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

搜索文档
边界扩围 标准统一 绿色金融释放增长空间
中国证券报· 2025-07-28 05:06
绿色金融目录更新 -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新增绿色贸易、绿色消费门类,扩充绿色金融业务边界[1] - 目录涵盖节能降碳产业、环境保护产业等9大门类,首次系统性统一绿色信贷与绿色债券支持的经济活动边界[2] - 新版目录解决国内绿色金融标准不统一痛点,增加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要素并对低碳经济活动额外标注[2] 标准统一与市场影响 - 原银保监会绿色融资统计制度与人民银行绿色贷款专项统计制度存在差异,新版目录历史性统一各类绿色金融产品标准[3] - 标准统一将增强绿色信贷与绿色债券等产品衔接,提升绿色金融市场流动性并降低识别成本[3] - 金融机构可运用目录建立绿色资产分类体系,企业可明确项目绿色属性及碳减排贡献[6] 业务范围扩展 - 新增绿色贸易门类包括高效节能装备、新能源装备等贸易,绿色消费涉及新能源汽车、节能型设备等终端产品[4] - 绿色金融支持范围从生产环节扩展至贸易和消费环节,形成新增长点[4] - 绿色消费贷款纳入统计框架,推动"消费反哺生产"良性循环[4][7] 行业转型与工具创新 - 目录为钢铁、石化等高碳行业提供转型路径,支持其通过清洁生产改造等获得绿色金融助力[5] - 绿色债券累计发行达4.3万亿元,其中绿色金融债1.8万亿元,绿色贷款余额42.39万亿元且上半年增长14.4%[6] - 绿色债券发行成本优势突出,募集资金用途明确且市场利率较低,推动规模快速增长[7]
东盟贸促会会长波尚琅:新兴领域正成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新增长点
中国经济网· 2025-07-25 16:09
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现状 - 中国连续16年稳居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 东盟连续5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1] - 中国-东盟自贸区3 0版谈判于2024年5月全面完成 为双边经贸合作释放巨大潜力 [1] - RCEP深入实施与自贸区升级共同构建区域经济繁荣发展的制度框架 [1] 重点合作领域 - 基础设施和制造业成果丰硕 高新技术 数字经济 绿色经济成为新兴增长点 [1] - 数字丝绸之路建设聚焦5G 人工智能等领域合作 中国在数字技术产业具有领先优势 [2] - 绿色转型合作涉及可再生能源开发 节能减排及绿色金融 中国在绿色能源技术装备制造方面经验丰富 [2] 东盟贸促会职能规划 - 政策沟通方面整合专家智库资源 帮助企业把握政策红利与规避风险 [1] - 企业对接方面组织系列经贸活动 依托服务网络精准匹配需求 [1] - 生态构建方面推动贸易便利化 营造公平透明营商环境 加强人文交流提供软支撑 [1] 未来合作机制 - 计划建立常态化多层次机制 在高层对话基础上增设行业企业层面交流平台 [2] - 继续举办东盟秘书长北京圆桌会等国际会议 促进企业专家深度交流 [2] - 通过经验共享推动务实项目落地 实现互利共赢 [2]
金融领域三大积极变化 助力广东经济稳中向好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5 08:46
广东经济金融运行态势 - 2025年上半年广东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金融领域支撑主要体现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五篇大文章"领域贷款增速高于总体贷款增速 [1] - 1-5月广东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33万亿元,直接融资占比29.2%(同比提升2.5个百分点),其中地方政府债券融资2399亿元、企业债融资1252亿元 [2] - 制造业贷款上半年增加2787亿元(同比多增140亿元),占各项贷款增量22.6%,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速7.8%显著高于整体贷款增速 [2] 重点领域金融支持 - 城中村专项借款发放1697亿元,带动基础设施、房地产等相关行业贷款增加4840亿元 [2] - 粤东西北地区贷款余额2.8万亿元(同比+7.0%),受"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政策牵引 [2] - 科技贷款余额5.6万亿元(同比+7.3%),科技创新债券发行207.5亿元,包括东莞银行15亿元专项金融债 [3] 科技金融创新 - 推出"益企共赢计划""股贷担保租""认股权+贷款"三大服务模式,构建全生命周期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3] - 研发阶段创新"科技人才贷""科技研发贷""前期贷",转化阶段落地全国首笔"技术入股贷"、广东首笔"中试贷" [4] - 生产阶段推广"创新积分贷"(江门肇庆授信1200亿元)、"评级贷"(东莞90家企业获贷1.9亿元) [4][5] 绿色金融发展 - 绿色贷款余额4.2万亿元(同比+18.4%),碳减排支持工具发放贷款7.35亿元 [5] - 转型金融贷款发放33.6亿元(39笔),覆盖水泥、钢铁等高碳行业,推出"工业低碳转型贷""降碳贷"等产品 [5][7] - 系统化推进转型金融标准应用,包括国际国内互认标准、广东团体标准等 [7] 存款与融资结构 - 6月末住户及企业活期存款余额同比+8.8%(比各项存款增速高3.2个百分点),年初以来增加5297亿元 [3] - 存款活期化趋势显现,反映利率调整政策效应促进消费投资 [3] - 债券融资占比提升因优质企业和基建项目偏好低成本融资 [2]
央行:房地产贷款增速回升
财联社· 2025-07-22 16:20
金融机构贷款总体情况 - 2025年二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68.56万亿元 同比增长7.1% 上半年增加12.92万亿元 [2] 企事业单位贷款 - 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182.47万亿元 同比增长8.6% 上半年增加11.5万亿元 [3] - 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余额62.04万亿元 同比增长9.4% 上半年增加4.25万亿元 [3] - 中长期贷款余额116.79万亿元 同比增长8.3% 上半年增加7.08万亿元 [3] - 固定资产贷款余额76.82万亿元 同比增长7.8% 上半年增加4.33万亿元 [3] - 经营性贷款余额75.12万亿元 同比增长8% 上半年增加5.84万亿元 [3] 工业和基础设施相关行业贷款 - 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26.27万亿元 同比增长10.7% 增速高于各项贷款3.9个百分点 上半年增加1.74万亿元 [4] - 重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22.35万亿元 同比增长10.2% [4] - 轻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3.92万亿元 同比增长13.6% [4] - 服务业中长期贷款余额71.62万亿元 同比增长6.8% 上半年增加3.99万亿元 [4] - 不含房地产业的服务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7.3% [4] - 房地产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4.9% [4] - 基础设施相关行业中长期贷款余额43.11万亿元 同比增长7.4% 增速高于各项贷款0.6个百分点 上半年增加2.18万亿元 [4] 普惠小微贷款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5.5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3% 增速高于各项贷款5.2个百分点 上半年增加2.63万亿元 [6] - 农户经营性贷款余额9.92万亿元 上半年增加3516亿元 [6] - 助学贷款余额2677亿元 同比增长28.4% [6] 绿色贷款 - 绿色贷款余额42.39万亿元 比年初增长14.4% 上半年增加5.35万亿元 [7] - 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贷款余额18.75万亿元 上半年增加2.11万亿元 [7] -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贷款余额8.25万亿元 上半年增加5889亿元 [7] - 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贷款余额4.95万亿元 上半年增加5622亿元 [7] - 电力燃气及水供应业绿色贷款余额8.66万亿元 上半年增加6742亿元 [7] - 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绿色贷款余额7.64万亿元 上半年增加6397亿元 [7] 涉农贷款 - 涉农贷款余额53.19万亿元 同比增长7.4% 增速高于各项贷款0.6个百分点 上半年增加3.07万亿元 [8] - 农村贷款余额38.95万亿元 同比增长7.4% 上半年增加2.15万亿元 [8] - 农户贷款余额18.59万亿元 同比增长3.7% 上半年增加3934亿元 [8] - 农业贷款余额6.9万亿元 同比增长8.1% 上半年增加5451亿元 [8] 房地产贷款 - 房地产贷款余额53.33万亿元 同比增长0.4% 增速比上年末高0.6个百分点 上半年增加4166亿元 [9] - 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3.81万亿元 同比增长0.3% 上半年增加2926亿元 [9] - 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7.74万亿元 同比下降0.1% 增速比上年末高1.2个百分点 上半年增加510亿元 [9] 科创企业贷款 -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3.46万亿元 同比增长22.9% 增速高于各项贷款16.1个百分点 [10] - 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18.78万亿元 同比增长8.2% 增速高于各项贷款1.4个百分点 [11] 住户消费贷款 - 住户贷款余额84.01万亿元 同比增长3% 上半年增加1.17万亿元 [12] - 经营性贷款余额25.09万亿元 同比增长5.4% 上半年增加9238亿元 [12] - 不含个人住房贷款的消费性贷款余额21.18万亿元 同比增长6% 上半年增加1950亿元 [12]
零碳园区提速发展,新能源、数字化等企业迎来利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6 17:03
零碳园区政策框架与实施路径 - 国家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提出八项重点任务包括用能结构转型、节能降碳、产业结构调整等 [1][2] - 政策采取"试点先行、分阶段推进"策略,2025年确定首批国家级零碳园区名单,优先在新能源资源丰富地区试点 [1] - 零碳园区定义为通过技术和管理手段使二氧化碳排放降至"近零"水平,并具备"净零"条件的园区 [1] 零碳园区建设资金支持机制 - 统筹利用现有资金渠道(如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鼓励政策性银行提供中长期信贷,支持企业发行绿色债券 [3] - 形成"财政+金融"双轮驱动模式,多元化资金支持将加速项目落地 [3] 受益行业与企业准入条件 - 新能源(风光发电设备、储能、氢能)、数字化(能碳管理平台、智慧能源系统)、绿色金融(信贷及债券)企业将率先受益 [4][5] - 园区建设主体需为省级及以上开发区,需具备能耗统计基础且3年内无重大安全环境事故 [4] 企业核心能力建设要求 - 能源管理能力:可再生能源消纳优化、微电网运营 [5] - 碳资产管理能力:碳排放核算、碳信用开发全流程 [5] - 技术创新能力:氢能、CCUS技术工程化落地 [5] - 数字化转型能力:部署碳监测设备及实时数据分析平台 [5] 零碳园区技术模式与发展趋势 - 推广绿电直连、新能源就近接入增量配电网等绿色电力直接供应模式 [6] - 德勤报告预测"十五五"期间绿电直供模式将快速发展,整合储能、可调节负荷等资源构建能源方案 [6] - 未来可能呈现分散式系统或集中式单一主体形态,独立园区模式在欧美市场已验证可行性 [6]
浙江湖州可持续发展实践经验亮相联合国
中国新闻网· 2025-07-16 16:07
可持续发展实践成果 - 湖州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走出生态美、产业新、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1] - 2022年湖州市被评为长三角唯一的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可持续发展指数连续两年中国排名第一 [1] - 湖州市被联合国认定为"生态文明国际合作示范区",并荣获"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称号 [1] 生态修复与文旅融合 - 太湖龙之梦乐园项目将废弃矿坑群改造为超大型文旅综合体,最深处达70米的"生态伤疤"得到修复 [2] - 采用"矿坑建筑化"思路,依托独特地形地貌,实现废弃矿山与文旅开发的深度融合 [2] 绿色金融创新 - 湖州自2017年起作为中国首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体系化推进绿色金融实践 [2] - 出台26项绿色金融标准和实施规范,建立ESG、碳账户等数字化评价系统 [2] - 通过"绿色低碳画像"引导金融机构为绿色融资主体提供差异化定价、更高授信额度和更低融资利率 [2] 传统农业智慧 - 桑基鱼塘系统运行约2500年,形成"池塘养鱼-塘基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的生态循环 [8] -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间少有的美景,良性循环的典范" [8] 乡村转型案例 - 安吉余村从炸山开矿的水泥厂转型发展生态经济,20年努力成为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 [8] - 入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首批世界最佳旅游乡村 [8]
市场评论:最新绿金目录出炉,“中国分类法”显雏形
浙商证券· 2025-07-16 15:26
政策解读 - 2025年7月14日三部门发布《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参考依据为2021年版绿债目录和2024年版绿色低碳转型产业目录[11][13] - 绿金目录分九大类产业领域,含38类二级项目、271项三级项目[14] 政策亮点 - 将绿色金融支持项目与国民经济行业代码匹配,为统计活动提供依据,对探索绿色金融分类法有重要意义[19] - 引入“碳减排效益”标签,区分项目为有直接碳减排效益、有低碳赋能贡献和无标签项目,为投资绿色低碳项目提供参考[20] - 继承2024年版目录框架并拓展,新增“绿色贸易”和“绿色服务”板块,新增41项三级项目,删去16项三级目录[23] 政策影响 - 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年底逐步应用到绿色债券、绿色贷款等金融工具上[26] - 统一适用于各类绿色金融产品,拓展供给、提升质量、打通统计可比性,有助于识别权益资产绿色收入,为推动绿色股票奠定基础[26] 风险提示 - 经济修复不及预期,影响ESG市场发展[29] - ESG相关政策推行不及预期,降低投资者信心[29] - 市场情绪与偏好波动,使ESG投资面临资金撤离等风险[29]
三部门印发《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
快讯· 2025-07-14 19:38
据中国人民银行消息,为加强绿色金融市场流动性,提升绿色金融资产管理效率、降低识别成本,人民 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印发《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统一适用于各类绿色金 融产品。沪深北交易所上市及股票发行、新三板挂牌及股票发行业务暂不适用。各相关单位要以《绿色 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为基础,结合各自领域绿色发展目标任务和绿色金融体系建设情况,研 究制定和落实相关配套支持政策,加强宣传引导,发挥好各类绿色金融工具对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 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支持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中国人民银行) ...
ESG热点周聚焦(7月第2期):创业板综指引入ESG负向剔除机制
国信证券· 2025-07-13 16:21
核心观点 - 海外ESG热点事件在绿色金融、碳中和、企业治理与环境保护四条主线上,政策、市场、技术协同发力,助力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与气候应对 [2] - 国内ESG热点事件呈现“制度+项目+资本”三位一体推进格局,政策端出台顶层文件,市场端重大项目与金融工具同步落地 [2] - 学术前沿研究发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ESG绩效呈显著倒U型关系,省级数字贸易发展水平提升可提高企业ESG评分,气候韧性城市建设试点政策使企业ESG平均提升 [2] ESG重要事件梳理 海外ESG热点事件 - 绿色金融方面,沃旭能源完成27.5亿美元海上风电项目融资,加州社区选择融资局将发行10亿美元30年期绿色债券,英国与日本住友商事达成约100亿美元清洁能源投资协议,欧盟委员会发布港口电动集装箱设备联合采购指南 [2][6][8] - 碳中和与减排方面,Microsoft与Carbon Direct发布二氧化碳去除标准,Arbor达成4100万美元碳去除交易,Masdar与Iberdrola对英国海上风电投资56亿美元并完成德国项目并网 [2][6] - 企业治理与技术创新方面,CLARITY AI收购ecolytiq,UL Solutions推出平台新模块,Meta与AES签署太阳能长期购电协议 [2][6] 国内ESG热点事件 - 政策与监管方面,六部门启动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推荐,三部门发布零碳园区建设通知,生态环境部规范行政检查,财政部征求国际准则修订意见 [2][20] - 重大项目与产业实践方面,远景能源零碳氢氨项目首期投产,北京发布碳普惠和甲烷排放控制文件,多部门发布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目录 [2][20] - 绿色金融与资本市场方面,深交所剔除创业板综指中国证ESG评级C级及以下公司 [2][20] ESG学术前沿 气候韧性城市建设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 - 研究发现气候韧性城市建设试点政策显著提升企业整体ESG表现,尤其在环境和社会维度 [35] - 政策通过强化政府环境监管和激发企业气候风险意识及绿色创新间接提升ESG [38] - 效果在中东部地区、国有企业、非管制行业及非高污染行业中更显著,ESG改善促进企业环保投资等提升 [38]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ESG的非线性关系 - 研究发现绿色发明家CEO显著提升企业ESG绩效,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ESG呈倒U型关系,中等TPU刺激ESG投资,高TPU则抑制 [39][42] - 供应链韧性中介了42%的TPU - ESG效应,非国企比国企更敏感,衰退期企业响应最极端 [42] 数字贸易对中国企业ESG的影响 - 数字贸易每提升1单位,ESG评分增加0.131 [45] - 通过绿色专利、内控质量、数字化转型间接提升ESG [45] - 在国企、低竞争行业、强环境规制区、高媒体关注度企业中效应更强 [45]
ESG一周丨三部门发布通知,推进零碳园区建设;央行发布首个绿色金融国家标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1 16:27
ESG政策 - 三部门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明确零碳园区建设的基本条件并部署8方面重点任务,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立零碳园区 [2] - 零碳园区建设为园区低碳化、零碳化改造提供方向,彰显我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决心 [2] - 两部门联合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旨在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 [3] ESG发布 - 我国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以上,五年来新增森林面积相当于1个陕西省,贡献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的四分之一 [4] - 我国牵头制定的大型藻类水产品碳足迹国际标准《水产品碳足迹 大型藻类产品种类规则》正式发布,适用于大型藻类全价值链碳足迹评价 [5] ESG投资 - 央行发布中国绿色金融领域首个国家标准,统一境内绿色金融产品界定范围,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绿色债券市场 [6] - 恒丰银行推出"降碳贷"业务模式,实现企业碳数据与贷款利率挂钩,激发企业减碳动力 [7][8] ESG国际 - 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南南合作计划支持实施"一国一品"倡议全球项目启动,15个示范国家参与,旨在发掘特色优势农产品并推动可持续发展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