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
搜索文档
31.99亿元!全国首批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项目正式签约落地
搜狐财经· 2025-09-30 16:45
责编:王时丹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无锡至宜兴城际轨道交通工程此次获批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31.99亿元(其中一期14.33亿元、二期17.66亿元),为全省获批额度最大项目。9月29 日,国开行江苏省分行向无锡地铁集团一次性投放工具资金17.66亿元,专项用于无锡至宜兴城际轨道交通二期工程项目资本金,该投放为新型政策性金 融工具设立后全国首批投放项目。 【大河财立方消息】9月30日消息,据无锡发改,9月29日,全国首批、江苏省首单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基金)项目正式签约落地无锡市。 ...
无锡至宜兴城际轨道交通工程获得全国首批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
证券时报网· 2025-09-30 15:54
项目概况 - 全国首批、江苏省首单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基金)项目于9月29日正式签约落地无锡市 [1] - 该工具资金专项用于无锡至宜兴城际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资本金 [1] - 项目为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设立后全国首批投放项目 [1] 资金详情 - 无锡至宜兴城际轨道交通工程获批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总额31.99亿元 [1] - 其中一期项目获批资金14.33亿元,二期项目获批资金17.66亿元 [1] - 国开行江苏省分行于9月29日向无锡地铁集团一次性投放二期工程工具资金17.66亿元 [1] 项目地位 - 该项目是江苏省获批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额度最大的项目 [1]
国睿科技股价涨5.02%,前海开源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27.76万股浮盈赚取43.5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30 11:50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30日公司股价上涨5.02%,报收32.86元/股,成交金额5.22亿元,换手率1.32%,总市值408.07亿元 [1] 公司主营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雷达装备及相关系统占比78.61%,工业软件及智能制造占比11.74%,智慧轨交占比8.32%,其他(补充)占比1.33% [1] -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空管雷达、气象雷达及应用系统、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微波器件、特种电源等产品的研发、生产、调试、销售以及相关服务 [1] 基金持仓情况 - 前海开源一带一路混合A(001209)二季度持有公司股数27.76万股,占基金净值比例7.88%,为基金第一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在9月30日因公司股价上涨浮盈约43.58万元 [2] - 该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为13.83%,近一年收益率为0.78%,成立以来亏损35.8% [2] 基金经理信息 - 前海开源一带一路混合A(001209)基金经理为吴国清,累计任职时间10年9天,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53.33亿元 [3] - 该基金经理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为369.94%,最差基金回报为-30.77% [3]
广州地铁五线齐开 大湾区城市走向“直联直通”
中国新闻网· 2025-09-30 11:43
项目开通概况 - 9月29日开通3条(段)城际铁路和2条(段)地铁线路,具体为广州东环城际(番禺-白云机场北)、琶莲城际、广惠城际北延段(小金口-惠州北)、地铁十三号线二期(天河公园-鱼珠)、十四号线二期(嘉禾望岗-乐嘉路),以及十一号线广州东站同步开通运营 [1] - 此次开通使广州地铁集团运营的城际铁路达到420公里,连接广州、佛山、东莞、惠州、肇庆、清远等6个城市 [3] - 广州地铁线网运营里程因此达到768.4公里 [3] 网络化效应与枢纽连接 - 新开通线路串联10个枢纽,并与14条地铁线在17座地铁站实现便捷换乘,构建起"轨道上的大湾区"核心骨架 [3] - 城际新线开通新增8个站点可与国铁、地铁车站便捷换乘 [5] - 通过"番禺-琶洲-广州莲花山"三站构成的"黄金三角",实现与广惠、广肇、广清、广州东环城际铁路的贯通运营 [5] 交通效率提升与同城化效应 - 从广州琶洲站出发,30分钟可达广州白云机场、佛山及东莞中心城区,60分钟可达深圳机场、肇庆及惠州中心城区,90分钟可达清远中心城区,"30 60 90"交通圈加速成型 [5] - 佛山、惠州、东莞、肇庆、清远五市无需换乘即可快速通达广州琶洲会展核心区、国际金融城及广州白云机场 [5] - 大湾区城市从"互联互通"走向"直联直通","多城"蝶变为"同城",生活圈加速融合 [3][5]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计划于今年年底前开工建设佛穗莞城际,同时接管运营穗莞深城际,开通广清城际铁路南延段、地铁二十二号线后通段 [3] - 届时,公司运营的"地铁+城际+有轨电车"总里程将突破1300公里,进一步纵深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 [3] - 珠三角城际铁路实现"筑线成网",各条城际线路功能互补、协同联动,"交通动脉"转化为"发展纽带" [3] 服务设施升级 - 所有车站均配备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并设有"爱心专座",行动不便的市民可通过"爱心直通车"预约热线享受全程接力式服务 [5] - 大部分车站配置了洗手间和无障碍洗手间,琶洲站和帽峰山站还增设了母婴室 [5]
奋力打造“强区强镇富民兴村”示范标杆
南方都市报· 2025-09-30 07:15
综合经济实力 - 2023年GDP达1028.12亿元,同比增长7.2%,跻身千亿俱乐部[6] - 2024年GDP再攀新高至1063.73亿元,2025年上半年GDP达497.64亿元,总量居江门第一[6] - 连续入选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2025年排名第46位,与去年持平[5][6] 现代化产业体系 - 重点打造"2+2+N"产业体系,以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为主导,巩固现代轻工纺织和现代农业与食品两大支柱产业[7] - 2024年规上工业增加值393.77亿元,11条重点产业链实现产值1419.24亿元,增长3.95%[7] - 轨道交通、船舶与海工装备、新能源电池等产业规上产值同比增长均超50%[7] - 15家企业入围广东省制造业企业500强,芳源、凯特精密获评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7] 招商引资与园区建设 - 2024年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69个,计划总投资超558.4亿元,实现七个方面"江门第一"[8] - 集中力量建设北部新会智造产业园、南部银湖湾滨海新区、中部深江科技新城三大"万亩千亿"产业园[8] - 钩崴电子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成为江门市首家上市的台资企业[8] - 中创新航江门基地项目入选省投资明星项目,全年产值超43亿元,实现翻倍增长[8] 交通枢纽与区位优势 - 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通达城市达81个,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9] - 深中通道开通后,经深中通道从深圳到江门全程仅68公里,最快只需35分钟[9] - 拥有10条高速环绕贯穿全区,基本形成"四纵四横"高快速路网[9] - 拥有国家一类口岸新会港、大广海湾保税物流中心和银洲湖65平方公里对外开放水域[10] 特色产业与乡村振兴 - 新会陈皮全产业链总产值超261亿元,同比增长13%,连续三年位居"中国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影响力指数TOP100"第1位[17] - 奇榜村通过"二次创业"投资5亿元建设村级综合商业体共富广场,预计年增收1000万元[16] - 崖门镇入选"2025旅游名镇创新发展案例",大鳌镇入围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11] - 2024年国庆期间新会区接待旅游人数首破百万,全年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2.8%、11.07%[7] 产业转型升级 - 从传统拆船业向高端制造转型,2024年全区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规上产值达77.6亿元,同比增长39.9%[18] - 推动海工装备与渔业、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带动就业超4万人[18] - 不锈钢产业成为全省首个不锈钢产业集群,新会成功入选广东省首批食品工业培育试点县[7]
广深带头“织网”轨道交通 大湾区进阶“一小时产业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23:46
轨道交通网络建设进展 - 国庆中秋假期前夕广深两地密集开通新线路 深圳于9月28日开通地铁16号线二期和6号线支线二期 广州于9月29日实现3条城际铁路和2段地铁新线“五线齐发” [1][3] - 广州地铁集团运营的城际铁路达420公里 广州地铁线网运营里程达768.4公里 广州轨道交通总运营里程突破1100公里 深圳地铁运营总里程突破600公里达609.6公里 [1] - 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铁路运营里程超2800公里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1477公里 [3] 网络互联与效率提升 - 新开通线路显著缩短时空距离 例如琶洲至东莞西站出行时间从84分钟缩短至约30分钟 票价从23元降至19元 [3] - 未来广深地铁有望通过东莞连成一体并向香港、惠州延伸 形成全国最大地铁网络 加速从“一小时生活圈”向“一小时产业圈”跃升 [2][4] - 光明城站等枢纽将构建“高铁+城际+地铁”一体化交通体系 实现立体接驳 [4] 客运需求与增长态势 - 广深城际铁路作为交通大动脉每日客流量达16.6万人次 2024年暑运单日最高到发量突破7万人次 通勤客流占比达45% [6] - 2024年12月31日广州地铁客运量突破122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截至今年8月31日线网日均客运量达914.71万人次 同比增长3.98% [6] - 2025年8月深圳地铁进站量达16948万人次 客流量达30013万人次 均居全国第三 客运强度为1.63万人次/公里·日 连续21个月位列全国内地城市首位 [7] 对产业与经济的影响 - 高效交通网络助力区域生产要素顺畅流动 给企业选址带来更大主动权 企业可将产业园设置在东莞佛山肇庆等成本较低区域 [2][4] - 轨道交通“硬联通”将重塑城市发展空间与产业格局 促进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等要素高效流动 释放大湾区协同发展潜力 [2][4][8] - 当8600万人口通过轨道交通融合为“一个”巨型城市时 产业分工的细化与生产效率将远超单个千万级城市 形成全球竞争力 [5] 技术应用与战略协同 - 地铁网络加密与智能化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合 例如佳都科技的AI和数字孪生技术应用于地铁智能调度与智慧车站管理 优化发车间隔和行车速度 [8] - 广深轨道交通发展是政策经济人口与区域战略四方合力的结果 旨在以轨道交通为骨架重构粤港澳大湾区的空间格局和经济地理 [6] - 广深港高铁自2018年全线开通以来跨境旅客超1亿人次 截至2025年9月25日今年累计运送跨境客流达2287.2万人次 同比增长16.3% [9]
广州地铁同日开通多条城际铁路和地铁线路
中国新闻网· 2025-09-29 20:36
网络扩张里程碑 - 公司于9月29日开通运营3条(段)城际铁路,包括广州东环城际(番禺-白云机场北)、琶莲城际和广惠城际北延段(小金口-惠州北)[1] - 公司同日开通2条(段)地铁线路,包括十三号线二期(天河公园-鱼珠)、十四号线二期(嘉禾望岗-乐嘉路),以及十一号线广州东站[3] - 此次开通使公司运营的城际铁路里程达到420公里,地铁线网运营里程达到768.4公里[1][3] 区域一体化交通网络 - 公司运营的城际铁路网络已连接广州、佛山、东莞、惠州、肇庆、清远6个城市,串联10个枢纽,并与14条地铁线共17座地铁站实现便捷换乘[1] - 新开通城际线路通过“番禺-琶洲-广州莲花山”三站构成的“黄金三角”,可与广惠、广肇、广清、广州东环城际铁路贯通运营[3] - 新网络使佛山、惠州、东莞、肇庆、清远五市无需换乘即可快速通达广州琶洲会展核心区、国际金融城及广州白云机场[3] 交通效率与生活圈融合 - 从广州琶洲站出发,30分钟可达广州白云机场及佛山、东莞中心城区,60分钟可达深圳机场、肇庆及惠州中心城区,90分钟可达清远中心城区[5] - 此次开通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306090”交通圈加速成型,生活圈加速融合[5] - 公司管理层表示,珠三角城际铁路已“筑线成网”,各线路功能互补、协同联动,将交通动脉转化为发展纽带[5]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计划于今年底前开工建设佛穗莞城际,同时接管运营穗莞深城际,并开通广清城际铁路南延段、地铁二十二号线后通段[5] - 至年底,公司运营的“地铁+城际+有轨电车”总里程将突破1300公里[5] - 公司目标为纵深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交通枢纽集群[5]
智洋创新:控股股东智洋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计划减持不超过约422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9 20:04
公司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智洋控股持有公司股份约781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约2.32亿股的约33.71% [1] - 一致行动人智洋投资持有公司股份约78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约2.32亿股的约3.39% [1] - 以上股份均为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取得的无限售流通股 [1] 股东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计划减持合计不超过约422万股公司股份 [1] - 智洋控股计划减持不超过230万股,减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0.9929% [1] - 智洋投资计划减持不超过约192万股,减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0.831% [1] -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及大宗交易,原因为股东自身资金需求 [1] 公司业务构成 - 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自电力行业,占比82.57% [2] - 轨道交通行业收入占比9.58%,水利行业收入占比7.49% [2] - 其他业务及其他行业收入占比较小,分别为0.26%和0.1% [2] 公司市值 - 截至发稿,公司市值为69亿元 [2]
广深莞地铁密集“上新”,跨市轨交重塑大湾区
第一财经· 2025-09-29 18:12
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发展现状 - 深圳地铁运营总里程于9月28日突破600公里,达609.6公里,位列全国第五,线网密度0.305公里/平方公里,稳居内地城市第一 [3][5] - 广州地铁“地铁+城际”运营里程已突破1000公里,其线网单日总客运量在2024年刷新历史纪录,达1220.2万人次 [9][10] - 东莞地铁1号线有望于年底开通试运营,其规划中的二期和三期将分别与广州地铁5号线、深圳地铁6号线支线接驳,串联三座万亿GDP城市 [3][10] 深圳地铁客流与增长动力 - 深圳地铁客运强度长期居高不下,8月份客运强度达1.63万人次/公里·日,连续21个月位列内地城市第一,1~8月全线网日均客运量达894.79万人次,同比增长7.1% [6] - 客流增长源于常住人口大幅增长(2024年底社区登记总人口同比增加74.11万人)以及深中通道开通和深港跨境出行火爆 [7] - 2025年底深圳还将迎来4条地铁新线投入运营,其地铁五期建设预计在2030年前后使全市轨交里程突破800公里 [7] 跨区域轨交网络互联互通 - 深莞两地正推动多条地铁线路衔接,包括深圳10号线东延、11号线北延与东莞3号线衔接等,以实现与东莞凤岗、松山湖等地的轨道连通 [9] - 香港轨交北环线主线将于本周启动,其支线将跨深圳河与深圳福田区相连,目标2034年或之前同步开通,港深西部铁路(洪水桥至前海)项目也在推进中 [11] - 广深港高铁自2018年全线开通以来,跨境旅客已超1亿人次,2025年截至9月25日累计运送跨境客流达2287.2万人次,同比增长16.3% [11] 轨交网络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轨道交通加速成网将助力区域生产要素顺畅流动,重塑城市空间与产业格局,并给企业选址带来更大主动权 [3][13] - 跨市地铁将促进深圳(科创中心)、东莞(制造业重镇)、惠州(土地资源雄厚)三地资源互补,重构都市圈的空间和产业逻辑 [14] - 以广州为核心的城际铁路将密切其与周边城市的产业协作,使区域从“一小时生活圈”向“一小时产业链”发展,促进科技创新走廊成长 [14]
神州高铁:9月28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9 16:33
公司治理 - 公司于2025年9月28日以通讯方式召开第十五届第十三次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审议了关于修订《神州高铁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的议案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构成全部来自轨道交通业务,占比100.0% [1] - 公司当前市值为78亿元 [1] 行业动态 - 饮料行业竞争加剧,农夫山泉推出绿瓶产品后,怡宝市占率出现大幅下滑,跌幅近5个百分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