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

搜索文档
国泰海通|军工:中国多款装备亮相巴黎航展,以伊冲突再升级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6-26 22:01
军工行业长期趋势 - 大国博弈加剧是长期趋势,军工行业长期向好,美国及其盟友国防战略重心向印太转向,中国周边紧张局势可能逐步加剧 [2] - 2027年要确保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十四五期间有望加速补短板 [2] 军工板块近期动态 - 上周(6.15-6.20)国防军工指数下跌2.39%,跑输大盘1.88个百分点,排名第22/29 [3] - 6月20日我国成功发射中星9C卫星,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82次飞行 [3]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在巴黎航展展示歼-35A隐身战斗机和翼龙-10B无人机,歼-35A采用"空海孪生"设计,翼龙-10B具备侦察打击一体化能力 [3] - 蓝箭航天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完成九机并联地面热试车试验 [3] - 第三届中国-东盟防务智库交流活动推动区域国防科技合作 [3] 国际军事动态与国防建设 - 6月20日伊朗对以色列发起第十七轮打击,发射至少25枚弹道导弹,导致23人受伤 [4] - 21个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外长联合谴责以色列对伊朗核设施及军事目标的大规模空袭,呼吁和平解决争端 [4] - 现代战争对装备信息化、智能化要求更高,建议重点关注航空航天装备及国防信息化等领域 [4]
胡润研究院发布《2025 全球独角兽榜》
搜狐财经· 2025-06-26 21:47
抖音和豆包的所有者字节跳动失去了全球价值最高的独角兽的头衔,跌至第二位(并列),尽管其价值增加了 5840 亿 元,达到 2.2 万亿元人民币。 IT之家 6 月 26 日消息,胡润研究院今日于广州发布《2025 全球独角兽榜》(Global Unicorn Index 2025),列出了全球 成立于 2000 年之后、价值 10 亿美元(现汇率约合 71.7 亿元人民币)以上的非上市公司。 本次榜单估值计算的截止日期为 2025 年 1 月 1 日,在发布之前更新了估值的重大变化。胡润研究院从 2017 年开始追踪 记录独角兽企业,这是第七次发布全球独角兽榜。 IT之家从报告获悉,全球独角兽企业数量达到 1523 家,创世界新纪录,比去年增加 5%(70 家)。美国以 758 家独角 兽企业领先,增加了 55 家,占世界总数的 49.8%。中国以 343 家位居第二,增加了 3 家,印度以 64 家位居第三,减少 了 3 家,英国以 61 家紧随其后,增加了 8 家。欧盟国家 112 家独角兽,增加 3 家。 报告显示,SpaceX 首次成为全球价值最高的独角兽,价值增加了 1.2 万亿元,达到 2.6 万 ...
成都未来科技城五周年:筑梦未来,科创高地崛起成势
第一财经· 2025-06-26 21:39
前沿产业与尖端平台 - 成都未来科技城聚焦低空经济、智能网联汽车、量子科技等前沿产业,形成"1+X"现代化产业体系 [8][10] - 天府绛溪实验室已签约10个顶尖科研团队,孵化11家硬核科技公司,聚集超200名科研人员 [5] - 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亚洲首个模拟验证机场,包括航站验证楼、1200米跑道和四大科技示范平台 [5] 低空经济与商业航天 - 沃飞长空获CCAR-135部运行合格证,成为国内首家具备eVTOL载客飞行资质的主机厂,首期规划年产能50架 [7] - 目标到2030年打造600亿级低空经济产业集群和400亿级商业航天产业集群 [7] - 凌空天行发布超音速飞机验证机,遨天科技具备1000颗/年商业卫星配套量产能力 [8] 智能网联汽车 - 国汽智端作为链主企业填补四川产业链空白,车载智能终端已搭载多款整车 [9] - 推动"车路云一体化"发展,吸引多家配套企业协同入驻 [9][10] - 智能网联汽车从小范围测试转入规模化应用关键期 [10] 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 - 天府绛溪实验室成立交互人形机器人研究中心,攻克动态环境适应性瓶颈 [4] - 启动建设覆盖成都主城区的量子互联示范网,推动量子互联网规模化应用 [4] - 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全链条体系,推动科研与产业双向驱动 [6] 产业生态与城市配套 - 导入电子科大研究生培养基地和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累计培养学生18000人 [12] - 建成103公里市政道路、7所教育设施(5200个学位)和超万套安置住房 [11] - 地铁S3/18/19号线和成自宜高铁构建空铁联运枢纽,实现"15分钟生活圈" [11]
贸易引擎“熄火”!美国5月商品贸易逆差扩大11.1%,远超预期
智通财经· 2025-06-26 21:37
美国商品贸易逆差 - 5月份美国商品贸易逆差意外扩大11.1%至966亿美元 超过市场预期的861亿美元 [1] - 商品出口下降5.2%至1792亿美元 为疫情暴发以来最大降幅 主要因原油等工业用品出口大幅下降 [1] - 商品进口额基本持平为2758亿美元 此前一个月曾创有记录以来最大降幅 [1] - 第一季度进口激增导致美国GDP计算值下降4.66个百分点 为2020年以来最大降幅 [1] 贸易对经济影响 - 5月份逆差扩大表明贸易对第二季度经济增长贡献可能低于预期 亚特兰大联储此前预测净出口对GDP贡献超2个百分点 [1] - 第一季度经济萎缩0.5% 部分由于进口激增影响 [1] - 特朗普政府将加征关税作为刺激国内生产、推动出口增长的战略手段 [1] 制造业数据 - 5月份美国工厂核心商用设备订单增长1.7% 为今年年初以来最大增幅 [2] - 核心资本货物出货量增长0.5% [2] - 耐用品订单量飙升16.4% 创2014年以来最大增幅 主要反映商用飞机订单大幅增长 [2] - 波音5月份收到303架飞机订单 较上月大幅增长 [2] 就业市场 - 续请失业金人数持续攀升至2021年11月以来新高 显示失业人员再就业难度加大 [2]
软银向航天航空初创企业Sceye投资1500万美元 进军巨型漂浮气候监测站领域
智通财经网· 2025-06-26 14:58
智通财经APP获悉,美国领先的、专研高空平台系统(HAPS)的航空航天公司Sceye已从日本软银公司获 得 1500 万美元投资。该公司主要打造漂浮在平流层的巨大子弹形状氦气球,旨在监测气候数据并为难 以到达的地区提供网络连接。 凭借新的资金和软银的合作,Sceye 计划明年将其一个平流层平台飞往日本,在那里提供数周的宽带服 务,之后再返回新墨西哥州。Frandsen表示,此次演示将是该公司在准备将产品投入商业销售前迈出的 最后几步之一。 软银公司总裁孙正义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自 2017 年以来,软银一直在开发类似的卫星相关服务。孙正 义称,高空平台站技术将"在扩大网络覆盖区域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覆盖现有网络难以触及的地区,并 补充说,这些服务"在大规模灾害发生时还将提供恢复通信的手段"。 此前,Sceye 公司还曾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以及美国地质调查局合作,提供气候和环境成像 服务。 该公司成立于 2014 年,凭借最新一轮投资,其估值已达 5.8 亿美元。该公司的其他投资方包括沙特投 资者Mawarid Holding Company。 Sceye(发音为"sky")九年前就开始用一个规模小得 ...
国防军工含量最高的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涨超2%,上市以来涨幅超7%,机构:军工板块或进入“戴维斯双击”阶段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6 10:41
国防军工行业表现 - 6月26日国防军工行业盘中走高 国证航天指数涨超2% [1] - 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涨超2% 换手率超9% 盘中溢折率0.17% 交投活跃 [1] - 该ETF自5月29日上市以来累计涨超7% [1] 国证航天指数特征 - 国防军工行业权重超96% 为全市场军工含量最高的指数 [1] - 航空装备与航天装备两大核心板块占71%权重 聚焦大飞机研制、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新兴领域 [1] - 成分股包含中航沈飞、中航成飞等歼击机相关龙头股 [1] 行业景气度与投资机会 - 军工行业景气度持续恢复 军贸有望成为第二增长极 [2] - 上游元器件和关键原材料作为武器装备研发与生产的底层支撑 有望充分受益于需求传导的放大效应 [2] - 商业航天发射和卫星星座建设短期内仍是板块波动的重要驱动因素 [2] - 卫星制造等细分领域2025年内基本面修复可期 主题活跃+业绩提振有望构成板块行情主旋律 [2] 行业复苏与细分领域 - 军工行业有望摆脱近两年低迷期 迎来全面复苏的景气拐点 [3] - 订单恢复正常并陆续释放 板块或将进入业绩改善与估值提升的"戴维斯双击"阶段 [3] - 建议关注先进战机、低空经济、国产大飞机、卫星互联网、深海科技等领域中竞争格局好、技术壁垒高的优质龙头公司 [3]
阅兵式新质战力亮相,装备自主创新提振信心,军工行业纯度最高的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开盘涨1.50%
搜狐财经· 2025-06-26 10:08
行业指数表现 - 国证航天航空行业指数(CN5082)强势上涨1.64% [1] - 成分股北方导航(600435)上涨10.01%,建设工业(002265)上涨10.00%,长城军工(601606)上涨9.99% [1] - 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上涨1.50%,最新价报1.09元,成交549.97万元 [1] - 近5个交易日内合计资金流入1340.78万元 [1] 阅兵事件驱动 - 9月3日将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包括检阅部队 [1] - 阅兵将展示新一代传统武器装备及无人智能、水下作战、网电攻防、高超声速等新型作战力量 [2] - 高层强调"推动新质生产力同新质战斗力高效融合、双向拉动" [2] - "国产化"、"新质化"、"体系化"是理解军工行业发展趋势的关键词 [2] - "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或将成为未来国防科研和装备采购重点方向 [2] ETF产品特性 - 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紧密跟踪国证航天指数 [2] - 该指数国防军工行业权重占比高达96%,为全市场纯度最高的军工主题ETF [2] - 成分股深度聚焦空天力量,国产大飞机、无人机等细分领域含量超80% [2] 成分股表现 - 光启技术(002625)上涨0.44%,权重1.13% [4] - 航发动力(600893)上涨0.74%,权重0.91% [4] - 中航沈飞(600760)上涨0.93%,权重0.83% [4] - 中航西飞(000768)上涨1.18%,权重0.63% [4] - 中兵红箭(000519)上涨7.34%,权重0.28% [4]
46.89亿!智能制造已披露融资额同比增长41%;航空航天融资数量下降37%;深创投6连投出手最活跃丨「智能制造」5月投融资月报
创业邦· 2025-06-26 07:54
中国一级市场投融资概况 - 2025年05月中国一级市场智能制造行业发生融资事件164个,环比减少13%,同比增加4% [3][10] - 已披露融资总额46.89亿元人民币,环比减少23%,同比增加41% [3][10] - 高端制造设备(78个)、集成电路(49个)、航空航天(12个)为热门细分赛道,其中航空航天融资事件环比下降37% [4][12] - 江苏(31个)、广东(28个)、浙江(19个)、北京(17个)、上海(17个)为融资事件最集中的地区 [5][15] - 融资阶段分布:早期126个(占比76.83%),成长期32个(占比19.51%),后期6个(占比3.66%) [6][17] - 已披露融资金额分布:成长期29.62亿元(占比61.22%),早期12.26亿元(占比25.34%),后期6.50亿元(占比13.44%) [17] 全球大额融资及独角兽动态 - 全球新增29个大额融资事件中,智能制造行业占2个(占比7%),涉及融资总额30.13亿元人民币(占全球总额6%) [21] - 全球新增5家独角兽企业中,智能制造行业占1家(占比20%) [25] - 2025年全球累计新增29家独角兽企业中,智能制造行业占3家(占比10%) [26] - 全球现存1875家独角兽企业中,智能制造行业占91家(占比5%) [27] 投资机构活动分析 - 参与投资的VC/PE机构189家,环比减少24%,同比减少6% [28] - 参与投资的CVC机构20家,环比增加33%,同比增加5% [28] - 活跃VC/PE机构:深创投(6个)、麓山投资(5个)、元禾控股(4个)、中科创星(4个) [29] - 活跃CVC机构:联想创投(3个)、电控产投(2个)、中国航发(2个) [31] 中国企业IPO市场 - 智能制造行业2家中国企业完成IPO,数量同比上升100% [8][35] - 募资总额5.78亿元人民币,环比减少40%,同比增加92% [8][35] - IPO企业地区分布:上海(1家)、淮安(1家) [38] - VC/PE渗透率100%(2家),CVC渗透率100%(2家) [35]
第十七届德国“太仓日”活动在斯图加特举办
新华社· 2025-06-25 23:58
中德经贸合作 - 中德双方在绿色发展、人才培养等多个关键领域持续深化合作,为两国关系注入新动能,也为全球发展提供更多稳定性与可持续性选择 [1] - 德国"太仓日"活动推动中德间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城市交往的全方位深度对话,吸引两国政界、工商界代表及德国企业负责人等近300人参与 [1] - 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凸显,政策环境透明、稳定、可预期,为德企投资经营提供良好环境 [1] 太仓对德合作成果 - 太仓对德合作的"朋友圈"日益扩大,德企在太仓集聚速度不断加快,已有超过550家德企落户 [2] - 太仓形成高端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航空航天等主导产业,成为中国德企投资最密集、发展最好的地区之一 [2] - 太仓率先引入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注重人才培养,并加快推进ESG理念落地 [2] 德国企业参与 - 德国巴符州经济部部长强调德中双方通过建立互信、加强交流和公平谈判为可持续合作奠定基础 [1] - 全球贸易需要开放市场、自由贸易与可靠国际规则体系,中国的积极参与对克服全球经济挑战至关重要 [1] - "德国技术"与"中国创新"加速携手,共同为全球经济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 [2]
没想到,中国又一技术遥遥领先
搜狐财经· 2025-06-25 22:11
3D打印钛合金技术突破 - 中国在3D打印钛合金技术领域取得全球领先地位,大幅超越美国和日本 [1] - 王华明院士团队耗时30年攻克技术难题,采用激光叠加打印工艺,材料利用率提升10倍,生产周期显著缩短 [2] - 传统钛合金制造工艺效率低下,例如飞机舱门制造需近两年且材料利用率不足10%,新技术极大降低工艺难度 [2] 军工领域应用 - 运-20、歼-20、长征火箭等军工装备已采用该技术,运-20机翼生产时间从两年缩短至55天,效率提升超一倍 [4] - 中科院金属所研发的钛合金疲劳强度达978兆帕,超越欧美标准,为军工装备性能提供保障 [5] 民用领域拓展 - 技术普及使钛合金价格腰斩,例如荣耀折叠屏手机采用3D打印钛合金铰链,耐久性达50万次折叠 [7] - 比亚迪将技术应用于汽车车身结构,实现减重、降耗及安全性提升 [7] - 医疗领域的人工关节、牙科种植体等因技术改进更精密耐用且成本下降 [7] 环保与经济效益 - 香港理工大学开发废料回收工艺,显著提高钛合金废料回收率并降低生产污染 [9] - 相比欧美高污染高耗能模式,中国技术实现环保与经济效益双赢 [9] 全球竞争格局影响 - 技术突破改写全球制造规则,中国在高端制造领域站上世界之巅 [11] - 军工装备更新换代速度远超他国,军事竞争力大幅提升 [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