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服务业

搜索文档
前海现代服务业能级提升,将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2 20:18
现代服务业发展态势 -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2023年达1884.4亿元 同比增长7.5% 较2021年接近翻番 [2] - 2024年上半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952.6亿元 同比增长8.6% 占服务业84% 占GDP65.5% [2] - 截至2024年6月集聚现代服务业企业12.48万家 占存续企业58.6% 占服务业企业63.6% [2] 产业体系结构特征 - 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引领 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1] - 形成系统完备 重点突出 竞争力强的产业生态 呈现高端化 融合深等六大特点 [1][2] - 当前二三产业比例为22:78 突出服务业主导地位 [2] 重点发展领域规划 - 推动信息服务业扩能提质 主攻行业应用软件和新兴软件方向 [2] - 用足"金融支持前海30条"政策 发力新兴金融 跨境金融等四大金融领域 [2] - 提升现代物流业 推动综合保税区提质升级 增强全球物流网络话语权 [2] - 加快科技服务业集聚 强化信息技术 技术转移等核心资源布局 [3] 对外开放与制度创新 - 持续深化金融 数据跨境 医疗等领域制度型开放 [3] - 《前海规划》271项任务已落地99项 占比36.5% 172项加快推进中 [3] - 全国复制推广制度创新成果105项 连续4年制度创新指数全国第一 [3] 区域协同发展战略 - 探索"总部+制造" "链主+配套"等产业合作新模式 打造环珠江口"黄金内湾"核心区 [4] - 实施CEPA服务贸易协议和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 推进多领域规则衔接 [4] - 加强与珠江西岸产业协同 增强服务内地 面向世界的辐射带动作用 [3][4]
前7月安徽省“三驾马车”两增一降
国际金融报· 2025-08-20 20:06
消费市场表现 - 1-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3932.1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5.5% [1] - 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大幅增长53.7%,通讯器材类增长52.2%,家用电器类增长21.2% [1] - 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12.0%,日用品类增长11.3%,家具类增长10.5% [1] -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增长22.1% [1] - 7月单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0% [1] 对外贸易数据 - 1-7月进出口总额5434.1亿元,同比增长14.1%,其中出口3647.3亿元增长13.8%,进口1786.8亿元增长14.8% [1] - 对欧盟进出口增长17.3%,对东盟进出口大幅增长35.7%,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14.6% [1] - 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6.7%,占进出口总额比重达51.7%,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 [1] - 7月单月进出口总额增长8.5%,其中出口增长5.6%,进口增长14.5% [1] 投资结构变化 - 1-7月固定资产投资下降3.7%,第一产业投资增长5.5%,第二产业投资下降0.3%,第三产业投资下降6.5% [2] -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8%,其中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14.4%,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8.1%,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5.1% [2] -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3.3% [2] -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25.3%,其中信息服务业投资大幅增长78.2%,研发与设计服务业投资增长85.7% [2] - 绿色能源投资显著增长,水力发电投资增长113.8%,太阳能发电投资增长84.6% [2]
7月份普惠金融-景气指数上升
中国经济网· 2025-08-20 16:20
普惠金融景气指数 - 7月普惠金融景气指数达49.28点 环比上升0.25点 反映企业运行向好且市场供求改善 [1] - 融资景气度指数54.88点 环比上升0.41点 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升 [1] - 7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5.05万亿元 同比增长11.8%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1] 企业融资环境 - 7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约3.2% 同比下降45个基点 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1] - 金融机构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能力增强 融资环境持续向好 [1] 企业经营状况 - 经营景气度指数48.18点 环比上升0.22点 暑期消费旺季带动需求回暖 [1] - 小微企业订单及销售收入等核心指标好转 经营活力指数上升0.40点 [1] 行业表现分化 - 九大行业经营景气度呈现6升3降格局 工业及制造业生产活动扩张 [2] - 住宿餐饮业和社会服务业受消费政策刺激增长 信息服务业微升 [2] - 建筑业因楼市政策加码增长 农林牧渔业等三个行业景气度下降 [2] 区域表现差异 - 七大区域中华北/华东/华中/西北指数上升 最高达48.19点(华东) [2] - 东北/华南/西南地区指数下降 最低至44.74点(西北) [2]
7月份普惠金融—景气指数上升 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向好
证券日报网· 2025-08-18 19:50
普惠金融景气指数整体表现 - 7月份普惠金融景气指数达49.28点 环比上升0.25点 [1] - 企业运行保持向好态势 市场供求格局改善 企业信心增强 融资端延续回暖 [1] 分维度指数表现 - 融资景气度指数54.88点 环比上升0.41点 [1] - 经营景气度指数48.18点 环比上升0.22点 [1] - 小微企业经营活力指数上升0.40点 发展信心增强 [1] 市场需求与经营状况 - 市场需求边际回暖 暑期消费旺季带动居民消费意愿提升 [1] - 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向好发展 企业订单和销售收入等核心指标好转 [1] 行业经营景气度表现 - 九大行业经营景气度指数呈现6升3降格局 [1] - 工业经营景气度上升 制造业企业生产活动扩张 [1] - 住宿餐饮业和社会服务业消费增长 受益于暑期旅游旺季和消费提振政策 [1] - 信息服务业经营景气度微升 显示数字经济持续稳健发展 [1] 指数编制参与机构 - 指数由中国经济信息社 中国银行业协会 中国建设银行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共同推出 [1] -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招商银行 江苏银行 浙江农商联合银行 上海农商银行等单位共同参与 [1]
7月国民经济稳中有进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7%
长江商报· 2025-08-18 08:05
工业生产 - 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环比增长0.38%,1—7月累计增长6.3% [1]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3%,分别快于整体工业增速2.7和3.6个百分点 [1] - 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电机制造行业受设备更新带动,增加值分别增长29.7%和15.9% [1] - 电动自行车、5G智能手机产量因以旧换新政策分别增长45.3%和8.1% [1] 新质生产力 - 高技术制造业中集成电路、电子专用材料制造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6.9%和21.7% [2] - 3D打印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产量分别增长24.2%和21.4% [2] - 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风力发电机组产量分别增长17.1%、29.4%、19.3% [2] - 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智能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分别增长13.4%和11% [2] - 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增长24%和12.8%,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80.8%和21% [2] 固定资产投资 - 1—7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8.8万亿元,同比增长1.6%,扣除房地产后增长5.3% [3] -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2%,制造业投资增长6.2% [3] - 高技术产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信息服务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33.9%、32.8%、16.0% [3] 消费市场 -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8万亿元,同比增长3.7%,1—7月累计28.42万亿元,增长4.8% [4] - 全国网上零售额8.68万亿元,增长9.2%,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7.08万亿元,占比24.9% [4] - 服务零售额增长5.2%,文体休闲、通讯信息、旅游咨询租赁、交通出行服务类零售额均两位数增长 [4][5] -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3个百分点至6.3%,直播带货、银发经济等新业态快速发展 [5] 服务业 - 2025年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2% [6] - 7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5.8%,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11.9% [6] - 文化体育服务平台头部企业交易额增长超10%,旅游出行服务活跃 [6]
五个关键词解码七月经济(权威发布)
人民日报· 2025-08-16 06:11
新质生产力发展 - 7月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6个百分点 [3] - 集成电路制造和电子专用材料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26.9%和21.7% [1] - 工业机器人和民用无人机产量分别增长24%和18.9% [1] - 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和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80.8%和21% [3] - 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风力发电机组产量分别增长17.1%、29.4%、19.3% [3] 高端行业投资 - 1至7月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33.9% [1] - 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32.8% [1] -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6% [1] -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2%,快于全部投资增速 [7]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5.2%,拉动整体投资增长2.2个百分点 [7] 外贸表现 - 7月货物出口额同比增长8%,连续两个月加快 [4] - 1至7月对东盟、欧盟、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额分别增长14.8%、8.2%、11.7% [4] - 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分别增长9.3%和7.2% [4] - 集成电路出口增长21.8% [4] 消费市场 - 7月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8.7%和20.6% [1][5] - 1至7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 [5] - 暑期文旅休闲消费较快增长,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交通出行服务类、文体休闲服务类零售额保持两位数增长 [6] 物价变化 - 7月CPI环比上涨0.4%,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连续3个月扩大 [8] - 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1.2%,连续3个月涨幅扩大 [8] - 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环比止跌 [8] - PPI环比降幅收窄0.2个百分点,为3月以来首次收窄 [8] 投资潜力 - 1至7月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4%至5% [7] - 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12.6% [7] - 人均资本存量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投资空间潜力巨大 [7]
上海GDP重返全国前十,温州、徐州冲刺万亿之城
搜狐财经· 2025-08-16 02:10
省级GDP表现 - 江苏GDP总量达66967.8亿元,稳居全国第二 [2][3] - 浙江GDP增速5.8%,领先长三角,总量45004亿元 [2][3] - 安徽GDP增速5.6%,总量25723亿元 [2][3] - 上海GDP增速5.1%,总量26222.15亿元,全国排名升至第9位 [2][3] 市级GDP表现 - 长三角9座万亿之城上半年GDP均超5000亿元,上海、苏州、杭州分别达26222.15亿元、13002.35亿元、11303亿元 [9] - 温州、徐州GDP接近5000亿元,分别为4831.9亿元、4509.3亿元 [9][10] - 绍兴GDP首次突破4000亿元,滁州和湖州首次突破2000亿元 [12] 产业结构 - 上海第三产业占比79.09%,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6%,达3637.29亿元 [4] - 江苏、浙江、安徽第三产业占比分别为55.0%、59.82%、56.33% [6] - 安徽第二产业增速6.4%,领先长三角 [6] 城市增速亮点 - 17座城市GDP增速超6%,舟山以6.9%领跑,绍兴、淮安以6.8%并列第二 [13] - 合肥增速6%,领先万亿GDP城市 [10] - 南通GDP增速5.8%,超越合肥升至长三角第7位 [10] 区域经济动态 - 浙江过半地级市增速超6%,民营经济活跃,营商环境成效显著 [14] - 盐城GDP反超扬州,优势9.3亿元 [14] - 温州、徐州将2025年定为冲刺"万亿GDP城市"关键年份 [10]
上海GDP重返全国前十,温州、徐州冲刺万亿之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5 22:53
长三角经济总量与增速 - 2025年上半年长三角三省一市GDP总量达163916.95亿元,稳居"15万亿台阶"之上 [2] - 江苏GDP总量最大(66967.8亿元),浙江增速最快(5.8%),江苏(5.7%)、安徽(5.6%)增速均高于全国(5.3%)[2][6] - 上海GDP达26222.15亿元,同比增速5.1%,排名从全国第11升至第9位 [5][6] 万亿GDP城市表现 - 长三角9座万亿之城上半年GDP均突破5000亿元,上海(26222.15亿元)、苏州(13002.35亿元)、杭州(11303亿元)领跑 [3][10][11] - 温州(4831.9亿元)、徐州(4509.3亿元)接近5000亿元大关,均将2025年定为冲刺"万亿GDP城市"关键年 [10][11] - 合肥增速达6%,南通赶超合肥升至长三角第7位 [11] 第三产业主导与区域差异 - 上海第三产业占比达79.09%创历史新高,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14.6%(3637.29亿元),贡献GDP增长1.7个百分点 [6][7] - 江苏、浙江、安徽第三产业占比分别为55.0%、59.82%、56.33%,安徽第二产业增速6.4%领先长三角 [8] - 浙江过半地级市增速超6%,舟山(6.9%)、绍兴(6.8%)、台州(6.6%)表现突出,民营经济活跃为重要驱动 [14][15] 新兴城市与增长亮点 - 绍兴GDP首次突破4000亿元(4158亿元),滁州(2124.6亿元)、湖州(2080.4亿元)首次突破2000亿元 [13] - 17座城市增速≥6%,盐城反超扬州(3791.5亿元 vs 3782.2亿元),滁州排名上升1位 [13][15] - 南京上半年GDP首次突破9000亿元(9179.18亿元),常州首次突破5000亿元(5079.13亿元) [11]
7月经济数据出现短期波动,扩内需政策仍将接续发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5 20:37
7月经济数据总体表现 - 7月经济数据边际走弱,出口增速回升但消费、投资、工业增加值、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速均回落,主要受高温暴雨天气和"国补"资金拨付节奏等短期因素影响 [1] - 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8% [1] -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8万亿元,同比增长3.7%,为今年以来月度最低增速 [1][2] 进出口表现 - 7月货物进出口总额3.91万亿元,同比增长6.7%,其中出口2.31万亿元增长8.0%(较上月回升0.8个百分点),进口1.6万亿元增长4.8%(较上月回升2.4个百分点) [2] - 对美出口下降但整体出口维持韧性,企业积极开拓非美市场 [2] - 进口大幅上行主要因美国解除部分对华出口管制,高技术产品(含飞机发动机)、集成电路等品类进口环比增速最大 [2] 消费领域表现 - 7月商品零售额增长4.0%,餐饮收入增长1.1% [2]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家电、文化办公用品、家具、通讯器材等重点商品零售额维持两位数增长 [2] - 暑期消费带动旅游租赁、交通出行、文体休闲等服务消费保持较快增速 [2] - 部分地区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暂停导致商品零售增速放缓 [3] 投资领域表现 - 1-7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28.82万亿元,同比增长1.6%(较1-6月回落1.2个百分点) [3] - 制造业投资增长6.2%(回落1.3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2%(回落1.4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2%(降幅扩大0.8个百分点) [3] - 扣除价格因素后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在4%-5%左右 [3] - 新兴行业投资增速快: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33.9%,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6%,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32.8% [4] - 能源供给绿色转型持续推进,太阳能、风力、核力、水力发电投资合计增长21.9% [4] 政策动向与展望 - 7月下旬第三批690亿元"国补"资金下达,预计推动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回升 [3] - 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持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6] - 8月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预计带动消费增速反弹,极端天气消退后基建投资增速有望低位回升 [8] -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将是拖累三四季度固定资产投资的最重要因素,稳楼市仍是重要政策目标 [8]
长三角半年瞰:上海GDP重返全国前十,浙皖多地增速破6%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5 19:03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孙燕上海报道 近日,长三角41市半年报陆续出炉。作为占全国近1/4经济总量的区域,长三角一直是中国经济的风向标,每半年21世纪经济报 道都会对区域内41市进行全面梳理和观察,以期寻找长三角经济持续增长的秘诀,助力新质生产力活力不断涌现。 本篇是长三角41市半年瞰的第一篇: 2025年上半年,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GDP总量达163916.95亿元,稳居"15万亿台阶"之上。 从省级层面看,江苏GDP总量最大,达66967.8亿元,稳居全国第二;浙江GDP增速最快,达5.8%,江苏、安徽增速也高于全国 增速。 从市级层面看,长三角9座万亿之城的上半年GDP均突破了5000亿元,温州、徐州也接近5000亿元大关。此外,绍兴GDP首次突 破4000亿元,滁州和湖州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上海重返全国前十 增速方面,三省增速均高于全国(5.3%)。其中,浙江增速达5.8%,领先长三角;江苏同比增长5.7%,安徽增速达5.6%;上海增 速达5.1%,与一季度持平,高于上海全年GDP增速5%的发展目标。 从三产结构看,第三产业仍然是三省一市经济的主引擎。 上半年上海第三产业增长5.4%,占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