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宿业
搜索文档
从电力数据看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山西文旅消费热潮
中国能源网· 2025-10-16 14:41
山西省文旅市场总体表现 - 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全省旅游业用电量达54574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21% [1] - 晋商文化、民俗体验与古建筑游览成为三大热门主题,有效拉动住宿、餐饮、零售等相关行业消费 [1] - 文旅市场繁荣反映出山西正从“文物大省”向“旅游强省”转型,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7] 晋商文化主题旅游 - “晋商黄金走廊”(晋中-临汾-运城)区域旅游业用电量达97.2万千瓦时,占全省旅游业用电量的18% [3] - 乔家大院、常家庄园、王家大院等标志性景区用电量分别增长48.3%、27.97%和19.91% [3] 民俗文化体验旅游 - 大同古城与忻州古城用电量分别大幅增长157.98%和30.06% [3] - 临汾市博物馆、祁县民俗博物馆、永乐宫壁画艺术博物馆用电量增幅分别达96.33%、61.93%、43.65% [3] - 大同市博物馆和运城博物馆用电量增幅分别为21.68%和15.8% [3] 古建筑主题旅游 - 隰县小西天、洪洞广胜寺、解州关帝庙用电量分别增长80.3%、27.45%、21.64% [3] - 长治观音堂景区用电量增长7.62% [3] 相关行业消费带动 - 住宿与餐饮业用电量达4929.64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1.03% [5] - 大同云冈大酒店、金地豪生大酒店用电量增速分别达42.22%、35.23% [5] - 批发和零售业用电量达2.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93% [5] - 充换电服务用电量达1.22亿千瓦时,同比激增91.66% [5] - 长治万达、晋中万达、太原万象城等主要商圈用电量增速分别为16.71%、15.39%、14.84% [5]
青旅推4元特价房,禁止40岁以上男性、30岁以上女性预定!门店回应:有权不接待特定群体,律师:涉嫌侵害消费者权益
新浪财经· 2025-10-15 17:12
事件概述 - 成都部分青年旅社推出特价房,存在针对特定年龄和性别的入住限制,引发关注 [2] - 特价房价格低至4元或8元,但预订前需询问特价规则 [2] - 有青旅明确标注“禁止男士40以上/女士30以上/35以上预订” [2] 商家行为与解释 - 店家推出特价房的条件是客人需帮助冲销量、写好评、下载APP,并缴纳30元押金,操作流程耗时十几二十分钟 [7] - 工作人员解释,设置年龄限制是因为此前有部分客人不理解规则,与店员发生争执甚至报警,限制是老板为减少麻烦而定,并称门店有权选择不接待的客人 [7] 法律合规性分析 - 法律专家指出,青旅设置年龄限制构成了基于年龄和性别的双重歧视,侵害了消费者权利 [9] - 商家以“减少麻烦”为由进行限制缺乏正当性,“麻烦”是主观模糊的概念,不能因个别事件对所有特定年龄段消费者进行“一刀切”限制 [9] - 该行为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六条,属于设定了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 [9] -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六条,市场监管部门可责令商家改正,并处以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行政处罚 [10]
马化腾亲自下场!巨头携“标准”杀入,住宿业“大洗牌”开始,我
搜狐财经· 2025-10-14 17:08
文章核心观点 - 互联网巨头以技术、流量和管理的标准化体系进入住宿业,对传统民宿构成“降维打击”[1][11] - 民宿行业面临身份认同危机,其“手艺人”模式在独特性和稳定性之间存在根本矛盾[15][16] - 民宿的破局之路在于避开巨头标准化的主战场,深耕超细分赛道,并构建基于主理人IP和社群的情感链接[20][23][33] 巨头的“标准”体系 - **技术标准**:通过SaaS系统与数据中台实现经营数据云端分析,以算法替代经验决策,并利用AIGC和智能服务提供低成本、标准化的服务底座[3][4] - **流量标准**:依托微信等生态构建从种草、下单、支付到分享的消费闭环,极大降低流量获取成本,并对依赖传统OTA的民宿形成釜底抽薪效应[7] - **管理标准**:将住宿空间视为可标准化、模块化、可复制的“产品”,以职业经理人和ROI等财务模型驱动,追求规模效应最大化[10][11] 民宿行业的困境 - **优势与荣耀**:民宿是主理人倾注心血的“作品”,其独特的设计、有温度的服务和理想生活方式的故事构成核心魅力[15] - **劣势与枷锁**:“作品”的独特性导致难以规模化,主理人精力和管理半径构成发展天花板,依赖“手艺人”状态的服务品质存在不稳定性[15] - **核心矛盾**:过度沉溺“情怀”可能忽略商业本质,客人首要需求是舒适、便捷、物有所值的住宿体验[15] 民宿的破局策略 - **赛道选择**:避开服务大众的标准化市场,深耕巨头无法覆盖的超细分赛道,例如服务需要专业办公环境的“硬核”数字游民、需要专业向导和设施的“高阶”户外玩家、提供深度精神链接的“在地”疗愈体验以及为“新银发”群体定制学养结合的旅居生活[23][25][29][31] - **价值重塑**:强化主理人IP的不可替代性,将民宿打造为“同好会”线下据点,通过有门槛的社群运营构建坚固的情感链接和忠诚度[33] - **技术应用**:善用轻量级SaaS工具解放双手处理行政杂务,利用AIGC辅助创意工作,并专注于在社交媒体以真实内容链接“窄众”知音,而非公域流量叫卖[36][37]
堵住网约房监管漏洞
人民网· 2025-10-13 08:54
网约房行业监管问题 - 网约房作为新业态发展迅猛,但存在入住核验不严、未成年人入住“五必须”落实不严等问题,成为滋生犯罪的温床 [1] - 涉案网约房通过密码开锁入住,经营者与入住人员不见面,未履行身份核验登记和审核义务,存在无证入住、一证多人、人证不符等问题 [1] - 部分网约房不符合安全条件,未获得‘苏安码’电子标识,未在平台显著位置标注,或未向公安机关即时传输入住信息,导致监管滞后 [1] 检察机关的监督与建议 - 赣榆区检察院向公安机关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对辖区内网约房进行摸排并开展专项整治,整治不实名登记、不实时上传信息等问题 [2] - 检察建议内容包括推动经营者强化安全措施,以及建立网约房违规接待未成年人入住线索举报核查机制 [2] - 检察机关联合公安机关对网约房等重点场所开展普法宣传 [2] 公安机关的整治行动 - 赣榆区公安局采纳全部检察建议,开展网约房专项整治,检查网约房500余套(次),清理不合规网约房50余套 [2] - 公安机关对4家涉案网约房经营行为进行倒查,对其中2家经营主体予以治安处罚,并张贴举报电话 [2] - 公安机关组织社区民警对网约房经营人员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并签订治安管理责任书 [2] 行业规范与未来建议 - 有建议提出应将网约房纳入旅馆业进行监管,按照旅馆业行业规范运营 [3] - 建议推广完善人像监控、智能门禁等安全措施,并加强对网约房日常经营的检查,规范经营管理 [3]
国庆暖心“栖”居,从妥善保管涉税资料开始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10-05 10:53
账簿保存规定 - 民宿等经营主体的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完税凭证、发票、出口凭证以及其他有关涉税资料应当保存10年 [7][8] - 妥善保管账簿是诚信经营和长远发展的基石 [8] 数字化电子发票总额度调整机制 - 发票总额度的动态确定有四种方式 包括月初赋额调整、赋额临时调整、赋额定期调整、人工赋额调整 [13] - 月初赋额调整是指信息系统每月初自动对纳税人的发票总额度进行调整 [13] - 赋额临时调整是指纳税信用良好的纳税人当月开具发票金额首次达到当月发票总额度的一定比例时 信息系统自动临时调增额度 例如A公司初始额度750万元 使用额度达600万元后临时增加至900万元 [13] - 赋额定期调整是信息系统根据历史使用情况自动调整 例如B公司根据前6个月使用情况 额度从750万元调整至850万元 [14] - 人工赋额调整是纳税人因经营变化申请 经税务机关确认无异常后调整 例如C公司申请从900万元调增至1200万元 [14][15] 小规模纳税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政策 - 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的小规模纳税人可以放弃免税 为需要发票的单位开具3%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19] - 例如 月销售额8万元 可针对其中2万元开具专票并按3%缴税 其余6万元仍享受免税 [19] - 月销售额超过10万元的小规模纳税人 客户需要专票时 可针对部分销售额放弃减税 按3%开专票 例如对15万元销售额中的5万元按3%开专票缴税 其余10万元按1%缴税 [19] - 开具专票部分放弃税收优惠 不影响其他部分收入的减免政策 [19]
景德镇一酒店国庆房价暴涨十倍!当地市场监管局通报:涉嫌违法,立案调查
第一财经· 2025-09-18 18:18
事件概述 - 江西景德镇珠山区空间酒店因国庆期间房价从约90元涨至约1000元 涨幅超过十倍 被立案调查[2][5] - 珠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认定该酒店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 已成立工作专班进行调查[2] - 监管部门宣布将对同类酒店房价问题开展全面排查[3] 价格变动详情 - 10月1日五个房型价格均显示为1051元/间 而9月28日同款房型价格在80多元至100多元之间[6] - 9月份同房型价格仅为90元左右 国庆期间价格达约1000元[5] - 酒店工作人员解释该价格非最终定价 预估实际价格在五六百元一间 多付部分可退[6] 酒店经营信息 - 珠山区空间酒店成立于2022年10月 经营者为张学文[16] - 2025年6月发生工商变更 经营者由孙思变更为张学文[16] - 经营范围包括住宿服务、互联网销售、个人互联网直播服务[16] - 企业类型为个体工商户 所属行业为住宿业[16]
四部门:增加优质消费供给 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中国证券报· 2025-09-18 08:22
扩大服务消费政策举措 - 在全国选择50个左右人口基数大、带动作用强、发展潜力好的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 通过竞争性评审方式增加优质消费供给 [1][2] - 出台住宿业高质量发展、铁路与旅游融合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 形成政策组合拳 [1][3] - 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推动人工智能在服务消费等领域加快应用 赋能大中小各类服务企业 [1][2] 服务供给提质扩容方向 - 推动企业向新激发创新动能 推动行业向优提升服务水平 在托育、养老、家政、旅游等重点领域实施信用+工程 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2] - 推动市场向活营造良好环境 扎实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清理整治市场准入壁垒 为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营造公平的市场准入环境 [2] - 创新和丰富多元化消费场景 推动新的消费业态不断涌现 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差异化消费需求 [2] 金融支持与文旅消费措施 - 截至7月末全国服务消费重点领域贷款余额2.79万亿元 同比增长5.3% 比年初新增1642亿元 前7个月新增贷款比去年全年新增贷款多630亿元 [3] - 实施旅游景区强基焕新行动 改善旅游服务品质和消费体验 深入实施百城百区、百城千站文旅消费行动计划 引导更多资金资源投向文旅消费 [3] - 推广即买即退措施吸引境外游客来华旅游购物 加大对消费行业经营主体的首贷、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支持力度 [3]
基本面的驱动效应有望增强
期货日报网· 2025-09-18 07:43
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 8月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 在宏观政策协同发力下 [1] -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 增速较前值回落0.5个百分点 环比增长0.37% [1]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保持较高增速 为工业增长提供支撑 [1] 消费需求表现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668亿元 同比增长3.4% 环比增长0.17% [1] - 商品零售增速回落0.4个百分点至3.6% 餐饮收入增速提高1个百分点至2.1% [1] - 居民短期贷款仅增加105亿元 反映消费意愿有待提升 [1] 投资状况分析 - 1-8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326111亿元 同比增长0.5% 增速较1-7月回落1.1个百分点 [1] - 地产开发投资同比降幅扩大 基础设施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增速均小幅回落 [1] - 地产销售面积 新开工面积 施工面积同比降幅均较前值扩大 [1] 外贸出口表现 - 8月以美元计出口同比增长4.4% 前值为增长7.2% [2] - 机电产品出口保持稳健增长 船舶出口表现尤为亮眼 [2] - 高新技术产品 集成电路和船舶出口共同拉动出口增长4.1个百分点 是主要推动因素 [2] 消费促进政策 - 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提出五方面共19条举措 [3] - 供给端通过扩大开放 深化机制改革和放宽市场准入 增加高质量服务产品供给 [3] - 需求端通过财政贴息 消费信贷创新 提升入境便利度等方式降低消费门槛和成本 [3] - 政策推动消费场景创新 鼓励商旅文体健融合 数字消费和"AI+消费"等新业态 [3] - 相关部门已出台30多项政策 建立服务消费"1+N"政策体系 [3] 地产与财政政策 - 北京 上海 深圳陆续推出放宽限购限贷新政 预计后续将发布更多稳地产举措 [4] - 财政政策将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 增强灵活性和前瞻性 加强形势研判和政策储备 [4] 市场展望 - 股指在估值驱动下呈现震荡上行走势 经济基本面与企业盈利推动尚不明显 [4] - 市场持续交易"经济温和恢复 政策加码发力"逻辑 [4] - 在政策协同发力及低基数效应作用下 经济基本面和A股盈利水平有望继续小幅改善 [4]
增加优质消费供给、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四部门详解扩大服务消费政策措施
中国证券报· 2025-09-18 07:25
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建设 - 通过竞争性评审方式在全国选择50个左右人口基数大 带动作用强 发展潜力好的试点城市 增加优质消费供给 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1][2] - 试点城市建设着眼于解决优质供给不足短板 顺应当前消费升级趋势 推动新消费业态涌现和消费活力提升[2] 服务供给提质扩容措施 - 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推动人工智能在服务消费等领域加快应用 赋能大中小各类服务企业[2] - 在托育 养老 家政 旅游等重点领域实施信用+工程 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2] - 扎实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清理整治市场准入壁垒 为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营造公平市场准入环境[2] 金融支持政策与文旅消费促进 - 截至7月末全国服务消费重点领域贷款余额2.79万亿元 同比增长5.3% 比年初新增1642亿元 前7个月新增贷款比去年全年多630亿元[3] - 实施旅游景区强基焕新行动 改善旅游服务品质和消费体验 深入实施百城百区 百城千站文旅消费行动计划[3] - 推广即买即退措施吸引境外游客来华旅游购物 出台住宿业高质量发展 铁路与旅游融合发展等政策文件形成组合拳[3]
四部门详解扩大服务消费政策措施 增加优质消费供给 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中国证券报· 2025-09-18 04:54
扩大服务消费政策措施核心观点 - 四部门将通过竞争性评审选择50个左右试点城市 增加优质消费供给并创新消费场景 [1][2] - 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动AI在服务消费领域应用 赋能各类服务企业 [1][2] - 出台住宿业高质量发展 铁路与旅游融合发展等政策文件形成组合拳 [1][3] 消费新业态试点建设 - 试点城市选择标准为人口基数大 带动作用强 发展潜力好 [1][2] - 旨在解决优质供给不足短板 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 [2] - 推动新消费业态涌现 满足多样化差异化需求 [2] 服务供给提质扩容措施 - 推动企业向新:实施"人工智能+"行动赋能服务企业 [2] - 推动行业向优:在托育养老家政旅游领域实施"信用+"工程 [2] - 推动市场向活:清理市场准入壁垒营造公平环境 [2] 金融支持政策 - 服务消费重点领域贷款余额2.79万亿元 同比增长5.3% [3] - 比年初新增1642亿元 前7个月新增额较去年全年多630亿元 [3] - 加大对消费行业经营主体的首贷续贷信用贷支持 [3] 文旅消费促进举措 - 实施旅游景区强基焕新行动改善服务品质 [3] - 推进"百城百区""百城千站"文旅消费行动计划 [3] - 推广"即买即退"措施吸引境外游客来华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