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硬件

搜索文档
沪指创近10年新高!游资私募扛大旗 场外散户尚观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8 22:39
市场表现与情绪 - 上证指数涨0.85%报3728.03点,创2015年8月下旬以来收盘新高,创业板指涨逾2.8%,深证成指涨1.73% [1] - 全部A股成交额达2.81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5300多亿元,续创年内新高且连续第4个交易日超2万亿元 [1] - 北证50指数涨6.79%,科创200指数涨3.59%,科技成长风格走强 [2] 资金动向分析 - 龙虎榜上榜营业部日均成交金额达308亿元,创今年以来月度新高,杠杆资金自6月下旬起持续净流入,累计规模超2000亿元,融资余额突破2万亿元关口 [6] - 两融交易额占比提升至10%以上,交易热度显著提升 [6] - 今年以来备案私募证券产品7443只,同比增76.12%,7月备案1298只创近27个月新高,8月已备案680只 [7] - 前7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8.44万亿元,其中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4.69万亿元,7月居民存款减少1.1万亿元,非银存款增加2.14万亿元 [8] 推动市场的核心因素 - 游资和杠杆资金驱动市场上行突破,市场情绪指数展现高弹性 [6] - 私募资金活跃度提升,股票私募平均仓位攀升,百亿级私募仓位创新高 [7] - 机构资金在4月初后进场,6月后两融快速增加,流动性推升行情 [8] - 散户资金逐步入场,但情绪未全面点燃,入金规模未达2024年9-10月高点 [10][11] 机构观点与后市展望 - 政策底、资产荒和美元降息周期三重逻辑未变,市场趋势向上具备确定性 [2][12] - FOMO资金将逐步入场,居民资产搬家是趋势力量,外资和险资等机构资金有望加大流入 [12] - 市场可能经历波动放大和震荡整固阶段,流动性驱动行情暂时看不到终点 [13] - 若成交额流动性推动逼近短期峰值,市场可能重回轮动,波动率易被放大 [14] 行业配置与投资建议 - 机构看好非银金融、高端智能制造、新消费等方向 [15] - 聚焦科技自主可控、高端制造、数字经济、国防安全等长线主线,兼顾低估值金融蓝筹防御 [15] - 大科技方向关注AI硬件+应用、军工和创新药,大金融方向关注非银金融配置性价比 [15] - 成长板块中关注高附加值出海领域,包括新消费板块和高端智能制造中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板块 [16]
财经观察丨A股市值首破100万亿,沪指创近十年新高!牛市行情能否持续?
搜狐财经· 2025-08-18 19:51
8月18日,A 股市场迎来历史性时刻。沪指涨幅达0.85%,盘中最高触及3741.29点,成功突破2021年2月18日的3731.69点高位,创下自 2015年8月以来的近10年新高点;此外,根据实时数据统计,截至18日10时34分,A股市值总和首次跨越100万亿元大关,这一里程碑式 的突破,引发市场各方的高度关注。业内普遍认为,在"政策托底+流动性宽松"的大背景下,当前市场正在经历"健康牛"。不过,不少机 构和业内人士也提示市场短期或有回调风险。 沪指创近10年新高,两市成交额超2.7万亿 富荣基金认为,2024年9月至今的此轮行情,核心驱动因素是"政策托底+流动性宽松"。从目前的趋势看,市场仍处向上态势,后续仍 有"十五五"规划、全球降息周期等可以期待。但短期内指数突破前高,叠加8月中下旬将迎来上市公司半年报密集披露期,建议稳中求 进。 科技股领涨,房地产逆势下挫 A股市场行情仍有一定持续性 中信建投认为,后续A股市场走势或将延续中期慢牛格局。外部条件无显著利空,关税博弈及地缘冲突出现部分缓和,美联储降息预期 升温。市场情绪方面,尽管情绪指标显示局部过热但尚未达到显著全面过热,市场仍然保持进三退二的特点。 ...
沪指创十年新高,机构喊“健康牛”,债市却“崩了”
经济观察报· 2025-08-18 19:30
A股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上涨0.85%收于3728.03点,盘中一度涨至3745.94点,创2015年8月以来近十年新高 [1] - 深证成指涨1.73%收于11835.57点,创业板指涨2.84%收于2606.20点,均突破2024年10月8日以来高点 [1] -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76万亿元创2025年年内新高,A股市值总和突破100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2] 市场热点与板块表现 - 市场热点集中在AI硬件和大金融方向,超4000只个股上涨 [5] - 券商、金融科技股冲高,指南针、同花顺续创历史新高;液冷服务器板块20余股涨停,稀土永磁概念股表现活跃 [6] - 液冷服务器、影视、CPO、稀土永磁等板块涨幅居前,煤炭、有色金属、钢铁等板块跌幅居前 [6] 市场情绪与机构观点 - 沪指8月13日收于3683点创近四年新高,全市场成交额重回2万亿元,A股迎来"八连阳" [6] - 两融余额连续多日突破2万亿元,为2015年7月以来首次;个人投资者753.93万名,机构投资者50085家 [6][7] - 兴业证券认为当前市场呈现"健康牛",指数稳步向上但波动率低,行业拥挤度中等,建议关注券商、AI扩散、军工等板块 [8] 债券市场表现 - 8月18日国债期货全线下跌,30年期主力合约跌1.33%创3月17日以来最大跌幅,10年期主力合约跌0.29% [10] - 银行间利率债收益率大幅上行,30年期国债"25超长特别国债02"收益率上行5.1bp至2.0450% [11] - 华宝证券认为债市持续深跌概率低,预计10年期国债收益率短期区间为1.65%-1.75%;光大证券指出债市定价将回归基本面 [12]
行情一片大好,为何会失落?请不要在XX板块躲牛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8 18:36
今天,上证指数突破2021年的高点3731点,创下最近10年的新高。 上周末,市场关于股市热度是否过高的话题不绝于耳,且有10多家银行发声严禁信用卡资金流入股市。 然而,市场担忧的调整并没有出现,反而是再创新高,赚钱效应不错。 严禁银行信贷资金违规入市,严禁信用卡资金入市,这是银行方面最基本的"操作"。因为股市具有高波 动性,牛市中因追涨杀跌等频繁操作而亏大钱的人也不少。 对于股市热度是否过高的话题,达哥觉得当前股市的热度并不高。 打开微信指数小程序,达哥输入"牛市"二字发现,相比去年9月末,"牛市"的微信指数当前还趴在底 部。 虽然近期市场连续上涨,但大盘的涨幅并不大,并没有太明显的加速。 而关于市场是否见顶的问题,有一个段子可以供大家参考。 问:平时不炒股的亲戚朋友开始问股票了,这是见顶信号吗? 答:这不是见顶信号,见顶是他教你炒股票。 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策略官陈果近期与机构沟通得出,绝大多数机构都体现了实质性的牛 市思维。这些机构的代表性观点如下: ▲图片来源:截图自微信指数小程序 A.目前市场趋势形成,场外资金流入股市刚开始,国内基本面数据弱已经很难改变市场整体氛围,只能 影响结构,节奏扰 ...
债市,崩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8-18 15:52
债市动态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3个基点至1.775%,30年期收益率一度上涨5个基点至2.1%,显示债市遭遇抛售压力[2] - 3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现价116.190,跌幅达1.25%,10年期主力合约现价108.010,跌幅0.29%[3] - 30年国债ETF(511090)收盘下跌1.26%,成交额132.75亿元,规模253.73亿元[4] A股市场表现 - 沪指涨0.85%,深成指涨1.73%,创业板指涨2.84%,三大指数集体大涨[5] - 全市场4037只个股上涨,122只涨停,1222只下跌,成交额2.8万亿元[6][12] - 沪指突破3731点创十年新高,深成指与创业板指刷新年内纪录[7] - 北证50指数创历史新高,最高达1582.43点,成交额454.64亿元[8][10] - A股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13] 行业及个股表现 - AI硬件股强势上涨,曙光数创涨幅66.62%,高澜股份、强瑞技术等涨停[14] - CPO概念股表现突出,德科立、腾景科技涨幅达20%,光库科技涨18.29%[15] - 影视股集体走强,华策影视、芒果超媒分别上涨20%和16.98%[16] - 券商股拉升,长城证券涨停并实现4连板,华林证券涨6.09%[17]
创50ETF(159681)盘中涨超3%,金融科技股维持强势
新浪财经· 2025-08-18 13:47
市场表现 - 创50ETF(159681)上涨3 08%,跟踪指数成分股指南针(300803)上涨18 90%,芒果超媒(300413)上涨18 35%,同花顺(300033)上涨10 29%,中际旭创(300308)、润泽科技(300442)等个股跟涨 [1] - 券商、金融科技股维持强势,指南针一度2连板续创历史新高 [1] - 液冷服务器等AI硬件股持续爆发,影视股表现活跃 [1] 行业分析 - 西部证券指出,看好AI算力的景气度叙事周期拉长,核心在于训练端+推理端需求共振,GPU+ASIC芯片供给共振,国内外需求共振 [1] - 重点关注大模型能力加速迭代和应用端的加速渗透,带来使用量的快速提升 [1] - 继续看好AI算力链,从算力芯片、服务器到光模块、片上互联、液冷等多领域有望实现高确定性的成长 [1] 指数构成 - 创50ETF紧密跟踪创业板50指数,创业板50指数由创业板市场中日均成交额较大的50只股票组成,反映了创业板市场内知名度高、市值规模大、流动性好的企业的整体表现 [1]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创业板50指数(399673)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宁德时代(300750)、东方财富(300059)、中际旭创(300308)、新易盛(300502)、迈瑞医疗(300760)、汇川技术(300124)、胜宏科技(300476)、阳光电源(300274)、同花顺(300033)、爱尔眼科(300015),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5 85% [2] 产品信息 - 创50ETF(159681),场外联接A:018482;联接C:018483;联接I:023024 [3]
A股午评:沪指创近10年新高,券商、金融科技股走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8 12:11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早盘上涨1.18%创近10年新高 深成指上涨2.25% 创业板指上涨3.63% [1] - 北证50指数创历史新高 全市场近4500只个股上涨 [1] - 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达1.72万亿元 较上个交易日放量4114亿元 [1] 板块热点分布 - AI硬件板块持续爆发 液冷服务器概念股强瑞技术等多股涨停 [1] - 大金融板块维持强势 券商与金融科技股表现突出 [1] - 影视股表现活跃 华策影视等个股涨停 [1] 个股成交表现 - 东方财富成交额294.4亿元居首 股价上涨5.98%至28.36元 [2] - 北方稀土涨停 成交额112.53亿元 股价上涨10%至42.90元 [2] - 指南针连续两日涨停 成交额112.48亿元 股价上涨20%至131.84元 [2] - 中兴通讯涨停 成交额110.97亿元 股价上涨10%至38.73元 [2] - 同花顺大涨15.74% 成交额84.21亿元 股价报425.00元 [2] 行业资金流向 - 金融科技板块成交活跃 指南针换手率达15.73% 同花顺换手率达7.97% [2] - 证券板块表现强劲 天风证券成交额80.28亿元 换手率16.22% [2] - 科技硬件板块资金流入明显 新易盛成交额87.54亿元 工业富联成交额82.21亿元 [2]
三大指数强势拉升 全市场超4600只个股上涨
上海证券报· 2025-08-16 02:24
市场表现 - A股市场低开后迅速强劲拉升 沪指盘中突破3700点关口 创业板指大涨2.61%再创年内新高 [1] - 截至收盘 上证指数涨0.83%报3696.77点 深证成指涨1.6%报11634.67点 创业板指涨2.61%报2534.22点 [1] - 沪深北三市全天成交额22728亿元 较前一个交易日缩量334亿元 连续3日突破2万亿元 全市场超4600只个股上涨 [1] 券商及金融科技行情 - 券商及金融科技概念股强势上涨 长城证券收获3连板 指南针以20%幅度涨停再创历史新高 同花顺涨超16%总市值逼近2000亿元 [1] - 行情核心驱动力在于A股市场持续显著放量与增量资金积极入场 沪指突破关键点位 市场成交额重回2万亿元量级 [2] - 8月13日参与融资融券交易的投资者数量为52.34万名 创年内新高 [2] - 金融IT板块在大行情启动阶段涨幅最为明显 风险偏好提升时弹性往往最为领先 走势与计算机板块相似但弹性更大 [2] AI产业链 - 液冷服务器 PCB等AI产业链公司集体走高 大元泵业收获5连板 东阳光 中富电路 诺德股份 国际复材 平安电工等涨停 [3] - 大元泵业公告称液冷温控业务2025年一季度相关产品销售收入约160万元 占公司营业总收入的0.43% [3] - AI行业迎来多项关键进展 OpenAI推出的GPT-5在性能优化方面表现突出 DeepMind发布的Genie3模型在动态模拟环境构建方面取得突破 [4] - 英伟达Blackwell快速放量 ASIC大力发展 带动AI-PCB需求持续强劲 多家AI-PCB公司订单强劲 满产满销 正在大力扩产 [4] 居民资产配置 - A股市场财富效应较好且当前估值仍不贵 支持政策持续出台 通过制度改革完善行业生态 逐步提升A股对资金的吸引力 [5] - 居民资产中非金融资产占比50.83% 存款占比23.12% 证券投资基金份额与股票及股权合计占比15.36% [5] - 未来居民财富存量资产或出现结构置换 存款甚至房地产可能转化为股票或基金 股票配置在居民部门中的比例可能会有所提升 [5] 看好方向 - 人工智能板块如PCB上下游 液冷 光模块等 [6] - 港股创新药板块 [6] - 业绩明显改善的稀土行业 [6] - 业绩尚未明显改善但估值较低的行业如钢铁 煤炭 建材 光伏等 [6]
指数新高下基金困局:萧楠、刘彦春等百亿基金滞涨
搜狐财经· 2025-08-14 20:10
指数与基金表现分化 - 沪指突破去年10月8日高点创近四年新高 深成指和创业板指同步站上年内峰值 两市成交额时隔114个交易日重返2万亿元大关 超2700只个股上涨[1] - 全市场超1.3万只基金中仍有2700余只产品单位净值低于去年10月8日水平 指数火热行情未传导至全市场基金[1] - 尽管超半数基金年内实现正收益 但部分基金净值修复进程滞后 权益类基金现象尤为突出[2][3] 百亿级权益基金表现 - 萧楠管理的易方达消费行业单位净值较去年10月下跌0.498元至3.468元 年内收益-3.48% 规模168.54亿元[1][5] - 刘彦春管理的景顺长城新兴成长A单位净值下滑0.285元至1.745元 年内回报-0.17% 规模188.54亿元[1][7] - 朱少醒管理的富国天惠精选成长A单位净值微跌0.11元至2.623元 尽管年内收益达8.22%[1][9] - 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净值存在0.077元缺口 年内回报7.87% 规模349.43亿元[1][11] - 赵诣管理的泉果旭源三年持有A净值微跌0.014元至0.82元 年内上涨9.23% 规模130.81亿元[1][15] - 焦巍管理的银华富裕主题A和傅友兴管理的广发稳健增长A净值均较去年10月微跌0.008元 年内收益分别为2.71%与4.58%[1][15] 净值修复滞后原因 - 深坑效应持续影响 去年四季度市场调整导致部分基金净值大幅回撤 今年涨幅未能覆盖前期亏损[13] - 持仓与市场主线错配 消费 金融等传统板块表现平淡 重仓白酒 家电个股年内平均涨幅不足5% 显著落后于AI硬件板块30%+涨幅[3][13] - 规模过大导致调仓灵活性下降 难以快速跟上市场风格切换[14] - 路径依赖现象突出 部分基金经理固守长期持仓策略 未能根据市场变化动态调整[14] 行业与个股表现 - 有色金属 AI硬件等成长板块领涨[1] - 易方达消费行业前十大重仓股中白酒 家电占比超60% 美的集团持仓市值15.70亿元占基金净值9.32% 贵州茅台持仓市值15.47亿元占9.18%[6] - 泉果旭源重仓的美团-W跌幅19.58% 立讯精密跌幅15.16% 拖累净值修复[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