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稀土
icon
搜索文档
离披露完毕只剩10个交易日!掘金三季报窗口期,需要注意什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7 11:56
市场整体表现与三季报概况 - 10月以来A股市场震荡向上,沪指成功收复3900点 [1] - 三季报披露窗口期紧凑,10月30日晚间至10月31日为披露截止期,仅剩10个交易日 [1][6] - 截至10月15日晚间,126家发布业绩预告的公司中有105家预计净利润同比正增长,占比高达83.33% [1] - 部分业绩大增公司在发布公告后次日股价大涨,显示市场对财务数据高度重视 [1] 业绩预增公司的主要驱动因素 - 业绩预增主要源于两类公司:资源周期类企业受益于产品价格上涨,以及科技类企业进入产品量产放量期 [2] - 先达股份、硕贝德、楚江新材位列业绩预增榜前三位,预增幅度均超过2000% [2] - 英联股份、广东明珠预增幅度也超过1000% [2] - 先达股份预计前三季度净利增长2807%至3211%,主因是主打产品烯草酮市场售价大幅上涨及新产品实现销售 [2] - 稀土链公司如盛和资源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约7.4亿元至8.2亿元,同比增长696.82%至782.96%,受益于稀土主要产品价格同比上涨 [3] - 硕贝德预计净利润1600万元至1800万元,同比增长2836.86%至3203.96%,主因是主营产品进入量产放量期,如智能穿戴天线与AI眼镜客户合作进入量产阶段,车载天线和线束业务快速发展 [4] - 业绩大增公司年内股价表现强劲,如先达股份年内涨幅超过120%,硕贝德涨幅超过80% [4] 三季报披露时间安排与市场关注点 - 三季报披露进入密集期,10月27日最后一周为冲刺期,最后两天将有2352家公司集中披露 [6] - 部分焦点公司披露时间:寒武纪(10月18日)、宁德时代(10月21日)、新易盛(10月30日)、中际旭创(10月31日)、天孚通信(10月30日) [7] - 电信运营商披露时间:中国电信(10月22日)、中国联通(10月23日)、中国移动(10月21日) [8] - 四大行披露时间: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为10月31日,中国银行为10月28日 [8] - 贵州茅台将于10月30日披露三季报 [9] - 券商板块中,中信证券、东方财富均于10月25日披露 [10] - 比亚迪将于10月31日披露三季报 [11] 分析师对三季报窗口期的观点 - 10月是三季报披露窗口期,也是市场对景气主线共识的凝聚期 [5][11] - 随着10月底三季报披露期临近,股价与业绩的相关性逐渐提升,景气优势将再度成为市场核心焦点 [11] - 10月是全年行业轮动强度收敛、具备结构性主线的阶段,应集中仓位聚焦主线方向 [11] - 三季报亮点行业包括电子(半导体、消费电子)、医疗服务、光伏设备、化工(农化制品、化学制品)、有色(小金属、贵金属、金属新材料)、券商保险等 [11]
2025年4月中国稀土进出口数量分别为1.26万吨和0.48万吨
产业信息网· 2025-10-17 11:33
上市企业:中国稀土(000831),北方稀土(600111),广晟有色(600259),盛和资源(600392) 近一年中国稀土进口情况统计图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智研咨询整理 近一年中国稀土出口情况统计图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智研咨询整理 知前沿,问智研。智研咨询是中国一流产业咨询机构,十数年持续深耕产业研究领域,提供深度产业研 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专业的角度、品质化的服 务、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专注于提供完善的产业解决方案,为您的投资决策赋能。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稀土行业竞争战略分析及市场需求预测报告》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4月中国稀土进口数量为1.26万吨,同比下降4%,进口金额为1.9亿美 元,同比增长4.2%,2025年4月中国稀土出口数量为0.48万吨,同比增长4.8%,出口金额为0.22亿美 元,同比下降34.4%。 ...
稀土战略价值地位凸显,稀土ETF嘉实(516150)连续5日获资金净流入近30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17 10:33
指数及成分股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17日09:49,中证稀土产业指数下跌0 08% [1] - 成分股盛新锂能领涨6 22%,广晟有色上涨3 42%,奔朗新材上涨3 20% [1] - 成分股银河磁体领跌,金风科技、云路股份跟跌 [1] - 北方稀土上涨1 37%,权重为13 22%,中国稀土上涨1 23%,权重为5 63% [5] - 包钢股份上涨2 93%,权重为4 78%,中国铝业上涨0 70%,权重为4 93% [5] - 领益智造下跌3 31%,权重为4 84%,金风科技下跌3 81%,权重为4 45%,格林美下跌1 05%,权重为4 93% [5] 稀土ETF市场表现 - 稀土ETF嘉实(516150)红盘蓄势 [1] - 稀土ETF嘉实盘中换手3 7%,成交3 99亿元 [2] - 稀土ETF嘉实最新规模达106 63亿元,创成立以来新高,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2] - 稀土ETF嘉实最新份额达58 05亿份,创成立以来新高,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2] - 近5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最高单日净流入11 84亿元,合计净流入29 85亿元 [2] - 近1年净值上涨96 96%,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8/3069,居于前0 26% [2] -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41 25%,最长连涨月数为4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83 89%,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10 78% [2] 行业政策动态 - 商务部公布对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凸显稀土的战略价值地位 [2] - 稀土行业管理政策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四项政策文件的发布保障了我国稀土产业的地位 [3] - 56号公告加强了稀土加工设备和原辅料的管制 [3] - 57号公告扩大了中重稀土出口的管制范围,新增钬、铒、铥、铕、镱等5种元素,至此全部中重稀土元素及其相关物项均受管制 [3] - 61号公告要求境外组织或个人出口含有中国原产稀土物项或使用中国技术的产品也需申请出口许可 [3] - 62号公告将稀土勘探、开采、选矿、冶炼、分离和精深加工等关键技术及相关载体纳入管制,首次明确将稀土二次回收技术列入管控范围 [3] 指数构成与投资渠道 - 中证稀土产业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1 96% [2]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北方稀土、卧龙电驱、领益智造、中国稀土、盛和资源、格林美、金风科技、包钢股份、厦门钨业、中国铝业 [2] -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稀土ETF嘉实联接基金(011036)把握稀土投资机遇 [5]
稀土行业周刊:中国政府实施稀土出口管制,加快产业链技术攻关
产业信息网· 2025-10-17 09:24
111 【重点事件】巴西推进稀土储备计划 巴西各州正寻求推进旨在建立稀土加工厂的计划,以释放该国在这一战略领域的巨大潜力。圣保罗州政 府通过技术研究所(IPT)宣布启动并接收其第一家稀土和关键矿物加工厂的第一台设备。IPT首席执行 官安德森·科雷亚(Anderson Correia)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有了足够的技术来加工和分离稀土矿物,我 们将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利用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业务。"该工厂将补充IPT现有的合金、金属粉末和防腐生 产基础设施。该中心将能够模拟、测试和验证分离和净化这些元素的技术路线,减少对外部供应商的依 赖,加强国家的技术自主权。 【重点事件】安哥拉库拉稀土矿初步钻探完成 据矿业周刊(Mining Weekly)报道,伦敦上市矿企彭萨纳(Pensana)公司已经完成库拉(Coola)碳酸 岩体的初步钻探计划。该矿位于彭萨纳公司旗舰项目隆贡若(Longonjo)稀土项目以北大约30公里。 彭萨纳公司指出,隆贡若仍然是世界最大未开发稀土矿床之一,库拉则是该公司扩大隆贡若开采年限而 开展区域勘查战略的一部分。 该公司强调,此次钻探计划已在雨季来临之前完成,是公司评估库拉杂岩体计划的又一个重要里 ...
稀土之战:中国手中这张“泥巴牌”,威力有多大?
搜狐财经· 2025-10-17 07:18
导语: 就在这个周末,一度紧绷的中美贸易战突然传出缓和信号。先是中国商务部发声,强调稀土出口"并非禁令",只是"出口许可管理";随后,美国总统也放 话称"愿意与中国继续谈判"。这场围绕稀土的暗战,似乎暂时迎来了转机。但也正因如此,全球资本市场才意识到一个问题:中国手中的"稀土牌",到底 能挟制世界多久? 一、稀土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全世界都离不开它? 稀土,这个名字听起来神秘,但其实就是地球上17种化学元素的总称。它们分布并不稀少,却因为提取、分离、提纯极其困难,才被称为"稀土"。 别看这些元素名字又长又拗口——镧、铈、钕、镨、铕……但它们却是现代工业的"维生素"。 按照用途,稀土可以分为三类: 全球都产稀土,但只有中国能炼。 从内蒙古包头的矿山,到赣州的分离车间,再到宁波、东莞的磁体工厂,中国是唯一一个能完成全流程生产的国家。 这正是中国敢拿稀土与美国博弈的底气所在。 | ROCKS | | | | | 化学元素周期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关注黄金及稀土磁材龙头企业
搜狐财经· 2025-10-17 07:08
姚成章表示,稀土管制政策加码:根据商务部发布的2025年第61号公告,公布对境外相关稀土物项实施 出口管制的决定;发布的2025年第62号公告,公布对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其核心内容为 对含中国成分的部分境外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新规明确军事用途出口原则上不予许可,而用于 14纳米及以下逻辑芯片、256层及以上存储芯片研发生产,以及潜在军事用途人工智能研发的相关出口 申请,需逐案审批。相关条款中,原产于中国的物项即日起执行,其余部分自12月1日起实施。与此同 时,商务部发布的第61号公告创新性地引入了"长臂管辖"机制。境外组织和个人在向中国以外的其他国 家和地区出口含中国稀土成分的物项或使用中国稀土技术前,需获得中国商务部颁发的两用物项出口许 可证件。目前我国对稀土行业出口管制不断加码,稀土战略矿产地位不断凸显。 稀土板块供给刚性:供给端来看,我国稀土储量占全球超过50%,产量占全球70%以上。国内稀土供给 端主要依赖工信部下发的分离冶炼指标,2021年开始,新能源车等领域需求快速增长,稀土指标整体增 幅较大,2021、2022、2023年增速均在20%以上。尤其在2023年,首次发布第三批指标 ...
三季报披露窗口来临公募机构提前入驻绩优股
中国证券报· 2025-10-17 04:12
目前A股市场已进入公司三季报披露时间窗口。已经有部分公司发布了2025年三季报,另外超百家公司 发布了2025年三季度业绩预告,不少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实现较大增长。绩优公司得到了公募基金的提 前布局,先达股份、英联股份等前三季度业绩增幅较大的公司得到了基金公司的大举增持,北方稀土、 立讯精密等绩优公司也被较多基金公司持有。 ● 本报记者 万宇 多家公司业绩预喜 部分上市公司已披露2025年三季报,其中光华科技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 1000%,道氏技术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00%。 另外,目前已有超百家公司发布2025年三季度业绩预告,其中大部分公司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增 长。 从净利润增幅来看,在已经披露业绩预告的公司中,前三季度预计净利润增幅最大的是先达股份。先达 股份是一家除草剂原药及制剂企业,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0亿元到2.05亿 元,同比增长2807.87%-3211.74%。 英联股份同样被多家基金公司持有,17家公募基金公司旗下有产品持有英联股份,其中不乏广发基金、 南方基金、招商基金等头部公募机构。英联股份的机构投资 ...
稀土上市公司前三季业绩大涨 广晟有色预计扭亏为盈
证券时报· 2025-10-17 02:41
另外,北方稀土(600111)日前公告,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5.1亿元到15.7亿元,同比增加 272.54%到287.34%;扣非净利润13.3亿元到13.9亿元,同比增加399.90%到422.46%。 受益于稀土市场行情整体上涨的并不仅仅是广晟有色一家公司。 盛和资源(600392)10月14日晚披露业绩预增公告,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为7.4亿元至8.2亿 元,同比增加696.82%至782.96%;扣非净利润为7.27亿元至8.07亿元,同比增加769.06%至864.76%。 盛和资源主要从事稀土矿采选、冶炼分离、金属加工、稀土废料回收以及锆钛矿选矿业务。公司的主要 产品包括稀土精矿、稀土氧化物、稀土盐、稀土金属、独居石、锆英砂、钛精矿、金红石等。公司目前 拥有稀土和锆钛两大主业。稀土业务已经形成了从选矿、冶炼分离到深加工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了 国内、国外的双重布局。锆钛业务涉及资源开采和选矿。 谈及本期业绩预增的主要原因时,盛和资源表示,报告期内,受市场供需格局变化等因素影响,稀土主 要产品市场需求整体向好、产品价格同比上涨。公司紧抓市场机遇,优化产品生产及市场营销,加强管 理赋能 ...
为啥有人说稀土牌只能用一次,之后想再用的可能性就不大了?
搜狐财经· 2025-10-17 01:54
中国稀土产业的主导地位 - 全球稀土精炼能力中国占比高达90% [5] - 中国稀土产量占全球总量的60% [5] - 中国高端磁材出口价格在一年内上涨20%且订单量同步上升 [7] 稀土管控策略的演变与影响 - 稀土管控范围从出口限制扩展至“境外使用中国稀土也需许可” [3][7] - 策略目标被解读为通过供应链优势推动全球产业来华设厂与合作 [9] - 2010年对日稀土限制后 日本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度从90%升至98% [3] 全产业链能力与技术进步 - 中国稀土优势涵盖从开采、分离到磁材、电机的完整产业链 [5] - 分离纯度达到4N、5N、6N级别 体现了数十年的产业技术积累 [5] - 分离技术使稀土纯度从65%提升至99.99% 形成显著技术壁垒 [9] 全球依赖与市场逻辑 - 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的磁材、催化剂、芯片封装材料依赖中国高纯稀土 [7] - 美国芒廷帕斯矿曾因污染和成本问题关闭 凸显中国在成本和污染控制上的优势 [5] - 市场逻辑表明 缺乏中国磁材将导致新能源车、导弹、风电等产业受阻 [7] 体系优势与长期积累 - 中国稀土产业优势源于组织、生态、效率及长期工业习惯的体系化能力 [11] - 通过六大稀土集团整合等举措 持续强化产业控制力与规则制定权 [3][11] - 稀土管控被视为“供应链牌” 其效力随每次运用而增强 并非一次性工具 [13]
稀土管制:卡住全球半导体与军工命脉的战略博弈
材料汇· 2025-10-16 23:28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对稀土及其相关产品实施的全链条出口管制,是基于其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的绝对优势地位,旨在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战略话语权 [2][4] - 管制措施精准锁定半导体与军工两大高端制造领域的核心命脉,对高度依赖中国供应的美国等国家构成严重的产业链断供风险 [4] - 中国的稀土产业通过深度整合与技术创新,形成了从资源到成品的闭环控制,此次管制是产业从“资源输出型”向“价值主导型”升级的战略举措 [32][37][47] 半导体产业的稀土应用与影响 - 半导体制造的关键环节,从晶圆抛光到光刻、薄膜沉积,100%依赖特定的稀土元素以实现纳米级精度,管制清单实现了对这些物项的全覆盖 [6][7] - 在光刻领域,ASML EUV光刻机的晶圆台驱动电机需使用含铽、镝的钕铁硼永磁体,定位误差小于0.3纳米,若断供将导致光刻机出货周期从12个月延长至18个月,冲击台积电、三星的先进制程产能 [9] - 在晶圆加工领域,7nm及以下制程依赖高纯氧化铈抛光粉,台积电5nm制程的抛光速率达3000Å/min,若供应受限,芯片良率可能从98%暴跌至60% [12] - 在下一代半导体材料领域,5G射频滤波器需使用铝钪合金靶材,钪的掺入使压电性能提升40%,若管制收紧,5G基站射频模块成本预计将上涨50% [15] 军工领域的稀土依赖与风险 - 稀土元素被称为“战争金属”,美军87%的武器系统依赖稀土材料且无成熟替代方案,管制清单覆盖了从单兵装备到战略武器的全谱系应用 [17][18] - F-35战斗机每架需417公斤稀土材料,其机身作动器使用铽镝铁合金磁体,配套的AN/APG-81雷达使用钇铁石榴石晶体,若断供将导致战机机动性下降40%,雷达可靠性受影响 [19] - 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的无轴泵喷推进器使用含镝的钕铁硼永磁材料,使航行噪音从110分贝降至95分贝,隐蔽性提升60%;其核反应堆屏蔽使用镝铝合金,中子吸收率是硼的5倍 [24] - 导弹制导系统与激光武器依赖稀土永磁体与晶体,“标准-6”防空导弹使用钐钴永磁体,“寂静狩猎者”激光武器使用掺钕钇铝石榴石晶体,输出功率达30kW [27][30] 中国稀土产业生态与战略布局 - 国内稀土产业形成“南北两大巨头引领、细分龙头补充”的格局,六大稀土集团整合了全国90%以上的资源与冶炼分离产能,支撑管制政策高效执行 [32][33] - 核心企业矩阵分工明确:北方稀土为全球最大轻稀土供应商,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72.5%-287.3%;中国稀土集团控制国内70%中重稀土配额;盛和资源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650% [34] - 产业整合带来资源集约利用与技术协同突破,包头稀土矿综合利用率从67%提升至92%,中国稀土集团首创的“联动萃取法”将铽、镝分离周期缩短40%,纯度提升至99.999% [35] - 管制政策引导产业向深加工转型,国内高性能钕铁硼产能占比从2020年的35%提升至58%,靶材、永磁部件产能年均增速超30% [38] 对美国产业链的冲击与挑战 - 美国对中国的稀土进口依赖度高达77%,其中镝、铽、钇等中重稀土的依赖度达93%,且几乎丧失重稀土精炼能力,唯一的芒廷帕斯矿精矿需全部运至中国分离提纯 [43] - 管制导致美国军工生产受阻,F-35生产线产能从每月15架降至8架,“标准-6”导弹生产停工,五角大楼评估有1000个武器系统面临供应风险,现有库存仅能支撑6-8个月 [43] - 美国重建完整稀土产业链面临巨大障碍,新建精炼厂审批周期需5-8年,投资成本是中国的3-5倍,预计总耗资3000亿美元且达到中国当前产能需10年时间 [44] - 管制措施覆盖含中国重稀土的境外制成品,彻底阻断美国通过日本、韩国等第三国转口获取管制物项的路径,对半导体和军工产业造成全面打击 [45] 全球产业格局的重塑 - 中国的优势源于“资源+技术”的双重壁垒,不仅掌控全球90%以上的冶炼分离产能,更在关键工艺上拥有全球60%的专利,形成难以撼动的产业控制力 [47] - 管制政策重塑全球定价权,欧洲氧化铽价格从2024年的1200美元/公斤飙升至3500美元/公斤,国内稀土企业平均毛利率从17.6%提升至28.6% [38] - 美国盟友的替代供应链建设进展缓慢,澳大利亚稀土年产量不足中国的10%且缺乏重稀土资源,预计2030年才能投产的精炼厂也无法供应镝、铽等关键物项 [48] - 此次博弈凸显资源主权与技术霸权的重新平衡,表明技术领先不等于产业控制,中国的稀土管制正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可持续的全球话语权与产业竞争力 [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