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

搜索文档
美股盘初,主要行业ETF多数下跌,能源业ETF跌近1%,网络股指数ETF跌0.5%,全球航空业ETF涨超4%。
快讯· 2025-07-10 21:44
| 行业类 v | 当前价 ◆ | 涨跌幅 ◆ | 成交量 $ | 总市值 : 年初至今 # | | 0 | | --- | --- | --- | --- | --- | --- | --- | | 全球航空业E ... | 24.84 | +0.97 (+4.06%) | 76.60万股 | 7824.60万 | -2.01% | = == | | US JETS | | | | | | | | 可选消费ET ... | 220.04 | +1.09 (+0.50%) | 16.18万股 | 276.38亿 | -1.44% | = == | | US XLY | | | | | | | | 半导体ETF --- | 286.80 | ↑ +1.38 (+0.48%) | 41.68万股 | 33.90亿 +18.43% | | == | | us SMH | | | | | | | | 全球科技股 ... | 93.67 | -0.01 (-0.01%) | 7760股 | | 13.11亿 +10.74% | 글 … | | us IXN | | | | | | | | 科技行业ET ... | 25 ...
共享基经丨与AI一起读懂ETF(二十二):标普生物科技和纳指生物科技,有何不同?
搜狐财经· 2025-07-10 20:53
金融板块表现 - 金融板块的银行、券商等集体走强,多只相关主题ETF涨幅居前,标普生物科技和纳指生物科技主题ETF也在涨幅榜前列 [1] 标普生物科技精选行业指数与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的不同点 - 选样范围:标普生物科技精选行业指数成分股来源于GICS子行业中的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工具和服务,而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成分股为纳斯达克上市且行业分类为生物技术或制药的证券 [2] - 成分股分布:标普生物科技精选行业指数成分股数量为124只,主要集中在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工具和服务领域 [2] - 加权方式:标普生物科技精选行业指数采用修正等权重加权,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采用市值加权 [4] - 成分股集中度:标普生物科技精选行业指数前十大权重股累计占比25%,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前十大权重股累计占比接近50% [5][6] - 历史表现: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近一年至近五年表现优于标普生物科技精选行业指数,但标普生物科技精选行业指数短期业绩弹性更强,波动率更大 [7][8][9] 标普生物科技精选行业指数与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的相同点 - 行业主题相近:两者均聚焦生物科技领域,成分股涉及生物科技研发和制药业务 [10] - 市场相关性较高:成分股有较高重合度,如安进、阿里拉姆制药、福泰制药、吉利德科学等 [10] 指数成分股数据 - 标普生物科技精选行业指数成分股平均总市值为9,781.94百万美元,最大总市值为327,879.72百万美元,最小为228.04百万美元,中位数为1,862.31百万美元 [3] - 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成分股数量为217只,主要分布在生物科技、制药和生命科学工具和服务行业 [3][4] ETF持仓数据 - 嘉实标普生物科技精选行业ETF前十大权重股累计占比25.94%,持仓市值最高的为阿里拉姆制药(2.89%) [6] - 汇添富纳斯达克生物科技ETF前十大权重股累计占比48.78%,持仓市值最高的为安进(8.68%) [7] 指数回报表现 - 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最新回报2.71%,近一年-3.65%,近五年0.12% [9] - 标普生物科技精选行业指数最新回报3.71%,近一年-6.98%,近五年-5.32% [9]
34亿重注!前首富钟睒睒押宝北交所“胶原蛋白之王”,医美新风口决战打响
新浪证券· 2025-07-10 10:41
交易概述 - 养生堂以34亿元现金认购锦波生物10.58%股权,成为北交所史上最大规模现金定增[1] - 交易将重组胶原蛋白赛道推向市场焦点,预示医美产业格局重大变化[1] 锦波生物核心竞争力 - 国内唯一拥有三张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械三证"的企业,覆盖医美填充、创面修复、凝胶注射三大高风险场景[2] - 2024年营收14.43亿元(同比+84.92%),净利7.32亿元(同比+144.27%),医疗器械毛利率达95.03%[2] - 市值438亿元(股价381元/股),超越珀莱雅、华熙生物等主板巨头[2] 业务结构隐忧 - 王牌产品"薇旖美"注射剂贡献超88%医疗器械收入,覆盖4000余家医疗机构[2] - 消费端品牌("重源"、"肌频")表现乏力,C端收入占比不足10%,过度依赖B端[2] 钟睒睒战略意图 - 寻找新增长极:重组胶原蛋白市场年复合增长率45%(预计2030年达2193.8亿元)[3] - 技术+消费互补:锦波生物强于技术但弱于渠道,养生堂拥有200万零售终端和8000家美妆门店[3] - 战略协同:20亿定增资金中11.5亿将投入AI与高通量技术研发平台[3] 行业竞争格局 - "械三证"垄断将被打破:巨子生物、创健医疗、华熙生物等竞品进入优先审批[4] - 合成生物学推动成本下降至万元级,价格战风险加剧[4] - C端成为决胜关键:巨子生物"可复美"面膜年营收55亿,华熙生物全产业链优势显著[4] 未来展望 - 技术龙头与渠道巨头结合可能催生"中国版艾尔建"[5] - 行业面临从B端向C端的转型挑战,医美产业权力版图或将重塑[5]
基因编辑:改写生命密码的“神笔”(知与不知)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10 10:22
打个比方,基因编辑技术像一支带有精准便捷导航系统的"修正笔"。这支"修正笔"可以矫正和修改病变 的、错误的基因。 人体的基因组有30亿个碱基对,可以简单理解为人体是一本由30亿个字符组成的书。基因编辑技术可以 快速精准地找到并修改特定字符。从发现遗传规律到精准修改生命密码,基因编辑技术正在改变着人类 对生命的认知。 值得注意的是,大众时常讨论的"转基因技术",与"基因编辑技术"在原理应用上大不相同。 转基因技术是将外源基因(如其他物种的基因)"跨界"导入目标生物体内。例如将抗虫基因导入棉花, 让棉花具备抗虫的能力。外源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的位置是随机的。 基因编辑技术则是对生物自身基因进行"精准修改",如同用"分子剪刀"删除、插入或替换原有基因片 段。它像对房子"重铺水电管线"的精装修工程,提升房屋的整体质感,却不破坏整体结构。 ■技术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AI制图 ■基因编辑如同"分子剪刀" 精准删除、插入或替换特定基因 基因是携带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它决定了生物的性状特征。基因编辑技术,就是对特定的基因进行 删除、插入或替换,从而实现基因序列的定向改造。 当前,基因编辑技术正从实验室内的理论研究与初步探索 ...
美股盘初:主要行业ETF普涨,生物科技指数ETF涨超2%,半导体ETF涨超1%,全球科技股指数ETF涨近1%。
快讯· 2025-07-09 21:42
美股盘初行业ETF表现 - 生物科技指数ETF(IBB)当前价132 10美元,上涨2 77美元(涨幅2 14%),成交量63 515份,总市值104 89亿美元,年初至今微涨0 01% [2] - 半导体ETF(SMH)当前价286 79美元,上涨3 31美元(涨幅1 17%),成交量31 43万股,总市值33 90亿美元,年初至今累计上涨18 42% [2] - 全球科技股指数ETF(IXN)当前价93 68美元,上涨0 76美元(涨幅0 82%),成交量5 242股,总市值13 12亿美元,年初至今上涨10 75% [2] 其他行业ETF涨跌情况 - 全球航空业ETF(JETS)上涨0 19美元(涨幅0 79%),总市值7 60095亿美元,年初至今下跌4 81% [2] - 医疗业ETF(XLV)上涨0 90美元(涨幅0 67%),成交量44 74万股,总市值260 01亿美元,年初至今微跌0 38% [2] - 科技行业ETF(XLK)上涨1 63美元(涨幅0 64%),成交量15 89万股,总市值820 34亿美元,年初至今上涨11 30% [2] - 区域银行ETF(KRE)上涨0 33美元(涨幅0 53%),成交量35 30万股,总市值52 98亿美元,年初至今上涨6 62% [2] - 银行业ETF(KBE)上涨0 28美元(涨幅0 48%),成交量31 939股,总市值45 47亿美元,年初至今上涨7 38% [2] 部分行业ETF表现 - 金融业ETF(XLF)上涨0 17美元(涨幅0 33%),成交量131 40万股,总市值583 01亿美元,年初至今上涨9 15% [2] - 网络股指数ETF(FDN)上涨0 66美元(涨幅0 25%),总市值177 84亿美元,年初至今上涨10 14% [2] - 公用事业ETF(XLU)微涨0 10美元(涨幅0 12%),成交量55 78万股,总市值117 94亿美元,年初至今上涨8 85% [2] 下跌行业ETF - 日常消费品ETF(XLP)下跌0 23美元(跌幅0 28%),成交量57 82万股,总市值137 27亿美元,年初至今仍上涨4 45% [2] - 能源业ETF(XLE)下跌0 26美元(跌幅0 29%),成交量81 51万股,总市值221 00亿美元,年初至今上涨4 67% [2]
三大股指期货齐涨 美联储会议纪要公布在即
智通财经· 2025-07-09 20:01
全球股指期货表现 - 美股三大股指期货齐涨 道指期货涨0.29% 标普500指数期货涨0.22% 纳指期货涨0.20% [1] - 欧洲主要股指普涨 德国DAX指数涨1.18% 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24% 法国CAC40指数涨1.24% 欧洲斯托克50指数涨1.09% [1] - WTI原油涨0.20%至68.47美元/桶 布伦特原油涨0.16%至70.26美元/桶 [1] 美股市场展望 - 美银将标普500指数年终目标位从5600点上调至6300点 并设定6600点的12个月目标价 [2] - 美国企业盈利预测保持稳定 尽管政策不确定性接近历史峰值 国债收益率处于数十年高位 [2] - 高盛预计美联储可能在9月降息 比此前预测提前三个月 预计9月、10月和12月分别降息25个基点 [2] 通胀与货币政策 - 曼海姆二手车价值指数6月环比上涨1.6% 同比飙升6.3% 创2022年8月以来最大年度涨幅 [3] - 特朗普政府汽车关税政策影响新车销售和供应 进而波及二手车市场 [3] - 美联储主席无法单方面决定利率 需得到FOMC多数成员支持 [4] 移民政策影响 - 特朗普政府移民限制政策或使2025年美国GDP下降约0.8个百分点 [5] - 移民数量减少和强化驱逐措施对经济增长打击最大 同时会小幅推高通胀 [5] 科技行业动态 - 苹果COO Jeff Williams即将退休 Sabih Khan将接任COO职务 [6] - 谷歌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投资主要集中在技术基础设施方面 计划投入约750亿美元建设数据中心 [7] - 多家AI初创公司正研发可能取代苹果iPhone、iPad、Mac等设备的硬件产品 [6] 企业并购与业务变动 - 星巴克中国业务吸引多方竞购 估值高达100亿美元 可能保留30%股份 [8] - 默沙东接近以100亿美元收购维罗纳制药 价格或为每ADS 107美元 [10] - WPP下调2025年业绩预期 净收入预计同比下降3%至5% 营业利润率降幅最高达175个基点 [9] 重要经济数据预告 - 美国截至7月4日当周EIA原油库存变动 [11] - 美国7月IPSOS主要消费者情绪指数PCSI [12] - 美联储公布货币政策会议纪要 [12]
Nature子刊:何川团队开发RNA修饰测序新方法——LIME-seq,可用于癌症早筛
生物世界· 2025-07-09 12:02
循环游离RNA(cfRNA)研究突破 - 循环游离RNA(cfRNA)是一类存在于血液中的短片段RNA,源自细胞凋亡、组织更新或外泌体释放,但因其易降解、含量低、片段短,长期未被视为液体活检的理想材料 [1] LIME-seq技术开发 - 芝加哥大学何川教授团队与香港科技大学张理升教授团队合作开发了新型RNA修饰测序方法LIME-seq(Low-Input Multiple Methylation Sequencing),可分析cfRNA中的修饰模式,检测人类基因组和微生物组来源的tRNA及小非编码RNA [2][5] - LIME-seq技术通过低输入量多重甲基化测序,突破了传统cfRNA检测的局限性 [3][5] 癌症早筛应用 - 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浆样本中,微生物来源的cfRNA甲基化水平显著高于非癌对照者,能精准区分癌症患者与非癌个体 [8] - 胰腺癌样本中同样观察到微生物来源cfRNA甲基化水平的差异,表明LIME-seq可扩展至肠道及非肠道癌症的早期检测 [8] - 研究首次在超百例临床样本中系统性验证cfRNA修饰图谱用于癌症早筛的可行性,其修饰水平变化与肿瘤状态高度相关,且比传统RNA表达量检测更稳定、信号更早 [8] 技术优势与意义 - LIME-seq通过捕捉癌症早期的微弱生物学变化,为结直肠癌及其他癌症早筛提供了新思路 [8] - 研究揭示了微生物来源cfRNA广泛存在于人类血浆中,并明确了其修饰水平与肿瘤的关联性 [8]
能源业ETF收涨约2.7%,和半导体ETF领跑美股行业ETF
快讯· 2025-07-09 04:19
行业ETF表现 - 能源业ETF收涨2.68%至88.50美元,年初至今累计上涨4.97%,总市值达221.63亿美元 [1][2] - 半导体ETF上涨1.33%至283.48美元,年初至今涨幅达17.06%,总市值33.51亿美元 [1][2] - 生物科技指数ETF上涨0.94%至129.33美元,总市值102.69亿美元,但年初至今下跌2.09% [1][2] - 区域银行ETF上涨0.91%至63.15美元,年初至今上涨6.06%,总市值52.70亿美元 [1][2] - 银行业ETF上涨0.69%至58.46美元,年初至今上涨6.87%,总市值45.25亿美元 [1][2] - 全球航空业ETF微涨0.55%至23.94美元,但年初至今下跌5.56%,总市值7541.10万美元 [2] - 科技行业ETF上涨0.54%至256.29美元,年初至今上涨10.60%,总市值815.15亿美元 [2] - 医疗业ETF上涨0.45%至134.97美元,总市值258.29亿美元,但年初至今下跌1.04% [2] - 全球科技股ETF上涨0.39%至92.92美元,年初至今上涨9.85%,总市值13.01亿美元 [2] 下跌行业ETF - 可选消费ETF下跌0.34%至217.66美元,年初至今下跌2.51%,总市值273.39亿美元 [1][2] - 网络股指数ETF下跌0.77%至267.17美元,但年初至今仍上涨9.87%,总市值177.40亿美元 [1][2] - 金融业ETF下跌0.89%至52.21美元,年初至今上涨8.79%,总市值581.12亿美元 [1][2] - 日常消费品ETF下跌0.93%至81.35美元,总市值137.66亿美元,但年初至今仍上涨4.75% [2] - 公用事业ETF下跌1.06%至81.14美元,年初至今上涨8.71%,总市值117.79亿美元 [2] 个股表现 - 标普500能源板块中,DVN、哈里伯顿、APA、西方石油公司、赫斯公司、贝克休斯、Diamondback Energy涨幅均超过4.21% [1] - Diamondback能源在纳斯达克100指数成分股中表现第五 [1] - EQT下跌2.33%,Expand能源下跌2.38% [1]
道指狂泻422点,关税重击美股特斯拉日系车企创最大跌幅
搜狐财经· 2025-07-08 14:33
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宣布自8月1日起对日本、韩国输美商品全面征收25%关税,对南非、哈萨克斯坦等12国加征25%至40%不等的惩罚性关税 [1][3] - 南非商品征30%,老挝、缅甸高达40%,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25%,平均税率远超当前10%的基准线 [3] - 任何通过第三国转运规避关税的行为将招致更高税率 [3] 金融市场反应 - 道指暴跌422点,跌幅0.94%,标普500指数失守6230点,恐慌指数VIX跳涨1.77% [1] - 三大股指跌幅持续扩大,标普500一度暴跌1.2%,道指最深下挫680点 [3] - 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逆市收涨0.59%,云米科技暴涨59.04%,比特起源飙升48.84%,新氧大涨32.31% [4] 行业板块表现 - 美股行业ETF全线飘绿,半导体ETF暴跌1.36%,全球航空业ETF下挫1.29%,生物科技指数ETF重挫1.45% [3] - 科技巨头集体沦陷,特斯拉股价暴跌6.79%,苹果、谷歌跌幅均超1.5%,仅亚马逊勉强收平 [3] - 汽车板块重灾区,日产、丰田美国存托凭证(ADR)盘中双双跌超4%,最终分别收跌3.9%和4% [3] - "T朗普关税输家"指数下跌1.35%,成分股美妆公司e.l.f. Beauty暴跌6.56% [3] 避险资产波动 - 现货黄金亚盘一度跌破3300美元心理关口,随后上演深V反转,最终基本收复失地 [6] - 白银跌幅从2%收窄至不足1%,美元指数反弹0.6%至两周高点 [6] - 新兴市场货币遭遇四月以来最黑暗一天,日元、韩元兑美元贬值超1%,南非兰特短线跳水1.5% [6] 科技行业动态 - 苹果AI核心人物庞若明被Meta以数千万美元年薪挖角,重创苹果人工智能布局 [6] - 花旗将英伟达目标价上调至190美元,看好其Blackwell GB200芯片主导全球AI基建浪潮 [6] - 云计算新贵CoreWeave宣布以90亿美元全股票收购Core Scientific,后者股东获得66%溢价 [6] 美联储政策预期 - 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已超50%,较此前预期提前三个月 [7] - 高盛首席经济学家David Mericle将终端利率预期从3.5%-3.75%下调至3%-3.25% [7] - 工资增速放缓、旅行需求疲软带来的通缩压力正为美联储转向铺平道路 [7]
“液态阳光”造白糖:中科院科学家首次实现甲醇合成蔗糖
环球网资讯· 2025-07-08 10:58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7月8日消息,据中科院官方消息,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首次通 过构建体外生物转化系统,实现甲醇合成蔗糖,突破了依赖自然种植甘蔗和甜菜获取蔗糖的局限,为更 多糖分子的生物合成提供研究思路。 这项研究的意义远不止于成功合成蔗糖,它搭建起的体外生物转化平台,恰似一把能开启"人工糖世 界"大门的密钥。科研人员借助该平台,不仅合成了低分子量淀粉、纤维寡糖等功能糖产品,而且产物 得率颇高,这些产品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和饲料领域。 科研人员所开发的体外生物合成系统,能够与电催化或热催化还原二氧化碳的过程相耦合,真正达成了 从二氧化碳从头开始转化合成蔗糖的目标。 该研究以二氧化碳为核心原料,实现了将其人工转化为食品和化学品。未来,科研人员计划在系统中引 入不同的酶催化剂,以合成自然界中含量稀少却功效独特的糖分子,这一举措对推动绿色发展或将产生 积极影响。(青山) 此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已凭借化学手段,成功将二氧化碳固定并合成甲醇,这一过程被 誉为"液态阳光"的制造工艺。 倘若在完成二氧化碳固定之后,能够从工业废弃物里获取甲醇等低碳分子,再借助生物手段将它们转化 为糖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