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动力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欣旺达发布固态电池新品
上海证券报· 2025-10-24 02:37
欣旺达固态电池技术发布 - 公司发布能量密度达400Wh/kg的“欣·碧霄”聚合物固态电芯,电芯容量20Ah,循环寿命1200次,并通过200摄氏度热箱实验 [1][2] - 该固态电芯采用多项创新技术:超致密固态化电极将极片孔隙率降至5%(常规为25%),正极离子传导提升3个数量级;纳米化高熵负极比容量达2700mAh/g,为石墨负极7.2倍,首效96%;采用超薄聚合物复合电解质膜和超弹界面涂层 [2] - 公司预计于2025年底建成0.2GWh聚合物固态电芯中试产线 [1][2] - 公司第四季度已成功试制能量密度达520Wh/kg的锂金属电池,采用轻质三维复合负极和微胶囊缓释层等创新材料 [1][3] 欣旺达技术研发战略与历史 - 公司固态电池研发始于2015年,2025年产品发布进程明显提速,此前于2020年开发完成半固态电池,2025年一季度发布欣·云霄1.0航空动力电池,二季度发布欣·云霄2.0软固态电池 [3] - 公司固态电池战略为多线程阶梯式战略,体系包括半固态、软固态、聚合物固态、硫化物固态和锂金属超级电池体系 [3] - 公司提出“电池+”战略升维,以电池技术为核心提供全栈服务,产品覆盖消费类电池、乘用车、商用车、储能及航空船舶领域 [4] 新能源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判断汽车电动化持续推进,物流电动化是下一波浪潮,电动重卡渗透率从2023年的3.74%大幅提升至2025年9月的28.93% [5] - 新能源汽车整车续航均值持续提升,2023至2025年间C级车续航从594公里提升至695公里,B级车从572公里提升至607公里,A级车从481公里提升至505公里 [5] - 公共充电桩建设加速,三年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35% [5] - 纯电车在中国汽车总保有量中占比预计从2024年末的9%提升至2030年的25%以上,并在2035年突破50% [6] 行业宏观前景与供应链 - 全球能源转型趋势、中国新能源产业优势及产业链奋斗精神是当前时代的核心常量 [4] - 全球供应链正在重构,主要经济体要求供应链实现自主可控 [3] - 产业链正处于上下游协同创新、对内发展生态、对外巩固优势的关键阶段 [4]
新力量NewForce总第6888期
第一上海证券· 2025-10-23 18:48
台积电 (TSM) - 上调2025财年收入同比增长指引至30%[2],25Q3总收入达9899.2亿新台币(331亿美元),同比增长30.3%[6] - 未来5年AI相关收入(GPU/ASIC/AI服务器CPU)复合年增长率(CAGR)将超过45%[7] - 25Q3毛利率为59.5%,同比增长1.7个百分点,预计2025/2026财年毛利率分别达58.5%/59.5%[7] - 先进制程(7纳米及以下)贡献本季度收入的74%,其中3nm/5nm制程分别占23%/37%[7] - 目标价上调20%至360美元,维持买入评级,基于DCF估值法(WACC 9.0%,长期增长率3.0%)[9] 宁德时代 (3750) - 2026年Q3营业收入1041.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90%,归母净利润185.49亿元,同比增长41.21%[14] - Q3毛利率维持在28%左右,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受益于高毛利储能业务占比提升及技术降本[15] - 公司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超3600亿元人民币,在建工程达373亿元,合同负债407亿元[16] - 目标价上调37%至623港元,基于2026年30倍PE估值,较现价有16%上涨空间,维持买入评级[18] 互联网行业 - 即时零售行业竞争趋稳,美团10月第二周市场份额达68%,较8月提升3个百分点[25] - 京东周度DAU增速达35%,为订单增长提供重要支撑;阿里饿了么市场份额降至22%[25] - 阿里云在迪拜启用第二座数据中心,全球布局扩展至29个地域、92个可用区[26]
20GWh项目启动!国轩高科六合投资超百亿!
起点锂电· 2025-10-23 18:20
项目投资与产能扩张 - 国轩高科在江苏南京六合区奠基新型锂离子电池智造基地项目,总投资40亿元,规划产能20GWh,建设周期不超过24个月[2] - 公司在南京六合区已累计投资超百亿元,总产能提升至近50GWh,成为其全球产能最大的基地[4][6] - 公司近期同步推进多个扩产项目,包括芜湖20GWh基地、合肥小动力电池项目等,涉及总产能规划已超100GWh[10][11]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有效产能约为130GWh,计划在2025年底提升至近150GWh,2026年总体产能目标为200GWh[14] 产能建设时间线与里程碑 - 2015年公司首次落户南京六合,投资15亿元建设年产2GWh动力电池产线,实现当年签约、当年投产、当年见效[7] - 2021年6月大众入股后,公司启动总投资100亿元、规划产能20GWh的智能制造基地,首条7GWh生产线于2022年5月投产[8] - 2023年12月全球供应链基地开工建设,2024年9月投产,带动上下游产业链集聚[8] - 南京国轩去年产值已突破150亿元,助力六合区向打造600亿元规模的新能源产业集群目标加速迈进[8] 经营业绩与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出货量约40GWh,同比增长超48%,营业收入达193.94亿元,同比增长15.48%,净利润3.67亿元,同比增长35.22%[12][14] - 2025年1-9月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为26.27GWh,同比增长84.7%,市场份额为5.3%,9月单月市场份额达5.8%[12] - 公司目标2025年全年出货量达到100GWh,有望实现同比近60%的大幅增长[15] 客户结构与市场拓展 -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乘用车、商用车等新能源汽车领域,主要供货长安、长城、零跑、吉利等车企[6] - 2025年上半年B级及以上车型配套占比提升至15%,国内商用车装机份额提升至7.4%[12] - 公司正式向大众汽车配套动力电池,随着与众07车型上市,有望带动装机量快速增长[13] - 海外市场拓展显著,截至2025年9月海外订单覆盖12个国家,海外收入占比超60%[13] 行业需求与增长动力 - 2025年动储行业需求爆发,前三季度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39%[11]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达315.8GWh,同比增长98%[11] - 公司为沙特ACWA Power的摩洛哥光储项目提供1.2GWh储能解决方案,并在日本市场签署超7GWh合作订单[13][14]
宁德的港股溢价之谜
36氪· 2025-10-23 10:29
从传统的跨市场定价角度,A+H股两地上市公司,通常遵循两条规律: 1.A股比港股溢价 2.市值越大,A、H股价格越接近 (原标题:宁德的港股溢价之谜) 2025年10月20日,宁德时代发布三季报,依旧彰显宁王本色。 财报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公司净利润185亿元,同比增长4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64亿元,同比增长35%。 财报公布后,宁德港股与A股双双高开。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作为一家A+H股两地上市的公司。宁德H股相比于A股显著溢价。 时势造"溢价" 事实上,宁德时代港股发行价较A股仅折6.8%,上市首日即实现7.0%溢价。折价6.8%到溢价7%,依旧是一个合理的波动区间,相比于现在34%的 溢价,相去甚远。 这背后一个值得关注的是宁德时代港股IPO的时间点:2025年5月20日。 当时宏观层面发生了一个特殊的事件,导致了港币市场流动性的异常宽松。 5月初,亚洲货币罕见迎来集体升值。新台币创1988年以来最大升幅,人民币升破7.2关口,而港元升至7.75,触及强方兑换保证水平。 长期以来,香港金管局为维持汇率稳定而实行联系汇率制。也就是说,由于香港没有独立的货币政策,实际上政策利率参照美联储利率同步调 ...
红利和成长将并存!明世伙伴基金刘博生:将研究力量集中在最有投资价值的领域
券商中国· 2025-10-22 18:50
今年以来,主观私募业绩出现整体上扬态势,部分私募主观策略表现亮眼,机构调研积极性大幅提升。接 下来的市场上,主观策略会重点布局哪些板块?对此,券商中国记者近期对明世伙伴基金的基金经理刘博 生进行了专访。 刘博生有14年的证券从业经验,曾任中信建投证券通信研究员、建信基金研究部TMT组长及新三板研究主 管,曾作为团队核心成员获得新财富通信行业2011年第三、2012年和2013年第一。他2020年11月加入明世伙伴 基金,目前担任研究总监、基金经理,核心投资策略为:结合数据投资方法,以行业(赛道)中观景气趋势为 核心,获取行业及个股的双α(基本面成长)+β(认知变化)收益。 由券商研究员转型到私募基金经理,刘博生在采访中分享了这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交谈中,他总是一丝不 苟,每个问题都在认认真真地回答,回答的答案更是条理清晰,丝丝入扣。 重要观点: 私募的投资目标是绝对收益,所以更重视投资的正确性和资金的使用效率,对研究成果的转化要求更高。 既要了解自己团队的特点,擅长的领域,将研究力量集中在最有投资价值的领域,力求取得最大的胜率, 从而取得最好的投资回报结果。 红利和成长并存的原因是当前的经济和市场环境共同决定 ...
加码动力电池!吉利“落子”湖南!
起点锂电· 2025-10-22 18:28
固态电池行业年会信息 - 活动主题为聚焦新技术、共建新生态,将于2025年11月8日在广州南沙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规模超1000人[2][3] - 同期举办CINE固态电池展、钠电展及钠电行业年会,参与企业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清华大学深圳院等众多行业龙头及研究机构[2][3] 吉利新能源材料公司成立 - 湖南省新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于2025年10月15日成立,注册资本40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刘干江,经营范围涵盖新材料技术研发与投资[3][4][5] - 公司于2025年10月17日在湘潭完成揭牌仪式,股东背景包含吉利等行业龙头,被视为吉利在新能源材料研发领域的重要布局[5][6] 合资股东结构与产业协同 - 公司四大股东各持股25%,包括吉利旗下的浙江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湘潭电化产投控股集团、湖南裕能以及湘潭电化[7][8][9][10] - 湖南裕能是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企业供应商,2020年以来磷酸铁锂出货量连续5年全球第一,2025年1-9月出货量继续位居全球榜首[11] - 截至2025年6月末,湖南裕能已投产磷酸盐正极材料产能85.8万吨,并推进西班牙5万吨及马来西亚9万吨项目建设,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3.58亿元,归母净利润3.05亿元[11][12] - 湘潭电化手握多个锰矿资源,是锰酸锂等锰系材料主要供应商,其锰酸锂产品在固态电池端已取得进展,预计2026年底或2027年初突破[12] 吉利电池业务整合与产能规划 - 吉利集团2025年前三季度总销量295.3万辆,同比增长29%,新能源销量159.1万辆,同比增长68%,新能源渗透率达54%[15] - 2025年4月吉利整合电池业务成立吉曜通行品牌,8月透露拥有8大生产基地,规划至2027年形成70GWh产能规模[16][17] - 2025年1-9月吉曜通行装机总量约9.4GWh,位居行业第十位,未来吉利汽车电池需求40%由吉曜通行供应,40%由宁德时代供应[17][18]
乘联分会:10月1-19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12.8万辆 同比下降6%
智通财经网· 2025-10-22 17:01
智通财经APP获悉,10月22日,乘联分会发布车市周度分析。文章指出,10月1-19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12.8万辆,同比去年10月同期下降6%,较上 月同期增长7%,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813.6万辆,同比增长8%;10月1-19日,全国乘用车市场新能源零售63.2万辆,同比去年10月同期增长5%,较上月同 期增长2%,全国乘用车市场新能源零售渗透率56.1%,今年以来累计零售950.2万辆,同比增长23%。 本周车市概述 乘用车:10月1-19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12.8万辆,同比去年10月同期下降6%,较上月同期增长7%,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813.6万辆,同比增长8%; 10月1-19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115.5万辆,同比去年10月同期下降5%,较上月同期增长0%,今年以来累计批发2,200.2万辆,同比增长12%。 新能源:10月1-19日,全国乘用车市场新能源零售63.2万辆,同比去年10月同期增长5%,较上月同期增长2%,全国乘用车市场新能源零售渗透率56.1%, 今年以来累计零售950.2万辆,同比增长23%;10月1-19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新能源批发67.6万辆,同比去年10月同 ...
市占率创新低? 日赚1.8亿的宁德时代,被谁挖了墙脚
新浪财经· 2025-10-22 14:28
公司财务业绩 - 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为1041.86亿元,同比增长12.9% [1]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85.49亿元,同比增长41.21% [1] - 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为2830.72亿元,同比增长9.28% [1] - 前三季度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达490.34亿元,同比增长36.2%,相当于每日净赚约1.8亿元 [1] 动力电池市场份额变化 - 宁德时代第三季度市场份额降至41.7%,创下近6年来的最低纪录 [1] - 从2020年至2025年,宁德时代市场份额变化为50.0%、51.9%、47.2%、43.5%、45.3%以及43.3% [2] - 行业第二梯队企业的份额在逐步上升,例如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 [1][2] - 比亚迪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14.9%增长至2023年的26.9%,2025年为23.5% [2] 市场份额变动原因分析 - 电池产业发展较快,尤其磷酸铁锂产业发展特别快,宁德时代在磷酸铁锂的份额出现下降 [1] - 在三元电池方面,由于比亚迪全面转型磷酸铁锂电池,宁德时代、LG、蜂巢等企业的优势更加明显 [1] - 第二梯队企业在细分领域有突破,例如专注磷酸铁锂技术、深耕圆柱电池、为商用车开发专用电池 [2] 车企供应链策略变化 - 车企为降低供应链风险,选择与多家电池企业合作,不再依赖单一供应商 [3] - 主机厂普遍选择两家甚至更多电池供应商,通过调整内部份额来抑制价格 [3] - 各主机厂把电池作为未来核心竞争力,进行自研自产,例如自研固态电池 [3] - 相较于宁德时代,和二线企业合作,主机厂在议价、研发、产线等方面有更高的话语权 [3]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动力电池行业正在经历从"一超多强"到"群雄逐鹿"的转变 [2] - 二线电池企业可以开放合作研发模式,而宁德时代则希望主机厂直接购买其产品 [4] - 理想汽车与欣旺达以50:50出资比例成立合资公司,用于生产理想汽车自研的动力电池产品 [4] - 车企在营销中有意无意弱化电池品牌,例如理想i8的配置页面中"宁德时代"字样消失 [5] - 多元化竞争使消费者能买到更多样化产品,车企在选择电池供应商时有更多议价空间 [5]
市占率创新低?日赚1.8亿的宁德时代,被谁挖了墙脚|能见派
新浪财经· 2025-10-22 09:41
文 | 《能见派》栏目 刘丽丽 宁德时代交出第三季度"成绩单"。 根据财报,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为1041.86亿元,同比增长12.9%;归母净利润185.49亿元,同比增长41.21%。前三季度,宁德时代实现营业收入2830.72亿元,同比增长9.28%;归属母 业绩飙升的同时,其市占率的"王者地位"似乎开始动摇。根据乘联分会日前公布的数据,动力电池方面,宁德时代市场份额降至41.7%,创下近6年来的最低纪录,而行业第二梯队企业的份额在 关于宁德时代为何动力电池份额下降较快,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对《能见派》表示,电池产业发展较快,尤其磷酸铁锂产业发展特别快,宁德时代在磷酸铁锂的份额出现下降,处于一种被稀释 被蚕食的王者 乘联会的数据显示,从2020年到2025年,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分别为50.0%、51.9%、47.2%、43.5%、45.3%以及43.3%。与之相对的,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维权)等电池厂商 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宁德时代市场总体来看处于一个萎缩或者慢增长的市场,这主要是行业发展速度不同带来的影响。" 关于动力电池企业市场份额的变化是否会持续扩大,崔东树认为,未来竞争激烈,二 ...
交银国际每日晨报-20251022
交银国际· 2025-10-22 09:35
中国宏观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5.2%,其中第三季度增长4.8%,环比增长1.1% [3] - 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5%,较2024年全年提升9个百分点 [4] - 前三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4.0%,其中出口增长7.1% [4] - 9月工业生产超预期反弹至6.5%,消费增速回落至3.0% [4] 阿里巴巴 - 预计2026财年第二季度集团收入同比增长3.9%,淘天GMV增速与大盘趋势一致 [5] - 淘宝闪购业务整体亏损预计为376亿元,电商业务整体利润预计同比仅增中高个位数至约110亿元 [5] - 海外电商同比增速预计放缓至16%,云业务收入预计同比增长超30% [5]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6年市盈率分别为23/21倍,目标价维持200美元,潜在涨幅15.3% [5][6] 荣昌生物 - 维迪西妥一线UC联合疗法III期研究显示中位PFS为13.1个月vs化疗组6.5个月,中位OS为31.5个月vs化疗组16.9个月 [9] - 泰它西普干燥综合征III期结果显示160mg治疗组24周时ESSDAI较基线变化为-4.4,48周时持续改善至-4.6 [10] - 维持全球销售峰值超25亿美元的预测,上调目标价至109港元,潜在涨幅17.8% [10] 宁德时代 - 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042亿元,同比增长12.9%;归母净利润186亿元,同比增长41.2% [11]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率达17.8%,创上市以来单季度新高 [11] - 2025年1-8月中国内地储能新增招标规模达292GWh,同比增长104% [12] - 上调2025-2027年净利润预测至691.8亿/824.6亿/932.0亿元,目标价上调至458.75元,潜在涨幅25.2% [12] 全球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收盘26,028点,单日上涨0.52%,年初至今上涨26.45% [7] - 标普500指数收盘6,735点,年初至今上涨14.52%;纳斯达克指数收盘22,954点,年初至今上涨18.86% [7] - 布兰特原油价格61.02美元,单日下跌11.85%,年初至今下跌18.18%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