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息传输
icon
搜索文档
锐评|这张成绩单,“含金量”与“含新量”都足足的
搜狐财经· 2025-10-22 18:42
宏观经济表现 - 前三季度北京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6%,增速较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1]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工业三大优势行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合计超过80% [1] - 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9%,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 [1] 消费市场与服务业 - 电影和演出市场票房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1] - 旅行社及相关服务行业收入增长超过10% [1] - 航空和铁路客运量持续提升 [1]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家用电器等相关产品产销较快增长 [2] - 今年以来北京举办的大型活动场次和接待人数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2] - 演唱会经济和体育经济的带动效应持续显现 [2] 产业发展与创新 - 北京正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 [1] - 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以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1] - 推进文商旅体多元业态融合发展 [2]
前三季度上海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
中国经济网· 2025-10-22 17:07
地区生产总值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上海地区生产总值达40721.1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 [1] - 第三产业增加值32208.24亿元,同比增长5.9%,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1] - 第二产业增加值8448.67亿元,增长3.9% [1] 工业生产与制造业 - 全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7%,增速较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1]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15.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4.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2.1% [1] - 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8.5%,其中人工智能制造业增长12.8%,集成电路制造业增长11.3%,生物医药制造业增长3.6% [1] -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3%,其中新能源产业增长19.6%,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10.9%,高端装备产业增长10.3% [1] 第三产业发展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5277.43亿元,同比增长15.5% [2] - 金融业增加值6965.27亿元,同比增长9.8% [2] 投资与消费市场 -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0%,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0.3%,显著快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4.3个百分点 [2] -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1.7%,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2% [2]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02.77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较上半年提高2.6个百分点 [2] 金融市场表现 - 上海主要金融市场成交额同比增长12.7% [2] - 上海证券交易所有价证券成交额增长38.4%,上海期货交易所成交额增长11.5%,上海黄金交易所成交额增长40.2% [2] - 9月末全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3.84万亿元,同比增长8.4%,贷款余额12.89万亿元,增长7.1% [2]
前三季度北京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5.6%
中国新闻网· 2025-10-22 14: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付健青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前三季度北京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5.6% 中新社北京10月22日电 (记者 吕少威)北京市统计局2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北京实现地 区生产总值38415.9亿元(人民币,下同),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下同)增长5.6%。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北京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7.9亿元,下降1.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055.9亿 元,增长4.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3282.0亿元,增长5.8%。 北京服务业稳定增长,信息服务业、金融业贡献突出。前三季度,北京第三产业增加值按不变价格计 算,增长5.8%,比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 9225.5亿元,增长11.2%;金融业实现增加值6700.0亿元,增长9.0%,两个行业对第三产业增长的贡献 率近八成;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114.8亿元,增长3.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 1056.0亿元,增长7.9%。 北京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设备购置投资持续带动。前三季度,北京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 ...
GDP同比增长5.5% 上海2025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出炉
中国新闻网· 2025-10-22 11:50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达40721.1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增速高于全国水平0.3个百分点 [1] - 第三产业增加值32208.24亿元,同比增长5.9%,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1] - 第二产业增加值8448.67亿元,增长3.9% [1] 产业发展与结构 - 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8.5%,增速快于上海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个百分点 [1]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表现突出,达5277.43亿元,同比增长15.5% [1] - 金融业增加值6965.27亿元,同比增长9.8% [1] 投资与消费 - 前三季度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0% [2]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02.77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较上半年显著提高2.6个百分点 [2] 财政与金融市场 - 上海市主要金融市场成交额同比增长12.7% [2] -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55.68亿元,同比增长1.0% [2] -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876.39亿元,同比增长8.0% [2] 居民收入与价格水平 - 上海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220元,同比增长4.3% [2] - 居民消费价格与上年同期持平,核心CPI同比上涨0.6% [2] - 上海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4.2% [2]
【数据发布】2025年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初步核算结果
中汽协会数据· 2025-10-22 11:35
2025年三季度GDP总体表现 - 2025年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绝对额为354,500亿元,前三季度累计为1,015,036亿元 [2] - 三季度GDP比上年同期增长4.8%,前三季度累计增长5.2% [2] 三次产业增长情况 - 第一产业三季度绝对额为26,889亿元,同比增长4.0%,前三季度累计增长3.8% [2] - 第二产业三季度绝对额为124,970亿元,同比增长4.2%,前三季度累计增长4.9% [2] - 第三产业三季度绝对额为202,641亿元,同比增长5.4%,前三季度累计增长5.4% [2] 主要行业增长表现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最快,三季度同比增长11.7%,前三季度累计增长11.2% [2]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表现强劲,三季度同比增长8.6%,前三季度累计增长9.2% [2] - 制造业保持稳健增长,三季度同比增长6.3%,前三季度累计增长6.5% [2] - 金融业三季度同比增长5.2%,前三季度累计增长4.9% [2] - 批发和零售业三季度同比增长4.9%,前三季度累计增长5.6% [2]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三季度同比增长4.8%,前三季度累计增长5.8% [2] - 住宿和餐饮业三季度同比增长3.6%,前三季度累计增长4.6% [2] - 房地产业三季度同比下降0.2%,前三季度累计微增0.6% [2] - 建筑业三季度同比下降2.3%,前三季度累计下降0.5% [2] 近年季度GDP增长趋势 - 2025年一季度GDP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三季度增长4.8% [4] - 2024年各季度GDP增长率分别为5.3%、4.7%、4.6%、5.4% [4] - 2023年各季度GDP增长率分别为4.7%、6.5%、5.0%、5.3% [4] 季度GDP核算方法 -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季度GDP是以生产法为基础核算的结果 [9] - 核算频率为季度,从2015年3季度开始改为分季核算方式 [14] - 从2011年1季度开始,国家统计局正式对外发布各季GDP环比增长速度 [15] - 季度GDP初步核算数一般于季后15日左右发布,最终核实数一般于隔年1月份发布 [39]
上海前三季度GDP增速跑赢全国,逆势而进靠什么?
第一财经· 2025-10-22 11:13
2025.10. 22 本文字数:2920,阅读时长大约5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胥会云 前三季度,上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721.1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较上半年提高0.4 个百分点。这一增速,也跑赢了全国(5.2%)。 今年上半年,上海经济增速(5.1%)仍低于全国(5.3%),不过,三季度上海工业、金融业、信息服 务业、租赁商务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文体娱乐业等多数行业指标,均较上 半年出现边际改善,带动前三季度上海经济逆势而进。 "前三季度的经济数据,不仅体现了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增长引擎的韧性,也展示了上海经济结构转型和 升级的先导性。"上海社科院经济所所长沈开艳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经济增长背后的驱动力,比增速 本身更值得关注。 "增速的回升不是简单的基数效应,而是内生动力不断释放的结果。"沈开艳表示,这也得益于此前面对 传统动能减弱的挑战时,上海主动换挡,提前布局了新引擎。 以生物医药为例,在上海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高地的过程中,各类创新要素聚合而成的创新生态,带动 新赛道新成果不断涌现。 基于上海优越的创新生态,上海艾力斯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88578. ...
北京: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6%
央视网· 2025-10-22 10:44
二、工业生产增势较好,高端制造引领增长 央视网消息:据北京市统计局消息,前三季度,北京全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总体经济呈现"一季度开局良好,二、三 季度增势稳定"特征。主要领域中,工业、投资较快增长,服务业重点行业增速提高,就业物价保持稳 定,居民收入稳步增加,新质生产力不断培育壮大,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415.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 长5.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7.9亿元,下降1.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055.9亿元,增长 4.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3282.0亿元,增长5.8%。 一、农业生产保持稳定,种业收入两位数增长 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5.7亿元,同比下降0.4%(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其 中,实现农业(种植业)产值88.5亿元,受极端天气影响,下降0.8%,蔬菜(含食用菌)播种面积和产 量分别增长3.7%和4.7%;实现林业产值37.3亿元,下降13.6%;实现牧业产值30.1亿元,增长11.9%,生 猪、牛、禽出栏量 ...
GDP同比增长5.5%!上海前三季度成绩单出炉
第一财经· 2025-10-22 09:32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上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721.1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 [1] - 第三产业增加值32208.24亿元,增长5.9%,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1] - 第二产业增加值8448.67亿元,增长3.9% [1] 工业生产与制造业 -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7%,增速较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2] - 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8.5%,其中人工智能制造业增长12.8%,集成电路制造业增长11.3%,生物医药制造业增长3.6% [2] -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3%,新能源产业增长19.6%,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10.9%,高端装备产业增长10.3% [2]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15.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4.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2.1% [2] 服务业发展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5277.43亿元,同比增长15.5%,是服务业中增长最快的领域 [3] - 金融业增加值6965.27亿元,增长9.8% [3]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476.75亿元,增长5.2% [3] 投资与房地产 -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0%,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0.3%,显著快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4] -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1.7%,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2% [4] - 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1202.4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0.3% [4] 消费市场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02.77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比上半年提高2.6个百分点 [5] - 限额以上单位中,体育和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增长27.7%,家具类增长22.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8.2% [5] 金融市场与财政 - 全市主要金融市场成交额同比增长12.7%,上海证券交易所有价证券成交额增长38.4%,上海黄金交易所成交额增长40.2% [6] - 9月末全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3.84万亿元,同比增长8.4%,贷款余额12.89万亿元,增长7.1% [6] - 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55.68亿元,同比增长1.0%,支出6876.39亿元,增长8.0% [6] 价格指数与居民收入 -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与上年同期持平,核心CPI上涨0.6% [7] -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6%,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1% [7] -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220元,同比增长4.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4% [7]
“第一省会”,何以实现“关键一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2 00:12
广州市未来产业规划 - 广州市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实施意见》,聚焦智能无人系统、具身智能、细胞与基因、未来网络与量子科技、前沿新材料、深海深空六大方向及"X"个潜力赛道,打造"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 [1] - 计划到2029年建成10个未来产业高能级创新平台、50个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100个首试首用应用场景,并建成5个以上未来产业先导区,培育1000家未来产业引领型企业 [1][3] - 当前广州未来产业已集聚相关企业超2000家,目标到2035年打造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未来产业集群,实现"科技强—企业强—产业强—城市强"的跃升 [3] - 将推行"观察期""包容期""沙盒监管"等新型监管举措,为创新提供"试错空间" [1] 区域经济发展数据 - 2025年前三季度四川省地区生产总值为49322.2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78.7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6966.4亿元增长5.2%,第三产业增加值28377.1亿元增长6.0% [4] - 四川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170.5亿元,同比增长5.8% [4] - 广州市2023年GDP突破3万亿元,目标迈向"4万亿俱乐部",实现2035年经济总量翻一番 [2]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布 - 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全国共3482家,2025年复核通过企业共3916家,总数达7398家 [13] - 深圳市第七批"小巨人"企业数达347家,占总数的9.97%,领跑全国,北京250家,上海215家,宁波92家,重庆44家 [14] - 深圳市347家新入选企业中制造业企业数量达213家,占比61.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55家,批发和零售业50家,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21家 [15][17] 最低工资标准 - 全国月最低工资标准上海以2740元居首,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北京以27.7元为全国最高 [9] - 广东省月最低工资标准第一档为2500元,深圳市为252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第一档为23.7元 [11]
《2025年前三季度宏观政策“三策合一”研究报告》发布
中国经济网· 2025-10-21 15:36
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我国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一是研发投入强度不断提升。我 国研发投入强度已经从2012年的1.91%升高到2024年的2.68%。二是基础性研发投入占比不断提升。研 发投入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部分,要想实现颠覆性创新和"卡脖子"技术的突破,加强 基础研究尤为关键。我国研发经费投入中的基础研究经费占比已经从2012—2014年的5%以下稳步提升 到2024年的6.91%。三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伴随着研发投入的持续增加,我国科技创新整体实力 从"量的积累"走向"质的突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升至2024年的第11位,成功进入创 新型国家行列。 《报告》建议,下一步,实施增长政策过程中要注意两点。第一,进一步提升基础性研发投入占比。第 二,根据宏观政策"三策合一"理论,需要加强稳定政策、结构政策与增长政策的协调配合,更好地应对 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可能对就业和经济结构带来的影响,打消增长政策的后顾之忧,加快促进新质生 产力发展。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彦斌领衔团队完成的《2025年前三季度宏观政策"三策合一"研 究报告》(以下简称《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