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
搜索文档
中国网成计划推出全新的线上美容产品品牌 以促进美容服务电子商业化
智通财经· 2025-08-08 19:03
行业趋势 - 全球消费者对美的追求及健康意识提升推动美容行业涌现庞大商机 [1] 公司战略调整 - 集团在营运原有业务同时开展全国范围美容养生新业务以促进多元化发展 [1] - 计划推出全新线上美容产品品牌以促进美容服务电子商业化 [1] 业务布局 - 已在中国大陆深圳、北京、上海、武汉、福州、重庆、沈阳、西安等中心城市开设实体店 [1] - 实体店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及产品以满足美好生活追求 [1]
新疆乌苏市市场监管局筑牢药品安全防线
中国食品网· 2025-08-06 14:17
监管行动 - 乌苏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卫健委采用全链条扫码检查方式推进诊所、药店、美容店药品专项整治 实现全覆盖检查[1] - 专项整治以压实主体责任和提升合规能力为基础 发放责任清单与承诺书 指导美容店建立统一经营台账 开展从业人员培训[1] - 聚焦进货查验、产品贮存、过期药品及标签合规等核心风险点 严格把控药品购进、储存、养护关 确保高温季节药品质量安全[1] 检查措施 - 开展夜查并严格落实回头看机制 确保问题100%闭环整改[1] - 要求相关单位自觉落实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储存管理等制度要求[1] - 通过合规指引—宣贯培训—普查补漏的全链条监管模式筑牢群众用药安全防线[1]
欧洲股市在美联储决策公布前保持稳定
新浪财经· 2025-07-31 01:17
欧洲股市表现 - 斯托克欧洲600指数收盘基本持平 投资者等待美联储政策决定 [1] - 斯托克600指数较3月历史高点低约2% 7月涨幅被令人失望的财报削弱 [1] - 历史数据显示该基准指数在8月和9月表现通常最为疲弱 [1] 公司财报表现 - 欧莱雅股价上涨4% 因北美地区销售增长超预期 [1] - 汇丰控股季度利润令人失望 股价下跌4.5% [1] - 瑞银集团盈利超预期 股价上涨1.1% [1] - 阿迪达斯营收增长不及预期 股价下跌12% [3] - 达能销售额超预期 股价上涨7.4% [3] 行业板块表现 - 银行板块财报表现不一 汇丰下跌而瑞银上涨 [1] - 汽车股领跌 梅赛德斯-奔驰和Aston Martin下调业绩展望后股价走低 [1] 市场情绪 - 纽约梅隆银行策略师表示市场在美联储决议前维持观望态势 [3]
连锁美容院美丽田园努力找寻第二增长曲线
搜狐财经· 2025-07-28 08:14
业绩增长与商业模式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不少于27%,净利润同比增长不少于35%,全年有望突破30亿元大关 [1] - 业绩提升主要得益于"双美+双保健"商业模式,高毛利业务(医疗美容和亚健康医疗服务)收入占比提升,毛利率均在50%以上,高于传统美容服务的40% [1] - 公司执行"内生增长+外延扩张"双轮驱动策略,带动规模增长和市场占有率提升 [1] 品牌与业务布局 - 公司拥有美丽田园、贝黎诗、奈瑞儿、秀可儿和研源医疗等品牌,分别提供生活美容、中医理疗、医疗美容和亚健康医疗服务 [1] - 2024年收购奈瑞儿后,门店数量突破554家,奈瑞儿的中医理疗服务与传统美容服务形成差异化,拓宽业务边界 [3] - 医疗美容和亚健康医疗服务被视为"第二增长曲线",中医理疗赛道处于上升周期,但尚未跑出全国性头部服务机构 [6] 客户转化与营销策略 - 2024年美容和保健类会员中有24.9%已消费医疗美容或亚健康医疗服务,高端美容服务会员中有28.7%购买增值项目,渗透率同比提升3.7个百分点 [8] - 私域客户拓展降低获客成本,推广及营销开支占总收入不超过2% [8] - 推出"双美卡"组合营销策略和医美小程序,打通生活美容与医疗美容会员体系,提升转化效率 [8] 行业竞争与整合策略 - 美容行业高度分散,2021年前五名市占率仅0.7%,集中度提升空间大 [10] - 行业趋向专业化与细分化,垂直品牌可能侵蚀传统大而全美容机构的市场份额 [10] - 针对收购品牌采取差异化整合策略,保留奈瑞儿品牌独立性,统一区域性品牌如成都幽兰项目 [6][7] 服务质量与管理挑战 - 部分客户反馈服务重心从放松体验转向销售导向,医美服务性价比不及专业机构 [9] - 加盟体系实行"一年一签"周期,通过CRM系统、神秘顾客机制和运营复核保障服务标准统一 [11] - 线下服务的不可复制性是连锁扩张难点,服务质量与用户信任是关键挑战 [11]
2025新健康消费生活趋势报告-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
搜狐财经· 2025-07-20 10:30
健康消费市场趋势 - 2025年健康消费市场进入"重识"之年,消费者健康理念从被动"治病"转向主动"防病",形成综合健康观 [1] - 健康消费呈现五大趋势:美即健康、轻盈革命、未病先行、精准控养、情绪觉醒 [2] - 未来健康消费五大动向:产品健康可视化、功能效果可量化、人群适配精准化、品类健康全景化、科技应用辅助化 [2] 消费者细分人群 - 高智行动派主动精细管理健康,注重权威背书与功效透明,偏好便捷健康食品 [1] - 乐活跟随者被动响应,关注外在健康与宠物健康,易被种草消费 [1] - 特护成分家作为家庭健康中枢,关注疾病预防,重视成分安全与熟人推荐 [1] - 松弛养生党践行温和中式养生,重视膳食均衡,偏好药食同源产品 [1] - 情绪疗愈系关注身心双重健康,倾向专业心理咨询与智能陪伴设备 [1] 行业数据 - 2024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1.87%,较2023年增长2.17个百分点 [28][29] - 2024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三方面水平:基本知识和理念44.46%、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34.45%、基本技能28.67% [31][32] - 中国医药市场规模2020年约14480亿元,预计未来5年复合年增长率9.6% [35] - 截至2025年5月,国内医疗器械创投市场已有8起超5亿元大额投融资 [36] - 截至2025年5月,保健品相关企业超878.1万家,2025年新增约82.7万余家 [37] 消费行为特征 - 营养与饮食健康是消费者首要认知诉求,占比51.9% [43][44] - 社交媒体以56%渗透率成为主要健康信息来源,医疗机构宣传资料最受信赖 [46][47] - 高智行动派超四成个体每周投入超2小时学习健康知识 [52][53] - 高智行动派购买决策平均考虑3.3个因素,最关注技术专利和机构监测证书 [55][56] 政策与技术驱动 - 《国民营养计划》和《健康中国行动》推动健康理念融入政策 [11] - 数字化正成为推动健康管理体系升级的关键动力 [22] - 人工智能将在健康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22] - 严肃医疗技术与人工智能应用催生新兴商业价值 [14]
机构研究周报:有一点2014年底味道,利率下行趋势或放缓
Wind万得· 2025-07-14 06:42
核心观点 - 当前市场环境与2014年底有相似之处,包括投资者赚钱效应积累、政策目标明确等,市场等待催化因素 [1][5] - 中长期债市仍值得看好,但短期利率下行趋势或放缓 [1][18] - 资金驱动成为A股主导逻辑,科技板块是核心进攻方向 [4] - 港股具备高性价比及弹性空间,互联网龙头与新消费资产值得关注 [6][7] - 反内卷政策与AI技术驱动下半年行业配置 [9][10] - 美债保持相对突出的投资价值,源于稳定的票息收益和市场对利率中枢下移的预期 [20] 焦点锐评 - 中国6月CPI同比上涨0.1%,为连续下降4个月后首转涨,核心CPI同比上涨0.7%,创14个月新高 [2] - 6月PPI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3.6%,降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 [2] - 下半年低通胀格局或将延续,国内政策利率下调空间较大 [2] 权益市场 - A股市场已与传统宏观因子脱钩,资金驱动成为主导逻辑,保险资金全年增量预计近万亿,其中30%用于A股投资 [4] - 科技板块具备高胜率和高赔率的投资逻辑,是资金配置的核心进攻方向 [4] - 港股盈利预期不弱,配置价值凸显,美联储潜在降息及南向资金流入有望继续改善港股流动性 [6][7] - 大类资产表现回顾:万得全A今年以来上涨8.00%,恒生指数上涨20.34%,标普500上涨6.43%,COMEX黄金上涨27.61% [8][9] 行业研究 - 反内卷政策驱动钢铁、新能源等领涨,AI推动科技龙头表现 [9] - Grok-4推出后,AI推理能力大幅跃升,多模态技术有望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10] - 短期市场流动性或持续偏强,建议关注港股银行、AI算力、反内卷和稳定币等主题 [11] - 行业表现:房地产一周上涨6.12%,钢铁上涨4.41%,非银金融上涨3.96%,计算机上涨3.22% [12][14] 宏观与固收 - 中长期债市仍值得看好,但短期利率下行趋势或放缓 [18] - 当前转债价格和估值均处于高位,平均收盘价和中位数均达2020年以来93%分位数 [19] - 美债保持相对突出的投资价值,源于稳定的票息收益和市场对利率中枢下移的预期 [20] 资产配置 - 建议继续采取"红利基础仓+小盘成长"的哑铃型配置策略 [22][23] - 红利基础仓重点关注高股息和高自由现金流回报资产,小盘成长方面偏向政策催化效应显著的高弹性次新股 [23]
监管护航,预付无忧!成都将专项治理预付式消费纠纷
搜狐财经· 2025-07-11 10:17
预付式消费监管行动 - 成都市五部门联合出台行动方案 包括教育局 科技局 文广旅局 卫健委 体育局 将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 规范机构经营行为[1] - 专项行动针对学科类 文化艺术类 体育类 科技类培训及口腔 美容 健身等领域预付式消费纠纷[5]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5月1日起施行[5] 监管措施 - 搭建"成都预付保"平台 实现预付资金全程监管 引导机构接入平台[7] - 加强预付式消费合同监管 要求明确服务项目 收费标准 纠纷处置及退费办法等内容[9] - 建立快速响应机制 通过媒体专栏 微信公众号维权专栏 12345热线等多渠道收集处理投诉[9] 行业规范 - 常态化开展风险监测 对"爆雷""冒烟"机构及时预警 加大违规机构曝光力度[9] - 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推动行业自律自治 发布合规经营倡议书[9] - 建议消费者选择证照齐全机构 保留合同票据凭证 理性判断消费需求[9]
英媒:更多英国年轻男性接受“轻医美”
环球时报· 2025-07-03 06:56
行业规模与增长 - 英国美容行业整体规模达304亿英镑 年增长速度是整体经济的4倍 [1] - 美容服务及非手术类治疗项目增速最快 2024年增长达15% [1] - 行业对英国GDP直接贡献超过体育与娱乐行业 占经济总量1.1% [1] 消费趋势 - 英国民众在美容领域消费超过足球赛事 健身房和主题乐园总和 [1] - 18至34岁英国男性中23%尝试肉毒素注射或玻尿酸 比例略高于同龄女性(21%) [1] - 接受面部注射的男性数量近两年增加70% [1] 就业影响 - 2024年美容行业新增就业岗位4.8万个 主要集中在美容院和诊所 [1] - 行业直接就业人数达49.6万 超过英国公共事业和电信行业 [1] 市场驱动因素 - 社交媒体与名人效应推动年轻男性接受"轻医美"项目 [1] - 公众人物公开谈论"微整日常"进一步促进消费趋势 [1] 出口与挑战 - 2024年英国美容产品出口额跌至43亿英镑 远低于2010年高峰 [2] - 脱欧和全球贸易壁垒增加导致出口下滑 [2] - 2025年行业增速预计放缓至3% 因家庭美容消费支出趋于谨慎 [2]
马来西亚增税重构财政平衡
经济日报· 2025-07-03 06:03
税收政策调整 - 马来西亚自7月1日起对非必需品和奢侈品征收5%至10%的销售税,服务税范围同步扩容 [1] - 奢侈品和选择性商品分档征税:进口三文鱼、高端水果、帝王蟹等适用5%税率,古董、艺术品、赛车自行车等征收10%税率 [1] - 新增税项旨在拓宽税基、增加财政收入,同时避开基本民生领域以减轻普通民众负担 [1] 服务税扩容 - 租赁与租借、建筑工程、金融服务、教育及美容服务等行业被纳入征税范围 [2] - 企业间金融和租赁领域此前长期未征税,此次扩容在增加政府税收方面潜力较大 [2] - 增税政策源于"昌明经济"改革框架,强调稳健可持续的财政政策和社会包容 [2] 中小企业配套措施 - 年租金收入低于50万林吉特(约11.79万美元)的中小企业豁免租赁服务税 [3] - 年营收不超过150万林吉特(约35.37万美元)的企业可获得补贴或豁免 [3] - 政府设计双重排除机制避免重复征税,并为低收入企业提供过渡期 [3] 消费市场影响 - 2024年高价值商品税实施后,部分消费者推迟购物或选择出境旅购 [3] - 高档轿车、奢侈品卖场访客减少,消费者转向网购或廉价替代品 [3] - 7月额外征税实施后,高价商品购买热度可能进一步下滑,加速跨境消费转移 [3] 财政用途与目标 - 新增税收收入将用于加强公共服务、扩大现金援助、提升基础设施等 [4] - 目标是将财政赤字率从2024年的4.3%降至2025年的3.8%,中期力争降至3%以内 [4] - 改革旨在重构国家财政平衡,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规模相对温和 [4]
菏泽:“考后经济”席卷夏日,掀起消费新热潮
齐鲁晚报网· 2025-06-19 10:09
电子产品消费 - 手机成为学生群体首选电子产品 各品牌门店销量比平时增加30%左右 [2] - 线上线下同步推出高考专属福利 电商平台补贴金额最高达上千元 [2] - 数码产品享受国家补贴政策 在优惠价基础上再享国补推动销售额大幅提升 [2] 餐饮娱乐消费 - 餐饮行业推出毕业生专属折扣和谢师宴优惠套餐 [3] - 影院推出准考证特价观影优惠活动 准考证成为消费"快乐VIP卡" [3] - 美容领域迎来客流高峰 美甲美睫美发等服务成为毕业生假期必做项目 [3] 驾校培训行业 - 高考后驾校报名量激增 6月下旬将迎来学车高峰期 [4] - 自动挡课程更受欢迎 近六成毕业生选择自动挡 [4] - 驾校推出学费直降优惠 提供免费接送和灵活排课服务 [4] 整体消费趋势 - 考后经济呈现火热态势 商家针对准大学生推出专项优惠政策 [1][4] - 电子产品餐饮娱乐驾校培训成为三大主力消费领域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