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

搜索文档
“3小时演出撬动72小时消费” 文化新亮点催生消费新热点
央视网· 2025-05-07 13:21
文旅消费整体表现 - 2025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 [13] - 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 [13] - 文旅消费呈现"多点开花"态势,涵盖文化体验、城市漫步、乡村度假等多种形式 [1] 政府及地方促消费举措 - 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全国"五一"文化和旅游消费周,推出超5万场特色活动 [3] - 各地发放文旅消费券等消费补贴超4亿元 [3] - 北京推出1900余场活动,打造多业态融合消费场景如奥园city街 [3] - 山东推出"好客山东"优惠大礼包,浙江、四川、陕西等地举办个性化优惠活动 [6] 演出经济带动效应 - 全国5000人以上大型营业性演出超百场,观众人数超200万人次 [7] - 演出带动酒店旅游消费超20亿元,形成"3小时演出撬动72小时消费"联动效应 [7] - 浙江衢州"音乐节门票免费游"活动带动景区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64.11%,拉动文旅消费5700万元 [7] 夜间经济及新场景发展 - 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累计夜间客流量7595.44万人次,同比增长5.24% [16] - 居庸关长城开启夜游模式,推出沉浸式演出和汉服巡游活动 [15] - 文体商旅融合发展成为消费活力重要引擎,涵盖赛事文旅综合体、民族服饰旅拍、沉浸式展览等新场景 [8][11]
发展服务消费向何处“落笔”
金融时报· 2025-05-07 11:10
文旅及服务消费趋势 - 各地文旅在"五一"假期推出特色主题活动如"京彩四季""爱购上海"等,旨在吸引游客并提升品质 [1] - 一季度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增速比商品零售快0.4个百分点 [1] - 服务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达56.2%,拉动GDP增长2.8个百分点 [2] 服务消费扩容方向 - 服务消费涵盖餐饮住宿、养老托育、文旅体育等领域,需求释放带动服务业快速增长 [2] - "一老一小"服务和入境旅游被列为未来重点发展领域 [2] - 数字产品(如游戏、短视频硬件)、情绪价值消费及文旅产业(含老年群体需求)是边际增量显著领域 [3] 政策支持与限制清理 -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重点包括提高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及支持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 [4] - 建议优化汽车限购(如北京2025年定向增发4万新能源指标)、放宽餐饮文旅限制 [4][5] - 开展为期半年的市场准入壁垒清理行动,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4] 收入与金融支持措施 - 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需拓展财产性收入金融服务创新 [6] - 建议通过电商平台多语言服务开拓"一带一路"市场,结合文化输出带动商品服务国际化 [6] - 金融政策支持包括专项再贷款、消费贷贴息及风险分担机制,以释放农村和农民工消费潜力 [6]
活跃、旺盛;244.86%、128.04%……多组“关键词+数字”透视“五一”假期消费
央视网· 2025-05-07 10:58
消费市场总体表现 - 2025年"五一"假期全国消费市场繁荣活跃,汽车、家电、手机销售较快增长,餐饮、文旅等服务消费需求旺盛 [1] - 全国消费相关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2%,消费需求旺盛、增势良好 [15] - 银联、网联共处理支付交易234.39亿笔、金额7.64万亿元,较2024年"五一"假期分别增长20.49%和3.21% [21] 零售与商圈表现 - 商务部重点监测的50个步行街、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长6.4%,36个大中城市购物中心客流量同比增长6.5% [4] - 线上互联网零售、线下百货零售同比分别增长34.7%、34.5%,线上线下消费热度同步上升 [20] - 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8.2%,数字、绿色、国潮产品成为亮点 [14] 以旧换新政策效果 - 2025年初至5月5日,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超301万份,家电以旧换新产品5602万台,手机等购新补贴产品4219万件,电动自行车售旧、购新均超500万辆 [7] - "五一"假期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超7万份,家电以旧换新产品442万台,手机等购新补贴产品294万件,电动自行车售旧、购新均超30万辆 [10]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67.5%,通信器材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8%,家具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7倍 [17] 餐饮文旅市场 - 假期住宿营业额同比增长约13%,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 [12] - 入境游销售额同比增长约90%,处理境外来华人员支付交易笔数、金额较2024年同期分别增长244.86%和128.04% [12][24] - 名胜风景区、休闲观光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2.7%、65.6%,民宿服务、文艺创作与表演服务销售收入均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 [19] 新型消费动能 - 智能家居产品线上销售增长24.1%,有机食品线上销售额增长超七成,新中式糕点、国潮创意礼品增长66.2%和35.2% [14]
40多家国资国企负责人齐聚,65个项目签约 托底性帮扶甘孜州县域 签约金额超1500亿元
四川日报· 2025-05-07 10:39
项目概况 - 65个项目涵盖清洁能源、文化旅游、重大基础设施、特色产业等领域,总金额超1500亿元 [1] - 10亿元以上项目达25个,占比超三分之一 [1] - 欠发达县域落地签约项目达57个,占比近九成 [4] 帮扶机制与进展 - 省国资委建立"1+1帮1"机制,组织在川央企和地方国企对39个欠发达县域开展结对帮扶 [1] - 近3年省属企业在甘孜实施重大项目60余个,完成投资超250亿元 [2] - 四川发展(控股)累计实施项目89个,总投资7200余万元,其中托底性帮扶后实施项目26个,总投资超17亿元 [3] 重点行业投资 - 清洁能源领域:雅砻江公司签约孟底沟水电工程、柯拉二期光伏、甘孜抽水蓄能等项目,推进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建设 [4] - 低空经济:成都交投航空投资集团与甘孜州交投成立合资公司,打造全省首个高原低空经济综合服务平台 [1][6] - 工业及园区建设:包括3800吨碳纳米管及3.8万吨碳纳米管导电浆料项目、金石科创合作产业园等3个项目 [6] 特色帮扶模式 - 雅砻江公司在理塘县结合光伏电站建设投入1200万元开发地热资源,投入3207万元修建改造道路84公里 [4] - 中国华电四川分公司在石渠县投入1000万元建设文旅综合体,整合清洁能源与农牧、文旅资源 [5] - "若水蓝鹰工程"启动专项人才培养计划,首期青年学子接受2年培训后进入清洁能源项目 [6] 创新驱动发展 - 成都交投集团在新龙县构建无人机智能巡检网络,覆盖森林防火、应急救灾、物流配送等场景 [6] - 通过建立无人机操作员培训体系提升本地就业能力,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 [6] - 雅砻江公司构建"清洁能源开发+产业升级、基建赋能、人才培育"的特色帮扶模式 [7]
今年的“五一”消费数据,还炸吗?
36氪· 2025-05-07 10:23
全国旅游市场爆火、服务消费持续升温、政策发力撬动消费数据...2025年"五一"假期,消费力依然"强劲"。 赢商网盘点了2025年五一假期期间,文旅、餐饮零售、电影等各行业,以及全国部分重点省市消费数据,通过数据客观、真实地反映市场现状,以供行业 参考。 01 全国消费市场数据 "五一"旅游数据抢眼,离境退税新政策撬动假期入境消费 文旅:3.14亿人次出游,总消费1802.69亿元 据文化和旅游部官网消息,劳动节假日五天(5月1日-5月5日),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 8.0%。 中国入境旅游市场迎来强劲复苏,文化体验与多元玩法成为吸引外国游客的核心动力。携程数据显示,五一期间入境游订单量同比激增130%,上海、深 圳、广州、北京、成都、重庆、杭州、珠海、西安、青岛等城市跻身热门目的地榜单。 与此同时,出境游市场也实现增长。携程数据显示,五一跨境游热潮涌动,出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两成。 零售&餐饮: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6.3%,以旧换新备受欢迎 据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2025年五一假期(5月1日-5月5日),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 ...
热力十足!人气旺、出游火、玩法多——2025“五一”假期盘点
新华社· 2025-05-07 10:12
"五一"假期,服务消费持续升温,餐饮文旅市场红火。据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五一"假期,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6.3%。 平台数据显示,假期期间,多地酒店呈现满房状态,美团酒店预订量创下历史峰值,酒店住宿消费同比增长14.9%。 今年五一档共有10余部影片上映,涵盖剧情、喜剧、动作、动画等多种题材类型,满足不同群体的观影需求。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五一档档期 内总票房超7.4亿元。 ■出游意愿强 今年"五一"假期,游客出游意愿强烈,境内游、出境游双向火爆。 中国交通运输部5月6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14.65亿人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持续保持高位运行。 消费市场繁荣活跃,文旅市场表现亮眼,电影文博持续火热……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各地人气旺、出游火、玩法多,假日经济热力上扬。 ■消费人气旺 5月1日,游客在南京夫子庙景区游览。 5月5日,游客在河北省遵化市夕阳谷景区游玩时品尝美食(无人机照片)。 在离境退税、免签等政策助力下,"China Travel"魅力持续释放。国家移民管理局6日通报,今年"五一"假期全国边检机关共保障1089.6万人次中 外人员出 ...
长三角城市戏剧节启动 融合拓展消费边界 “票”成为消费优惠通行证
解放日报· 2025-05-07 09:42
聚焦"剧院、影院、新空间",黄浦文旅集团三大子公司平台大光明、大世界、大上海将携手三大协 会上海中华老字号企业协会、上海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上海市旅游行业协会,联动南京路、淮海路、 豫园三大商圈百家商户,形成文影商旅展联动促消费格局,让文旅消费有形有效,可感可及可统 计,"影票、戏票、购物票,票里票外都有戏"。 5月16日,北京演艺集团舞剧《主角》将登陆大上海剧场,为第四届长三角城市戏剧节拉开帷幕。5 月至7月,《主角》《长安的荔枝》《北上》《血色双城记》《马叙伦》《红楼梦》等优秀剧目汇聚第 四届长三角城市戏剧节,通过展演、升级演艺管理高级研修班,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文化动能。 "我们积极融入演艺大世界品牌建设,打造升级版的长三角城市戏剧节、国际戏剧邀请展,更迎来 中国国家话剧院(上海)演出季。"夏锋透露,除了首次尝试在长三角城市戏剧节设立以艺术性和市场 性为标准的奖项,话剧《孟小冬》以及音乐剧《夜半歌声》《时光代理人》等也有望在演艺大世界进行 驻演,升级大世界基尼斯年度戏剧榜单评选和发布,提高榜单在行业内的影响力,聚焦"剧、节、赛、 奖",提供多元文旅消费供给。 记者 诸葛漪 "让每一张'票'都成为消费 ...
陵水:扬帆风正劲 奋楫阔步行
海南日报· 2025-05-07 09:16
产业升级 - 陵水大力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建设海南(陵水)国际数据港和陵水国际创作者港湾,打造创新创业活力城市[12] - 陵水推动整合海归小镇片区、清水湾科技园片区为陵水数字文化产业园,形成产业集聚主体[12] - 陵水小游戏创作者基地吸引了102家游戏上下游企业入驻,已有212款游戏上云,超过116万人次海外玩家访问[8][9] - 欧美同学会海归小镇(陵水·数字文创)入驻企业224家,产业人口近2000人[10] - 陵水依托海底数据中心、国际海缆登陆岸站、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经济"新三样"建设数字文化产业[12] 教育服务业 - 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聚集多所国内外一流高校,实现"学在海南=留学国外"[12] - 试验区推动"区县融通、产教联动",形成教育产业纵深拓展、产教融合创新实践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新格局[12] - 华中师范大学顺湖中学依托"卓越联盟"平台优势,引进先进办学理念和师资团队资源[17] - 陵水建成9个县域教育集团,完善"核心校+成员校"联动帮扶机制[17] 热带特色高效农业 - 陵水文罗产业园集农产品跨境贸易、精深加工、工业旅游于一体,串联"农业-工业-旅游业"跨产业价值链[13] - 园区产业从啤酒、酸粉、水果加工延伸至航技维修等工业领域[13] - 陵水以"三点一融"为路径,推动热带特色高效农业集群化发展[13] 特色旅游业 - 疍家渔排集餐饮与水上娱乐于一体,占地6000平方米,成为新晋"网红"旅游线路[14] - 陵水开发科普研学、水上运动、低空经济等新业态[14] - 海南恐龙探索世界项目投资16亿元,探索"废弃地变风景线"的绿色转型路径[14] 医疗健康 - 陵水县人民医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海南分院)开展"一次挂号管三天"就诊模式[15]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托管陵水县人民医院,填补神经外科手术空白[16] - 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合作建设陵水县第二人民医院光坡院区[16]
假日消费市场热潮涌动
辽宁日报· 2025-05-07 09:07
"五一"假期,省内不少门店、货仓订单火爆、发货繁忙,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消费市场焕发新活 力,提振消费的助企惠民政策成效日益彰显。海尔、京东、苏宁等3000余家企业、1.2万个门店从品 质、价格、服务三方面着力,持续提升消费体验。5月1日至5日,全省共有22.2万人次参与消费品以旧 换新活动,惠享补贴金额达1.4亿元,带动相关产品销售额实现10.4亿元。其中,汽车以旧换新2801辆、 家电以旧换新107528台、手机购新补贴95446台、家装厨卫以旧换新14012台、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2036 台。 春意盎然,人们乐于踏青出游,文旅热也带动了消费热。各地深入推进"商旅文体健"融合,围绕踏 春赏花、文博体验、赛事互动等主题打造更多消费场景。沈阳举办辽宁省中医药文化夜市和"奔跑辽 宁"辽宁城市定向赛等活动。大连改造升级后的东关街成为当地热门消费打卡地,百余家潮流店铺深受 消费者青睐。葫芦岛举办兴城古城灯光秀,一系列活动吸引客流量增加超40%,带动消费增长15%。 发放消费券直接让利消费者,降低消费成本,能快速激发消费热情,成为多地刺激消费的关键举 措。"五一"假期,沈阳、鞍山、丹东、朝阳、盘锦等地以消费券、企业打折 ...
河南对营收增长超10%的重点企业给予奖补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07 08:37
财政收支与民生保障 - 一季度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0.2%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3.3% 民生支出占比72.3% [1] - 二季度出台"1+7"系列政策文件 确保财政为经济目标提供财力保障 [1] 消费与内需刺激 - 财政部预拨5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消费品以旧换新 第二批资金即将下达 [2] - 安排1.5亿元支持"乐购河南"消费券发放 含零售餐饮1.1亿元 文旅住宿4000万元 [2] - 推动专项债券发行 第一批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138亿元 一季度已发行364.5亿元 支持502个市政和产业园区项目 [2] 外贸与产业支持 - 对受美制裁外贸企业提供就业补贴等纾困政策 支持应对贸易摩擦 [3] - 奖励重点外贸企业扩规模 补贴国际展会参与 海外仓建设及汽车 农产品出口 [3] - 对关键设备 能源资源进口给予贴息支持 [3] 企业激励与债务管理 - 二季度对营收同比增长超10%的重点工业和服务业企业给予10万元奖补 资金直达企业账户 [4] - 加快清理拖欠企业账款 统筹债券资金 落实金融支持欠款清偿政策 [4] - 发行594.02亿元置换债券和156亿元专项债券化解地方政府债务 二季度计划发行剩余632.98亿元置换债券 [5] 基层财政与风险防控 - 2025年所有县区"三保"支出预算足额覆盖 一季度执行率27.8% 超序时进度2.8个百分点 [5] - 实施"三保"标识管理 月度调度等措施 确保基层财政稳定 [5] - 推进融资平台改革 6月底前完成50%以上平台退出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