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能源

搜索文档
“菜小西”出圈、风机“起舞”、灵芝“生金”……看阳山产业“变形记”
南方农村报· 2025-09-17 18:50
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 阳山县农业产值持续增长 通过土地 链条 主体 品牌四轮驱动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 品牌化 融合化发展[4] - 全县累计流转土地14.76万亩 整治整合土地19.22万亩 土地利用率极大提升[7] - 清远(阳山)鸡年出栏1703.55万羽 产值约13.04亿元 阳山西洋菜种植面积1.8万亩 产值13.5亿元 阳山丝苗米种植面积16万亩 综合产值6亿元 阳山淮山种植面积0.6万亩 综合产值2.7亿元 阳山玉米种植面积9.9万亩 产值约1.6亿元[7] - 登记在册农业经营主体1634家 包括农民合作社678家 家庭农场700家 农业企业256家[11] - 成功打造阳山鸡 西洋菜 淮山三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阳山西洋菜AI推广大使促成超亿元产销合作签约[11] 林下经济发展 - 充分发挥402.5万亩林地资源和73.53%森林覆盖率的禀赋优势 系统布局林下产业[15] - 完成林地经营权流转16.66万亩 同比增长9.17% 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3.11亿元 抵押林地面积13.57万亩[18] - 秤架瑶族乡林下灵芝种植基地年产干灵芝近1万斤 市场均价每斤800元 带动周边农户种植400多亩[18] - 全县林业总产值达6.56亿元 同比增长28.9%[21] - 与省林科院等科研单位合作 推广优质品种 累计培训林农和技术骨干4.5万人次[22] 文旅融合发展 - 阳山是广东省旅游强县 中国绿色名县 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 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23] - 投入200万元打造非遗陈展馆 推动非遗展示与文化活动相结合[26] - 举办粤港澳大湾区龙舟邀请赛 匹克球公开赛等大型赛事40多场[31] - 全县登记在册民宿达126家 大崀镇松林村"果然居·松林小筑"民宿试营业即爆红网络[34] - 小江镇下坪村累计接待游客1.2万人次 实现特色农产品销售及红色教育产值约60万元[38] 绿色能源发展 - 阳山是中国绿色名县 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 年均风速6.5米/秒以上 常年日照平均时数1700小时左右[39] - 石羊楼风电项目年均上网绿色清洁电能达1.2亿度 年减排二氧化碳12.8万吨[43] - 14个风电项目列入广东省陆上风电发展规划 其中5个项目建成并网 累计装机规模达30万千瓦[43] - 与中国能建西南院签署协议 投资20亿元建设200兆瓦分布式光伏和200兆瓦分散式风电项目[44] - 中核阳山300兆瓦农光互补项目是广东省最大地面集中式光伏项目 年发电量可达3.3亿千瓦时 年节约标准煤10.2万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5万吨[46] - 风电 光伏累计装机容量达876兆瓦 新能源年发电量突破11亿千瓦时 相关固定资产投资超22亿元[49] 特色产业多元化发展 - 江英镇旱地西洋菜2024年种植面积同比增长40% 七拱镇丝苗米2025年预计种植面积5.67万亩 产值1.56亿元[50] - 青莲镇蚕桑产业种植户达300多户 面积从2000多亩扩至4000多亩 产业总值提升至2000多万元[50] - 黄坌镇茶叶产业2024年种植达2300多亩 产值超500万元 秤架瑶族乡灵芝种植面积从30亩扩至1833亩[50] - 黎埠镇农光互补项目累计收入超1400万元 缴税近400万元[51] - 阳城镇枸杞叶产业形成6000亩种植规模 1.5亿元年产值产业带[51] - 杜步镇澳洲坚果产业预计总投资6000万元 全产业链年产值将破1亿元[51] - 太平镇"灵芝鸡"2024年出栏约4万羽 产值近400万元 岭背镇蒲芦洲村沙田柚今年预计产量3000吨 收入突破3000万元[55]
截至2025年8月,延庆“两区”建设入库项目已达1219个
新京报· 2025-09-17 15:08
项目落地与产业发展 - 截至2025年8月延庆"两区"入库项目总数达1219个 落地出库项目740个 落地率60.7% 累计入库项目总数在生态涵养区排名第二 [1] - 中关村延庆园企业营收突破千亿 2025年上半年规上工业产值增速居全市第二 [2] - 新质生产力成为高质量发展强引擎 绿色能源、体育科技、现代园艺等产业协同发展 [2] 文旅产业建设成果 - 八达岭长城打造世界级大景区 世园园区2024年接待游客140.8万人次 实现四季不打烊运营 [1] - 冬奥场馆转型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 五年来举办74场冰雪赛事含22场国际国家级赛事 带动24万人次参与冰雪运动 [1] - 延庆区作为全市唯一获国务院生态文明建设督查激励的区 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1] 低空经济发展 - 依托全国首批北京唯一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 集聚超百家企业 建成全市首个低空技术产业园和无人机科技馆 [2] - 开通八达岭长城常态化无人机配送航线 部署全国首个5G-A+北斗低空通感组网 [2] - 低空经济成为延庆特色标杆产业 [2] 未来发展规划 - 延庆区将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 充分发挥长城世园冬奥资源优势 [2] - 加强招商引资 推动更多优质项目落地延庆 [2]
首届北京绿色发展论坛将举办
北京晚报· 2025-09-16 13:42
论坛概况 - 首届北京绿色发展论坛于9月22日至24日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举办 包含19场专项活动[1] - 专项活动包括1场绿色产业博览会 5场绿色发展会客厅及13场平行论坛[1] 论坛定位与目标 - 论坛以"绿色北京新航程 绿色经济新标杆"为主题 打造五大平台:政策成果发布平台 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产业发展赋能平台 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及城市形象传播平台[2] - 为北京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提供新助力 为京津冀打造绿色发展高地提供新动能[2] - 邀请北京城市副中心 中新天津生态城及河北雄安新区交流绿色发展经验[2] 参与主体与活动安排 - 邀请通州区 顺义区 昌平区 房山区 平谷区举办城市会客厅 共同开展推介活动[3] - 联合18家社会机构开展平行论坛 绿色科普及低碳生活等系列活动[3] - 系统发布北京市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重大成果 举办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揭牌仪式[3] - 发布《北京市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和《北京绿色经济发展蓝皮书(2025)》[3] 绿色产业博览会 - 绿色产业博览会在户外环形走廊带举办 展示七大绿色产业发展方向[4] - 博览会面积约1.2万平方米 是去年面积的3倍 预计日均参观量达1万人次[4] - 外地企业参展数量占比超过30% 覆盖七大绿色产业方向[4] - 北京绿色交易所 北京ESG研究院等绿色专业服务机构亮相博览会[4] - 华夏银行 邮储银行 民生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分享绿色金融转型实践[4] - 北投集团展示绿色建筑 绿色能源等技术应用[4]
服贸会全球绿色经济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多方共议绿色转型与创新发展
中国化工报· 2025-09-16 10:18
绿色经济发展论坛核心观点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绿色经济发展论坛围绕绿色转型与创新发展开展交流研讨 重点包括产业绿色转型 资源循环利用 节能降碳与环保产业 AI赋能等新业态新模式 [1] - 强制碳市场扩容可满足碳市场发展需求 构建碳减排激励约束新格局 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 催生碳核查 碳金融等新兴领域 为企业带来新增长点 [1] - 企业需提前规划并主动适应强制碳市场扩容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 循环经济实践与规划 - 天津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循环经济实践经验 未来将建设一体化绿色产业平台 全面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 [1] - 园区重点聚焦城市矿产开发 废弃物零填埋 再生资源跨境流通等领域 打造大型城市绿色治理和循环经济发展的中国方案 [1] 能源集团绿色转型路径 - 国家能源集团绿色低碳转型围绕四方面开展:参与零碳园区建设 分区域级 园区级 企业级推进低碳项目 推动传统能源转型 落地生物质耦合与污泥掺烧技术项目 [2] - 能源转型需统筹多学科技术 低碳建设需集成技术转化能力与资源整合能力 [2] AI与绿色能源融合 - AI作为绿色能源与装备制造转型核心引擎 可提升绿色能源生产效率 推动全链条智能化 实现降本增效与零碳目标 [2] - 华电集团正在构建AI+应用创新体系 推动AI与能源深度融合 [2] 国际合作与ESG发展 - ESG中环境是关键要素 中国是最早推动低碳发展的国家之一 [2] - 一带一路被定位为低碳项目孵化器 期待中法企业在绿色经济领域共享技术与利益 [2]
走进服贸会丨共享开放合作机遇 共促服务贸易升级
人民日报· 2025-09-15 15:46
展会成果与规模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达成建筑、信息技术、金融等领域超900项成果[1] - 吸引80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设展办会 覆盖20多个服务贸易前30强国家和地区 整体国际化率超20%[2] - 数字平台供需大厅发布对接项目3000余项 "商务约见"发起邀约近8500人次[6] 国际合作与市场拓展 - 拉脱维亚通过服贸会提升本国品牌在中国市场认知度 拓展文旅领域合作[2] - 巴基斯坦企业通过平台寻找商机 期待在数字产业领域与中国企业达成合作[4] - 法国"一带一路"促进会见证多项合作项目从概念到实践 体育服务、教育培训、健康养老等优势服务业获得更多中国市场机遇[4] - 佛得角计划通过服贸会展示特色产品和文化资源 促进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4] 数字创新与技术应用 - 澳大利亚Canva可画公司在中国上线超过16万款中文模板 大幅提升用户创作效率[6] - 强生公司获得"创新—落地—推广"全周期支持 促进全球优质医疗资源与中国临床需求精准对接[6] - 捷克贝斯塔尔公司展示热能存储专利技术 可实现电能与热能高效转化 成本低且零排放[7] 政策影响与行业趋势 - 中国服务贸易正从传统领域向高附加值领域加速转型[7] -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服务贸易国 服务贸易保持稳定增长并呈现多元化发展[8] - 中国持续扩大服务贸易领域对外开放 为全球服务贸易增长注入动能[7][8] - 全面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 深化服务贸易国际合作[9] 国际评价与认可 - 服贸会被誉为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对接国际标准和规则的试验田[7] - 中国持续开放的政策深刻重塑全球消费与贸易格局 成为全球服务贸易增长的稳定器和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动能源[8] - 中国通过规则对接和能力建设推动可持续合作 使开放红利惠及更多国家[8]
易海创腾B2B品牌出海营销峰会圆满落幕,“广州开发区品牌周”正式启动
搜狐财经· 2025-09-15 11:39
9月12日,由广州市商务局指导,广州开发区商务局支持,易海创腾主办,领英、Google Ads、南方美谷、 中国民生银行广州三元里支行协办的广州"跨境电商+产业带"系列活动【"聚势·B2B品牌出海"营销峰会 暨"广州开发区品牌周"】启动仪式在广州成功举行。本次活动汇聚近300家B2B外贸工厂、工贸一体化企业 及跨境电商企业代表,围绕"品牌如何成为外贸新增长引擎"展开深入探讨,共同探索中国制造业品牌出海 的新路径。 【广州开发区品牌周】项目由广州开发区商务局主导、易海创腾联合执行,旨在通过企业走访、精品沙 龙、海外媒体平台游学等系列活动,系统赋能区内企业,帮助其提升国际品牌竞争力与全球影响力,为广 州开发区制造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广州开发区坐落于黄埔区,目前黄埔区是湾区先进制造业核心区, 已形成汽车制造、新型显示、绿色能源、新材料、美妆大健康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和生物科技、高端装 备、集成电路三大百亿级产业集群,已形成"上游原材料—中游制造—下游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广州开 发区品牌周】的启动,正是要把这条"黄金产业带"整体推向海外,实现从规模红利到品牌红利的跨越。 广州市商务局对外贸易发展处副处长凌泉发表致辞 ...
新天绿色能源:2025年中期净利润14.12亿元 同比下降1.23%
中国证券报· 2025-09-15 10:3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9.04亿元,同比下降10.16% [2] - 归母净利润14.12亿元,同比下降1.23%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0.82亿元,同比增长47.03% [2][10] - 基本每股收益0.34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26%,较上年同期下降0.32个百分点 [2][10] 估值指标 - 以9月14日收盘价计算,公司市盈率(TTM)约10.29倍,市净率(TTM)约0.76倍,市销率(TTM)约0.85倍 [2] - 近年市盈率呈现波动变化,2022年12月达9.28倍 [3][4] 现金流结构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0.82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7.33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31.24亿元 [10] - 货币资金较上期末大幅增加55.16%,占总资产比重上升1.73个百分点 [15] 资产结构变化 - 固定资产较上期末减少1.12%,占总资产比重下降3.5个百分点 [15] - 交易性金融资产新增占比0.77%,上期末为0 [15] -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增加10.08%,占总资产比重上升0.41个百分点 [15] 负债结构变化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减少18.34%,占总资产比重下降2.3个百分点 [18] - 其他流动负债大幅增加144.08%,占总资产比重上升0.94个百分点 [18] - 其他应付款增加14.71%,占总资产比重上升0.64个百分点 [18] - 长期借款增加3.7%,但占总资产比重下降0.52个百分点 [18] 偿债能力指标 - 2025年上半年流动比率0.75,速动比率0.66 [21] - 流动比率较2024年的0.79有所下降,低于A股行业均值和中位数 [22]
共享开放合作机遇 共促服务贸易升级(走进服贸会)
人民日报· 2025-09-15 06:03
展会成果与规模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达成建筑、信息技术、金融等领域超900项成果 [1] - 展会吸引80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设展办会 覆盖20多个服务贸易前30强国家和地区 整体国际化率超20% [2] - 数字平台供需大厅发布对接项目3000余项 "商务约见"发起邀约近8500人次 [4] 国际合作与市场拓展 - 拉脱维亚通过展会提升本国品牌在中国市场认知度 促进文旅领域合作 [2] - 巴基斯坦企业通过平台寻找商机并提升知名度 期待在数字产业领域与中国企业合作 [2] - 法国"一带一路"促进会见证多项合作项目从概念到落地 体育服务、教育培训、健康养老等法国优势服务业获得更多中国市场机遇 [2] - 佛得角计划通过展会展示特色产品和文化资源 促进与中国建交50周年经贸合作 [3] 数字化与技术创新 - 澳大利亚企业Canva可画在中国市场上线超过16万款中文模板 大幅提升用户创作效率 [4] - 强生公司获得"创新—落地—推广"全周期支持 促进全球医疗资源与中国临床需求精准对接 [4] - 捷克企业贝斯塔尔带来热能存储专利技术 可实现零排放电能转化 自2014年起与中国科技企业开展合作 [5] 行业趋势与权威报告 - 中国服务贸易正从传统领域向高附加值领域加速转型 [5] -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服务贸易国 服务贸易保持稳定增长并呈现多元化发展 [6] - 中国持续扩大服务贸易领域对外开放 为全球服务贸易增长注入动能 [5][6] 全球影响与政策开放 - 中国通过全面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和促进服务出口政策深化国际合作 [7] - 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 中国开放政策重塑全球消费与贸易格局 成为全球服务贸易增长核心增长极 [6] - 中国注重通过规则对接和能力建设推动可持续合作 使开放红利惠及更多国家 [6]
寻路全球绿色经济新空间
北京商报· 2025-09-14 00:06
全球绿色经济发展论坛核心观点 - 全球绿色转型进入创新驱动关键阶段 论坛聚焦绿色经济创新与全球合作 共同推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1] 绿色金融工具发展 - 绿色债券及SDGs债券将成为重要金融工具 推动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1] - 多边开发银行在融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解决环境及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1] 中国绿色产业全球化趋势 - 中国绿色产业全球化从产品出海深化为产业出海 竞争优势从价格优势跃升为价值引领[1] - 品牌竞争力 技术原创性和标准制定权成为核心[1] - 亚洲 非洲 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将成为重要增长引擎和绿色贸易发展伙伴[1] 碳市场发展影响 - 强制碳市场扩容实现碳排放交易从单一市场管控向多元管控转变 纳入更多边际减排成本和不同主体[2] - 碳市场完善催生碳核查 碳监测 碳咨询 碳金融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 为企业带来新业务增长点[2] 能源行业绿色转型挑战 - 能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需要熟悉行业并适应地方政策 需一项目一方案和一企一策的综合能源转型方案[2] - 低碳技术需要极强技术转换能力 从实验室到小试再到中试 是技术和产业相融合协同推进的产业创新[2] 人工智能在绿色能源转型中的作用 - 人工智能成为驱动绿色能源与装备制造转型的核心引擎[2] - 机器学习与大模型显著提升绿色能源生产效率和智能化水平[2] - 人工智能驱动绿色能源全链条智能化跃迁 实现清洁能源降本增效与零碳目标协同突破[2] - 人工智能驱动智能装备向自诊断 自优化 自进化跃迁 实现效能极限突破与全生命周期价值重塑[2] 零碳园区建设重点 - 建设零碳园区重点是优化能源结构 从供给端调整能源结构 从需求端提高能效 在生产端改进生产工艺和优化产业布局[3] - 零碳园区建设分为八个步骤 包括核算能源供应和消费情况 核算碳排放情况 可行性分析预测 制定建设目标 制定阶段目标 加快清洁能源转型 改进基础设施 预测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3][4] 零碳园区核心价值 - 创建零碳园区最核心价值是降本增效和提高经济效益 通过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通过余热余压回收和智慧管控平台实现节能技术深度赋能[4] - 零碳园区提升品牌形象并促进招商引资 满足企业对低碳基础设施需求 应对国际碳贸易壁垒[4] - 零碳园区培育绿色产业并打造经济增长新动能 通过技术开发和产业链转型培育新兴业态 实现技术突破到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 打造区域绿色发展核心引擎[4]
2025服贸会 | 国内外政、企、学界代表共话绿色经济创新与全球合作
北京商报· 2025-09-12 22:28
全球绿色经济发展论坛核心观点 - 全球绿色转型进入创新驱动关键阶段 聚焦绿色经济创新与全球合作推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 [1] 绿色金融工具发展 - 绿色债券及SDGs债券将成为重要金融工具 多边开发银行可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解决环境社会可持续问题 [2] 中国绿色产业全球化趋势 - 绿色产业从产品出海深化为产业出海 通过海外建厂和技术授权加强本地化运营 [3] - 竞争优势从价格优势跃升为价值引领 核心是品牌竞争力技术原创性和标准制定权 [3] -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成为重要增长引擎和绿色贸易发展伙伴 [3] 碳市场发展影响 - 强制碳市场扩容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构建碳减排激励约束机制新格局 [4] - 碳排放交易从单一市场管控向多元管控转变 纳入更多边际减排成本和不同主体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 [4] - 碳市场完善催生碳核查碳监测碳咨询碳金融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 带来新业务增长点 [4] 能源行业转型挑战 - 绿色低碳转型需跨专业多项技术整合 要求一项目一方案一企一策的综合能源转型方案 [5] - 低碳技术需要极强技术转换能力 需经历实验室到小试到中试的产业创新过程 [5] - 需要具备资源整合和组织协调能力的项目管理人才 [5] 人工智能驱动转型 - 人工智能成为驱动绿色能源与装备制造转型的核心引擎 [6] - 机器学习与大模型显著提升绿色能源生产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6] - 人工智能驱动绿色能源全链条智能化跃迁 实现降本增效与零碳目标协同突破 [6] - 人工智能驱动智能装备向自诊断自优化自进化跃迁 实现效能极限突破与全生命周期价值重塑 [6] 零碳园区建设重点 - 建设零碳园区重点优化能源结构 供给端调整能源结构 需求端提高能效 生产端改进生产工艺和优化产业布局 [7] - 零碳园区建设分八个步骤:能源核算、碳排放核算、可行性分析、目标制定、阶段规划、清洁用能转型、基础设施调整、效益预测 [7] 零碳园区核心价值 - 实现降本增效提高经济效益 通过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降低用电成本 余热余压回收和智慧管控平台实现节能技术深度赋能 [8] - 提升品牌形象促进招商引资 满足低碳基础设施需求应对国际碳贸易壁垒 [8] - 培育绿色产业打造经济增长新动能 通过技术开发和产业链转型培育新兴业态 实现技术突破到产业升级良性循环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