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专用材料制造

搜索文档
泛亚微透: 联合中和土地房地产资产评估有限公司源于江苏泛亚微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拟进行资产收购涉及的江苏源氢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部分资产市场价值评估项目资产评估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17:16
核心观点 - 江苏泛亚微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拟收购江苏源氢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部分资产 评估基准日为2025年7月31日 评估市场价值为14,113.24万元 较账面价值增值392.95万元 增值率2.86% [6][9][32] 评估目的 - 评估目的为资产收购提供价值参考 经济行为涉及江苏源氢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部分资产 [6][14] 评估对象和范围 - 评估对象为江苏源氢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部分资产市场价值 包括建筑物类固定资产、设备类固定资产及土地使用权 [7][15] - 建筑物类固定资产位于常州市武进东大道625号 含车间A1、A2及门卫 构筑物包括厂区道路、围墙等 建筑面积42,086.04平方米 [15][35] - 设备类固定资产共39项 含超声波薄膜喷涂设备、伺服液压压堆机等 含6套自制设备如5Nm³PEM电解水制氢系统 [9][15][35] - 土地使用权1项 位于常州市武进东大道625号 面积21,470平方米 [15][35] 价值类型 - 采用市场价值类型 定义为自愿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中形成的价值估计数额 [7][18] 评估基准日 - 评估基准日确定为2025年7月31日 由委托人选定 与经济行为实施日期接近 [7][18] 评估方法 - 建筑物及设备类固定资产采用成本法评估 土地使用权采用市场法评估 [6][20][21] - 成本法评估公式:评估净值=评估原值×成新率 评估原值含建安工程造价、前期费用、资金成本及开发利润 [21][22] - 设备重置成本估算考虑购置价、运杂费、安装调试费等 自制设备重置成本含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设计费及利润 [24][25][26] - 市场法评估土地使用权 通过比较案例价格进行交易情况、期日、区域等因素修正 [27] 评估结论 - 评估市场价值为14,113.24万元 较账面价值13,720.29万元增值392.95万元 增值率2.86% [9][32][33] - 评估结论有效使用期为1年 自评估基准日起计算 [9][38] 特别事项 - 部分设备为自制设备 包括5Nm³PEM电解水制氢系统等 产权由单位承诺所有 [9][35] - 部分资产存在抵押担保 土地及房屋为苏州银行常州分行12,680万元借款提供抵押 担保金额8,400万元 [10][35] - 评估未考虑抵押、担保、租赁等事项对结果的影响 [10][35]
半导体板块全线走强,28位基金经理发生任职变动
搜狐财经· 2025-08-22 18:28
A股市场表现 - 8月22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沪指涨1.45%报3825.76点,深成指涨2.07%报12166.06点,创业板指涨3.36%报2682.55点 [1] - 当日表现较好的板块包括AI芯片、算力概念和中芯概念,而肝炎概念、生态农业和低碳冶金等板块下跌 [1] 基金经理变动情况 - 近30天(7月23日-8月22日)共有495只基金产品的基金经理发生离职变动 [3] - 8月22日当天有17只基金产品发布基金经理离职公告,其中14只因工作变动离职,2只因个人原因离职,1只因产品到期离职 [3] - 中银基金易芳菲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为303.71亿元,其管理的中银丰润定期开放债券(003832)在任职8年又266天内获得35.49%回报 [4] - 招商基金吴潇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92.32亿元,其管理的国投瑞银瑞盈混合(LOF)A(161225)在任职6年又107天内获得145.96%回报 [5] 基金公司调研活动 - 近一个月(7月23日-8月22日)博时基金调研68家上市公司,鹏华基金调研65家,华夏基金调研63家,嘉实基金调研62家 [7] - 基金公司对化学制品行业调研288次,化学制药行业246次,医疗器械行业201次,专用设备行业184次 [7][8] - 个股调研中,德福科技(电子专用材料制造)最受关注,被79家基金公司调研,德赛西威和中宠股份分别被76家和71家调研 [8] - 最近一周(8月15日-8月22日)百亚股份(一次性个人卫生用品)被65家基金机构调研,开立医疗、紫光国微和水晶光电分别被55家、54家和53家调研 [9][10]
宏和科技: 上海市金茂律师事务所关于宏和电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之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8-22 18:18
本次发行的批准和授权 - 公司于2025年4月10日和2025年7月14日分别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和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与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相关的议案,相关会议程序及决议内容符合《证券法》《公司法》《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及《公司章程》的规定 [6] - 本次发行尚需取得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审核同意并经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后方可实施 [6][7] 发行人的主体资格 - 公司为依法设立并有效存续的股份有限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10115607393912M,注册资本87,972.7500万元,经营范围为玻璃纤维及制品制造与销售、电子专用材料研发与销售等,不存在根据法律、法规或《公司章程》需要终止的情形 [7][8] - 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且不存在需要被终止上市的情形 [8] 本次发行的实质条件 - 本次发行符合《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规定的实质条件,包括股票面值为人民币1.00元、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且未采用广告或公开劝诱方式 [9][11] - 公司不存在《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的禁止性情形,如擅自改变前次募集资金用途、财务报表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受处罚、涉嫌犯罪或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等 [9] - 本次发行对象为不超过35名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条件的特定投资者,发行股票自发行结束之日起六个月内不得转让 [11][12] 发行人的业务与经营 - 公司主营业务为玻璃纤维及制品制造与销售、电子专用材料研发与销售等,报告期内主营业务突出且未发生实质性变更,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18] - 公司拥有1家境外全资子公司香港宏和(GRACE FABRIC (H.K.) CO. LIMITED),其主营业务为玻璃纤维进出口,符合香港法律法规 [18] 募集资金运用 - 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拟投资总额109,200.00万元,其中拟使用募集资金99,460.64万元,用于高性能玻纤纱产线建设项目和高性能特种玻璃纤维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10][33]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境保护及土地管理等规定,实施主体为公司全资子公司黄石宏和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不会新增重大同业竞争或显失公平的关联交易 [33][34]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已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包括股东会、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等,并制定了相应的议事规则和内部管理制度 [26][27] - 报告期内公司存在一起环境保护和一起安全生产方面的行政处罚,但已完成整改并修复失信信息,不会对本次发行构成实质性法律障碍 [31][32] 关联交易与同业竞争 - 报告期内公司与关联方发生的关联交易价格公允,未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且公司已在内部制度中明确关联交易公允决策程序 [19][20]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与公司不存在同业竞争关系,并已出具避免同业竞争的承诺 [20] 诉讼与仲裁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及其子公司不存在金额200万元以上的重大未决诉讼、仲裁或重大行政处罚案件 [35] - 公司实际控制人、持有5%以上股份的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均无重大未决诉讼、仲裁或行政处罚案件 [36][37]
莱尔科技: 广东莱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预案
证券之星· 2025-08-22 00:46
发行方案概要 - 本次发行采用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人民币普通股股票 每股面值1元 [18] - 发行对象为符合证监会规定的35名以内特定投资者 包括基金公司 证券公司 QFII等机构 均以现金认购 [2][3][18] - 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 定价基准日为发行期首日 [3][19] - 发行数量按募集资金总额除以发行价格确定 不超过发行前总股本的30% [4][20] - 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亿元 且不超过3亿元及最近一年末净资产的20% [4][21] - 限售期为发行结束之日起6个月内不得转让 [5][20] 募集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高性能功能胶膜新材料建设项目(投资总额7,673万元 拟投入7,500万元)和新型新能源电池集流体材料生产建设项目(投资总额7,612万元 拟投入7,000万元) 剩余5,5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 [4][5][21][24][25] - 高性能功能胶膜项目将新建年产2,880万平方米热熔胶膜产能 建设周期18个月 [25] - 新能源电池集流体项目将新建年产7,200吨集流体材料产能 建设周期24个月 [34] - 募集资金到位前 公司可用自筹资金先行投入 后续置换 [5][25] 行业背景与市场前景 - 公司属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功能性涂布胶膜材料为国家鼓励的战略新兴产业 [10] - 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1,823.6万辆 同比增长24.4%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215.9万台 同比增长37.1% [12][16] - 2024年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548.4GWh 同比增长41.5% 其中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409.0GWh 同比增长56.7% [12][16] - 2024年全球新型储能新增装机107.13GWh 同比增长110% 中国储能电池出货量302.1GWh 同比增长51% [13][16] - AI技术驱动下服务器、AI PC需求增长 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等新领域进一步拓宽锂电池市场空间 [11][13][16] 公司业务与技术优势 - 公司主营功能性涂布胶膜及应用产品、新能源电池集流体和碳纳米管浆料 产品应用于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 [14] - 公司及子公司均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 拥有PET/PI胶膜配方设计、精密涂布等核心技术体系 [28][29] - 客户包括三星、富士康、日本住友等全球知名品牌 并已导入欣旺达、正力新能等锂电客户 [30][43] - 新能源电池集流体项目采用底涂边涂一体涂布技术 解决传统边涂工艺痛点 提升电池安全性和良率 [37][38] 项目实施必要性 - 现有产能已充分释放达到瓶颈 需通过新建产线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 [15][26][27] - 高性能热熔胶膜在新能源汽车FFC、FPC、CCS等电子部件中用量提升 服务器高频材料需求持续增加 [11][26] - 新能源锂电池产业长期高景气 公司需紧抓市场机遇扩大市场份额 [16][35][36] 财务影响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5.11%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19.95% 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69.37% [45] - 本次发行将增加总资产和净资产规模 降低资产负债率 优化财务结构 [46][49] - 短期内可能摊薄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 长期有助于提升盈利能力和股东回报 [6][50]
博迁新材: 江苏博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2 00:35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强劲,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30%至5.19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93.34%至1.06亿元,主要受益于MLCC行业需求增长及产品结构优化 [2][6] - 行业层面,AI技术迭代、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及消费电子需求复苏推动MLCC市场稳健增长,尤其在高容、微型化及车规级产品领域需求旺盛 [3][4][5] - 公司核心竞争力体现在技术研发(拥有185项专利)、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及与头部客户的长期合作关系,同时通过智能化生产和绿色制造提升运营效率 [10][11][12][13]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5.19亿元,同比增长18.30%,主要因MLCC需求增加及销售产品结构改善 [2][6] - 净利润1.06亿元,同比增长93.34%,因主营业务持续向好且成本控制有效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21亿元,同比下降34.80%,因原材料采购支出大幅增加 [2][14] - 总资产18.93亿元,同比增长7.89%,货币资金增长25.99%至1.22亿元 [2][14] 行业动态与市场需求 -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达12.4亿部(同比增长0.6%),其中AI手机渗透率达40.7%,推动高容MLCC需求 [3] - AI服务器市场规模同比增长46.7%,占全球服务器市场近50%,带动高阶MLCC用量提升 [3] - 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40.3%,占汽车总销量44.3%,车规级MLCC需求因电动化及ADAS系统渗透而增长 [4][5] - MLCC技术向小型化(如0805尺寸)、高耐压及高容化发展,头部厂商如三星电机和村田持续推出新品 [5] 公司业务与战略 - 主营业务为电子专用高端金属粉体材料(镍粉、铜粉、银包铜粉等),其中镍粉和铜粉主要用于MLCC生产 [3][6] - 研发重点包括镍基产品分级工艺优化、银包铜粉低银含量迭代及铜基产品抗氧化性提升 [7][8] - 智能化制造获"省级先进级智能工厂"认证,通过全流程智能化生产线提升效率 [9] - 子公司广新纳米获"宁波市生态环境绿色友好双十佳",注重绿色生产和ESG管理 [9] 投资与资产状况 - 长期股权投资大幅增长至7380万元(同比增加11,721.98%),因新增对沪创医疗等公司的投资 [14][15] - 衍生品投资以套期保值为目的,报告期实际损失166.59万元,用于控制外汇风险 [16] - 货币资金1.22亿元,受限资金仅1.76万元(ETC保证金及诉讼冻结) [14] 研发与技术创新 - 研发费用2313万元,同比增长7.50%,聚焦金属粉体材料性能优化及工艺迭代 [2][6] - 拥有185项有效专利(境内148项,境外37项),主导制定电容器电极镍粉行业标准 [11][12] - 通过IATF-16949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质量获国际头部客户认可 [12][13] 客户与市场风险 - 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78.79%,客户集中度较高,存在依赖头部客户的风险 [19] - 原材料价格波动(如镍、铜、银)可能影响生产成本和毛利率 [20] - 存货规模2.82亿元,存在跌价风险,但主要客户信誉度高,应收账款坏账风险较低 [21] 公司治理与承诺 - 实际控制人、董事及高管均履行股份限售承诺,无违反承诺情况 [23][24][25][26][27][28] - 报告期内无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计划 [2][22]
AI硬件板块走强,16位基金经理发生任职变动
搜狐财经· 2025-08-20 17:22
市场表现 - 8月20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沪指涨1.04%报3766.21点 深成指涨0.89%报11926.74点 创业板指涨0.23%报2607.65点 [1] - 当日表现较好的板块包括AI芯片和AIPC 表现较差的板块包括肝炎概念、Web3.0和新型工业化 [1] 基金经理变动 - 近30天(7月21日-8月20日)共有501只基金产品的基金经理发生离职变动 [1] - 8月20日单日有9只基金产品发布基金经理离职公告 其中2位因工作变动离职(涉及4只产品) 1位因个人原因离职(涉及4只产品) 1位因产品到期离职(涉及1只产品) [1] 基金经理业绩表现 - 嘉实基金颜伟鹏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8.54亿元 任职期间回报最高产品为农银主题轮动混合A(000462) 在5年285天时间内获得122.18%回报 [2] - 天弘基金杨超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59.91亿元 任职期间回报最高产品为天弘中证500指数增强A(001556) 在6年10天时间内获得97.05%回报 [2] 基金公司调研活动 - 近一个月(7月21日-8月20日)博时基金调研56家上市公司居首 鹏华基金55家 华夏基金54家 富国基金52家 [3][4] - 化学制品行业最受关注 获223次调研 专用设备行业183次 消费电子行业170次 [3][4] - 德福科技(电子专用材料制造)最受关注 获79家基金公司调研 中宠股份71家 百亚股份65家 [4][6] 近期调研重点 - 最近一周(8月13日-8月20日)百亚股份(一次性个人卫生用品)获65家基金机构调研居首 [5] - 水晶光电获53家调研 金橙子49家 德赛西威45家 [5][6]
新型工业化板块走强,16位基金经理发生任职变动
搜狐财经· 2025-08-19 15:51
市场表现 - 8月19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 沪指跌0.02%报3727.29点 深成指跌0.12%报11821.63点 创业板指跌0.17%报2601.74点 [1] - 当日表现较好的板块包括新型工业化、ChatGPT概念和智能机器 [1] - 宁组合、参股期货和券商概念等板块下跌 [1] 基金经理变动 - 近30天(7月20日-8月19日)共有492只基金产品的基金经理发生离职变动 [3] - 8月19日当天有6只基金产品发布基金经理离职公告 其中4位基金经理因工作变动离职 [3] - 汇添富基金孙浩管理基金总规模135.79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回报率达120.57% [3] - 富国基金易智泉管理基金总规模18.36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回报率达136.71% [4] 基金公司调研活动 - 近一个月(7月20日-8月19日)鹏华基金调研54家上市公司 华夏基金和博时基金各调研52家 富国基金调研50家 [5] - 化学制品行业最受关注 共接受223次调研 专用设备行业183次 消费电子行业155次 [5][6] - 电子专用材料制造商德福科技最受关注 接受79家基金公司调研 [6] - 中宠股份和百亚股份分别接受71家和65家基金公司调研 [6] 近期重点调研个股 - 最近一周(8月12日-8月19日)百亚股份接受65家基金机构调研 [7] - 南微医学、安杰思和金橙子分别接受60家、52家和49家基金机构调研 [7][8] - 德赛西威接受45家机构调研 工业富联接受44家机构调研 [8]
新莱福成立子公司,含磁性材料生产业务
企查查· 2025-08-19 14:27
公司动态 - 新莱福成立全资子公司宁波新莱福新材料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2000万元 [1] - 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电子专用材料制造 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销售 磁性材料生产 [1] - 新莱福通过全资持股方式完全控制该子公司 [1] 业务布局 - 公司新增磁性材料生产业务 拓展电子专用材料制造领域 [1] - 业务范围延伸至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销售板块 [1] - 通过新设子公司实现产业链纵向延伸与横向拓展 [1]
我国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
中国化工报· 2025-08-19 10:59
创新成果涌现 - 国内人工智能大模型热潮和机器人马拉松等科技成果令世界瞩目 [1] 新兴产业成长 - 高技术产业保持较快增长 7月份规模以上集成电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9% [1] - 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7% [1] 数字经济发展 - 7月份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 [1] - 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与实体经济融合更加紧密 应用场景不断丰富 [1] - 各种智能终端产品日渐普及 [1] 绿色转型成效 - 7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7.1% [1] - 锂离子电池产量同比增长29.4% [1] - 碳纤维产量同比增长43.8% [1] - 生物基化学纤维产量同比增长19.8% [1] 政策支持效应 - 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持续释放效应 [1] - 为传统产业加快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创造良好条件 [1]
兴福电子: 湖北兴福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8 20:09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72亿元,同比增长31.43%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4亿元,同比增长22.37% [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722.10万元,同比下降70.99%,主要因承兑汇票使用方式变化及奖金发放增加 [4] - 研发投入3923.73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5.83%,同比增长38.91% [4][25] 产能与产品结构 - 电子化学品及配套原材料总产能37.4万吨/年,涵盖电子级磷酸、硫酸、双氧水等功能湿电子化学品 [13] - 集成电路领域销售收入占比86.92%,其中通用湿电子化学品销量7.14万吨(+53.35%),功能湿电子化学品销量0.41万吨(+18.43%) [10] - 电子级磷酸、硫酸、双氧水等核心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金属离子含量控制在ppb至ppt级 [12][24] 技术创新与研发 - 研发团队135人,博士7人、硕士72人,硕博占比58.52% [12][25] - 累计授权专利148项(发明专利92项),报告期内新增授权专利19项 [24][25] - 重点研发方向包括超高纯化学品纯化技术、功能湿电子化学品配方、电子特气制备及回收利用技术 [21][25] - 35款产品在先进制程客户测试中,8款产品转入销售阶段 [12] 市场拓展与客户关系 - 出口创汇1258.69万美元,同比增长15.06%,重点拓展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市场 [10] - 客户包括台积电、SK海力士、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全球头部集成电路企业 [17] - 2025年上半年获长鑫科技、华润微电子等客户颁发的4项供应商奖项 [10] 行业发展趋势 - 2024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6276亿美元(+19.1%),湿电子化学品在集成电路、显示面板、光伏三大应用领域市场规模分别为70.9亿美元、138.7亿元、75.8亿元 [5] - 中国集成电路用湿化学品市场规模79.3亿元(+10%),预计2025年达86亿元;新型显示用湿化学品市场规模75.2亿元,预计2025年达80.1亿元 [6] - 先进制程产品国产化率仍较低,成熟制程同质化竞争加剧 [9][14] 产能扩建与项目进展 - 在建项目包括5万吨/年电子级硫酸回收项目(已建成)、1.5万吨/年电子级磷酸回收项目、165吨/年硅基前驱体项目等 [13] - 启动35吨/年超高纯电子级磷烷项目,布局电子特气新领域 [13][25] - 计划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及海外半导体集聚区推进区域化产业布局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