北京便宜一半的自助台球厅、9.9元自助棋牌室成为年轻人社交新选择 [7][9][13] - 健康养生年轻化:30元40分钟足疗吸引年轻上班族,郑远元修脚房推出"足疗送奶茶汉堡"组合拳,周末客流爆满 [8][9][13] - 文化体验平民化:99元"汉服妆造+约拍"、8元陶艺拉坯课等低价文化体验项目在美团创下超4万单销量 [11][12] 商业模式创新 - 连锁品牌下沉策略:郑远元修脚房全国9000家门店以30-80元定价成为"修脚界海底捞",50平米小店年坪效达1.2万元/平米 [13][16] - 技术驱动效率提升:小铁自助台球AI系统降低人力成本65%,24小时营业模式推动行业增长300%;美团AI预约功能使理发店客流周增270% [16][17] - 本土化服务创新:拉萨藏药浴融合颂钵疗愈与非遗文化,大理"苍山徒步之家"开发"溪流徒步+拓染"等特色项目 [17] 市场增长动能 - 平台赋能效应:美团在中低线城市连续三年保持90%增速,连接近200万商家,用户年复合增长率超60% [14][17] - 手艺人经济崛起:星级技师客单价较普通技师高30%-50%,复购率提升40%;美甲师通过短视频IP实现周订单增长200% [13] - 结构性成本优势:县域租金人力成本较低,为30元足疗、99元汉服体验等"薄利多销"模式预留利润空间 [13][14]
深圳市龙华区龙华街道举办数字消费嘉年华 创新模式赋能消费升级
搜狐财经· 2025-07-07 23:48
数字消费嘉年华活动 - 活动通过预付式经营数字人民币监管签约仪式、AI数字人捐赠仪式及公益数字消费市集等形式打造惠民数字消费新模式 [1] - AI数字主持人与真人主持人接力开场,科技感与互动性兼具的形式迅速点燃现场氛围 [7] - 原子同学、九方围棋、星悦艺术等教培机构代表现场签署《规范经营承诺书》,助力预付消费环境更加透明安全 [7] 数字消费市集 - 市集汇聚龙华区内30家商户,分为折扣区、体验区、满减区、秒杀区四个区域 [8] - 各区域商家推出专属折扣及优惠,涵盖零售、娱乐、生活服务等多个领域 [8] - 启迪数字科技的机器狗成为焦点,吸引大批儿童互动和消费者驻足 [8] 企业数字化转型 - 深圳佰事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向壹方天地、青创智园等88家辖区重点企业捐赠AI数字人 [7] - 此举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力,进一步提振消费活力 [7] 政府与企业合作 - 龙华街道借助7月"人大代表活动月",以壹成中心为核心搭建政府与企业高效沟通平台 [9] - 聚焦"数字要素+消费商圈"和"代表履职+产业发展" [9] - 数字消费产业联系点将发挥壹成中心商业集群优势,以创新消费场景、升级消费环境为目标 [9]
热点思考 | 居民如何“反内卷”?(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7-07 16:27
居民内卷现象分析 - 2018年以来中国居民周均工作时间明显上升,2023年达48.3小时/周,较2018年每天多工作21分钟,导致消费时间由80分钟/日降至43分钟/日[2][9] - 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内卷最明显:2021年后生产性服务业周工作时间跳升3.7小时(信息技术业涨9.5小时),制造业2018-2023年增加0.7小时[2][21] - 25-34岁年轻人内卷最突出:周工作时间从2018年46.7小时增至2023年50.8小时,增幅超4小时[3][28] 反内卷政策与机制 - 当前政策以弹性工作制为主:五一假期实施后社零增速达6.3%,但未解决工作时间长根本问题(中国法定休假天数显著少于日韩)[4][35] - 就业结构失衡是内卷根源:生活性服务业就业占比存在1.5万亿缺口,工资涨幅(18.1%)显著高于制造业(10.7%)[5][61] - 自平衡机制显现:2021年后就业流向转向时薪更高的生活服务业,如卫生业周工作时长减少1.5小时但时薪增加9.3元/小时[5][73] 服务消费转型趋势 - 全球经验显示人均GDP达1-3万美元时服务消费占比年均提升0.6%,中国城镇化率70%阶段将强化该趋势[6][85][86] - 老龄化加速服务需求:老龄化率每升1pct服务消费占比升1.3pct,未来10年主力消费群体年均增速0.3%超总人口[6][93][98] - 家庭小型化激发新需求:中国户均2.8人背景下,上海等低出生率地区享受型消费占比超全国0.4-0.7pct[101][103] 服务供给端变化 - 2025年生活性服务业投资增速达15.3%,批发零售、居民服务等领域投资增速分别提升22.7、12.2pct[7][126][134] - 2025Q2零售/生活服务/医疗健康行业新增岗位占比分别提升1.6、1.1、0.6pct,旅游相关岗位需求增长26.8%[7][126][139] - 服务供需缺口达1.5万亿,文体娱等行业就业占比显著低于历史趋势[61][68][69]
抖音生活服务“浪漫青岛”:拉动从流量到留量的城市消费增长
商业洞察· 2025-07-04 15:41
核心观点 - 抖音生活服务与青岛市商务局联合打造的「浪漫青岛」IP通过政企联动、内容营销和消费券加码等策略,成功将城市文化转化为消费动能,实现线上流量变现和线下商家增收的双重目标 [1] - 活动采用"政府扶持+商家合作+内容营销+消费券加码"的组合拳,构建了从文化场景化到消费拉动的完整闭环,推动城市品牌价值提升和区域消费升级 [1][9] - 活动期间总曝光量突破16.1亿,带动支付金额超过27亿,验证了抖音生活服务商业模型的有效性 [1][15] 政企联动策略 - 青岛市商务局提供政策支持,抖音生活服务整合本地餐厅、旅游景点等资源,推出三条打卡路线和9家看海首选店等浪漫攻略 [2] - 发放的"浪漫惊喜劵包"覆盖餐饮、酒店民宿等多种消费场景,4月25日-6月30日期间带动商家交易环比提升25% [2] - 平台达人作为"浪漫推荐官"在全网掀起城市探索热潮,带动青岛搜索热度增长18% [2] 线上线下联动效果 - 线上"毕业歌会"直播获得1.25亿曝光,800+专属套餐带动青岛搜索热度增长15% [4] - 线下"海风派对集"快闪活动吸引台东步行街日均客流超30万人次,显著提升"浪漫青岛"POI搜索量 [4] - 实现了从线上热度到线下消费的无缝衔接,驱动城市品牌和消费经济协同增长 [7] 商家案例表现 - 青岛啤酒博物馆通过日间剧游和夜间活动创新,推动支付GMV提升264%,核销率提升235% [10] - 炸鸡草FCM给料放题通过高频直播和精准投流,实现6月直播支付GMV环比增长100% [11] - 青岛红树林度假世界把握618大促节点,支付GMV环比增长234.69% [12] 商业模式验证 - 验证了"政府政策引导+平台流量精准匹配+商家供给优化+用户内容传播"模型的有效性 [15] - 为城市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路径 [15] - 持续深化"政府引导、平台赋能、商家参与、用户共创"的四维协同机制 [18] 文化价值挖掘 - 深度挖掘青岛独特的海洋文化基因与城市文化基因,构建文化场景化到消费拉动的闭环 [1] - 融合胶东民俗、海洋文化、海鲜饮食和历史人文等多元魅力,打造城市文化名片 [17] - 释放抖音在激活地方经济、传播地域文化方面的潜力,为区域经济注入新动能 [18]
以多元业态激活就业“一池春水” 美团打造高质量就业新样本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01 16:12
多元岗位供给 - 外卖配送业务是创造就业岗位的关键领域,通过设立专项招聘资金、"伯乐奖"激励机制、线上线下联动招聘模式等措施全方位支持骑手群体 [2] - 2024年春季校园招聘覆盖10个大类的100余种岗位,近两年平均每年入职应届校招生超过6000名,并建立"美团萌芽校招生成长计划"培养机制 [2] - 催生外卖合伙人、民宿管家等新型职业,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并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2] 创新就业模式 - 建立包含新手帮扶、站长培养、学历提升等在内的骑手人才培养体系,"站长培养计划"已助力超67.5万人次骑手晋升为管理岗位 [3] - 2022年4月启动"繁盛计划"累计向超70万家中小商户返佣3.3亿元,提供免费外卖管家服务15万次,2024年9月升级后投入超百亿资源推动餐饮行业发展 [3] - 2024年4月为外贸企业开设绿色通道,已有500余家企业进入内销对接流程,涉及农产品、休闲食品等多个品类 [4] 就业保障体系 - 自2022年7月起已出资15亿元为近700万名骑手缴纳职业伤害保障,并计划实现全覆盖 [5] - 2024年底上线防疲劳机制、取消超时扣款,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在福建泉州、江苏南通开展养老保险试点 [5] - 实施残障骑手电子沟通卡、听障专属功能等举措,全国投放女骑手暖心包物资保障特殊群体权益 [5] 就业环境建设 - 携手20余万家"骑手友好商家"提供用餐优惠和休息场所,在150个城市建设2.5万个"骑手友好社区"和5万多个骑手驿站 [5] - 通过"大病关怀金""袋鼠宝贝公益计划"等帮助骑手及其子女解决生活困难 [5] - 从西北边陲到东南沿海构建起坚实的就业"蓄水池",为社会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6]
《深圳市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印发
快讯· 2025-06-25 19:05
数字服务消费发展 - 大力发展智慧商圈、智慧街区、智慧门店、智慧景区等消费新场景 [1] - 推进电子竞技、社交电商、直播电商、无人零售店、自提柜、云柜等新业态布局 [1] - 拓展数字人多场景应用 [1] 网络文化IP开发 - 支持游戏、动漫等网络文化IP开发和内容转化 [1] - 打造多元融合消费新场景 [1] 信息消费技术应用 - 推动大型生活服务业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发展 [1] - 积极申报国家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 [1] - 应用智能感知设施、5G+XR、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拓展信息消费应用场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