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运动服装
icon
搜索文档
美股尾盘跳水,道指跌超200点,英伟达业绩公布盘后涨5%
第一财经· 2025-05-29 06:33
美股市场表现 - 三大股指全线走低,道指跌24495点(跌幅058%),纳指跌051%,标普500指数跌056% [2] - 明星科技股多数下跌,特斯拉跌16%,微软跌07%,亚马逊跌06%,英伟达跌05%,谷歌跌03%,苹果涨01%,Meta涨02% [3]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06%,阿里巴巴、京东跌超2%,百度跌09% [4] 美联储政策动态 - 美联储会议纪要显示未来几个月可能面临通胀上升和失业率上升的"艰难权衡",强调采取谨慎态度 [2] - 中长期美债收益率走高,2年期美债涨44个基点至399%,10年期美债涨47个基点至478% [2] 英伟达业绩 - 营收4404亿美元(同比增长69%),净利润188亿美元(同比增长26%),调整后EPS 096美元(超预期093美元) [5] - 数据中心部门销售额391亿美元(同比增长73%),占总营收88%,游戏部门营收38亿美元(增长42%),汽车/机器人部门营收567亿美元(增长72%) [5] - 股票回购141亿美元,支付股息244亿美元 [6] - 预计第二季度收入450亿美元±2%(含H20出口限制导致的80亿美元损失) [7] 其他个股表现 - 运动服装零售商Dick's Sporting Goods涨17%,因一季度业绩超预期 [8] - 网络安全公司Okta重挫16%,因维持全年展望但警告经济环境风险 [9] 大宗商品市场 - WTI原油涨156%至6184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涨126%至6490美元/桶 [9] - COMEX黄金期货跌017%至329360美元/盎司 [10] 宏观经济数据 - 美国抵押贷款申请连续第二周下降,30年固定利率连续第三周上升 [9]
5月28日早间重要公告一览
犀牛财经· 2025-05-28 12:13
招商轮船 - 公司终止分拆子公司中外运集运100%股权和招商滚装70%股权与安通控股重组上市计划,因交易条款未达成一致且市场环境变化[1] - 公司主营业务为国际国内货物运输,双核心主业为油气能源运输和干散货运输,集装箱及汽车滚装等为补充[1] 华康洁净 - 公司与中元建设联合中标嘉兴市第二医院整体迁建项目净化及实验室工程,中标金额1.67亿元,公司预计份额1.33亿元[2] - 公司主营业务为医疗专项、实验室及电子洁净室净化系统的研发设计实施运维[2] 恩华药业 - 参股公司江苏好欣晴拟实施境外上市计划,正在搭建红筹架构,公司将通过重组保持持股比例不变[3][4] - 公司主营业务为医药生产研发销售[4] 福赛科技 - 股东芜湖高新毅达计划减持不超过250.22万股,占总股本2.9494%[5] - 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内饰件与智能创新部件研发生产销售[6] 深高速 - 股东云杉资本增持1081万股H股,持股比例从9.57%升至10%[7] - 公司主营业务为收费公路、大环保及其他相关业务[8] 东箭科技 - 股东兼董事马汇洋计划减持不超过1186.42万股,占总股本2.81%[10] - 公司主营业务为车侧承载装饰系统、车辆防护系统等产品研发生产销售[10] 五芳斋 - 公司向持股1000股以上股东赠送"丰年五芳"粽子礼盒[10] - 公司主营业务为糯米食品研发生产销售[11] 邦彦技术 - 公司拟以3000万-5000万元回购股份,价格不超过29元/股,用于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12] - 公司主营业务为信息通信和信息安全设备研发制造销售服务[12] 聚辰股份 - 股东询价转让定价63.19元/股,15家机构受让380万股[13] -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性能集成电路产品研发设计销售[13] 诺泰生物 - 公司马来酸氟伏沙明片获药品注册证书,该药用于治疗抑郁症和强迫症[14] - 公司主营业务为多肽药物及小分子化药自主研发与定制研发生产[14] 云南能投 - 公司中标富源县南冲风电场等3个项目,总装机规模312.5MW[15][16] - 公司主营业务为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及盐类产品生产销售[16] 国际复材 - 股东云南云熹计划减持不超过7541.76万股,占总股本2%[16] - 公司主营业务为玻璃纤维纱及制品研发生产销售[17] 南京化纤 - 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方案获江苏省国资委批复,涉及收购南京工艺装备制造100%股份[17] - 公司主营业务为粘胶短纤、莱赛尔纤维等生产销售[17] *ST东晶 - 公司筹划控制权变更,交易对手方预计将控制25%-29.99%表决权股份[18] - 公司主营业务为石英晶体元器件研发生产销售[19] 中胤时尚 - 控股股东拟以11.99元/股协议转让5.01%股份给问道基金,总价1.44亿元[20] - 公司主营业务为鞋履及消费品外观图案设计生产销售[20] 盈方微 - 股东东方证券计划减持不超过总股本3%[21][22] - 公司主营业务为电子元器件分销和集成电路芯片研发设计销售[22] *ST东园 - 公司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东方园林"[22] - 公司主营业务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业危废处置等[22] 开普检测 - 大股东兼总经理李亚萍计划减持不超过104万股,占总股本1%[22] - 公司主营业务为新型电力系统装备检测服务[23] 海兰信 - 公司拟出资2850万元参与设立目标规模3亿元的私募基金[23][24] - 公司主营业务为智能航海、海洋观探测及海底数据中心[24] 迦南智能 - 公司预中标国家电网1.49亿元项目,占2024年营收14.73%[25] - 公司主营业务为智能电表、用电信息采集终端等电力物联网设备研发生产销售[25]
时隔六年!耐克(NKE.US)回归亚马逊(AMZN.US)线上商城
智通财经网· 2025-05-22 09:04
耐克重返亚马逊平台 - 耐克在2019年退出亚马逊后重新回归该平台 这是全球最大运动服装公司为恢复增长和修复与关键批发合作伙伴关系所做努力的一部分 [1] - 此次回归是耐克首席执行官Elliott Hill推动恢复与零售合作伙伴关系努力的一部分 公司承诺对批发商保持"坚定不移的承诺" [1] - 前任首席执行官曾放弃部分零售合作伙伴以推动自身销售渠道发展 但该策略导致销量下滑 [1] 合作细节与战略调整 - 耐克表示正在投资市场以确保在任何购物渠道提供合适产品、最佳服务和个性化体验 包括在美国亚马逊的新数字渠道拓展 [1] - 公司也在扩展实体零售关系并改进在线工具 [1] - 亚马逊将开始直接采购更广泛的耐克产品 为美国客户扩大选择范围 同时给予独立商家更长时间清理重叠库存 [1] 亚马逊平台现状与挑战 - 亚马逊占据美国所有线上消费约40%的市场份额 [2] - 长期以来亚马逊与一些品牌关系紧张 被指责未能有效阻止假货和仿冒品销售 以及推出与品牌商品竞争的自有品牌产品 [2] - 从亚马逊下架商品是高风险操作 因为消费者依赖该平台搜索引擎 未上架品牌可能失去生意 [2] 耐克与亚马逊的历史问题 - 多年来在亚马逊上销售的耐克产品多为灰色市场商品甚至假货 公司几乎无法控制商品上架方式、信息展示和真伪确认 [2] - 2017年耐克加入亚马逊品牌注册计划 希望更好掌控平台销售、获取客户数据和提升删除假货能力 但遇到困难 [2] - 被移除商品链接的第三方卖家会以其他名称重新上线 且耐克官方产品评论数量较少导致展示位置较差 [2]
5月15日早间重要公告一览
犀牛财经· 2025-05-15 13:09
华特气体 - 3名股东计划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不超过240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不超过2% [1] - 减持时间为2025年6月9日至2025年9月8日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特种气体研发、生产及销售,辅以普通工业气体和相关设备与工程业务 [1] 华统股份 - 4月生猪销售数量20.82万头,环比下降8.74%,同比增长3.36% [2] - 4月生猪销售收入3.75亿元,环比下降4.28%,同比增长2.92% [2] - 商品猪销售均价14.8元/公斤,与3月持平 [2] - 公司主营业务为饲料加工、畜禽养殖、畜禽屠宰加工、肉制品深加工 [2] 海正生材 - 股东中国石化集团资本拟减持不超过202.68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不超过1% [3] - 减持时间为2025年6月9日起3个月内 [3] - 公司主营业务为聚乳酸研发、生产及销售 [4] 力盛体育 - 拟以2000万-4000万元回购公司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17.00元/股 [5] - 回购股份拟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5] - 公司主营业务为体育赛事经营、体育俱乐部经营、体育场馆经营等 [5] 宏景科技 - 签署5.63亿元智算项目服务合同,合同期限5年 [6] - 合同内容包括提供服务器、组网配套服务及算力服务 [6] - 公司主营业务为智慧民生、城市综合管理、智慧园区领域解决方案 [6] 绿联科技 - 拟参与中植置业预重整,目标取得其100%股权 [8] - 计划通过持有股权形式承接中植置业土地使用权等主要资产 [8] - 公司主营业务为3C消费电子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 [8] 京泉华 - 股东及董事拟合计减持不超过1.67%公司股份 [8] - 减持时间为2025年6月6日起3个月内 [8] - 公司主营业务为磁集成器件、电源类产品研发、生产、销售 [8] 新时达 - 董事及副总经理拟合计减持不超过0.3%公司股份 [9] - 减持时间为2025年6月6日起3个月内 [9] - 公司主营业务为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运动控制等业务 [9] 宝丰能源 - 拟10亿-20亿元回购公司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22.80元/股 [10] - 回购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方案后12个月内 [10] - 公司主营业务为以煤替代石油生产高端化工产品 [11] 远望谷 - 实控人终止协议转让公司5%股份 [12] - 原计划转让3700万股 [12] - 公司主营业务为RFID技术为核心的物联网行业应用产品 [12] 元力股份 - 股东拟减持不超过1078.71万股,占总股本3% [13] - 减持时间为2025年6月6日起3个月内 [14] - 公司主营业务为活性炭、硅酸钠、硅胶等化工产品 [14] 华凯易佰 - 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拟合计减持不超过1211.90万股,占总股本3% [15] - 减持时间为2025年6月6日起3个月内 [15] - 公司主营业务为跨境出口电商业务 [16] 广生堂 - 乙肝治疗创新药GST-HG131完成II期临床试验 [17] - 药物对乙肝表面抗原有明显抑制效果且安全性良好 [17] - 公司主营业务为核苷类抗乙肝病毒药物研发、生产与销售 [18] 蜂助手 - 股东拟减持不超过218.25万股,占总股本1% [19] - 减持时间为2025年6月6日起3个月内 [19] - 公司主营业务为互联网数字化虚拟商品综合服务 [20] 电广传媒 - 拟出资1.15亿元参与投资文化科技创业投资基金 [21] - 基金总规模预计20亿元,投资"文化+科技"等领域 [21]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文旅、投资、广告游戏业务 [22] 招商港口 - 4月集装箱总计1705.9万TEU,同比增长6% [23] - 4月散杂货总计10764.9万吨,同比增长0.7% [23] - 公司主营业务为港口投资、运营、物流和智慧科技 [24] 长光华芯 - 股东拟减持不超过352.56万股,占总股本2% [25] - 减持时间为2025年6月9日起3个月内 [25] - 公司主营业务为半导体激光芯片、器件及模块 [25] 华策影视 - 实控人拟减持不超过2076.12万股,占总股本1.11% [25] - 减持时间为2025年6月6日起3个月内 [25] - 公司主营业务为电视剧、电影内容制作及相关生态业务 [25] 百济神州 - 股东持股比例从6.03%降至4.89% [26] - 减持1600万股境外流通股 [26] - 公司主营业务为创新型药物研究、开发、生产及商业化 [27] 和而泰 - 实控人等拟合计减持不超过1888.69万股,占总股本2.05% [28] - 减持时间为2025年6月6日起3个月内 [28] - 公司主营业务为智能控制及终端解决方案 [28] 比音勒芬 - 董事拟减持不超过491.3万股,占总股本0.8609% [29] - 减持时间为2025年6月6日起3个月内 [29] - 公司主营业务为服饰研发设计、品牌推广及营销网络建设 [29]
传迪克体育(DKS.US)23亿美元收购Foot Locker(FL.US)交易进入最后谈判
智通财经· 2025-05-15 08:34
收购谈判 - 迪克体育正就收购Foot Locker进行深入谈判 收购价格为每股24美元 交易最快可能于周四宣布 [1] - Foot Locker周三收盘报12 87美元 公司市值12 2亿美元 收购谈判消息传出后该股在纽约盘后交易中飙升逾60% 交易对Foot Locker的估值约为23亿美元 [1] - 双方尚未达成最终协议 包括时间安排在内的细节仍可能发生变化 [1] 公司概况 - Foot Locker在全球拥有2400家门店 主要由世界各地城市的小型门店组成 迪克体育用品在美国郊区拥有约800家大型门店 [1] - Foot Locker股价今年已累计下跌41% 迪克体育用品最近两个季度的销售增长有所放缓 [1] - Foot Locker股价在纽约盘后交易中下跌6 2% 该股今年以来累计下跌8 4% 表现逊于标普400中型股指数 [2] 经营状况 - Foot Locker一直希望通过翻新大部分门店网络和推广会员奖励计划来提振销售 并努力修复与耐克的关系 [2] - 2022年出任首席执行官的Dillon为Foot Locker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转型计划 包括到2026年实现年销售额95亿美元 [2] - 在截至2月1日的财年 Foot Locker收入连续第三年下降 至不足80亿美元 [2] 行业分析 - 尽管两家连锁企业都严重依赖运动鞋销售 但合并将使两家商业模式迥异的公司走到一起 [1] - 迪克体育首席执行官Lauren Hobart一直致力于提升公司的电子商务能力 同时对实体店进行投资 [1] - 如果收购成功 迪克体育将接手一家仍处于劣势的企业 Foot Locker的复苏尚未全面展开 [2]
野村:下调李宁目标价7% 重申“中性”评级
快讯· 2025-04-29 12:57
公司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 野村重申李宁"中性"评级 同时将目标价从17 4港元下调7%至16 2港元 [1] - 下调目标价主要基于对第二至第三季度销售及盈利能力面临不利因素的预期 [1] 销售表现分析 - 李宁首季零售销售额实现低个位数同比增长 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1] - 1-2月销售表现超预期 但3-4月销售氛围明显转弱 [1] - 近期销售疲软态势在线下渠道表现尤为突出 [1] 行业环境与挑战 -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运动服装行业造成压力 [1] - 运动服装行业竞争持续加剧 [1]
ANTA SPORTS(02020) - 2024 H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3-19 09: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总营收首次突破十亿元,同比增长13.6%,继续保持中国市场第一 [4] - 股东应占经营利润增长15% [4] - 自由现金流达135亿日元,现金生成能力稳定 [4] - 全年股息为123日元,同比增长20% [5] - 已回购20亿日元股票,并将在适当时继续实施回购计划 [5] - 整体毛利率为62.2%,下降0.4个百分点 [7] - 经营利润率为23.4%,下降1.2个百分点 [12] - 库存周转天数为123天,库存销售比约为5,均处于健康水平 [14][15] - 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周转情况良好 [17] - 经营现金流为167亿日元,净利润为169亿日元,售罄率为87% [17] - 期末现金为520亿日元,负债为200亿日元,净现金为314亿日元 [17][1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ANTA品牌营收增长10.6% [6] - FILA营收增长6.1%,毛利率下降1.2个百分点 [6][8] - 其他品牌营收增长53.7%,由Dessence和Colin引领 [6] - 线上业务增长20%,占比增大 [7] - 员工成本占比稳定在14.8%,投入105亿日元用于员工福利和个人发展 [9][10] - 广告宣传费用占营收的9%,上升0.8个百分点 [10] - 研发费用占营收的2.8%,投入20亿日元,增长20% [11]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中国经济和消费市场增长相对较低,全年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增长3.5%,1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为86.2% [21] - 全球体育行业,特别是运动鞋服行业将继续稳步增长 [22] - 消费者市场呈现分层、品类机会多、渠道分化的特点 [22][23] - 体育行业呈现市场集中度变化、好产品胜出的特点 [25][26]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坚持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战略,以ANTA和FILA为核心品牌开展业务 [50] - ANTA品牌定位大众市场,寻求在专业运动和品牌转型方面的突破 [27] - FILA品牌坚持高端休闲定位,加大产品投资,提升品牌竞争力 [8][9] - 其他品牌如Dessence和Colin等也有明确的发展策略和市场定位 [35][38] - 通过多品牌协同和品牌+零售战略,将中国的成功经验复制到海外,构建全球化运营体系 [51] - 持续改进动态管理模型,推进多品牌差异化管理 [18][1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尽管2024年消费市场波动较大,但集团凭借多品牌优势实现了两位数增长,扩大了市场份额 [3] - 期待在政策支持下,消费市场逐步反弹,全球体育行业将继续稳步增长 [22] - 2025年将继续围绕ANTA和FILA两大品牌开展业务,实现品牌突破和高质量发展 [50][51] 其他重要信息 - 2024年应用AI提升运营效率,包括产品设计、营销和直播等方面 [44][45] - 在ESG方面取得良好成果,包括水资源管理、碳排放、供应商审计和社会责任捐赠等 [46][48] - 公司治理方面注重多元化和包容性,女性高管占比39.2% [47] - 可持续产品和包装材料使用比例高于预期,ESG评级提升 [47][48][49]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文档中未提及问答环节内容。
和 lululemon 创始人一起在上海逛街,看看被他改变的商业世界丨晚点周末
晚点LatePost· 2024-08-25 20:00
技术服装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中国技术服装行业竞争升级的开篇正在上演,始祖鸟、lululemon等品牌通过高性能与时尚结合的产品定位吸引特定消费群体[2][14] - 北美市场涌现Alo Yoga、GymShark等新兴技术服装品牌,其中Alo Yoga通过性感品牌定位与lululemon形成差异化竞争[3][7] - 瑜伽服品类成为技术服装行业重要赛道,MAIA ACTIVE等本土品牌专注亚洲女性身型需求,定价仅为lululemon一半但面临出海利润压力[6][7] 品牌运营与产品策略 - 始祖鸟在中国采用"运动奢侈品"定位,冲锋衣作为标志性产品以高级时装方式陈列,与北美"必需品"定位形成差异[5][6] - lululemon开创直营模式并注重消费体验细节,如大字体吊牌、三面试衣镜等设计提升购物效率[6][10] - MAIA ACTIVE在产品细节上借鉴lululemon经验,如运动内衣背面朝外陈列,云感裤内侧印有激励标语[6][7] 创始人视角与行业洞察 - 奇普·威尔逊作为行业先驱,认为创始人主导的公司更具产品理解力,安踏因创始人领导有望超越耐克等竞争对手[6] - 技术服装品牌需保持对消费者触点的极致敏感,从产品质感、购物动线到logo设计都影响品牌认知[7][10] - 户外服装被预测为技术街头服装的下一个爆发点,类似1998年瑜伽裤的行业机遇[5][14] 中国市场特殊性 - 中国消费者将技术服装视为身份象征,始祖鸟冲锋衣成为金融精英和公务员的新制服[5] - 本土品牌MAIA ACTIVE定价策略可能限制其全球化拓展,需平衡本土市场竞争力与国际市场盈利性[7] - 中国商场运动品牌布局显示技术服装风潮持续,但新兴白牌和未入驻高端商场的品牌正在加剧市场竞争[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