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

搜索文档
恒宝股份(002104) - 002104恒宝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3
2025-05-23 19:14
公司业绩 - 2024 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90,279.41 万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9,501.87 万元 [2] - 2024 年度海外业务收入为 9,362.43 万元,占公司总营收的 10.37% [8] 未来发展 - 2025 年继续聚焦核心业务,结合国家数字化发展契机,面向新兴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和产品创新 [2][3] - 深耕智能卡嵌入式产品等业务,深化产品能力转型,加大在安全产品领域开发创新投入,参与数字化社会运营 [4] - 把握数字人民币发展契机,完善数字人民币产品及服务体系,加大数字人民币服务创新和投入 [4][5] 行业前景 - 公司处于技术革命与政策红利交汇的产业拐点,行业形成“技术融合 + 政策共振”的立体化变革格局 [3][7] - 2024 年度所处行业总体市场需求有所下降,行业内竞争加剧 [6] 资金运用 - 利用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和证券投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整体效益,为股东谋取更多回报 [3] 股东相关 - 需准备股东账号卡及持股明细与公司证券部联系核实后可查询其他时间段股东人数 [4] - 董事长减持股份用于面向契合国家战略和公司未来发展方向的新兴产品和技术投资 [5] 合作与布局 - 积极寻求与各类优秀企业合作机会,具体客户及产品合作涉及商业保密条款不便告知 [5] - 设立江苏镇江云宝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优化战略布局,提升综合实力与市场竞争优势 [6] - 上海阳明守仁科技有限公司正处在建设期,尚未对业绩产生明显成效 [7] - 不会并购恒神,未来会考虑与公司发展方向高度匹配的优质资产 [7] 海外业务 - 继续响应一带一路战略方针,挖掘海外客户需求,加大对外宣传推广力度,推动业务出海 [8] - 参加 2025 中东金融盛会展示产品与解决方案,与海外客户积极交流,具体合作待商洽 [8] 股价与回购 - 股票价格受多重因素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公司管理层对发展有信心,后续加强市值管理 [5] - 未来如有回购股份计划,将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7]
华懋科技三次收购富创优越,后者估值下滑难懂!
IPO日报· 2025-05-23 18:21
收购交易概述 - 华懋科技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富创优越19 46%股权、洇锐科技100%股权及富创壹号100%出资份额 交易完成后将直接及间接持有富创优越100%股权 [1][3] - 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不导致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更 [1] - 交易前华懋科技通过全资子公司已持有富创优越42 16%股权 洇锐科技和富创壹号分别持股26 26%和12 13% [4] 标的公司财务与估值 - 富创优越2023年营收6 3亿元 净利润1452万元 2024年前11个月营收11 7亿元 净利润1 2亿元 业绩增长显著 [7] - 截至2024年11月末总资产8 8亿元 净资产4 5亿元 资产负债率约50% [7][8] - 2024年9月/10月整体估值9 5亿元 2025年1月估值降至8 5亿元 下滑10% [4][5] - 历史股权交易显示:2024年9月以1 9957亿元收购21 01%股权 2025年1月以6086 1万元收购7 16%股权 [5] 战略布局与协同效应 - 华懋科技主业为汽车被动安全系统部件 通过收购切入半导体及算力制造领域 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5][9] - 富创优越主营业务包括光模块PCBA制造及海事通信设备研发 其马来西亚基地为该国唯一光通信全产业链企业 [7] - 2025年一季度华懋科技净利润同比增长60%至0 86亿元 部分受益于富创优越投资收益 [10] - 全资控股后可将富创优越纳入合并报表 进一步优化财务表现 [10] 估值与业绩矛盾 - 富创优越2024年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但估值反而下降10% 引发市场对其估值逻辑的疑问 [4][11]
2024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专题——专用设备投资抵免优惠政策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5-23 18:17
税收优惠政策核心内容 - 企业购置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专用设备可按投资额的10%抵免当年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 [2] - 2024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企业对上述专用设备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投入,不超过原计税基础50%的部分可额外按10%抵免 [6] - 抵免额度可结转至以后年度,最长不超过5个纳税年度 [4][7] 抵免计算规则 - **购置投资额**:以发票价税合计价格为准(不含增值税可抵扣部分及运输、安装调试费用) [9][10][11] - **改造投入**:仅限形成固定资产价值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支出(不含增值税退税及运输安装费用) [12][13] - **抵免限额**:改造投入不得超过设备原计税基础的50%,按"孰小原则"确定可抵免金额 [22] 政策叠加与目录查询 - 自用购置抵免与数字化改造抵免可叠加享受 [27] - 现行优惠目录参考财税〔2017〕71号(节能节水/环保)和财税〔2018〕84号(安全生产) [28][29] 案例演示 - 某公司2024年改造环保设备(原值400万元),投入300万元改造费,按50%原值限额计算可抵免200万元,抵免税额20万元(10%比例) [20][22][23] - 当年应纳税额35万元(400万所得-260万亏损后×25%),全额抵免20万元后无需结转 [23] 执行要求 - 企业需实际使用专用设备且5年内不得转让/出租,否则需补缴已抵免税款 [15] - 财政拨款购置或改造的投入不得抵免 [15] - 采用"自行判别、申报享受"方式,需留存设备清单、发票、改造方案等资料 [16][17][18]
Palo Alto: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将推动下一代测序 (NGS) 产品的发展
美股研究社· 2025-05-23 17:52
财务表现 - 第三季度营收为22.9亿美元,同比增长15.33%,超出分析师预期899万美元 [1] - 非GAAP摊薄后每股收益为0.80美元,同比增长21.2%,超出预期0.03美元 [1] - 非GAAP营业利润率为27.4%,剩余履约义务(RPO)同比增长19%至135亿美元 [1] - 2025财年营收指引为91.7亿至91.9亿美元,非GAAP每股收益指引为3.26至3.28美元,RPO指引为152亿至153亿美元 [1] - 第四季度营收指引为24.9亿至25.1亿美元,非GAAP每股收益指引为0.87至0.89美元 [2] 业务发展 - 2030年年度经常性收入(ARR)目标为150亿美元,下一代安全产品(NGS)ARR首次突破50亿美元 [3] - 人工智能安全平台XSIAM的ARR同比增长超过200%,成为整体ARR增长的主要催化剂 [5] - 推出综合人工智能安全平台Prisma AIRS,并计划收购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公司Protect AI [5] - 平台化战略持续见效,平台化交易数量逐季增长,NGS产品和AI网络安全平台加速战略推进 [6] 市场与估值 - 当前预期市盈率为51.1倍,低于五年历史中值52.1倍,长期平均每股收益增长率为13.56% [10] - 基于不同PEG比率测算,目标价平均为230美元,较当前水平有27%上涨空间 [11] - 2025财年预测每股收益为3.35美元,预计第四季度每股收益需达到0.96美元以超出市场预期 [9] 行业趋势 - 人工智能网络安全需求增长推动公司发展,市场预计未来几年将大幅增长 [5] - 人工智能革命使网络安全领域重要性提升,公司处于有利地位抓住这一趋势 [8][13]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发布关于“游蛇”黑产攻击活动的风险提示
快讯· 2025-05-23 17:25
网络安全威胁 -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监测到"游蛇"黑产团伙活动频繁,该团伙又名"银狐"、"谷堕大盗"、"UTG-Q-1000"等 [1] - 攻击者采用搜索引擎SEO推广手段,伪造Chrome浏览器下载站,伪造站与正版官网高度相似,极具迷惑性 [1] - 用户误信并下载恶意安装包后,游蛇远控木马会植入系统,实现对目标设备的远程操控并盗取敏感数据 [1] - 监测数据显示,该团伙每日上线境内肉鸡数(以IP数计算)最多已超过1.7万 [1] 攻击手法分析 - 伪造Chrome浏览器下载站是主要攻击手段,利用用户对正版官网的信任进行诱导 [1] - 恶意安装包植入后,木马程序可实现远程操控和数据窃取 [1] - 攻击规模较大,每日活跃IP数量显示其攻击范围广泛 [1]
天融信: 关于召开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3 17:21
公司公告 - 天融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于2025年4月19日在巨潮资讯网及四大证券报 [1] - 公司定于2025年召开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 采用网络远程方式举行 投资者可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参与 [1] - 出席人员包括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雪莹 董事兼副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孔继阳 董事兼副总经理吴亚飚 独立董事蒋庆哲 独立董事吴建华 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彭韶敏 [1] 投资者互动 - 公司通过邮箱ir@topseccomcn及问题征集专题页面二维码两种途径提前向投资者公开征集问题 以提升交流针对性 [2] - 公司将在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上对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回答 [2]
美股网络安全板块调查结果积极 BTIG上调多只个股目标价
智通财经· 2025-05-23 11:39
Zscaler(ZS.US)也收到了积极的反馈,有10位联系人向Powell提供了积极的讨论内容和需求分析。其中9 位中的8位表示他们在4月季度看到了"强劲"的增长,而合作伙伴们总体上都达到了或超过了他们的目 标。Powell写道:"我们结束工作时对预测更有信心了。" 关于CrowdStrike(CRWD.US),分析师Gray Powell在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写道,七项调查中有六项显 示,2025年第一季度的需求强劲,且要么超出计划,要么提供了"积极的指导性评论"。Powell维持对 CrowdStrike的"买入"评级,并将目标股价从431美元上调至520美元。 另一方面,对于SentinelOne(S.US)的反馈则稍显不那么积极。Powell,五次调查中有四次都称需求"保持 稳定",而只有一次调查表示需求有小幅增长。Powell解释道:"尽管这一消息令人鼓舞,但我们仍不断 听到有关针对CrowdStrike和微软(MSFT.US)的竞争方面的担忧。" 周四,网络安全类股票备受关注。投资公司BTIG表示,近期对该板块的调查结果总体上是积极的,并 上调了几家公司的目标价。 对于Okta(OKTA.US)而 ...
深圳安全应急技术产品目录公布
中国化工报· 2025-05-23 10:40
行业分类与技术创新 - 深圳市工信局发布《深圳市安全应急先进适用技术和产品目录(2024年版)》,涵盖19家企业的55种技术产品 [1] - 目录按安全防护类、监测预警类、应急救援处置类进行分类,覆盖危险化学品安全监测预警等7种技术产品 [1] - 选定安全生产、火灾等8类应用场景,鼓励企业参与安全应急领域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和应用创新 [1] 目录的核心作用 - 利于应急物资准备,为相关单位提供信息索引,提升应急物资储备、生产能力准备和应急资源调查的专业性 [2] - 支撑一线实战需要,为专业人员快速开展需求评估、选择技术产品、组织协调资源提供基础参考 [2] - 助力专业能力提升,通过持续修订积累适用于不同场景的先进技术产品和服务体系 [2]
苏州工业园区“三维发力”深化全链条安全治理
江南时报· 2025-05-23 07:48
制度创新强基 压实全链条治理责任 聚焦"厂中厂"全链条安全治理,明确19项部门和属地职责清单,细化形成31类负面情形清单,加强国资 公司、街道对国资载体、街道集体资产的安全监督,指导功能区、街道发挥"五位一体"作用,强化安全 生产和消防安全深度融合。 明确园区危险化学品"一件事"全链条重点工作任务、职责分工和问题反馈等三项清单,形成6个工作目 标、15个方面、71项具体工作,全面压实厂中厂、危化品全链条治理责任。 数字赋能提质 构建全周期管理模式 依托"SIP安全360"系统开发"厂中厂"专项模块,实现载体企业"入驻-运营-退出"全周期线上管理。 建立"一企一档"电子台账,推行出租方"月度自查+季度覆盖"检查机制,全年累计开展自查1971次,全 部落实隐患整改。 今年以来,苏州工业园区应急管理局紧扣全链条治理要求,坚持制度创新、数字赋能、精准施策"三维 发力",实现"厂中厂""危化品"安全管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治理转变,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推 动安全生产治理能力现代化迈上新台阶。 完成2家重点企业安全审计,开展工艺报警联锁专项指导,全面推动化工(危化品)企业开展"无泄漏工 厂"创建工作。 精准施策固本 培 ...
信息科技与金融科技结合,风险咋防?六个角度剖析
搜狐财经· 2025-05-23 07:21
风险特征 - 信息科技金融领域的风险具有复杂性特征,包括传统金融风险和新兴网络安全、数据泄露风险,且相互交织难以识别[2] - 风险传播速度极快,短时间内可广泛扩散,如黑客攻击导致数据丢失和用户信任危机[2] - 风险具有隐藏特性,系统漏洞可能长期未被发现,如在线理财平台的算法漏洞在市场波动时造成巨大损失[2] 常见风险类型 - 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黑客攻击和恶意软件威胁增多,如用户账户被非法盗刷[3] - 数据质量问题可能导致决策错误,如不准确数据导致银行向高风险客户发放贷款,增加坏账风险[3] - 数据存储和管理不善可能引发数据泄露,给客户和金融机构带来损失[3] 监管政策 - 通过法律法规界定行业准入标准和运营规则,规范金融科技公司注册流程和业务范围[4] - 监管部门强化对金融科技创新领域的监管,评估和监控新产品及业务模式,如虚拟货币交易监管遏制金融诈骗[4] 技术防控 - 运用AI技术监控风险,分析海量交易数据识别异常模式,如银行快速发现信用卡非法使用迹象[7] - 区块链技术提升风险防控水平,分布式账本确保交易记录不可篡改和可追溯,如供应链金融领域遏制欺诈[7] 内部管理 - 金融机构需加强员工风险意识教育,定期培训最新风险种类和应对策略[8] - 设立员工评估及奖励制度,激励风险控制表现优秀的员工,惩罚违规操作[8] - 制定应急计划并明确责任,如系统遭黑客攻击时快速恢复运行[8] -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测试预案可行性,增强员工突发事件应对能力[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