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

搜索文档
以高科技赋能环境监管,南浔经开区纵深推进大气治理
中国新闻网· 2025-05-23 14:05
智慧监管系统建设 -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经开区以"空天地一体化"智慧监管为核心路径推进大气治理现代化建设[1] - 智能无人机机场系统正式投用标志着监管模式进入"技术赋能、精准防控、高效治理"新阶段[1] - 布局两台大疆智能无人机机场实现对工业集聚区、重点企业等敏感区域的立体化巡航覆盖[1] 技术应用与数据采集 - 系统集成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技术搭载高精度大气监测设备[2] - 实时采集PM1 0、PM2 5、PM10等污染物浓度及温度、湿度、风速等全要素气象参数[2] - 通过自动巡航生成污染物浓度热力分布图与三维扩散模型精准定位污染源[2] 监管效能提升 - 监管效率较传统人工模式提升200%以上监测覆盖面积扩大至3倍[2] - 污染问题识别周期从"小时级"压缩至"分钟级"实现高效监管闭环[2] - 构建"智能监测—数据分析—精准溯源—靶向治理"全链条数字化管控机制[2] 未来发展规划 - 以智能无人机机场系统为核心支点持续推进智慧环保平台迭代升级[3] - 整合无人机、地面监测站、卫星遥感数据构建"空天地一体化"全域监管网络[3] - 探索"智慧监管+绿色技术服务"新模式为企业提供精准化污染防治方案[3]
重要流域贯通一体环境治理,美丽河湖建设敲定“三阶段”目标
第一财经· 2025-05-22 09:37
美丽河湖建设目标与规划 - 美丽河湖建设设定三个阶段目标:2027年建成率达到40%左右,2030年取得明显成效,2035年基本建成[1] - 当前我国水环境理化指标已与中等发达国家相当,但仍存在水生态失衡、面源污染、蓝藻水华等问题[1] - 行动方案要求构建上下游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协同治理[4][5] 美丽河湖定义与标准 - 美丽河湖需满足"有河有水"(稳定补给水源)、"有鱼有草"(生物多样性保护)、"人水和谐"(水质优良且满足亲水需求)三大条件[2] - 生态环境部已评选三批共94个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形成示范效应[2] 重点治理领域与措施 - 开展河湖排污口分类整治(取缔/合并/规范),排查工业园区污水收集、化工园区初期雨水处理等问题[5] - 建设城市污水管网全覆盖样板区,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推广农业减量增效技术[5] - 加强港口码头及船舶污水垃圾处理,完善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5] - 制定河湖生态流量管理办法,建立监测站网,开展水生态调查与富营养化治理[5] 典型案例与治理成效 - 北京清河通过30年整治实现国控断面水质连续八年达Ⅲ类以上,转型为多功能滨水空间[4] - 太浦河通过跨域共保联治关停1.5万家企业,供水能力达431万立方米/天,服务820万人口[4] 资金支持与行业机遇 - 中央财政支持美丽河湖建设,鼓励地方财政和社会资本通过EOD等模式参与[6] - 受益行业包括环保水处理、生态修复、新能源船舶、生态农业、水利工程、生态旅游、环境监测及绿色金融[6]
工地扬尘监管用上AI智能技术,科技赋能蓝天保卫战
中国环境报· 2025-05-21 09:25
行业现状 - 城市化加速导致工地扬尘污染成为大气环境治理顽疾 [1] - 重点城市探索AI技术融合扬尘治理创新模式 如上海构建全市扬尘智能监管体系 深圳坪山区升级"远程喊停3.0"系统 [1] - AI技术突破传统监管时空限制 通过数据驱动实现精准治污 [1] 技术应用 - 现有系统多聚焦基础场景如裸土覆盖 喷淋联动 [2] - 通过视频监控 传感器网络和物联网设备实时采集工地扬尘浓度 PM2.5/PM10数据 温湿度等环境参数 [3] - 结合无人机巡查 高空摄像头和地面传感器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 [3] 存在问题 - AI设备法律法规滞后 对识别结果执法效力 企业责任认定缺乏明确规定 [2] - 算法精度 数据接口等技术标准缺乏统一规范 导致跨区域 跨平台数据共享困难 [2] - 对复杂场景如非道路机械黑烟 渣土车密闭运输识别能力不足 [2] - 偏远工地或小型项目因成本高 设备部署难仍依赖人工巡查 [2] - 市场准入门槛低 部分设备厂商低价竞争牺牲性能导致监测数据失真 [2] - 设备运维缺乏长效保障 部分传感器因环境老化或人为损坏 [2] 解决方案 - 加快立法进程 明确AI监测数据法律效力和违规后果 严惩数据造假 [3] - 制定AI算法精度 设备参数 数据接口等国家标准 推动跨区域平台互联互通 [3] - 修订工地扬尘监测设备检定技术规范 强化低浓度区间设备检定要求 [3] - 融合5G 物联网和边缘计算 开发低成本 易部署轻量化设备 [3] - 建立设备认证机制 要求厂商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 淘汰低性能产品 [4] - 推行"政府+企业+第三方"联合运维模式 定期校准传感器并更新算法模型 [4] 管理机制 - 建立生态环境 住建 综合行政执法 交通运输等部门联合治理工作机制 [4] - 构建公众参与平台 开通"随手拍"举报通道 鼓励市民通过APP上传扬尘问题 [4] - 开展分层培训 针对监管部门 施工企业 设备厂商定制培训课程 [4]
仅1家营收利润双增长,环境监测及仪器上市企业2024年财报小盘点
仪器信息网· 2025-05-18 09:41
行业概况 - 环境监测市场在政策推动、技术进步和环保意识提升下持续扩容,碳监测、水生态监测、污染源监测等细分领域深化拓展 [3] - 行业竞争格局多元化,高端市场由技术领先的大型企业主导,中低端市场竞争激烈且存在产品同质化问题 [3] - 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推动智能环境监测成为新竞争焦点,促进行业跨界融合 [3] 2024年企业财报表现 - 8家样本企业财务数据两极分化:聚光科技营收36.14亿元(+13.58%)、净利润2.07亿元(+164.11%),而先河环保净亏损1.52亿元(-23.23%)、碧兴物联净利润-0.39亿元(-264.92%)[6][8] - 主营业务毛利率普遍较高:聚光科技仪器业务毛利率48.5%,四方光电气体传感器毛利率41.13%,雪迪龙监测系统毛利率44.31% [7][9] - 部分企业面临挑战:蓝盾光电净利润下滑84.55%,皖仪科技在线监测仪器营收下降20.08% [6][9] 企业动态与战略调整 - 聚光科技聚焦高端仪器业务,收缩非核心业务并剥离PPP项目,强化现金流管理 [10] - 四方光电加大研发投入导致净利润下降15.03%,但汽车电子等领域收入稳健增长 [11] - 雪迪龙生态环境监测系统营收11.38亿元(-5.83%),节能环保工程收入增长67.54% [11] - 力合科技拓展大气监测市场,承担国家空气质量监测网运维项目 [12] 行业发展趋势 - 政策驱动:2025年国家将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数智化转型,建设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体系 [16] - 技术升级:AI、5G、无人机等技术提升监测效率,机器学习优化环境数据分析和预警能力 [16] - 碳监测机遇:卫星遥感和激光雷达技术助力碳排放监测,碳交易市场催生新需求 [17] - 国产替代加速:本土企业突破高端仪器技术瓶颈,在价格和服务方面形成竞争优势 [17]
《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发布,污水厂网一体化建设有望加快
信达证券· 2025-05-18 08:43
《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发布,污水厂网一体化建设有望加快 CINDA SECURITIES CO.,LTD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西大街甲127号金隅大厦 B座 邮编:100031 [Table_Title] 《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发布,污水 厂网一体化建设有望加快 2025 年 5 月 18 日 本期内容提要: 【】【】[Table_Industry] 环保周报 [Table_ReportDate] 2025 年 5 月 18 日 15666646523.tcy | 证券研究报告 | | --- | | 行业研究——周报 | | [Table_ReportType] | | 行业周报 | | [Table_StockAndRank] | | 环保 | | 投资评级 看好 | | 上次评级 看好 | | [左前明 Table_Author] 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 | | 执业编号:S1500518070001 | | 联系电话:010-83326712 | | 邮 箱:zuoqianming@cindasc.com | | 郭雪 环保联席首席分析师 | | 执业编号:S150052503000 ...
碧兴物联科创板上市迷局:给资金做业绩?业绩持续变脸 异常保证金有无猫腻
新浪证券· 2025-05-12 11:23
上市前后业绩反差 - 公司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3.29亿元同比下降5.91%,归母净利润-3854.61万元同比下降264.92%,扣非归母净利润-5262.41万元同比下降601.42% [2] - 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5282.65万元同比增长9.24%,但归母净利润-1022.46万元同比下降443.46%,扣非归母净利润-1401.00万元同比下降249.13% [2] - 上市前2020-2021年营收增速分别为13.52%、40.3%,净利润分别为0.45亿元、0.73亿元,同比增速34.02%、62.52%,与同行普遍下滑形成反差 [4][7] 估值异常与突击入股 - 2019年12月股权转让价格8.9元/注册资本,2020年7月丰图汇烝以15.28元/注册资本增资,估值半年飙升71%至9亿元 [9] - 2021年12月北京创金转让股份价格16.98元/股,对应估值刚好10亿元踩线上市门槛 [10] - 丰图汇烝入股后次月即与首创系开展业务合作,2022年北京水星新增为第三大客户贡献收入2059.81万元占比4.36% [11][13] 第一大客户异常交易 - 2022年上海科泽新增为第一大客户销售额5768.77万元占比12.21%,但存在离职员工入职该客户情形 [18][20] - 公司与上海科泽签订合同履约保证金比例达20%-21%,质保金合计比例高达40%,远超行业10%上限 [23][24] - 2024年末公司对上海科泽其他应收款余额1813万元占总额82.63%,主要为异常高比例保证金 [23][25] 信息披露与资金异常 - 2023年半年度实际营收1.68亿元较上市预测数减少27.10%,净利润2390.70万元减少23.96%-30.65% [28] - 2023年11月预付2.133亿元采购GPU服务器未及时披露,后因政策影响交易终止 [29][30] - 2024年末受限货币资金超1.6亿元占比近30%,两大募投项目投入进度仅0%和6.57% [25][30] 行业数据对比 - 2020年行业受外部因素影响销量波动,但公司环境水质监测设备销量逆势增长从1356台增至2526台 [5][7] - 可比同行聚光科技2021年营收净利双降,力合科技、皖仪科技增收不增利,蓝盾光电、佳华科技双降 [4]
【立方招采通】河南艺术中心2487万元音响设备采购项目招标/郸城县中医院发布超1亿元医疗设备采购意向
搜狐财经· 2025-05-09 18:21
工程建设类项目 - 河南艺术中心设备更新项目音响设备采购项目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预算金额2487.16万元,涉及大剧场、小剧场、音乐厅的音响扩声系统、调音系统及话筒系统改造升级,包含设备供货、安装、调试等全流程服务,投标截止时间为2025年06月03日09时00分 [1][2] -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装饰装修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聚焦虚拟仿真技术应用,响应文件提交截止时间为2025年05月16日08时30分 [3] 医疗药械类项目 - 郸城县中医院医疗设备购置项目预算1.11亿元,计划采购61台(套)设备,包括中医康复理疗设备、直线加速器、CT等,配套建设智慧医院网络系统,预计2025年6月采购 [1][2] - 浚县人民医院液氧采购项目采用竞争性磋商方式,预算110万元,涵盖液氧运输及充装服务,响应文件提交截止时间为2025年05月20日09时00分 [5] - 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医疗责任险招标项目通过公开招标保障医疗责任经济赔偿,投标截止时间为2025年6月3日15时00分 [3] 商务服务类项目 - 郑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详细规划编制及修改框架项目预算2500万元,覆盖市内五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及修改论证工作,投标截止时间为2025年06月03日09时30分 [3] - 平舆县人民医院院本部综合病房楼物业管理服务项目预算170.16万元,投标截止时间为2025年6月04日09时00分 [3] 金融服务类项目 - 商城县担保服务中心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申报专项咨询服务项目预算60万元,采用竞争性磋商方式,响应文件截止时间为2025年05月23日09时00分 [2] 设备采购类项目 - 河南省新乡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水质有机物监测能力提升项目预算180万元,采购三重四极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及配套服务,投标截止时间为2025年06月04日09时00分 [5]
“新污染物研究原位质谱联合实验室”揭牌
仪器信息网· 2025-05-08 15:56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桂斌院士 致辞 揭牌仪式上,江桂斌院士指出,原位质谱技术可显著简化样品前处理流程,实现污染物的现场实时监测,尤其在痕量新污染物(如PFAS等)原 位检测方面展现出潜力。他强调,电离源创新是质谱技术演进的关键驱动力,而联合实验室的成立能更好的服务于产业界与科研界。 导读: "新污染物研究原位质谱联合实验室"在京揭牌,此次联合实验室的成立将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聚焦原位检测等关键技术,致力于为新污染物的筛查与 环境治理的研究提供更加有效、精准的解决方案。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仪器信息网讯 2 0 2 5年4月2 9日,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牵头,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德国Pl a smi o n公司与华质泰 科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共同筹建的"新污染物研究原位质谱联合实验室"在北京正式揭牌成立。 该 联 合 实 验 室 以 " 前 沿 电 离 技 术 + 环 境 应 用 场 景 " 为 牵 引 , 聚 焦 原 位 检 测 与 快 筛 分 析 等 关 键 技 ...
打通“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上海支撑科技成果转化孵化 多维度助推专利从书柜走到货柜
解放日报· 2025-05-03 11:35
文章核心观点 上海激活创新生态,从遴选培育和放权松绑两方面多维度支撑科技成果转化孵化 [1] 遴选培育走出“最先一公里” - 华东师范大学开展科技成果“转化门诊”等活动,吸引122人次参与,遴选出20个项目进入密切跟进及概念验证阶段 [2] - 华东师大孙越副教授在“转化门诊”帮助下明确泥炭藓种植技术转化路径,项目进入中试启动阶段 [2] - 上海国际绿色低碳概念验证中心助力复旦大学李庆教授团队创立公司,牵线对接企业3个月制作出首台产品化样机 [2][3] - 上海交通大学概念验证中心联盟启动,未来将规划建设10多个分中心,整合1亿以上基金,资助超100个项目,培养1000多名人才 [3] - 上海理工大学成立16个跨学科创新团队,组织技术转移专员队伍,推动科研成果走出“最初一公里” [3] - 上海提升12家高质量孵化器服务能级,2025年一季度全市孵化载体平均月度新增孵化企业180家左右 [4] - 上海聚焦多领域开展高质量孵化器遴选培育,计划至年底累计建设20家左右 [4] 放权松绑助推“最后一公里” - 华东师大实行科技成果全部所有权赋权,2024年科研人员新设企业近40家,“全赋权”转化项目6个 [5][6] - 上海推行“赋予所有权+约定收益”模式,一季度22项成果实施全部所有权赋权,转化金额超10亿,孵化公司13家,吸引超6.5亿意向资本 [7] - 上海出台省级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4.3万余件专利入库,累计转化7600余件 [7] - 上海发挥产业基金作用,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选出4只合作子基金,完成首个直投项目决策 [7] - 上海成立目标总规模100亿的生物医药并购基金,推动实施并购投资 [7]
2025年中国水环境监测行业市场政策、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市场前景十分可观[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4-29 09:35
水环境监测行业概述 - 水环境监测通过物理、化学、生物技术测定水体污染物及生态指标,为水资源保护、污染控制等提供科学依据 [1] - 按监测对象分为地表水、地下水和海水监测,分别关注常规水质指标(如pH、溶解氧)、地质相关指标(如硬度、氟化物)及海洋生态指标(如盐度、石油类) [2]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包括金属材料、光学材料等原材料供应商及传感器、数据分析软件等零部件制造商 [4] - 下游需求方涵盖环保/水利部门、水务公司及电力、化工等污染源企业 [4] 市场规模与构成 - 2024年行业规模达274.43亿元(+5.28%),其中监测服务占比50.7%,设备占比49.3% [9] - 环保政策趋严推动下游企业需求增长,驱动市场持续扩容 [9] 政策支持 - 国家密集出台《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生态保护补偿条例》等10+项政策,强化河湖治理、排污口整治及水质监测要求 [6][8] - 重点政策包括:2024年矿井水监测全覆盖、2027年排污许可全要素管控等具体目标 [8] 竞争格局 - **设备领域**:高端市场由外资及力合科技、雪迪龙等国内龙头主导,低端市场同质化严重 [11] - **服务领域**:华测检测、国检集团等第三方机构凭借资质和技术优势占据主导地位 [11] - **代表企业**: - 雪迪龙2024年营收14.20亿元,生态环境监测系统业务占比80.14% [13] - 国检集团2024H1营收10.41亿元,检验检测业务贡献71.90% [15] 技术发展趋势 - 物联网实现数据实时采集,大数据/AI技术应用于水质预测与污染源追踪 [17] - 行业标准化加速,推动传感器技术统一及质量管理体系完善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