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药研发
icon
搜索文档
李利在天津调研支持医药产业研发创新工作
快讯· 2025-06-25 18:30
行业监管动态 - 国家药监局局长李利在天津调研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工作,强调促进医药产业研发创新 [1] - 提出对重点产品实行"提前介入、一企一策、全程指导、研审联动"的监管服务模式 [1] - 要求缩短创新药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时限,鼓励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 [1] - 推动全球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在中国实现同步研发、申报、审评和上市 [1] 企业调研情况 - 走访考察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天士力医药集团、航天泰心科技等机构 [1] - 听取天津市药品监管工作汇报,调研医药产业研发创新情况 [1] 政策导向 - 强调及时复制推广试点经验,提升研发创新质效 [1] - 加强全过程沟通服务,支持医药产业创新发展 [1]
东吴证券晨会纪要-20250625
东吴证券· 2025-06-25 10:27
核心观点 - 全球或转向 risk - off 阶段,国内市场趋向跟随海外事件冲击和资金流动交易,短期防御后反攻优先成长板块;债市利率下行逻辑顺畅,各固收品种有不同表现;各行业有不同发展态势和投资机会,如房地产关注政策和销售,公用事业关注水电火电等,物联网模组受益 AIot 浪潮等 [1][8][9][25] 宏观策略 - 海外波动加剧,中美关系不确定,伊以冲突升级致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加剧,risk - on 驱动力不足,全球或转向 risk - off 阶段 [8] - 国内基本面“弱平稳”,市场跟随海外和资金流动交易,两融余额稳定,机构仓位下降,资金板块轮动,市场情绪偏弱,进入蓄势期 [8] - 资金形态和风格节奏与前期类似,后续行业轮动或延续资金端主导,短期防御,选择 A50、沪深 300 及稳定板块,政策明朗后反攻成长板块 [1][8][9] 固收金工 国债 - 本周 10 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下行 0.4bp 至 1.638%,债市“低波动”,利率下行逻辑未来 1 个月较顺畅,债券发行高峰将结束,7 月资金面无虞 [2][10] 美债 - 美债有配置吸引力,长端在 4-4.5%震荡,短端易降难升,建议缩短组合久期;美国经济数据不佳,消费、制造业、就业等指标有变化,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 [11] 绿色债券 - 本周新发行 26 只,规模约 431.52 亿元,较上周增加 26.20 亿元,周成交额 873 亿元,较上周增加 251 亿元 [4] 转债 - 海外以伊冲突发酵,国内权益震荡走弱,转债承压,策略以守为主,临近信评和中报季,保守策略或占主流 [5] 二级资本债 - 本周新发行 2 只,规模 40 亿元,存量余额减少 160 亿元,成交量增加 110 亿元 [15][16][17] 锡振转债 - 预计上市首日价格 123.58 - 137.42 元,中签率 0.0018%,无锡振华业务稳定增长,债底保护好,建议申购 [6][18][19] 行业 房地产 - 上周房地产板块下跌,新房成交环比升同比降,二手房环比和同比均升,库存环比升同比降,土地成交建筑面积环比和同比降,楼面价和溢价率环比升 [20] - 建议关注开发、物业管理、经纪类相关公司 [20] 公用事业 - 5 月全社会用电同比增 4.4%,增速微降,多项行业数据有变化,建议关注水电、火电、核电、绿电、消纳等领域相关公司 [21] 燃气Ⅱ - 中东局势带动欧美气价上涨,国内气价平稳,海内外倒挂持续,部分城市顺价,美气进口关税降低,建议关注相关燃气公司 [22][23] 物联网模组 - 行业受 AI 等浪潮驱动,规模增长,竞争格局国产领先,车载、机器人、端侧应用带动物联网模组需求,相关公司受益,建议关注 [25] 商贸零售 - 2025 年 618 活动拉长规则简化,天猫高质量增长,美妆预计双位数增长,国货美妆和宠物食品赛道表现好,建议关注相关公司 [26][27] 医药生物 - 本周医药板块下跌,创新药领跌,H 股跌幅明显,重视创新药早研产业链,关注相关标的,有药品获批和疗法拟纳入突破性疗法情况,给出具体配置建议 [28][29] 环保 - 推荐和建议关注多家环保公司,军信股份与长沙数字集团合作,垃圾焚烧资本开支下降提分红,供热和 IDC 合作提 ROE,水务运营关注水价改革,行业多项数据有变化 [30][31] 有色金属 - 美国滞胀担忧或重回市场主线,工业金属本周表现不佳 [32]
中国科研团队研发新型肝纤维化靶向干预策略
环球网资讯· 2025-06-23 22:12
新型肝纤维化靶向干预策略LIVTAC -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何永捍团队联合上海药物研究所张翾团队研发出新型肝脏靶向蛋白降解剂LIVTAC 可有效控制早期肝纤维化和抑制晚期肿瘤进展 [1][3] - 肝纤维化是所有慢性肝病向终末期发展的必经病理阶段 目前治疗药物匮乏 临床主要停留在病因控制阶段 [1] LIVTAC技术原理 - LIVTAC通过偶联PROTAC分子与肝脏特异高表达的ASGPR受体配体 实现肝脏靶向摄取和释放 精准降解肝内靶蛋白并特异杀伤肝癌细胞 [3] - 实验证实LIVTAC分子XZ1606可结合肝星状细胞表面ASGPR 通过内吞-溶酶体剪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降解BRD4蛋白 [5] 实验模型与效果 - 研究团队利用TGF-β诱导HSC建立体外纤维化模型 并采用CCl4和CDAA-HFD构建小鼠肝纤维化模型 [5] - XZ1606在体内外模型中均能有效抑制纤维化 在CDAA-HFD模型中还可逆转肝脏脂肪变性并恢复代谢功能 [5] 学术成果发表 - 研究成果于6月23日发表在生物医药期刊《Theranostics》 标题为《Liver-targeted degradation of BRD4 reverses hepatic fibrosis and enhances metabolism in murine models》 [6]
爆发前夜的智能体,落在中国算力的舒适区 | 海斌访谈
第一财经· 2025-06-21 16:27
行业趋势 - AI发展进入拐点,智能体(Agentic AI)爆发前夜,未来可能颠覆传统APP和软件公司模式 [1] - 智能体正成为各行业标配,中国各行业加速落地人工智能 [1] - 推理需求增长推动本土算力发展,中国算力在推理环节具备优势 [1][13] 医疗行业应用 - 复星医药发布PharmAID决策智能体平台,医药内容生成准确率比通用大模型提升50% [3] - 中山医院团队与鹍远生物合作,利用AI模型实现无创消化道癌症检测与组织溯源 [3] - 山西省人民医院部署私有化AI平台,采用鲲鹏+昇腾算力与DeepSeek-R1模型 [10][11] 商旅行业应用 - OpenAI和滴滴企业版推出智能体助手,实现一键订票、差旅政策分析与行程规划 [4][5] - 滴滴企业版智能体基于70万企业B端数据,采用Multi-Agent架构提升商旅效率 [5] 技术基础与成本 - 大模型技术进步推动智能体爆发,推理成本过去两年下降至不到原来的1% [7] - DeepSeek等模型提升推理效率,带动开源和降价潮,国产算力如昇腾、摩尔线程等快速发展 [7][12] - 谷歌与Anthropic推动智能体标准化协议(MCP和A2A),解决互操作性问题 [8] 本土化部署与算力需求 - 金融、医疗等行业偏好本地化AI部署,数据安全需求推动私有化方案 [10][11] - 华鲲振宇预计未来服务器出货80%用于推理,20%用于训练,国产算力在推理环节优势明显 [13]
医疗健康领域投融资日报(6月20日):浙江泰德医药完成1000万美元Pre-IPO融资
搜狐财经· 2025-06-21 16:21
投融资事件统计 - 2025年6月20日共披露22起投融资事件,涉及15家国内企业和7家国外企业,融资总额约141.89亿元 [2] - 企业服务领域为数量TOP1,智能科技领域为金额TOP1 [2] - 医疗健康领域共披露5起投融资事件,涉及3家国内企业和2家国外企业,融资总额约11.38亿元 [2] 国内医疗健康领域投融资 - 浙江泰德医药完成1000万美元Pre-IPO融资,投资方为微光创投和石药集团,公司为医药研发商,总部位于浙江省 [2] - 联影智能完成10亿人民币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张家港产业资本、上海联和投资等,融资金额在本年度所有A轮融资中排名前1%,公司为高端医疗影像设备研发生产商,总部位于上海市 [2] - 北检检测完成1000万人民币A轮融资,公司为生物安全与动物实验室,总部位于山东省 [2] - 国内医疗健康领域融资总额约10.74亿元 [2] 国外医疗健康领域投融资 - SerImmune完成800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PTX Capital、Blackbird BioVentures等,融资金额在本年度所有A轮融资中排名前50%,公司为美国基因测序技术研发商 [3] - Droplet IV完成2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公司为丹麦医疗科技服务商,总部位于丹麦 [3] - 国外医疗健康领域融资总额约0.64亿元 [2] 数据说明 - 融资金额统计包含模糊金融及未披露金额的估算数值,并统一换算为人民币 [4] - 医疗健康领域指亿欧数据行业分类中的医疗健康行业 [3]
(活力中国调研行)在中关村展示中心探寻北京科创“密码”
中国新闻网· 2025-06-21 00:46
中关村展示中心科技创新成果 - 中关村展示中心2010年投入建设,2011年7月1日正式挂牌,成为展示中关村及北京自主创新成就的平台和窗口 [1] - 2024年3月完成改造,面积1万平方米,以"新质生产力看北京"为主题,设置多个展区 [1] - 展示350多家在京科研机构、企业在人工智能+、商业航天、高端医疗器械等前沿科技领域的490多项技术、产品 [1] - 2024年接待人员同比增长328%,2025年1月至5月接待人员同比增长203.77% [1] 戴纳实验科技AI+机器人技术 - 研发自动称量机器人,应用AI+机器人技术,误差接近0.1克,适用于黏稠液体和危险性液体称量 [2] - 产品是AI+"黑灯实验室"综合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实现无人化操作与全流程闭环控制 [2] - 实验室集成机器学习AI算法管理平台、智能机器人、自动控制设备与先进实验仪器 [2] - 可自动完成样品处理、实验仪器操作、试剂耗材运送、环境控制、数据分析及报告出具等任务 [2] 北京医药健康产业发展 - 2024年北京医药健康产业规模达1.06万亿元,同比增长8.7% [3] - 诺诚健华医药科技展出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成果奥布替尼,已在中国和新加坡获批上市并纳入中国国家医保 [3] - 坦昔妥单抗创新疗法成为中国首个获批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CD19单抗 [3] - 公司2023年营收同比增长36.68%,2024年第一季度总收入同比增长129.9% [3] 快手科技AI视频生成技术 - 推出可灵AI(Kling AI),是新一代AI创意生产力平台,基于自研大模型可灵和可图 [4] - 提供高质量视频及图像生成和编辑能力,在动态质量、语义响应、画面美学等维度保持全球领先 [4] - AI视频生成技术将为游戏、动画以及视听产业带来新机遇 [5] - 技术有望助力具身智能等产业互联网应用,推动数实融合走向深入 [5]
【IPO追踪】引入石药集团为基石投资者,泰德医药今起招股
金融界· 2025-06-20 11:04
发行概况 - 公司启动全球发售1680万股股份,其中国际发售1512万股,香港公开发售168万股 [1] - 每股发售价区间为28.40-30.60港元,预计募资净额约4.11亿港元 [1] - 香港公开发售时间为6月20日至6月25日,最终发售价将于6月27日公布,预计6月30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1] - 每手交易单位为100股,入场费3090.85港元 [1] 资金用途 - 募资将用于中美设施建设以扩大服务能力及产能,包括扩建钱塘园区和医药港小镇园区设施 [1] 基石投资者 - 基石投资者石药集团和Welight Capital合计认购约1000万美元,后者由腾讯前高管吴宵光全资拥有 [2] 行业地位与业务 - 按2023年销售收入计,公司为全球第三大多肽CRDMO企业,市场份额1.5% [2] - 业务涵盖CRO(多肽NCE发现合成)和CDMO(多肽CMC开发及商业化生产),主要提供API服务 [2] - 多肽类药物相比化学药物具有更好耐受性、特异性和生物活性,适应症覆盖多个系统疾病 [2] - 截至2024年底,公司管线包括1217个CRO项目和332个CDMO项目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益分别为3.51亿元、3.37亿元、4.42亿元(人民币),年内利润分别为5398万元、4890.5万元、5917.3万元 [3] - 2024年CDMO服务收入3.3亿元,占总营收74.6% [3] 市场分布 - 2024年收入55%来自美国市场,21.4%来自中国内地市场 [3] - 公司称中美贸易摩擦中关税由美国客户承担,对业务无直接重大影响 [3]
泰德医药6月20日至6月25日招股 预计6月30日上市
智通财经· 2025-06-20 07:10
公司招股信息 - 泰德医药(03880)于2025年6月20日至6月25日招股,拟发售1680万股,其中香港发售占10%,国际发售占90% [1] - 每股发售价28.4-30.6港元,每手100股,预期2025年6月30日开始在联交所买卖 [1] - 假设发售价为29.50港元(中位数),基石投资者将认购266.08万股,占总发售股份约15.84%,认购金额约1000万美元 [2] 行业地位与市场份额 - 2023年按销售收入计,公司是全球第三大专注于多肽的CRDMO,市场份额为1.5% [1] - 全球专注于多肽的CRDMO市场前两大参与者占23.8%市场份额,第三至六大参与者(包括公司)分别仅占约1%市场份额 [1] 业务模式与服务范围 - 主要提供CRO服务(多肽NCE发现合成)和CDMO服务(多肽CMC开发及商业化生产) [2] - 服务专注于向客户提供API,客户将API与辅料混合形成最终药品 [2] - 已在超过50个国家建立客户关系,包括中国、美国、日本、欧洲、韩国及澳大利亚等主要市场 [2] 资金用途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预计约4.11亿港元(假设发售价29.50港元) [3] - 76.4%用于在美国及中国建设设施扩大服务能力及产能 [3] - 4.1%用于扩张中国产能 [3] - 9.5%用于在更多地区建立销售及售后服务网点 [3] - 10.0%用于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3]
泰德医药(03880.HK)预计6月30日上市 引入石药集团及Welight Capital作为基石
格隆汇· 2025-06-20 07:05
公司IPO计划 - 公司拟全球发售1680万股H股,其中中国香港发售168万股,国际发售1512万股 [1] - 招股时间为2025年6月20日至6月25日,预期定价日为6月26日 [1] - 发售价区间为每股28.40-30.60港元,每手买卖单位为100股 [1] - 摩根士丹利及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 [1] - 预期股份将于2025年6月30日开始在联交所买卖 [1] 行业地位与业务模式 - 2023年按销售收入计,公司是全球第三大专注于多肽的CRDMO,市场份额为1.5% [2] - 行业前两大参与者合计市场份额为23.8%,第三至第六大参与者各占约1% [2] - 公司提供全周期服务,包括早期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开发及商业化生产 [2] - 主要业务分为CRO服务(多肽NCE发现合成)和CDMO服务(多肽CMC开发及商业化生产) [2] - 服务专注于提供API而非药品,客户将API与辅料混合形成最终剂型 [2] - 已在50多个国家建立客户关系,覆盖中国、美国、日本、欧洲等主要市场 [2] 基石投资者与资金用途 - 基石投资者将认购266.08万股,总认购金额约1000万美元(约7849万港元) [3] - 基石投资者包括石药集团全资子公司佳曦控股及Welight Capital [3] - 假设发售价中位数29.50港元,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预计约4.112亿港元 [3] - 资金用途分配:76.4%用于美中设施建设扩大产能 [3] - 4.1%用于中国产能扩张 [3] - 9.5%用于建立全球销售及售后服务网点 [3] - 10.0%用于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3]
北京“两区”建设五周年:临床试验提速7.7周、国际医疗扩容至52家
北京商报· 2025-06-19 20:08
临床试验效率提升 - 北京全市临床试验启动用时压减至24.9周,较快的压减至17.1周,同比缩减7.7周,助力25个创新药获批上市 [1][3] - 累计启动3批30家研究型病房示范项目建设,基本覆盖优势专业专科,临床试验床位供需紧张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3] - 对符合条件的注册临床试验项目实施立项前置审查,临床研究基础设施、能力水平、管理效率得到较大提升 [3] 国际医疗服务扩容 - 设置国际医疗部的医疗机构增至52家,可提供全流程外语服务的医疗机构达156家,可提供外卡支付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167家 [4] - 114预约挂号平台英文版上线8家试点医院,包括北京协和医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等国际医疗试点医院 [1][4][5] - 北京高博医院、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国际门诊部和北京阜诚医院已正式营业,全市国际医疗服务试点机构达18家 [4] 创新药械落地加速 - 北京市570种国谈药品在市属医院均已实现按需配备并通过双通道药店予以保障 [6] - 建立"头部对头部"医企合作机制,礼来、辉瑞、阿斯利康、诺华等跨国药企与北京重点医院在建设研究型病房等领域深入合作 [6] - 推动8家头部外资医药企业集中在京设立研发实体、孵化器,助推赛诺菲生物制剂原料药项目在京落地 [6] 医疗数据互认与信息化 - 实现医疗机构之间300项检查结果和181项检验结果互认,合计481项医疗数据互认 [7] - 统一预约挂号平台覆盖全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231家实现医疗影像线上共享查询,172家实现检验报告在线查询 [8] - 检查检验结果查询数量由2023年1248万增至2024年3400万,增长1.7倍,全市互联网医院达101家,互联网诊疗量年均增长超50% [8] 未来规划 - 将推动外商独资医院落地并发布《2025年境外患者在京就医指南》 [1][8] - 继续支持国际化医院项目建设,提升国际医疗服务水平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