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制品

搜索文档
业绩遭遇过山车,海湾化学主动撤回IPO申请
齐鲁晚报网· 2025-07-08 18:13
IPO终止事件 - 青岛海湾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沪市主板IPO正式终止 公司及保荐机构中信证券主动撤回上市申请 历时两年半的上市进程结束[1] - 公司原计划发行2 53亿股新股募集30亿元资金 投向环氧树脂 环氧氯丙烷等三大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4] - 2023年2月递交招股书后9天即被列入首发企业现场检查名单 2023年7月收到首轮问询函后19个月未回复[4] 监管发现问题 - 存在股权质押"假解除"问题 3家员工持股平台(合计持股20%)的5 67亿元出资款来自股权质押借款 招股书宣称质押已解除但实际为应对IPO的阶段性解除[4] - 财务核算多处失准 涉及销售费用 主营业务成本 政府补助等多项会计科目 上交所认定违规实质性影响发行上市条件判断[4] 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19-2022上半年扣非净利润从4 25亿元增长至20 40亿元 但2022下半年起主要产品价格回落 原材料成本高企导致盈利空间严重挤压[6] - 2019-2022上半年现金分红总额达30多亿元 其中2021年IPO前夕分红15亿多元 与30亿元募资计划形成鲜明对比[6] 行业与公司前景 - 30亿元产业链延伸计划因IPO终止暂时搁浅 行业周期波动对公司业绩造成显著影响[6] - 作为化工行业头部企业 需解决监管指出的问题 提升公司治理与内控水平 增强经营韧性与盈利能力[7]
圣泉集团: 圣泉集团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8 17:13
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9,10000万元到51,30000万元,同比增加4819%到5483% [1]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7,10000万元到49,30000万元,同比增加4802%到5493% [1][2] - 上年同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3,13230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1,82014万元 [2] 业绩增长原因 - 新能源车、储能等领域快速发展带动公司先进电子材料及电池材料放量增长 [2] - 公司1000吨/年PPO树脂、1000吨/年多孔碳等先进电子材料及电池材料生产线产能陆续释放,逐步实现满产满销 [2] - 大庆生产基地"100万吨/年生物质精炼一体化(一期工程)项目"持续平稳运行,产能利用率不断提升,报告期内实现减亏 [2] - 通过布局新领域、开发新应用,公司合成树脂产业市场份额扩大,实现销量稳步提升 [2]
福莱新材: 福莱新材关于归还用于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闲置募集资金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8 17:13
浙江福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 2024 年 7 月 10 日召 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和第三届监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 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不超过人民币 1 亿 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在保证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正常实施的前提下, 使用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不超过 12 个月。保荐人对此事项出具了无异 议的专项核查意见。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 2024 年 7 月 11 日披露于上海证券交易 所网站(www.sse.com.cn)及指定信息披露媒体的《福莱新材关于使用部分闲置 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公告》(公告编号:临 2024-091)。 证券代码:605488 证券简称:福莱新材 公告编号:临 2025-092 债券代码:111012 债券简称:福新转债 浙江福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归还用于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闲置募集资金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 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公司在上述有效期限内实际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金额为 人 ...
新开源收盘上涨1.08%,滚动市盈率26.55倍,总市值81.95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08 17:12
公司表现 - 7月8日收盘价16.86元,上涨1.08%,滚动市盈率26.55倍,总市值81.95亿元 [1] - 主营业务为精细化工和精准医疗,主要产品包括PVPK30、PVP-I、欧瑞姿系列、肿瘤早期诊断等 [1] - 2025年一季报营业收入3.25亿元,同比下降17.69%,净利润8042.03万元,同比下降33.75%,销售毛利率44.07% [1] - 7月8日主力资金净流入44.03万元,但近5日总体净流出2945.30万元 [1] 行业比较 - 化学制品行业平均市盈率47.12倍,行业中值40.97倍,公司市盈率26.55倍排名第75位 [1] - 公司市净率2.20,低于行业平均3.85和行业中值2.52 [2] - 同行业可比公司中,正丹股份PE最低8.14倍,梅花生物总市值最高312.10亿元 [2] - 万华化学总市值1736.28亿元为行业最高,聚合顺35.69亿元为最低 [2]
联泓新科收盘上涨2.89%,滚动市盈率83.99倍,总市值213.69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08 17:12
联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先进高分子材料和特种精细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 的主要产品是EVA、VA、UHMWPE、PLA、电子特气、PP、EO、EOD、EC。公司通过了国家高新技 术企业复审,入选"2024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榜","2024胡润中国新材料企业百强榜","2024年度中 国精细化工百强","2024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500强","2024中国石油和化工民营企业百强","2024中 国石油和化工上市公司500强","2024中国卓越管理公司","2024企业绿色低碳发展优秀实践案 例","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024山东企业社会责任卓越实践","2024山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 创新指数TOP100"榜单,并获得深交所2023-2024年度信息披露工作考评A级,以及中国上市公司协 会"2024年上市公司董事会优秀实践案例","2024年上市公司董办最佳实践案例","投资者关系金奖-杰 出IR团队"等荣誉。 最新一期业绩显示,2025年一季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39亿元,同比3.48%;净利润7140.72万元, 同比38.83%,销售毛利率18.77%。 序号股票简称 ...
民生证券:欧洲苯酚行业或将迎来关停潮 有望刺激国内行业产销增长
智通财经网· 2025-07-08 17:12
英力士关停德国苯酚生产基地 - 全球最大苯酚生产商英力士计划永久关停德国格拉德贝克年产65万吨苯酚和40万吨丙酮的工厂 该装置为全球最大苯酚装置之一 [1][2] - 关停主因是欧洲高昂能源成本及二氧化碳关税政策导致竞争力丧失 难以抗衡中国进口和全球供应过剩 [1][2] - 英力士董事长警告欧洲能源政策将引发工业链持续退出 该工厂可能只是欧洲去工业化浪潮的开端 [2] 国内苯酚市场现状 - 当前华东苯酚价格6550元/吨 为2023年6月以来最低点 近5年均价从2021年8859元/吨降至2024年7914元/吨 价格处于探底阶段 [1] - 2021-2024年国内苯酚产能从333万吨/年增至657万吨/年 复合增速25 43% 其中2021-2023年增速达37 99% 2024年增速放缓至3 57% [2][3] - 同期表观消费量从308万吨增至524万吨 复合增速19 37% 进口量从52 23万吨降至24 96万吨 出口量2024年同比激增184 81% [3] 行业影响与投资机会 - 海外产能退出将刺激国内企业产销增长 维远股份(44万吨/年) 华谊集团(16万吨/年) 万华化学(40万吨/年) 中化国际(40万吨/年)等龙头企业受益 [4] - 国内苯酚行业已度过快速扩产期 进口替代加速 出口呈现复苏迹象 供需结构改善有望推动企业业绩修复 [3][4]
德美化工收盘上涨1.28%,滚动市盈率45.78倍,总市值34.33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08 16:38
公司表现 - 7月8日收盘价7.12元,上涨1.28%,总市值34.33亿元,滚动市盈率45.78倍 [1] - 2025年一季报营业收入6.88亿元,同比增长1.16%,净利润3171.65万元,同比增长79.00%,销售毛利率26.10% [1] - 主力资金7月8日净流入216.31万元,近5日累计净流入2291.70万元 [1] - 主营业务为纺织化学品、皮革化学品、塔拉产品、石油精细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行业对比 - 化学制品行业平均市盈率47.12倍,中值40.97倍,公司市盈率45.78倍排名第111位 [1] - 公司市净率1.38倍,低于行业平均3.85倍和行业中值2.52倍 [2] - 总市值34.33亿元,低于行业平均81.04亿元和行业中值44.03亿元 [2] - 同行业可比公司中,正丹股份市盈率最低为8.14倍,万华化学市值最高达1736.28亿元 [2]
反内卷行业比较:谁卷?谁赢?
华创证券· 2025-07-08 16: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7月1日中央财经委会议聚焦供给侧优化和“反内卷”竞争,参考2015 - 2016年供给侧改革经验,后续相关产业有望出台具体方案 [3][8] - 从库存、CAPEX、产能利用率、价格水平4个角度筛选出“内卷”程度更高的行业,是下半年政策发力的重点领域,包括周期、制造、消费等行业 [3] - 从国企占比、集中度、税收占比、劳动密集度、产能去化后的价格弹性5个视角筛选“反内卷”潜在受益行业 [3][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下半年围绕“反内卷”和供给优化相关政策有望加速落地 - 7月1日中央财经委会议聚焦供给侧优化和“反内卷”竞争,后续相关产业有望出台具体方案,参考2015 - 2016年供给侧改革经验,当时相关行业供给侧改革文件出台后推动产能出清、价格回升、板块上涨 [8] “反内卷”重点行业:库存、CAPEX、产能利用率、价格四角度筛选 - 周期行业“内卷”程度较高的主要集中在化工(化学制品、橡胶、非金属材料),有色(能源金属等),煤炭,钢铁(普钢、冶钢原料)等 [3][12][17] - 制造行业“内卷”程度较高的主要集中在电新(电机、电网设备、电池、光伏),机械(自动化设备),汽车(乘用车),军工电子,建筑(房屋建设、基础建设)等 [3][17] - 消费行业“内卷”程度较高的主要集中在家电(家电零部件),食品饮料(食品加工、白酒、休闲食品)等 [3][17] 视角一:国企占比更高的行业政策效力或更强 - “反内卷”潜在受益行业需满足内卷程度高且国企占比较高,国企占比更高的行业政策执行效率更高 [18] - 更易受益于“反内卷”政策的行业包括周期中的煤炭、普钢、水泥、玻璃;消费中的白酒;制造业中的建筑、轨交设备、军工电子等 [18] 视角二:集中度更高的行业或更易实现供给出清 - 集中度更高的行业龙头定价权更强,能更快响应政策意图,通过头部企业协商达成减产实现供给侧出清 [21] - 筛选出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周期的能源金属、非金属材料、焦炭、冶钢原料等;制造中的乘用车、建筑、轨交设备;消费主要集中在白酒、食品加工等 [21] 视角三:税收占比低的行业,产能去化过程中对地方财政影响或更小 - “反内卷”涉及央地关系调整,税收占比更低的行业,产能去化过程对地方财政影响更小,政策执行或更易推行 [27] - 综合筛选低税收占比的过剩行业主要集中在周期中的玻璃、能源金属、普钢、橡胶等;制造业中的电机、自动化设备、风电设备等;消费中的家电零部件、酒店餐饮、食品加工等 [27] 视角四:劳动密集度更低的行业,产能去化过程中对就业影响或更小 - 劳动密集型行业推动产能去化可能引发失业率提升,劳动密集度较低的行业,产能去化对就业的影响更小 [28] - 筛选出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周期中的非金属材料、橡胶、塑料、化学制品、能源金属、金属新材料等;制造业中的电网设备、光伏设备、电池等 [28] 视角五:产能去化后的价格弹性 - 通过资产周转率与毛利率的相关系数衡量行业价格弹性,相关系数越接近1,产能去化后价格和毛利率扩张弹性越大 [31] - 综合筛选主要集中在周期中的玻璃、化学制品、能源金属、焦炭、冶钢原料、水泥等;制造业中的自动化设备、光伏设备、风电设备、乘用车等 [31]
巴西对涉华聚醚多元醇作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
快讯· 2025-07-08 14:40
巴西对中美聚醚多元醇反倾销终裁 - 巴西外贸委员会对原产于中国和美国的分子量300-4500克/摩尔、纯度≥90%的聚醚多元醇及混合物征收反倾销税 中国产品税率959 19-1469 16美元/吨 美国产品税率555 19-680 13美元/吨 有效期5年 南共市税号3907 29 39 [1] - 该调查于2024年1月5日启动 倾销调查期为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 损害调查期为2018年4月至2023年3月 2024年7月30日已作出肯定性初裁但未征临时税 [1] 中国企业具体征税情况 - 河北亚东化工、山东隆华新材料、万华化学集团及关联公司(宁波/烟台容威)等6家企业适用最高税率1469 16美元/吨 [2][3] - 南京红宝丽聚氨酯获得最低税率959 19美元/吨 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2] - 巴斯夫中国、滨化集团、长华化学等39家企业适用统一税率1408 70美元/吨 [2][3][4][5] - 中国其他未列明生产商/出口商适用最高税率1469 16美元/吨 [5] 美国企业具体征税情况 - 巴斯夫美国公司获得最低税率555 19美元/吨 [5] - Carpenter Co 和科思创等4家企业适用680 13美元/吨税率 [5] - 杜邦营养与生物科学、亨斯迈等10家企业适用652 30美元/吨中间税率 [5] - 美国其他未列明生产商/出口商适用680 13美元/吨税率 [5]
广州富豪,索赔9个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8 14:20
诉讼事件概述 - 天赐材料向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指控前总工程师李胜及永太科技等12家主体侵犯商业秘密,索赔8.87亿元 [2] - 永太科技反诉天赐材料侵害名誉权,要求赔偿5752万元 [2] - 关键人物李胜被指控泄露"液体六氟磷酸锂"工艺技术,与郑飞龙共同获利428.5万元 [5][6] - 刑事案件一审已判决李胜侵犯商业秘密罪成立,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四个月 [6] 涉事公司背景 - 九江天赐是天赐材料核心资产,2024年贡献营收108亿元(占总营收86%),三年研发投入超11亿元,专利申请超300项 [5] - 天赐材料市值350亿元,电解液出货量超50万吨,拥有宁德时代、LG化学等客户 [11] - 永太科技市值超100亿元,涉事年产13.4万吨液体锂盐项目已完成90%建设 [8][9] 技术争议焦点 - 天赐材料自称全国唯一实现液态六氟磷酸锂工业化生产的企业 [13] - 永太科技否认侵权,称技术为自主研发,尚未生产液态产品 [10][14] - 天赐材料液体六氟磷酸锂工艺可使生产成本比同行低40% [11][20] 行业现状 - 六氟磷酸锂价格从2022年60万元/吨峰值跌至2025年7月的5万元/吨 [21] - 天赐材料2024年净利润4.8亿元(同比下降74.4%),但2025年一季度利润回升至1.5亿元 [21][22] - 行业存在恶性竞争现象,包括低价抢单等行为 [22] 当事人背景 - 天赐材料实控人徐金富为化学专业背景,曾创立蓝月亮前身 [16][17] -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打破电解液进口依赖,锂电池材料毛利率17.45%(高于行业均值) [17][19] - 徐金富2025年身家145亿元,较峰值大幅缩水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