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具身智能
icon
搜索文档
权威发声!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中国证券报· 2025-10-24 12:51
经济基本面与总体目标 - 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 [2][5] - “十五五”时期是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为实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奠定基础 [2] - 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居民消费率明显提高是“十五五”时期主要目标之一 [6] 产业发展与市场空间 - 优化提升传统产业,推动重点产业提质升级,初步估计未来5年新增10万亿元左右市场空间 [7] - 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将催生数个万亿级甚至更大规模市场 [2][7] -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经济增长点,未来10年新增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 [2][7] 科技创新与核心技术 - 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 [2][9] -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 [2][10] - 加强基础研究战略性、前瞻性、体系化布局,加大长期稳定支持,产出更多标志性原创成果 [9] 内需市场与消费投资 - 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扩大服务消费,推动商品消费扩容升级 [8] - 保持投资合理增长,高质量推进“两重”项目建设,实施一批重大标志性工程,完善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 [8] - 建设统一大市场,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充分释放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红利 [8] 对外开放与贸易投资 - 以服务业为重点,扩大市场准入和开放领域,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2][11] - 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拓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完善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有序扩大数字领域开放 [11] - 擦亮“投资中国”品牌,营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落实好“准入又准营” [11] 社会民生与公共服务 - 优化生育支持政策和激励政策,发挥育儿补贴、个税抵扣等政策作用,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有效降低家庭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2][13] - 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发展医养结合服务,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健全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体系 [13] - 优化就业、社保等方面年龄限制政策,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 [13]
“未来10年将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
中国能源报· 2025-10-24 12:18
中共中央今天(2 4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介绍,创新育新,就是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 产业。2024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8%。《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加快新能源、新材 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将催生数个万亿元级甚至更大规模 的市场;《建议》还提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 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产业蓄势发力, 未来10年将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编辑丨赵方婷 End 出品 | 中国能源报(c n e n e rg y) ...
未来10年,将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4 12:15
文章核心观点 - 国家发展改革委介绍创新育新方向,旨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2] - 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8% [2] -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和未来产业布局将催生数万亿元级市场,未来10年将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 [2] 产业发展规划 - 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2] -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经济增长点 [2]
未来10年将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
第一财经· 2025-10-24 10:35
文章核心观点 - 国家通过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目标是未来10年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 [1] 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 将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1] - 上述产业发展预计将催生数个万亿元级甚至更大规模的市场 [1] 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 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1] - 这些未来产业目前蓄势发力,被赋予重要增长期望 [1] 当前产业基础 - 2024年,中国“三新”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已超过18% [1]
城市24小时 | “第一省会” 何以实现“关键一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2 00:48
广州市未来产业规划 - 广州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实施意见》,聚焦智能无人系统、具身智能、细胞与基因、未来网络与量子科技、前沿新材料、深海深空六大方向及"X"个潜力赛道[1] - 计划建成10个未来产业高能级创新平台,50个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100个首试首用应用场景[1] - 到2029年目标建成5个以上未来产业先导区,培育1000家未来产业引领型企业,到2035年打造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未来产业集群[3] - 当前广州未来产业已集聚相关企业超2000家[3] - 将推行"观察期""包容期""沙盒监管"等新型监管举措,为创新留足试错空间[1] 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发展 - 广州正加快智能无人系统在未来出行和工程制造等领域场景化集成应用[2] - 支持南沙区打造全国首个城市级全空间无人体系超级场景,支持番禺区建设陆空一体化智能出行分中心[2] 区域经济发展数据 - 2025年前三季度四川地区生产总值为49322.2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5%,第二产业增长5.2%,第三产业增长6.0%[4] - 四川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170.5亿元,同比增长5.8%[4]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布 - 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全国共3482家,2025年复核通过企业共3916家[13] - 深圳以347家新入选企业领跑全国,占总数的9.97%,北京250家,上海215家,宁波92家,重庆44家[14] - 深圳新入选企业中制造业企业达213家,占比61.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55家,批发和零售业50家[14] 最低工资标准 - 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2740元居全国首位,北京小时最低工资标准27.7元为全国最高[9] - 北京月最低工资标准第一档2540元,天津2510元,广东2500元(其中深圳2520元)[11]
聚焦“6+X”未来产业 广州将建100个首试首用应用场景
南方都市报· 2025-10-21 23:27
广州市发展改革委一级调研员吴富伟特别提到,要以中试验证平台建设为着力点,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支持引导有优势、有条件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联合,盘活利用各类创新资源,建设技术领先、世界一流的中 试验证平台,推动新技术、新产品加快熟化。 10月21日,南都记者从"广州市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广州市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 业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正式印发,将构建"6+X"未来产业赛道体系,提出"动态监测—技术策源— 场景牵引—生态培育—开放协同—治理创新"六维发展框架,推动未来产业聚势成链、加速崛起。 其中,六大核心产业包括智能无人系统、具身智能、细胞与基因、未来网络与量子科技、前沿新材料、深海深空 等。 《实施意见》提出,到2029年,建成5个以上未来产业先导区,10个未来产业高能级创新平台,50个概念验证中心 和中试平台,100个首试首用应用场景,培育1000家未来产业引领型企业,形成万家未来产业新星企业融通发展的 态势。 10月21日,"全运年看广州"系列发布会——"广州市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新闻发布会举办。 在全球范围内遴选颠覆性技术项目 探索"港澳成果+广州转化" ...
广州公布未来产业新图谱 布局六大核心产业
中国新闻网· 2025-10-21 20:30
广州公布未来产业新图谱 布局六大核心产业 据介绍,该市出台了有关实施意见,提出"动态监测—技术策源—场景牵引—生态培育—开放协同—治 理创新"的发展框架,建设智能无人系统等六大核心未来产业。 该实施意见还提出,强化技术策源与成果转化,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与广州颠覆性技术 创新中心,开展有组织的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在全球范围内遴选颠覆性技术项目。构建"3371"科技成 果转化体系,即聚焦改革主线、产业导向、补改投试点三大方向;联动供给端、服务端、需求端三个端 口;依托七大高水平平台;推动一批极具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形成科技成果转化的"广州模 式"。 广州市计划建成10个未来产业高能级创新平台、50个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100个首试首用应用场 景,为未来产业提供"市场试验田"。 在空间布局上,广州探索"公共空间+市场化运营"孵化机制,规划建设5个以上未来产业先导区。特别在 企业培育上,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实现产业规模倍数级 增长。 当前,广州市未来产业已集聚相关企业超2000家、科研机构超180家、国家级创新平台超40个,形成领 军企业引领、重大项 ...
剖析智元机器人:一场关于人才与资本的博弈
虎嗅APP· 2025-10-21 17:24
以下文章来源于AGI接口 ,作者宋思杭 AGI接口 . 出品|虎嗅科技组 作者|宋思杭 编辑|苗正卿 头图|视觉中国 数据来源:企查查、天眼查 AI卷起的财富风暴。 10月10日晚,有消息称,智元机器人计划于2026年在香港启动IPO,目标估值区间为400亿至500亿港币。对 此,虎嗅第一时间向智元机器人求证,其否认了这一消息。 与此同时,虎嗅还了解到,2024年,智元机器人的营收约1亿元规模。对此,智元方面向虎嗅透露道,2025 年智元的营收将翻几倍。就在不久前,智元刚刚发布精灵G2,目前该机器人已锁定数亿元订单。 而从2025年开始,智元机器人就一直处于风口浪尖。 值得注意的是,9月,在智元机器人官网上还公布了一份合伙人名单:其中前三位均来自华为,而他们也是 智元这家公司最重要的三名主舵手,分别手握战略、技术和商业化大权。 名单一出,在业内迅速引发关注。对比这家成立不过两年半的公司今日的估值与体量,很多人第一反应是 ——"这不就是一家浓厚的华为系公司吗?" 但若近距离观察,便能发现这家具身智能公司身上的特殊性,它不属于华为,也不像其他任何大厂。 当然,智元的创始团队里,不乏华为及科技大厂出身的高管;其行事 ...
广州:全市未来产业相关企业超2000家
新浪财经· 2025-10-21 16:06
广州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市委科技办专职副主任孙翔介绍,广州目前拥有全球独角兽企业24家,位居全 国第4;推动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7000家,较上一年增长7.3%,规上高企占全市高企总量 51%。"广聚英才"工程与"三航"计划协同发力,支持一批高层次人才团队与8500名青年博士留穗创新创 业,为未来产业注入核心智力。当前,全市未来产业已集聚相关企业超2000家,科研机构超180家、国 家级创新平台超40个,一个生机勃勃的未来产业生态正加速形成。智能无人系统领域,依托亿航智能、 文远知行、广汽埃安等全球领军企业构筑的先发优势,面向未来出行、无人工厂两大场景,打造全空间 智能无人体系;具身智能领域,以琶洲人工智能集聚区为承载,以小鹏、广汽机器人的自研能力为突 破,以里工、高擎的产业化能力为支撑,加强核心技术、关键部件、整机研发的全产业链布局,加快在 智能制造、康养服务等场景规模化落地;细胞与基因领域,依托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人体蛋 白质组导航国际大科学计划等平台,发挥我市人源器官培育、TCR-T疗法、活体器官移植等领先成果优 势,推动基因治疗、靶向递送等前沿技术临床转化;未来网络与量子科技领域,聚焦6 ...
剖析智元机器人:一场关于人才与资本的博弈
虎嗅· 2025-10-21 09:27
出品|虎嗅科技组 作者|宋思杭 编辑|苗正卿 头图|视觉中国 10月10日晚,有消息称,智元机器人计划于2026年在香港启动IPO,目标估值区间为400亿至500亿港 币。对此,虎嗅第一时间向智元机器人求证,其否认了这一消息。 与此同时,虎嗅还了解到,2024年,智元机器人的营收约1亿元规模。对此,智元方面向虎嗅透露道, 2025年智元的营收将翻几倍。就在不久前,智元刚刚发布精灵G2,目前该机器人已锁定数亿元订单。 而从2025年开始,智元机器人就一直处于风口浪尖。 值得注意的是,9月,在智元机器人官网上还公布了一份合伙人名单:其中前三位均来自华为,而他们 也是智元这家公司最重要的三名主舵手,分别手握战略、技术和商业化大权。 名单一出,在业内迅速引发关注。对比这家成立不过两年半的公司今日的估值与体量,很多人第一反应 是——"这不就是一家浓厚的华为系公司吗?" 但若近距离观察,便能发现这家具身智能公司身上的特殊性,它不属于华为,也不像其他任何大厂。 当然,智元的创始团队里,不乏华为及科技大厂出身的高管;其行事风格上,也多少带着那股大公司的 作风。在中国科技企业叙事里,华为已经成为某种象征——强大的组织力、长期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