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互联网科技
icon
搜索文档
从拥挤度看港股向上空间,机构称恒生科技指数向上弹性充足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3 10:48
港股市场表现 - 7月3日早盘港股三大指数高开低走 恒生科技指数一度跌近1%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跟随下行 [1] - 持仓股中金山软件、阿里巴巴、小米集团、阿里健康、美团、快手等领跌 舜宇光学科技、中芯国际、小鹏汽车等领涨 [1] 港股横盘行情分析 - 交银国际认为港股已具备突破横盘行情的条件 仅待关键催化因素出现 [1] - 综合拥挤度指标显示港股拥挤度降至历史均值左右 恒生科技指数拥挤度降至30%左右 处于相对正常区间 [1] - 恒生科技指数主要上涨行情集中在2020年科技股牛市和2024年9月以来的AI主题驱动阶段 [1] - 港股近期呈现价平量缩的横盘整理格局 但量能势头有从底部向上修复的积极趋势 [1] - 当前市场拥挤度回落至历史平均水平 恒指特别是恒生科技指数仍具备充足向上弹性空间 [1] 恒生科技指数估值分析 - 恒生科技指数经过近一个季度调整后估值处于相对低位 截至6月30日PETTM仅20.10倍 [2] - 当前估值处于指数发布以来约8.51%的分位点 即低于指数发布以来91%以上的时间 [2] - 利好事件催化下 板块高成长、高弹性特质或带来强劲上涨动力 [2] - 情绪面改善和流动性充裕为港股科技板块下一阶段上涨奠定重要基础 仅待科技叙事主题催化 [2]
南下资金上半年净流入超7300亿港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3 10:23
港股市场表现 - 7月3日早盘港股三大指数高开低走 恒生科技指数一度跌近1%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跟随下行 持仓股中金山软件 阿里健康 阿里巴巴 美团等领跌 蔚来 中芯国际等领涨 [1] - 6月南下资金大幅净流入港股市场 单月净流入额为803亿港元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南下资金累计净流入7312亿港元 相当于2024年全年净流入规模的91% 远超前几年同期水平 [1] 南下资金动向 - 南下资金是港股行情重要增量资金来源 方正证券认为南下资金持续加速流入 流动性环境整体较为友好 [1] - 今年南下资金主要流向港股市场中人工智能 新消费等核心资产 代表新兴产业发展趋势 具有一定稀缺性 后续有望吸引资金进一步加码推动港股行情向好 [1] 恒生科技板块估值 - 港股核心科技板块经过近一个季度调整后估值处于相对低位 未来上涨空间可期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标的指数最新估值(PETTM)仅20.10倍 处于指数发布以来约8.51%的估值分位点 即当前估值低于指数发布以来91%以上的时间 [2] - 情绪面改善和流动性充裕为港股科技板块下一阶段上涨奠定重要基础 仅待相关科技叙事的主题催化 [2]
港股午评:恒生指数半日涨0.62% 银行股表现活跃
快讯· 2025-07-02 12:10
金十数据7月2日讯,港股主要股指高开回落,恒生科技指数盘初一度涨超1%后快速回落。截至午间收 盘,恒生指数收涨0.62%,恒生科技指数收跌0.27%。盘面上,大型科技股多数转跌,快手(01024.HK) 跌2%,网易(09999.HK)跌1%,腾讯控股(00700.HK)、阿里巴巴(09988.HK)、京东(09618.HK)半日均收 绿。银行股普遍拉升,内银股涨幅居前,建设银行(00939.HK)股价再创新高,民生银行(01988.HK)、青 岛银行(03866.HK)、重庆银行(01963.HK)涨幅居前。 港股午评:恒生指数半日涨0.62% 银行股表现活跃 ...
一财社论:积极发挥民企在基础研究的“出题人”作用
第一财经· 2025-07-01 21:21
联合基金的设立与运作模式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民营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于6月30日设立,民营企业以"出题人"身份出资并提出研究需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搭建平台寻找科研机构和人员"答题"[1] - 联合基金旨在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入新动能,是民营企业深度参与国家基础研究的重要体现[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源于中央预算拨款,同时鼓励地方政府、企业和其他组织投入资金开展联合资助[1] 民营企业在基础研究领域的投入 - 华为、腾讯等民营企业在2024年进一步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更多企业表示持续加大投入是必然选择[2] - 华为每年将20%的研发经费投向基础研究,即使短期不见回报[2] - 民营经济促进法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并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2] 产学研深度融合 - 民营企业研发资金充裕但自身力量有限,科研机构存在成果转化不足的问题,联合基金旨在建立有效衔接机制[3] - 联合基金通过利益相关机制吸引科技资源和创新人才,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提升民营企业源头创新能力[3] - 除联合基金外,还有更多产学研结合途径有待探索[3] 市场化运作与契约原则 - 联合基金运作需遵守市场化原则和"契约"精神,避免传统领域的利益纠葛[4] - 出资方、平台方和受托方如违反契约需承担相应责任:出资不到位、审查不严、以次充好等行为都将被追责[5] - 市场化要求是联合基金运作的重要指针,"出题人"需检查进展,"答题人"需交出合格答卷,平台方也需尽责[5]
外资持续看好中国资产,下半年有那些机会?
搜狐财经· 2025-07-01 16:34
市场阶段与主导因素 - 2025年初全球地缘政治环境变化和DeepSeek为代表的科技领域发展成为市场主导因素 [1] - DeepSeek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应用对市场产生积极影响 [1] - 第二季度创新药板块表现抢眼 吸引大量资金流入 反映市场对生物科技等高增长潜力行业的关注度提升 [1] 投资者情绪与市场展望 - 外资对中国市场持乐观态度 国内机构对下半年A股市场看好 显示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复苏和政策支持的信心增强 [1] - 多家券商预测下半年A股市场将呈现"先震荡、后向上"走势 新消费和科技板块仍被看好 [1] - 尽管存在外部挑战 但经济内生动能稳步复苏叠加财政政策支持 市场上行空间依然存在 [1] 港股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2025年上半年港股市场走出牛冠全球行情 成为表现最亮眼的股票市场之一 [4] - 良好赚钱效应吸引外资资金持续流入港股市场 带来可观增量流动性 [4] - 高盛列出中国十巨头公司 为增量资金提供投资方向参考 这些公司均为行业龙头且已赴港上市 [4] 行业龙头公司特征 - 高盛选出的十家中国公司包括腾讯、阿里、美团、网易、携程等互联网科技企业 以及比亚迪、美的、安踏等带有科技基因的传统制造业巨头 [4] - 恒瑞医药作为医药生物领域代表 在创新药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 [4] - 这些公司在各自行业具有很强话语权和影响力 龙头地位短期内难以撼动 [4] 金融豪门案例分析 - 国泰蔡家和富邦蔡家资产总和超过其他金融豪门 家族成员曾多次登顶中国台湾首富和全球华人首富 [7] - 蔡家发迹核心人物蔡万春从卖米起家 后创办台北第十信用合作社 奠定金融业地位 [7] - 1962年蔡万春与三弟蔡万霖创立国泰人寿保险公司 但蔡万春子女经营不善导致三弟接管家族事业 [7]
百度正式开源文心大模型4.5!恒生科技ETF基金(513260)窄幅震荡!南向资金半年扫货超7300亿,哪些板块最受益?
新浪财经· 2025-07-01 14:51
港股市场动态 - 7月1日港股休市庆祝香港回归28周年,恒生科技ETF基金(513260)盘中跌0.29%,管理费率仅0.15%为同类最低 [1] - 恒生科技ETF标的指数成分股多数回调:美团跌超3%,阿里巴巴跌超2%,腾讯控股、比亚迪股份微跌,小米集团涨超1%,快手微涨 [3] - 百度开源文心大模型4.5系列,涵盖47B、3B激活参数的MoE模型及0.3B参数的稠密型模型等10款模型 [3] 南向资金流向 - 年内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逾7311亿港元,达2024年全年净买入8079亿港元的90% [4] - 截至6月20日港股通持有港股总市值超49,394万亿元,持股超5000亿股,金融业持仓市值最高达12655亿元,资讯科技业和非必需性消费分别为9559亿元和7744亿元 [4] - 南向持股前十股票中腾讯控股市值超5000亿元,2025年增持7322万股 [6] 重点个股持仓数据 - 腾讯控股系统持股量100767.24万股,持股市值5118.98亿港元 [7] - 中国移动持股314036.33万股,市值2724.27亿港元;建设银行持股3132891.67万股,市值2396.66亿港元 [7] - 近7日南向资金净买入前三为中芯国际56亿港元、美团26.06亿港元、快手3.15亿港元 [7][8] 行业资金分布 - ETF在港股整体流入575.57亿元,资讯科技业流入超182亿元,非必需性消费流入超174亿元 [8] - 综合企业和必需性消费ETF流入较少,未超过5亿元 [8] 市场策略展望 - 短期港股可能延续震荡走势,长期互联网、新消费、创新药等资产配置性价比高 [11] - 建议关注自主可控、芯片、高端制造等政策扶持领域及部分独立景气的互联网科技公司 [11] - 高股息策略可作稳定收益底仓,重点关注通信、公用事业、银行等行业 [11]
险资密集举牌港股:四大动因撬动投资新局
环球网· 2025-07-01 10:08
险资举牌港股动因分析 核心观点 - 险资上半年举牌港股公司17次,其中14次标的为港股上市公司,63%保险机构计划2025年加大港股投资规模 [1] - 险资频繁举牌港股并计划加大投资,背后有四大动因:估值洼地价值再发现、优质企业聚集、资产配置多元化、新会计准则适配性 [3] - 险资举牌港股是资产配置调整,增强收益弹性并促进港股价值重估,夯实"中国资产全球定价权"基础 [4] 估值洼地价值再发现 - 恒生指数上半年涨幅远超沪深300指数,市盈率低于后者,AH股溢价指数虽下跌但仍处高位,显示H股估值较低 [3] - 低利率环境下优质固收资产稀缺,港股高股息优势凸显,国有大行H股股息率普遍约5%,部分能源股超8% [3] 优质企业聚集 - 内地优质企业持续赴港上市,港股科技股、消费股活跃 [3] - 腾讯等科技龙头引领创新,安踏等消费品牌提升溢价,模式创新与品牌价值造就独特投资价值 [3] 资产配置多元化与风险分散 - 港股国际化程度高,资产价格波动与A股不同步,动态平衡两地持仓可降低投资组合波动,提升风险收益率 [3] - 增配港股契合险企全球化布局需求,香港金融基础设施和法律环境成熟,是国际化配置关键枢纽 [3] 新会计准则下的财务适配性 - 头部险资机构已实施IFRS 9及IFRS 17,多数险企最迟2026年完成切换 [3] - 新准则下增配高股息港股并计入FVOCI账户,可平滑业绩波动、获取稳定收益 [3] 险资配置规模 - 截至一季度末险资运用余额近35万亿元 [1]
美股再创新高!美元指数,糟糕表现创纪录
证券时报· 2025-07-01 08:16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股指6月30日集体收涨 道指涨0.63%至44094.77点 标普500涨0.52%至6204.95点 纳指涨0.47%至20369.73点 [1][3] - 6月美股大幅反弹 纳指单月大涨逾6% 标普500上涨近5% 道指累计涨逾4% [1][3] - 上半年美股整体上行 道指累计涨3.64% 标普500涨5.50% 纳指涨5.48% [1][3] - 科技股表现分化 Meta上半年累计上涨26.17% 微软涨18.48% 英伟达涨17.67% 谷歌A累跌6.81% 苹果跌17.90% 特斯拉跌21.34% [3] - 中概股上半年整体上涨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累计涨8.52% [3] 美元指数走势 - 美元指数上半年下跌约10.8% 创1973年以来最差上半年表现 [2] 美加贸易动态 - 加拿大取消数字服务税以推进与美国的贸易谈判 原计划对亚马逊/谷歌/Meta等美企征收3%税款并追溯至2022年收入 [4] - 2023年加拿大对美国商品进口额达3490亿美元 对美出口总值4130亿美元 [4] 美国关税政策动向 - 特朗普政府设定的90天关税"缓征期"将于7月9日截止 拟对日本汽车征收25%关税 [5] - 韩国寻求延长美国关税暂停期 因谈判期限可能超过截止日期 [6] 美联储政策争议 - 特朗普再次批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未降息 主张美国应实行1%利率 [7] - 美联储连续第四次维持联邦基金利率在4.25%-4.50%区间不变 [7]
美股再创新高!美元指数,糟糕表现创纪录!
证券时报· 2025-07-01 08:00
美元指数在今年上半年下跌约10.8%,创下1973年以来最糟糕的上半年表现。 6月美股大幅反弹,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指大涨逾6%,标普500指数全月上涨近5%,道指也累计涨逾4%。今年上半年,道指涨3.64%,标普500指数涨5.50%,纳指 涨5.48%。 当地时间周一(6月30日),美股集体收涨,道指涨0.63%,纳指涨0.47%,标普500指数涨0.52%。 美股集体上涨 当地时间周一(6月30日),美股三大股指集体收涨,标普500指数和纳指再创历史新高。截至收盘,道琼斯指数涨0.63%,报44094.77点;标普500指数涨 0.52%,报6204.95点;纳斯达克指数涨0.47%,报20369.73点。 从月线看,6月美股大幅反弹,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指大涨逾6%,标普500指数全月上涨近5%,道指也累计涨逾4%。今年上半年,道指涨3.64%,标普500指数涨 5.50%,纳指涨5.48%。 科技股集体上涨,微软、Meta、奈飞均小幅收涨并创盘中历史新高,苹果收涨2%。Robinhood收盘上涨13%,创下4月9日以来的最佳单日表现。上半年,Meta累 计上涨26.17%,微软涨18.48%,英伟达涨17. ...
日本“慌了”,“米荒”成了特朗普加征关税的最大借口
凤凰网财经· 2025-07-01 07:15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道指涨0.63% 纳指涨0.47% 标普500指数涨0.52% 纳指与标普再创历史新高 [1] - 科技股集体上涨 微软 Meta 奈飞均小幅收涨并创盘中历史新高 苹果收涨2% Robinhood收盘上涨13% 创下4月9日以来的最佳单日表现 [1] 中概股表现 - 热门中概股涨跌互现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跌0.49% 小鹏汽车 京东跌超1% 老虎证券涨超2% 网易涨超1% [2] 贸易谈判进展 - 加拿大取消数字服务税以推进与美国的贸易谈判 加拿大总理卡尼和美国总统特朗普将恢复贸易谈判 以期在7月21日之前达成协议 [2] - 特朗普威胁将对日本实施新一轮关税 理由是日本拒绝接受美国出口的大米 [2] - 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哈塞特预计将在美国独立日后宣布与数个政府达成的协议 特朗普政府目前的重点是推动庞大的减税和支出法案在假期前通过国会 [3] - 美日谈判预计仍将继续 日本被视为优先达成协议的国家 而非直接加征关税的对象 [4] - 美日双方在关税水平和贸易壁垒等棘手问题上仍未达成一致 日本寻求豁免25%汽车关税 但特朗普拒绝了该请求 日本对美出口的整体关税由24%降至10% 但仍处于临时状态 [5] - 美国正接近与印度及其他国家达成协议 这些国家原定于4月暂停90天的高关税即将重新启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