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环保设备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财报密集发布,重视内需主线
国盛证券· 2025-04-30 08:43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对多家公司进行研究分析,涵盖机械设备、建筑装饰、钢铁、汽车等多个行业,评估各公司业绩表现、发展趋势及投资价值,多数公司维持买入或增持评级 [2]。 各公司研究要点 机械设备行业 - 徐工机械2024年总营收916.60亿元同比降1.28%,归母净利润59.76亿元同比增12.2%;2025Q1总营收268.15亿元同比增10.92%,归母净利润20.22亿元同比增26.37%,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3、110、138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6]。 - 恒立液压2024年总营收93.90亿元同比增4.51%,归母净利润25.09亿元同比增0.4%;2025Q1总营收24.22亿元同比增2.56%,归母净利润6.18亿元同比增2.61%,扣非归母净利率大幅提升,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31、35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33][34]。 建筑装饰行业 - 中国中铁Q1归母净利润同降19%,签单受历史基数影响下滑,海外业务延续高景气,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1/283/289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7]。 - 四川路桥25Q1业绩稳健增长,在手订单充裕,预计25 - 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0/90/100亿元,高股息 + 低估值投资性价比高,维持买入评级 [17]。 - 金螳螂25Q1业绩向上拐点已现,后续有望延续恢复趋势,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8/6.2/6.5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31]。 钢铁行业 - 华菱钢铁2025Q1归母净利5.62亿元同比增43.55%,扣非归母净利4.51亿元同比增39.76%,后续毛利率有望改善 [8]。 - 常宝股份2025Q1归母净利1.11亿元同比降33.0%,扣非归母净利0.94亿元同比降23.71%,特材项目有序推进 [77]。 - 新兴铸管2025Q1归母净利1.37亿元同比降19.84%,环比增143.36%,一季度毛利率逐步修复,铸管产品招标占比持续提升 [81]。 汽车行业 - 银轮股份2025Q1收入34亿元同比 + 15%,归母净利润2.1亿元同比 + 11%,加码数字能源和机器人领域,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5/13.6/16.7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11][12][13]。 - 新泉股份2024年收入133亿元同比 + 25%,归母净利润9.8亿元同比 + 21%;2025Q1收入35亿元同比 + 15%,归母净利润2.1亿元同比 + 4%,收购安徽瑞琪切入座椅领域,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8/17.3/21.8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63][65]。 家用电器行业 - 海尔智家2025Q1营业收入791.18亿元同比增10.06%,归母净利润54.87亿元同比增15.09%,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0.83/237.21/263.62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14]。 - 老板电器2024年营业总收入112.13亿元同比增0.10%,归母净利润15.77亿元同比 - 8.97%;2025Q1营业收入20.76亿元同比 - 7.20%,归母净利润3.4亿元同比 - 14.66%,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25/18.45/19.50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23][24]。 - 新宝股份2024年营业总收入168.2亿元同比 + 14.8%,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 + 7.8%;25Q1营业收入38.3亿元同比 + 10.4%,归母净利润2.5亿元同比 + 43.0%,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6/12.7/13.8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70]。 - 德昌股份25Q1营业收入10.0亿元同比 + 21.3%,归母净利润0.8亿元同比 - 5.0%,发布定增预案强化海外产能建设,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5.9/7.2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81]。 食品饮料行业 - 恒顺醋业2025Q1营收6.26亿元同比 + 35.97%,归母净利润0.57亿元同比 + 2.36%,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 + 37.8%/+23.2%/+7.9%至1.8/2.2/2.3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15][16]。 - 三只松鼠25Q1营收37.2亿同比 + 2.1%,归母净利润2.4亿同比 - 22.5%,拓展分销打开线下成长空间 [47]。 - 劲仔食品25Q1营收6.0亿同比 + 10.3%,归母净利润0.7亿同比 - 8.2%,预计产品及渠道端开拓支撑优秀表现 [55]。 电力行业 - 浙能电力预计2025 - 2027营业收入分别为876.98/912.43/928.94亿元,归母净利分别为62.5/72.43/77.97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20]。 - 皖能电力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90.62/296.25/295.75亿元,归母净利分别为21.20/23.47/24.10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26]。 - 华能国际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分别为120.82/122.26/130.83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60]。 传媒行业 - 芒果超媒2024年营业收入140.80亿元同减3.75%,归母净利润13.64亿元同减61.63%,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2/19.2/22.4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21][22]。 建筑材料行业 - 东方雨虹考虑新开工面积下跌等因素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12.73亿元、14.61亿元、15.30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22]。 纺织服饰行业 - 健盛集团2025Q1收入/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 + 2%/-27%,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0/3.88/4.41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29]。 - 森马服饰2025Q1收入30.8亿元/归母净利润2.1亿元,同比分别 - 2%/-38%,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2.34/13.83/15.28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41]。 - 比音勒芬2024年公司收入同比 + 13%/归母净利润同比 - 14%,2025Q1收入同比 + 1%/归母净利润同比 - 8%,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7.07/7.97/8.90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50]。 - 华利集团2025Q1收入53.5亿元/归母净利润7.6亿元,同比分别 + 12%/-3%,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1/47.6/54.9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76]。 - 李宁2025Q1成人流水同比增长低单位数,预计2025 - 2027年业绩为24.86/26.66/28.81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80]。 - 伟星股份2025Q1营收增长22.3%至9.8亿元,归母净利润增长28.8%至1亿元,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7.6/8.53/9.54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83][85]。 煤炭行业 - 甘肃能化2024年营业收入96.04亿元同比 - 14.70%,归母净利润12.14亿元同比 - 30.13%;2025Q1归母净利润0.51亿元同比 - 90.48%,景泰白岩子煤矿投产,推进煤电一体,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分别为4.65亿元、9.15亿元、12.06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37][38][39]。 - 山西焦煤2024年营业收入452.9亿元同比减少18.43%,归母净利润31.08亿元同比减少54.1%;25Q1营业收入90.26亿元同比减少14.46%,归母净利润6.81亿元同比减少28.33%,降本增效成果显著,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分别为20亿元、23亿元、25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43][45]。 - 山煤国际2024年营业收入295.61亿元同比减少20.9%,归母净利润22.68亿元同比减少46.75%;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5.02亿元同比减少29.17%,归母净利润2.55亿元同比减少56.29%,2025年原煤产量有望提升,降本增效有成效,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4亿元、16.2亿元、18.3亿元 [51][52][53]。 - 潞安环能2024年营业收入358.5亿元同比减少16.89%,归母净利润24.5亿元同比减少69.08%;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69.68亿元同比减少19.53%,归母净利润6.57亿元同比减少48.95%,产能释放、提质增效可期,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1亿元、26.4亿元、29.6亿元 [55][57][58]。 - 平煤股份2025Q1营业收入54亿元同比减少34.69%,归母净利润1.52亿元同比减少79.50%,成本优化对冲售价下行,“东引西进出海”值得期待,预计2025 - 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亿元、10.8亿元、13.7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65][66][68]。 银行行业 - 苏州银行2024年营收122亿元同比增长3.01%,归母净利润51亿元同比增长10.16%;2025年一季度营收32亿元同比增长0.76%,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比增长6.80%,给予买入评级 [50][51]。 - 宁波银行预计2025年营收、利润增速分别为8.36%、8.19%,维持买入评级 [71]。 - 瑞丰银行预计2025年营收、利润增速分别为9.98%、8.24%,维持买入评级 [75]。 环保行业 - 聚光科技2024年营收36.1亿元同比 + 13.6%,归母净利润2.1亿元同比 + 164.1%;2025Q1营收5.5亿元同比 + 1.4%,归母净利润 - 0.2亿元亏损收窄 [72]。
杭州楚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报解读:经营活动现金流大增376.78%,净利润下滑25.31%
新浪财经· 2025-04-27 07:32
营业收入分析 - 2024年营业收入4.02亿元,同比下滑12.22%,主要因专用设备制造业务收入下滑11.53%至3.51亿元(占比87.47%)及其他业务收入下滑16.78%至5036万元[2] - 分产品看:废气恶臭治理设备收入3.51亿元(占比87.47%)同比下滑11.53%,水处理设备收入2042万元(占比5.08%)骤降53.94%,设备维修及运维服务收入1746万元(占比4.35%)增长9.16%,能源业务收入95万元(占比0.24%)暴增2915.74%[2] - 收入下滑主因包括市场竞争加剧、行业需求变动及业务结构调整[3] 盈利能力分析 - 归母净利润2833万元,同比下滑25.31%,扣非净利润2290万元同比下滑27.42%,主要受收入减少及成本费用挤压影响[4] - 非经常性损益543万元(含政府补助347万元、理财收益294万元)缓冲净利润下滑[4] - 基本每股收益0.35元/股(降25.53%),扣非每股收益0.29元/股(降27.42%)[5] 费用结构分析 - 销售费用2858万元(降2.12%),业务招待费占比仍高;管理费用4598万元(降0.37%)控制空间待挖掘;财务费用-97万元(利息收入145万元抵消支出)[6] - 研发费用2569万元(降3.91%),研发人员数量69人(降26.60%),占比从25.82%降至19.27%[6][7]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224万元同比大增376.78%,主因货款回收增加及税费支付减少[9]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1.80亿元(降383.28%),因智能制造基地及生产线投入增加[9]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233万元(降87.81%),受银行借款减少及股票回购影响[9] 业务发展动态 - 研发聚焦废气恶臭治理领域,推进养殖行业污染物净化工艺等项目[6] - 楚环智能制造基地及废气治理设备生产线建设加速,反映产能扩张意图[9] 管理层与治理 - 董监高税前报酬总额515.58万元,董事长兼总经理陈步东薪酬41.07万元,副总经理陈晓东93.53万元为最高[11]
龙净环保一季度营收净利润双降 应收账款持续攀升
中国经营报· 2025-04-18 06:37
文章核心观点 - 龙净环保近年来业绩呈波动态势,营收持续下滑,应收账款攀升,公司业绩起伏与行业竞争加剧和市场环境变化密切相关,应收账款增加带来潜在风险需关注 [2][4][6][7] 营收承压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大气污染治理、储能与风电光伏、水污染治理与臭氧发生器业务、碳捕集封存利用、固危废处置和生态修复及保护 [3]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9.73亿元,较上年下降7.64%;归母净利润5.09亿元,同比下降36.74%;扣非归母净利润3.47亿元,降幅46.92%,业绩下滑主因计提3.61亿元商誉减值准备、新能源业务投入约8000万元建设费用及支付约3600万元历史项目赔偿款和对外捐赠款项 [4]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0.19亿元,同比下降8.69%;扣非净利润7.61亿元,同比大增119.25%;净利润8.30亿元,同比增长63.15%;环保设备制造业务收入85.76亿元,同比减少12.75%;项目运营收入6.52亿元,同比减少14.39%;土壤修复业务收入1.04亿元,同比减少41.44%;新能源业务收入4.30亿元,同比大增1072.71% [4]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66亿元,同比减少13.69%;归母净利润1.85亿元,同比下滑6.95%,业绩下滑因传统环保业务EPC项目一季度验收结算量少,EPC项目结算验收有时间不均衡性特点 [2][6] - 行业竞争激烈使公司获取项目订单和维持产品价格受压力,影响营收;新能源业务占比小未弥补传统业务下滑缺口,且拓展新业务投入大,短期内难盈利,拖累整体业绩 [5] - 公司虽在费用方面采取措施,但研发投入适度下降影响产品技术创新和竞争力提升,间接影响市场拓展和营收增长,费用下降幅度未能抵消业务下滑带来的利润减少 [6] 应收账款攀升 - 2022 - 2024年公司应收账款分别为30.02亿元、31.08亿元、34.30亿元,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达36.09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5.22% [2][7] - 公司环保工程设备收入占比高,部分项目收入结算与合同约定收款安排有时间差异,业务规模扩大使结算时间差累积致应收账款规模攀升 [7] - 应收账款增加可能意味着公司销售信用政策放松或收款难度增大,带来潜在坏账风险,影响现金流和资金周转及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7] - 应收账款大幅增长占用公司资金,降低资金使用效率,增加资金成本,不能及时收回可能面临坏账风险影响利润,但2024年公司资产负债率等指标尚处相对可控范围,仍需关注 [8] - 建议公司重新评估客户信用状况,建立科学合理信用评级制度,成立专门催收团队,制定催收计划和考核机制,优化付款条款,降低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8]
青达环保20250416
2025-04-16 23:46
纪要涉及的公司 青达环保[1]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业绩表现与驱动因素**:2025年业绩预计显著增长,2024年利润约九千多万;驱动因素包括主营业务、活改业务、多元化新兴业务进展,以及韩国和印尼的海外订单[3] - **业务领域与市场表现**:业务包括传统光伏、火电改造、脱硫废水处理和钢渣处理等新兴业务;过去两年市场景气度提升,煤电新建和升级改造周期及政策推动主营业务发展[4] - **新兴业务拓展**:钢渣处理首个项目落地,有望在2025年及未来两三年内持续落地;完成90兆瓦渔光互补项目交割,预计增厚2025年业绩[5] - **客户群体与主营产品**:主要服务电力客户;传统主营业务为炉渣处理和低温省煤器,新增长点是以全负荷脱硝为核心的火电灵活性改造技术,还推广电极锅炉和蓄热罐等灵活性改造项目[6] - **公司竞争力**:实控人兼董事长是电力设备制造领域权威人士;成立时间早,有稳固下游客户基础;2024年四季度实控人全额认购1.5亿元定增优化资本结构;发布股权激励方案彰显发展信心[7] - **产品营收结构**:炉渣节能处理和烟气处理重要,干渣和湿渣处理系统近几年营收占比超50%;低温烟气余热回收占比从2012年的10%几上升到2023 - 2024年的近30%[8] - **全负荷脱硝项目**:2018 - 2019年成为重要新项目,2020 - 2022年增速快,2023 - 2024年增速回落,但因火电机组新建及更新换代周期加速,仍具长期增长潜力[9] - **高毛利备品备件订单**:对业绩贡献显著,2024年炉渣处理相关订单约七亿多元,高毛利备品备件订单占比接近40%,核心部件更新换代周期短且需求稳定,推动业绩提升[10] - **行业前景**:十四五期间煤电新建窗口期将延续至2027年,新建及存量机组核心辅助设备更新换代需求和严格化政策推动公司发展,营收与利润稳健增长[11] - **煤电机组改造需求**:政策将煤电机组分为现役、新建、新一代示范机组,最低调峰深度要求20%以下;政策对火电灵活性改造需求提升,催生设备更新需求[12] - **火电灵活性改造盈利影响**:未来2 - 3年火电利润压力缓解,成本降低,政策要求和自身动力促使电厂设备更新改造;若让渡发电收入需参与辅助服务,进一步推动设备更新;公司客户主要为五大发电集团及地方项目,客户关系良好[13] - **产品市场布局及预期**:产品口碑好,营销网络覆盖国内并向海外扩展,主要布局亚洲市场;煤电新增及改造推动传统业务高增长,以60万千瓦机组为标杆,每年潜在新增市场规模约10亿元[14] - **传统业务发展**:烟气余热处理和炉渣处理业务发展迅速,低温省煤器自十四五期间增速显著,业绩增长快且毛利稳中有升;备品备件业务增长提升毛利;除渣业务中干渣和湿渣处理均增长,干渣增速更快[15] - **高毛利订单占比**:2024年备品备件高毛利订单占比超30%,2025年目标核心备品备件高毛利订单占比提到40%以上[16] - **火电灵活性改造背景与市场空间**:新能源装机激增导致消纳问题突出,政策倒逼行业改革,提高对稳定性灵活性电源需求;火电竞争力强且技术成熟,提供辅助服务;十四五政策加码,以60万千瓦项目测算潜在市场空间广阔,2025年至未来两三年订单将放量[17][18] - **海外布局**:在印尼和韩国双线突破,对2025年业绩贡献明显;在印尼设子公司,东南亚火电需求增长带来业绩增量[19] - **东南亚市场业务拓展**:业务集中在煤电机组升级改造和废气处理,当地煤电机组存量大且未多轮升级改造,需求广阔,预计有订单贡献业绩[20] - **韩国订单进展**:2022年公告的灰渣处理系统订单进展顺利,大部分设备已发货,预计2025年交付,海外项目毛利率高,韩国市场有望带来持续增长[21] - **新兴业务发展**:钢渣处理2023年落地首个项目,有望持续落地,毛利率高;涉足光伏氢能领域,完成90兆瓦渔光互补项目交割,增厚2025年业绩[22][23] - **脱硫废水处理业务前景**:聚焦电厂高盐废水处理,2025年3月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意见发布,公司掌握核心技术路线,有望成为新兴业务重要增长点,市场空间广阔[24] - **整体业绩预期**:2025年预计实现两亿收入,未来2 - 3年有望高速增长;传统主业更新改造、煤电灵活性改造需求增加,以及钢渣、脱硫废水和海外市场订单获取提供持续发展动力,看好长期发展前景和股价上涨空间[2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