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搜索文档
特朗普扔出H-1B“炸弹”:企业急拦员工出境 返美机票价格大涨
第一财经· 2025-09-20 14:17
政策核心内容 - 白宫发布公告要求雇主为境外H-1B签证申请者支付10万美元费用并保留证明文件 否则无法入境[1] - 政策主要针对境外新申请者 不影响美国境内已工作的H-1B签证持有者[3] - 10万美元费用需由雇主支付 而非个人承担[6] 企业应对措施 - 多家科技公司和高校在公告发布后紧急通知H-1B签证持有人不要离开美国[1][3] - 用人单位尚未对10万美元支付要求作出正式反应 因政策细节仍需进一步解读[6] 签证持有人反应 - 部分持有人将政策称为"H-1B旅行禁令" 认为离境后再次入境可能每次均需支付10万美元[4] - 中国持有人签证一年过期一次 若不离境可避免支付 但旅行/出差/探亲需重新签证并支付费用[4] - 部分境外持有人紧急改签航班 试图在政策生效前返回美国[4] 市场即时影响 - 上海至夏威夷航班价格在几小时内上涨数千元 原价格区间为4000-5000元[4] - 乘客选择夏威夷作为入境点因其为距离最近的美国属地州[4] H-1B签证背景 - 年配额约85000个 需先通过抽签制度[7] - 印度申请人占比70%-75% 中国占比10%-15% 两国合计占90%以上[8] - 签证主要面向IT行业 要求至少学士学位 初次获批3年 最长可续至6年[7] 政策法律争议 - 10万美元费用远超当前几千美元的申请费体系 包括基本申请费 ACWIA培训费 反欺诈费[8] - 费用制定需通过《行政程序法》规则制定流程 行政令直接规定可能超越法定授权[8] - 移民律师认为该公告可能很快被驳回[8] 政策动机分析 - 特朗普政府曾计划取消抽签制度 改用基于工资水平的筛选流程[7] - H-1B签证持有者无投票权 不影响选举 在"美国优先"主张下成为政策目标[7] - 政策旨在防止雇主用外籍员工取代美国员工 压低工资成本[3]
“贷”动成长、“贷”动升级、“贷”出活力 金融“活水”激活经济发展强劲动力
央视网· 2025-09-20 11:49
人民币贷款总体情况 - 2025年前8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46万亿元,其中企业贷款达12.22万亿元,占新增贷款的90%以上 [1] 科技领域贷款 -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为3.46万亿元,同比增长22.9%,增速比各项贷款高16.1个百分点 [7] - 金融机构通过创新产品与服务模式快速响应企业需求,例如一周内为武汉一科技企业提供5000万元贷款 [2][3] - 安徽推出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共同成长计划”,吸引100多家金融机构加入,为一家“小巨人”企业提供7000万元授信 [4] - 安徽已形成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产品体系,累计开发200余款专属金融工具 [5] - 计划在认股权贷款、并购贷款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实现“共同成长计划”再成长 [7] 涉农领域贷款 - 各地以“一产业一政策”创新涉农服务,推出如“渔船贷”、“西兰花贷”等产品破解农户抵押物不足难题 [8] - 中国农业银行天津塘沽分行结合船网交易工具价值和减船补贴确定抵押价值,2025年以来已向近30户渔民授信3000余万元 [11] - 江苏盐城响水县通过“西兰花贷”支持30多个种植大户扩大种植面积 [13] - 南京银行响水支行获批西兰花场景专项额度5000万元,满足经营主体融资需求 [15] - 天津一渔民通过结合船体估值与抵押登记,快速获得500万元贷款用于渔船升级 [14] 绿色金融贷款 - 金融机构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建立标准体系助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例如为江西一新材料企业提供1000万元贷款用于节能改造,年减碳约500吨 [16] - 绿色贷款可根据企业碳减排表现动态调整利率,碳排强度下降可享受更低利率,反之利率惩罚性上升 [18] - 江西鹰潭出台国内首个铜产业转型金融团体标准,金融机构可据此制定差异化信贷政策 [20][22] - 鹰潭构建铜产业碳排放监测体系,实时采集能耗数据形成碳监测报告,辅助金融机构贷前识别和贷后管理 [24][25] - 鹰潭“转型升级贷”等转型金融产品已累计发放贷款超100亿元,支持铜产业绿色转型 [27]
美银:美股科技股仍有上涨空间 建议投资者采取"杠铃式"策略
环球网· 2025-09-20 10:06
美股七姐妹估值分析 - 美股七姐妹包括特斯拉 谷歌 苹果 Meta 亚马逊 微软和英伟达 这些科技股被美银团队视为当今最佳的泡沫代理指标 [1][4] - 当前追踪市盈率为39倍 股价较200日移动平均线仅高出20% 低于历史泡沫破裂时58倍市盈率和29%偏离度的峰值水平 [4] - 自2023年3月低点以来累计涨幅达223% 仍低于历史上十次大型资产泡沫从底部到顶峰平均244%的涨幅 表明仍具备上行空间 [4] 历史泡沫比较与市场特征 - 历史上股市泡沫破裂时估值指标显著高于当前水平 当前科技股热潮的估值与涨幅尚未达到历史峰值 [1][4] - 泡沫往往呈现短暂且高度集中的特征 例如2000年互联网泡沫顶峰时期科技板块六个月内上涨61% 而同年标普500其他所有板块均下跌 [5] - 美股七姐妹连续第二个月被视为最拥挤交易 获得42%受访基金经理认同 这种高度集中趋势符合历史泡沫特征 [5] 支撑科技股走高的关键因素 - 积极的宏观经济背景 市场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狂热 以及对美联储进一步降息的预期共同构成有利条件 [5] - 标普500信息技术指数自今年4月低点以来已上涨56% 投资者几乎在每一次回调中都选择买入 [5] - 极端的估值飙升会刺激整体经济增长 从而为其他资产带来机会 建议采用杠铃式策略平衡风险 [5] 投资策略建议 - 美银策略师建议投资者在持有大型科技股的同时配置一些不良价值股 通过杠铃式策略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 [5] - 随着泡沫膨胀 均衡策略有助于管理风险 同时抓住科技股持续上涨带来的机会 [5]
首钢园成为服贸会永久会址,园区蝶变带来哪些启示?
人民日报· 2025-09-20 08:39
作为本届服贸会"会客枢纽"的首钢园四高炉,炉芯与廊架结构得到整体保留;新闻中心所在的二烧结风 机厂房,保留了主体框排架钢结构、室内天车……统筹好空间利用与文化传承,将饱含工业历史的文化 基因巧妙融入现代会展,造就了首钢园的独特魅力。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传来消息:从今年起,服贸会以"一会一址"的形式"永久落户"首钢园, 首钢园也以焕新升级的"服贸会5.0版"助力盛会圆满落幕。 从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从"工业锈带"到"城市秀场",翩然转身的首钢园,堪称工业遗产更新利用的范 本。成功经验何在?从两对关系里,或许可以得到启示。 一是新与旧。工业遗产的许多优势根植于"旧"。比如空间潜力——旧园区、旧厂房集中连片且有配套基 础,在寸土寸金的城市地段具备一定稀缺性。又如审美潜力——斑驳粗犷的工业元素,构成了独特的复 古美学。舍去这些"旧",就丢了工业遗产的"魂"。做好守正创新、寓新于旧的文章,才能最大限度提升 工业遗产的吸引力。 北京未来数字空间创新试验区揭牌,北京市首个人形机器人数据训练中心落地,一高炉化身科幻乐园, 冷却塔改造为篮球公园……绿色高端、业态融合成为首钢园的亮眼特色。有了产业支撑,工业遗产的改 ...
美股三大指数续创新高!美参议院未通过临时拨款法案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20 07:13
*三大指数续创历史新高 *美国参议院否决众议院通过的一项临时拨款法案 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连续第三周上涨,受益于美联储2025年首次降息以及市场对进一步宽松政 策的预期。对人工智能相关股票的乐观情绪也助推涨势。 此外,美国国会参议院否决众议院通过的一项临时拨款法案,推高部分联邦政府机构因资金耗尽而"停 摆"的风险。当天上午,共和党控制的众议院以微弱优势通过由共和党起草的临时拨款法案,试图让联 邦政府运转资金可以维持至11月下旬。但该法案当天下午在共和党占多数的参议院没能过关。 明尼阿波利斯联邦储备银行总裁尼尔·卡什卡利周五表示,就业市场风险证明本周的降息以及未来可能 继续降息是合理的。 小型股罗素2000指数下跌0.71%,稍早短暂触及盘中纪录高位,周四创下收盘纪录新高。Horizon Investments首席投资官斯科特·拉德纳(Scott Ladner)表示:"小盘股的走势一直与利率呈反向关系,市 场认为小盘股会从较低的利率中不成比例地受益。" 本周,标普500指数累计上涨1.22%,纳斯达克指数累计上涨2.21%,道琼斯指数累计上涨1.05%。 周五,大型科技股普涨,甲骨文涨超4%,苹果涨超3 ...
[9月19日]指数估值数据(港股牛市上涨,跟A股有啥区别;自动止盈功能上线;港股指数估值表更新;抽奖福利)
银行螺丝钉· 2025-09-19 22:07
市场整体表现 - 大盘略微下跌,维持在4.2星级水平 [1] - 大盘股略微上涨,中小盘股微跌,整体波动不大 [2] - 价值风格整体上涨,红利和自由现金流微涨 [3][4] - 成长风格微涨,主动和指数组合整体上涨 [5][6] - 港股微涨微跌,科技股领涨 [7] 港股市场特点 - 港股投资者以欧美机构为主,偏好大中盘股,小盘股行情较少 [10][11][12] - 港股平均市值规模较大,例如香港中小指数成分股平均市值达数百亿 [13] - A股小盘股常有牛市行情,如中证2000涨幅较高,受量化私募资金推动 [14][15] - 港股涨跌主要由业绩驱动,估值低且业绩好则上涨,估值高且无业绩则下跌 [17][18][19][20] 港股科技指数分析 - 2021-2022年下跌近70%,因美元利率上升、中概股退市担忧及反平台政策影响盈利 [21][22][23][24] - 期间盈利连续两年下降,出现估值降低和盈利下降的双杀行情 [25] - 2023年业绩企稳,底部震荡;2024年9月后美元降息提升流动性,估值回升 [26][27][28] - 头部公司通过裁员和AI降本,盈利大幅增长:2024年同比增长超110%,2025年一季度超100%,二季度增速50%以上 [29][30][31][32] - 当前出现估值提升和盈利增长的双击牛市行情 [33] - 未来上涨空间取决于三、四季度能否维持高速增长 [35][36] 港股行业表现 - 2025年科技和医药股最景气,一季度盈利同比增长均超100%,涨幅最高 [40][41][42] - 港股医药估值曾达高估,当前回调至正常偏高 [43] - 恒生消费盈利同比增长20%以上,增速优于A股消费,年内上涨20% [44][45][46] - 恒生指数、H股指数和港股红利盈利变化不大,上涨主要由牛市行情带动 [47][48][49] 港股估值数据 - 恒生指数市盈率14.40,市净率1.44,股息率2.92%,ROE 10.00% [55] - H股指数市盈率14.70,市净率1.40,股息率2.70%,ROE 9.52% [55] - 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25.12,市净率3.23,股息率0.82%,ROE 12.84% [55] - 港股科技指数市盈率45.39,市净率3.77,股息率0.59%,ROE 8.31% [55] - 恒生消费指数市盈率17.61,市净率2.74,股息率3.34%,ROE 15.56% [55]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市盈率34.14,市净率3.44,股息率1.05%,ROE 10.07% [55] - 港股整体估值回升至3点几星级水平 [53] 投资策略功能 - 主动优选和指数增强组合上线自动止盈功能,可在低估阶段后自动转换至稳健组合 [58][59]
本周热点:老登股也没防守性
集思录· 2025-09-19 21:05
职业选择与投资策略 - 面临年薪近200万元工作与全职投资之间的职业抉择 [1] - 探讨是否应该放弃银行股转投科技股的投资策略转换 [1] - 银行股防守性受到质疑 老登股同样缺乏防守属性 [1] 市场资金状况 - 8月存款规模达161万亿元 但未有效流入A股市场 [1] - 巨额存款与股市资金流动出现明显背离现象 [1] 平台服务定位 - 提供新股、可转债、债券及封闭基金等专业数据服务 [1] - 投资理念强调本金安全前提下的资产稳健增长 [1] - 可通过微信公众号"jisilu8"进行快捷查询与关注 [2]
特朗普动美联储 “奶酪”!鲍威尔硬刚,连特朗普亲信也投反对票?
搜狐财经· 2025-09-19 18:51
当地时间 9月17日,美联储宣布 2025 年首次下调利率,将基准贷款利率下调 25 个基点,至 4% 至 4.25% 之间,还计划今年再降两次。 这一举动不仅让美股、美元指数波动不断,更引发了外界对 "美联储是否向政治低头" 的热议。 毕竟,特朗普总统此前多次批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还反复呼吁大幅降息,现在美联储真的降息了,这背后到底是经济需求还是政治压力? 鲍威尔又能不能守住美联储的独立性,硬刚到底? 美联储降息,到底为啥? 美联储这次降息,明面上的理由很明确:美国就业市场出问题了。 今年上半年,美国就业增长明显放缓,原本每个月能新增十几万个岗位,现在数字掉了不少。 失业率虽然还在低位,但已经出现了小幅上升,用美联储的话说就是 "就业下行风险已经上升"。 就像一家工厂,要是招工速度慢了,还偶尔有人离职,老板肯定得想办法稳住局面,美联储降息就是类似的 "稳经济" 操作。 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也直言,当前就业市场的放缓,已经成了政策制定者最担心的事。 要是不及时调整,后续裁员可能会变多,失业率还得往上走,所以这次降息是为了给经济 "留缓冲"。 但这事没那么简单。 特朗普从今年年初就没停过对美联储的批评,一会儿说 ...
美联储降息后 哪些资产有望受益?
金融时报· 2025-09-19 17:46
FXTM富拓特约分析师黄俊分析指出,美联储进入到一个新的降息周期,预计很多资产都将从中受益, 包括股票市场、黄金、其他金属等。但需要谨慎考虑的一点是,美联储是否会彻底进入一个新的降息周 期的不确定性虽然小,但仍然存在。 "从资金流向看,海外资本对国内科技股的投资,以战略布局为主。科技产业有其特殊性,国内科技行 业仍在上涨期,且尚未在全球科技投资市场的聚光灯下出现溢价。如果未来在AI、芯片等关键领域实 现超越,预计将持续吸引海外投资者流入。今年年初,DeepSeek、宇树机器人等重磅科技创新技术的 推出,推动了国内科技股价值重估。中国股市随后整体走强,叠加美联储降息预期,多重利好因素可推 动科技股继续表现优异。"黄俊表示。 景顺亚太区全球市场策略师赵耀庭表示,按照历史经验,在美联储宽松周期开始后,随后12至18个月内 经济未陷入衰退的情况下,美股通常表现强劲。而在本轮周期中,美股已经消化了大部分的降息预期。 此外,从历史上看,美元走弱、亚太地区货币政策宽松以及油价回落的情况,为新兴市场跑赢发达市场 提供了有利的环境。鉴于目前新兴市场股票估值仅为发达市场的三分之一,我们认为新兴市场股票具有 良好投资价值。 联博基 ...
中国快消品牌加速出海 优势与挑战并存
中国经营报· 2025-09-19 17:40
与此同时,快消类企业出海也面临挑战。王磊表示:"首先,海外成熟市场壁垒高:欧美等市场有成熟 的本土品牌、固定的供应链和销售渠道(大型商超主导),中国快消品牌难以突破。其次,成本与溢价 平衡难:多数快消品牌缺乏成本优势,若无法打造高端溢价,难以支撑海外供应链、渠道投入。再次, 存在文化适配风险:若营销创意、品牌理念与当地文化冲突,易引发消费者反感,影响品牌发展。" (编辑:刘旺 审核:孙吉正 校对:颜京宁) 凯度集团大中华区产品兼运营董事总经理王磊向《中国经营报》记者指出:"相对来说,科技类品牌出 海可依赖'硬核科技指标'衡量竞争力,比如内存大小、运行速度、汽车百米加速度等,且中国完整的供 应链能为其提供成本优势。而快消类品牌难以用纯硬核指标体现差异化,且很多快消品牌没有明显的成 本优势,消费者对中国快消品牌的整体认知度也低于科技类品牌。" 王磊同时指出:"从成功案例来看,具备以下特征的快消类企业,出海时更易具备优势。第一,结合文 化元素出海:借助中国文化出海的趋势,将文化元素融入品牌,既能形成差异化,又能提升品牌溢价。 比如潮玩品牌、部分茶饮品牌,依托中国文化获得海外消费者认可。第二,明确对标海外成熟品牌: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