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风能
icon
搜索文档
特朗普杀死新能源
虎嗅APP· 2025-07-11 08:23
法案核心内容 - 《大而美法案》终止对太阳能和风能的联邦支持,转而拥护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气、煤炭和核能)以满足能源需求 [1][3] - 法案取消2027年后新建太阳能和风电场的税收抵免,并终止电动汽车7500美元新车购置及4000美元二手车的税收抵免 [3] - 法案对"海外禁止实体"(FEOC)实施严格限制,包括技术许可、原材料采购和付款等合作禁令 [4][5] 新能源产业影响 - 美国清洁能源投资将显著下滑,已规划的3210亿美元投资及未来5220亿美元投资可能受冲击 [3] - 电动车渗透率预计下降,日韩车企因成本劣势竞争力进一步削弱 [4] - 太阳能和风能项目可能减少300吉瓦装机容量,导致未来10年4500亿美元基础设施投资受威胁 [9][10] 供应链与本土化限制 - FEOC条款涵盖中、俄、伊、朝等国企业,要求外国政府持股或控制权低于25% [5] - 使用中国组件的项目需确保60%以上非中国采购(2030年升至85%),否则丧失税收抵免资格 [5] - 技术许可协议金额超100万美元将导致两年后失去税收抵免资格 [5] 能源市场与成本变化 - 美国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可能减少57%-72%,电价预计上涨(家庭7.3%、企业10.6%) [10] - 燃气涡轮发动机供应短缺导致5-7年交付延迟,加剧能源缺口 [10] 全球气候治理格局 - 美国退出气候治理可能阻碍全球减排目标,中欧合作或加强 [11] - 法案被批评将削弱美国在太阳能、风能、电动车等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 [11]
特朗普杀死新能源
虎嗅· 2025-07-10 19:20
法案核心内容 - 《大而美法案》终止对太阳能和风能的联邦支持,转而大力扶持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气、煤炭)和核能 [1] - 法案取消清洁能源税收抵免政策,2027年后新建太阳能和风电场不再享受投资/生产税收抵免 [2] - 法案终止电动汽车7500美元新车购置税抵免及4000美元二手车抵免,9月30日起生效 [2] 新能源产业影响 - 美国清洁能源投资将显著下滑,咨询机构Rhodium Group预测2035年前新增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减少57%-72% [8] - 太阳能产业协会警告法案或导致300吉瓦风能和太阳能项目消失,威胁4500亿美元基础设施投资 [7] - 电动汽车行业受冲击,日韩车企因成本劣势竞争力进一步下降 [3] 供应链与外资限制 - "海外禁止实体"(FEOC)条款限制中、俄、伊、朝企业参与美国清洁能源项目,股权或控制权超25%即被认定 [4] - 使用中国组件的项目需满足60%(2030年升至85%)非中国采购比例,否则丧失税收抵免资格 [4] - 与FEOC技术许可协议超100万美元将导致两年后失去抵免资格 [4] 能源市场与价格 - 美国电力需求因AI数据中心增长,但天然气发电厂建设滞后5-7年,电价预计上涨(家庭7.3%,企业10.6%) [8] - 页岩油技术使美国成为石油出口国,传统能源巨头(埃克森美孚、雪佛龙)政治影响力增强 [7] 国际竞争格局 - 中欧在新能源领域话语权提升,气候治理合作可能深化 [8] - 法案加速全球清洁能源产业链重组,中国组件出口面临更高壁垒 [4][5]
【环时深度】毁绿保油气,美能源政策加速“开倒车”
环球时报· 2025-07-10 06:57
法案核心内容 - "大而美"法案废除或削弱拜登政府《通胀削减法案》中大部分清洁能源条款,政策转向优先发展化石能源[1][3] - 法案取消太阳能和风能项目税收抵免(原政策允许2034年前开工项目享受30%成本抵免),仅保留法案签署后12个月内动工项目的资格[3] - 法案支持核能、地热等"可靠能源",并对电动汽车市场施加更严格限制[3][4] 行业影响 可再生能源行业 - 太阳能和风能行业成为最大输家,90%以上项目可能因税收抵免终止而搁置[3][12] - 美国清洁能源协会批评政策倒退,预计将减缓太阳能、风电及电动汽车技术普及[4][12] 化石能源行业 - 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行业受益,美国石油学会称法案为"几十年来最具变革性立法"[4] - 法案预计扩大传统能源生产,释放本土产能以降低电力、燃料价格[5] 国际竞争格局 - 政策转向可能削弱美国在新能源领域与中国竞争的能力,中国在清洁能源技术推进上持续领先[4] - 阿拉斯加440亿美元液化天然气项目旨在向亚洲出口,但日韩因投资回报周期长(10年以上)及政治风险持保留态度[10][11] 历史政策背景 - 美国能源政策长期受政党轮替影响:奥巴马推动可再生能源(2030年目标),特朗普两届任期均侧重化石能源[8] - 传统能源集团(煤炭、石油、页岩气)通过政治献金影响政策,例如得州石油利益集团为共和党主要金主[8] 技术及市场动态 - 法案可能刺激短期化石能源投资,但长期面临供应链危机(天然气)及成本压力(煤炭价格走高)[4][5] - 各州仍可能自行推进清洁能源项目,如加州维持州级补贴政策[13] 全球气候议题 - 国际社会担忧法案阻碍全球碳中和进程,尤其影响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12] - 法国专家指出AI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增长或加剧温室气体排放[12]
特朗普“补贴大撤退”!为何储能躲过一劫?
行家说储能· 2025-07-09 20:37
特朗普能源政策转向 -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逐步取消风能和太阳能项目的联邦补贴 标志着美国能源政策向传统化石能源全面回摆 [1] - 该法案是特朗普与马斯克的重要分歧点 将重创美国可再生能源发展 [1] - 法案保留储能ITC补贴 新增FEOC条款限制 影响美国及全球储能供应链 [1] 储能税收抵免政策调整 - 将储能ITC补贴时间从2032年延长至2036年 减缓退坡幅度 [4] - 储能项目若在2033年底前开始建设可获100%抵免 2034年75% 2035年50% 2036年后停止 [6] - 法案颁布后60天内开建且2028年底前投运的设施可享受抵免 两年后建设的抵免额不可转让 [6] FEOC条款核心内容 - 禁止中国/俄罗斯/伊朗/朝鲜实体参与储能项目建设 [7][9] - 控制标准包括:政府持股≥25% 技术许可控制 注册地限制等 [9] - 2026-2030年储能技术物质援助成本比率门槛逐年提高(55%-75%)电池组件门槛更高(60%-85%)[10][12] 短期市场影响 - 新增10亿美元拨款用于电网可靠性建设 重点支持长时储能技术示范项目 [15] - 光储一体化项目可能增多 因储能部分仍享30%ITC [16] - 开发商或加速2025年底前开工以规避FEOC限制 但54%对华电池关税暂停期结束将加大政策风险 [16] 供应链冲击 - FEOC条款可能导致追溯征税 替换中国设备或使项目成本增加30%-50% [18] - 美国87.99%锂电池进口来自中国 本土制造成本高且交付周期长 [18] - 条款复杂性推高合规成本 或影响海外电芯企业赴美设厂意愿 [18][19] 中国企业应对策略 - 在美企业可能被迫出让控股权或剔除中国供应链 [20] - 中企将降低对美国市场依赖 加强非美市场布局 [21] - 加大钠离子/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研发 建立多元化供应链体系 [21]
特朗普对美国绿色能源再出重拳 将取消风能太阳能联邦补贴
快讯· 2025-07-09 11:36
特朗普取消绿色能源补贴 -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计划逐步取消对风能、太阳能发电场等绿色能源的联邦补贴 [1] - 取消补贴的理由是可再生能源存在不可靠、成本高昂等问题 [1] - 行政令指出联邦政府长期迫使美国纳税人补贴风能、太阳能等成本高昂且不可靠的能源 [1] - 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激增排挤了价格低廉、稳定可靠且可调度的国内能源 [1] - 可再生能源项目损害电网稳定并破坏国家自然景观 [1] 美国能源体系隐患 - 美国能源部警告美国能源体系存在隐患 [1] - 至2030年停电次数或激增100倍 [1]
聚焦“反内卷”,电新板块投资策略
2025-07-09 10:4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光伏、风电、锂电、储能、户用储能 - **公司**:明阳智能、金风科技、阳光电源、德业股份、通威、大全、特变电工、爱旭股份、金晶科技、艾罗能源、顾德威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政策方面 - **反内卷政策变化**:2024 年 5 月底开始防止内卷式竞争,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整治;2025 年 6 月 29 日人民日报发文,7 月 1 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整治无序竞争,7 月 3 日工信部与光伏产业负责人座谈,目标高但非一刀切[2] - **政策对宏观经济影响**:通过提价对抗通缩,帮助地方政府还债,避免加重地方财政负担,维持整体经济稳定,还考虑了就业问题[4] - **政策制定挑战**:需平衡多方利益,避免一刀切,处理地方政府债务,应对通缩压力,统筹全国统一大市场[1][6][7] - **未来政策影响**:政策对市场影响重要,收储问题博弈复杂,需从需求侧拉动需求,关注欧洲碳关税及国际关系变化,可选择风电竞争力强和新技术主题投资[11][12] 行业市场表现 - **2024 年市场轮动**:集中在风电、光伏和锂电板块,风电招标好先炒作,后转向光伏未充分认可,锂电因估值低需求强受青睐[9] - **2025 年与 2024 年市场差异**:2025 年很多行业起步估值高,风电需求被看好,锂电边际需求或降,光伏不乐观,轮动先锂电后风电零部件再光伏,固态电池和铜箔有不同表现[10] - **光伏市场表现**:2024 下半年至 2025 年初经历价格战和抢装潮,未解决供需矛盾,2025 二季度末至三季度初需求受影响,三季度有高基数效应,需政策发力[5] 行业发展前景 - **用电量增速与装机目标**:2026 - 2030 年全社会用电量复合增速 4% - 6%,增速达 5%以上,光伏装机有望 200GW 以上,风电 110 - 120GW;增速 4%,光伏装机 200GW 有难度,风电约 100GW[1][14][15] - **风能整机行业前景**:前景看好,价格受益防内卷策略,盈利能力提升,明阳智能等公司盈利兑现股价弹性预计 30%以上,港股金风科技受青睐[1][17] - **光伏行业前景**:面临反内卷压力,政府推动价格上涨和行业健康发展,大型硅料企业推进收储计划[3][18] 公司情况 - **阳光电源**:2025 年业绩预计 130 亿元,估值 10 倍,担忧业绩释放节奏和外部因素影响,2026 年有望 15%增长[3][22] - **德业股份**:2025 年预计业绩 35 亿元,市值约 460 - 470 亿元,估值略高于 10 倍,7 月排产好,第三季度及之后景气度高,估值相对合理[21][23] 投资建议 - **光伏行业**:关注化工属性强的硅料和玻璃细分领域,以及 BC 电池和钙钛矿等新技术领域[3][20] - **储能板块**:关注阳光电源、德业股份等逆变器及储能领域龙头企业[21] - **户用储能板块**:关注艾罗、德业、顾德威等公司[25]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水电、核电、火电脱碳情况**:水电、核电装机容量及利用小时数基本确定,火电脱碳每年新增 40 - 50GW,煤炭发电脱碳占 30 - 40GW,气体发电脱碳占 10GW,生物质脱碳约 1GW,受最大负荷需求驱动[16] - **光伏行业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确定性为政府推动价格上涨和硅料出售方案基本确定;不确定性为价格上涨方式、上涨程度和收储方案细节[19] - **美国市场不确定性对国内企业影响**:关税政策变化和美丽达法案认定问题影响国内企业在美国市场竞争力和发货情况[22][24]
中方还没走,欧盟就收到美国罚单,马克龙连提四个请求,事情不简单
搜狐财经· 2025-07-08 18:59
美欧贸易争端 - 美国威胁对欧盟农产品出口征收17%关税 可能对法国 荷兰等农业出口大国造成沉重打击 [1][3] - 美国此前已对欧盟征收20%对等关税 25%汽车税和25%钢铝税 严重冲击欧盟相关产业 [3] - 欧盟决策机制复杂 各成员国利益诉求不同 难以迅速形成统一应对策略 [5] 中法经贸关系 - 法国希望加强与中国在国际经济 金融 全球治理等方面政策协调 [3] - 法国呼吁中国加大投资 发展更为平衡的经贸关系 [3] - 中法经贸合作虽有进展 但在一些领域仍存在不平衡 [4] 中欧经贸摩擦 -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引发中方不满 [5] - 中国对原产自欧盟的白兰地征收反倾销税 部分企业因价格承诺可免征税 [5] - 欧盟对中国稀土出口政策有所质疑 [5] 中欧合作前景 - 在绿色能源领域 双方可在太阳能 风能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上合作 [5] - 数字经济方面 中欧在电子商务 数字支付 大数据等领域交流合作空间巨大 [5] - 科技创新领域 双方科研机构 高校可加强人才交流 联合科研项目等合作 [5]
清洁能源公司CEO:美国“大而美”税收与支出法案将令员工丢工作
搜狐财经· 2025-07-05 19:45
税收与支出法案对清洁能源行业的影响 -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的税收与支出法案规定,2027年以后投入使用的风能和太阳能项目将无法获得税收抵免 [1] - 行业团体认为此举可能"摧毁"美国清洁能源行业 [1] 清洁能源公司的具体影响 - 北卡罗来纳州一家太阳能设备公司因税收抵免削减面临裁员,50多名员工可能失业 [3] - 该公司主要为房屋安装太阳能电池板,近年清洁能源公司在北卡罗来纳州投资超过200亿美元 [3] - 公司负责人表示,若效益受重创,成本将转嫁给客户 [3] 行业前景与竞争格局 - 美国智库荣鼎咨询预警,未来十年72%计划新建的风电与光伏项目可能夭折 [5] - 哥伦比亚大学气候学院院长指出,美国可能失去能源细分领域优势,减缓能源转型,削弱全球竞争力 [7]
“大而美法案”即将签署 美国削减清洁能源补贴成定局
快讯· 2025-07-04 21:52
清洁能源补贴削减 - "大而美法案"将大幅削减《通胀削减法案》授予的绿色补贴 对清洁能源产业造成沉重打击 [1] - 太阳能和风能行业将受到最严重打击 投资和生产税收抵免将在2027年底开始逐步取消 比原计划的2032年提前5年 [1] - 法案包含800多页减税方案 同时涉及医疗补助削减和国防移民资金调整等争议政策 [1] 法案推进时间表 - 美国国会已以微弱优势通过该法案 预计在7月4日美国独立日前签署成为法律 [1] - 特朗普是该法案的主要倡导者 法案签署后将立即生效 [1]
原油成品油早报-20250704
永安期货· 2025-07-04 13: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伴随中东紧张局势相关地缘政治风险溢价消退,油价本周大幅下跌 市场转向欧佩克+生产政策制定与特朗普关于互惠关税的决定,下周美方将与伊朗会谈 基本面方面,6月下旬全球油品去库,去库斜率小幅超预期,库存整体中性偏多 6月20日当周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减少,目前处于历史同期最低位,石油钻井数下降,美国汽柴油去库,表需反弹,WTI基本面向好 国内炼厂利润反弹,主营开工率提升,近期迪拜月差走强 利空方面,欧佩克+准备在8月再度大幅增产,下一次会议将在7月6日举行 整体来看,基本面处于夏季旺季,美国市场供需矛盾较大,近期俄罗斯成品油出口下滑,但8月OPEC+快速增产预期增强,叠加四季度非OPEC投产加速,绝对价格上行空间有限,月差方面维持正套思路,关注关税政策对绝对价格影响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日度新闻 - 特朗普“大而美法案”结束对太阳能和风能的长期支持,为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生产创造友好环境,法案已获参众两院通过,待特朗普签署成为法律 法案向油气钻探开放联邦土地和水域,削减生产商在联邦土地上开采油气时向政府支付的特许权使用费,逐步取消风能和太阳能的清洁电力投资和生产税收抵免,2027年后投入使用的项目将不再有资格获得税收抵免 [3] - 欧佩克+已开始讨论8月增产41.1万桶/日,预计将在本周末线上会议中进一步商讨,沙特及其合作伙伴此前已批准5月、6月和7月相同规模的增产,他们正在加快恢复停产的产量,以夺回全球市场份额 会议将于周日召开,因日程安排问题,线上会议也可能改为周六举行 [4] - 据NBC新闻,伊朗副外长表示,伊朗不打算停止铀浓缩活动,也不会对美国采取进一步的报复行动 [4] 二、区域基本面 - EIA报告:06月27日当周美国原油出口减少196.5万桶/日至230.5万桶/日 [4] - EIA报告:06月27日当周美国国内原油产量减少0.2万桶至1343.3万桶/日 [4] - EIA报告:除却战略储备的商业原油库存增加384.5万桶至4.19亿桶,增幅0.93% [4] - EIA报告:美国原油产品四周平均供应量为2028.8万桶/日,较去年同期减少1.12% [4] - EIA报告:06月27日当周美国战略石油储备(SPR)库存增加23.9万桶至4.028亿桶,增幅0.06% [5] - EIA报告:06月27日当周美国除却战略储备的商业原油进口691.9万桶/日,较前一周增加97.5万桶/日 [5] - 本周主营开工率上升、山东地炼开工率下降 中国汽柴油产量均涨,其中主营汽柴均涨、独立炼厂汽柴均跌,地炼产销率汽柴均涨 本周汽柴油累库 主营综合利润环比反弹,地炼综合利润环比回暖 [5] 三、周度观点 - 伴随中东紧张局势相关地缘政治风险溢价消退,油价本周大幅下跌 市场转向欧佩克+生产政策制定与特朗普关于互惠关税的决定,下周美方将与伊朗会谈 [5] - 基本面方面,6月下旬全球油品去库,去库斜率小幅超预期,处于往年阶级性速率,库存整体中性偏多 6月20日当周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减少583.6万桶/日,目前库存处于历史同期最低位,主要受到历史高位开工与加拿大原油进口快速减少影响 石油钻井数下降6口至432口 美国汽柴油去库,表需反弹,炼厂利润震荡,WTI基本面向好 [5] - 国内炼厂利润反弹,主营开工率提升,近期迪拜月差走强 [5] - 利空方面,欧佩克+准备在8月再度大幅增产41.4万桶/日,下一次会议将在7月6日举行 [5] - 整体来看,基本面仍处于夏季旺季,美国市场供需矛盾较大,近期俄罗斯成品油出口有所下滑,但8月OPEC+快速增产预期增强,叠加四季度非OPEC投产加速,绝对价格上行空间有限,月差方面维持正套思路,关注关税政策对绝对价格影响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