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海科新源股价微涨0.84% 股东总户数达19781户
金融界· 2025-08-23 01:33
股价表现 - 最新股价报20.44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17元 [1] - 盘中最高触及20.59元,最低下探20.15元 [1] - 成交量为56914手,成交金额1.16亿元 [1] 业务与行业 - 主营业务为锂电池电解液溶剂的生产与销售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 [1] - 企业入选专精特新企业名单,在固态电池材料领域有所布局 [1] 股东与资金流向 - 截至2025年8月20日,股东总户数为19781户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87.09万元 [1] - 近五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出6704.16万元 [1]
远东股份: 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8-22 19:09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9.76亿元,同比增长14.38%,创同期新高,其中第二季度营收81.02亿元,环比增长66.2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4亿元,同比增长210.60%,第二季度净利润0.98亿元,环比增长112.41%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33亿元,同比改善220.68%,人均营收达162.04万元,同比增长21.49% [1] - 总资产达211.43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3.99亿元,增长2.89% [1] 主营业务板块表现 - 智能缆网业务实现营收114.86亿元,同比增长11.64%,净利润2.71亿元 [2] - 智能电池业务营收6.87亿元,同比增长40.13%,净利润亏损1.92亿元但同比减亏 [7] - 智慧机场业务营收7.51亿元,同比增长37.46%,净利润0.68亿元 [8] - 人工智能、算力和机器人新兴市场营收4.87亿元,同比增长204.61%,第二季度环比增长377.25% [1] 技术创新与研发突破 - 重点推进液冷技术、超导带材、可控核聚变电缆等研发,布局HVLP高速PCB铜箔、固态电池镀镍铜箔等前沿领域 [2] - 在核电领域攻克抗辐照、耐高压技术,产品通过IEEE383等国际认证,应用于30余台核电机组及可控核聚变试验项目(EAST) [4] - 开发储能电池直流侧连接用电缆及防鼠蚁系列产品,通过多国认证,服务嘉峪关500MW/1000MWh独立储能项目 [5] - 自主研发56%IACS高强高导铝合金绞线,强度与导电率综合性能行业首位,节能导线产品导电率提升1.3%-3.8% [5] 市场拓展与战略合作 - 海上风电领域取得重大突破,110kV/66kV海缆订单落地,与华电新能源、上海电气等成立合资公司拓展海内外市场 [3] - 服务全球顶尖风电整机制造商,参与三峡阳江青洲七、土耳其穆特鲁、智利Pemuco等国际风电场建设 [3] - 人工智能领域为全球领先芯片公司批量供货高速铜缆、智驾数据传输线等产品 [5] - 机器人领域与优必选、智元等领军企业合作,提供手指/关节/本体用电线及线束定制产品 [6] 新兴领域布局 - 低空经济领域成立研究院,构建全链条服务能力,相关项目快速落地 [8] - 消费电池圆柱电芯通过CCC、UL认证,高容量电芯同比增长125.47%,拓展机器人、低空经济、BBU等新场景 [8] - 数据中心业务参建"东数西算"中卫节点、阿里巴巴张北零碳数据中心等标杆项目,布局G.654光棒及特种光纤光缆 [6] - 智能交通领域与安费诺联合研发耐150℃高温液冷电缆,进入欧美市场,服务蔚来、沃尔沃等车企 [7] 股东结构与资本运作 - 控股股东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7.69%,质押8.78亿股,冻结5400万股 [10] - 实施回购1.97亿元,董事长增持超3000万元,推出1.2亿元员工持股计划 [2] - 前十大股东包括宜兴国远投资(7.28%)、香港中央结算(1.21%)等机构 [10][11]
圣阳股份(002580.SZ):上半年净利润1.29亿元 同比增长12.61%
格隆汇APP· 2025-08-22 18:11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7.15亿元 同比增长19.70%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9亿元 同比增长12.61%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22亿元 同比增长24.36% [1] - 基本每股收益0.29元 [1]
亿纬锂能动力/储能营收均超百亿!
起点锂电· 2025-08-22 18:0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81.7亿元,同比增长30.06%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05亿元,扣非净利润11.57亿元 [3] - 剔除股权激励及坏账计提影响后净利润22.18亿元,同比增长3.78% [4] - 二季度营收153.51亿元创季度历史新高 [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增长660.72%至23.73亿元 [5] 业务板块分析 - 消费电池营收50.79亿元(+4.75%),毛利率26.68% [7] - 动力电池营收127.48亿元(+41.75%),出货量21.48GWh(+58.58%) [8] - 动力电池毛利率17.60%,同比提升6.92个百分点 [9] - 储能电池营收102.97亿元(+32.47%),毛利率12.03% [10] - 储能电池出货28.71GWh(+37.02%),其中Q1出货12.67GWh,Q2出货16.04GWh [10] 技术与产品进展 - 大圆柱电池已量产装车超6万台,单车最长运行距离超23万公里 [10] - 全球首家量产600Ah+大方形磷酸铁锂储能电池,628Ah电芯Mr.Big已投产 [11] - Mr.Big系列获得GB/T 36276、TÜV Mark等国际认证,第30万颗电池于2025年6月下线 [12] - 46系列三元大圆柱电池具备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优势,将搭载全球龙头汽车品牌车型 [10] 市场地位与订单 - 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机量排名第五,新能源商用车领域排名第二(市占率13.59%) [10] - 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位列Top2 [11] - 上半年累计获得超63GWh储能订单,包括与海博思创签订的50GWh电芯采购合同 [12] 产能布局 - 海内外大圆柱电池产能布局超70GWh [10] - 马来西亚储能电池项目总投资不超过86.54亿元,二期规划产能10GWh,三期规划产能38GWh [12] - 2025年预期总出货量130GWh(+60%+),其中储能80GWh(+60%),动力50GWh(+65%) [12]
商业化进程提速 千亿级固态电池市场持续升温
中国经营报· 2025-08-22 17:56
核心观点 - 多家上市公司正在加速推进固态电池的研发和商业化进程 包括动力电池厂商和锂电池材料企业 [1] - 固态电池被行业视为未来高性能电池的重要发展方向 预计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超过2500亿元 [1] - 产业化时间表逐步清晰 预计2025-2026年中试线密集落地 2027年实现小批量装车 [3] 企业动态 - 南都电源现有一条中试产线可实现小批量交付 全固态电池对2025年度业绩不产生较大影响 [1] - 孚能科技半固态电池已完成向全球头部物流无人机客户送样 目前进展顺利 [1] - 恩捷股份10吨级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已经建成 具备供货能力 [1] - 容百科技固态电池硫化物电解质符合国际客户要求 正在进行中试线建设 [4] - 德尔股份积极投建固态电池中试线 目标是尽快实现量产和商用化应用 [4] 技术进展 - 恩捷股份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十吨级中试线项目已全线贯通 实现从核心原料到电解质膜的全链式创新 [4] - 恩捷股份高纯硫化锂产品实现百吨级量产 纯度达99.9%以上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多项指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6] - 恩捷股份下属控股子公司已有2条产线 具备半固态电池隔膜量产供应能力 [7] 产能布局 - 恩捷股份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项目落地玉溪 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1000吨 [4] - 大众汽车集团向Quantum Scape注资1.31亿美元 用于建设固态电池中试生产线 [3] 产业化时间表 - 中信建投证券研报预计2025-2026年国内中试线密集落地 启动全固态装车验证 2027年全固态电池实现小批量装车 [3] - 上汽MG半固态电池版本车型将在9月推出 东风固态电池将于2026年上车 [3] - 丰田将于2026年正式启动固态电池的生产 [3] 市场前景 - EVTank预测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到614.1GWh 市场规模超2500亿元 [1] - 固态电池在安全性、能量密度等方面具有优势 将在消费电池、新能源汽车、低空等领域有广阔市场空间 [6]
东莞证券给予亿纬锂能买入评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2 17:17
业绩表现 - 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及单项坏账计提后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实现同比增长 [2] 动力电池业务 - 动力电池出货量同比大幅增长 [2] - 46系列大圆柱电池率先实现量产 [2] 储能电池业务 - 储能电池业务增长持续强劲 [2] - 客户结构调整有望带来盈利能力回升 [2]
亿纬锂能(300014):2025年中报点评:动储电池出货快速增长,业绩修复可期
东莞证券· 2025-08-22 17:0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5] 核心观点 - 动储电池出货快速增长,业绩修复可期 [1] - 动力电池出货同比大幅增长58.58%至21.48GWh,储能电池出货同比增长37.02%至28.71GWh [5] - 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及坏账计提影响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78%至22.18亿元 [5] - 大圆柱电池率先量产,成为国际头部车企下一代电动车型首发电池供应商 [5] - 预计2026年大圆柱电池出货量达20GWh,2025-2026年EPS分别为2.05元、3.37元 [5] 财务表现 - 2025年H1营收281.70亿元,同比增长30.06% [5] - 归母净利润16.05亿元,同比下降24.90%;扣非净利润11.57亿元,同比下降22.82% [5] - 毛利率17.33%,同比上升0.88个百分点;净利率6.19%,同比下降3.73个百分点 [5] - Q2营收153.73亿元,同比增长24.56%,环比增长20.14% [5] - Q2归母净利润5.04亿元,同比下降52.96%,环比下降54.22% [5] 业务分项表现 - 动力电池业务营收127.48亿元,同比增长41.75%,占比45.25%,毛利率17.60%同比上升6.92个百分点 [5] - 储能电池业务营收102.98亿元,同比增长32.47%,占比36.56%,毛利率12.03%同比下降2.32个百分点 [5] - 新能源商用车装车量全国市占率13.8%,稳居第二 [5] - 马来西亚储能项目预计2026年初量产,支持全球海外交付 [5] 技术研发进展 - 成功开发Ah级硫化物基固态电池原型,百MWh中试线预计2025年内投入运行 [5] - 预计2026年推出能量密度350Wh/kg和800Wh/L的全固态电池1.0 [5] - 预计2028年推出1000Wh/L以上的全固态电池2.0 [5] - 2025年6月第30万颗储能专用大方形Mr.Big电池下线 [5]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634.57亿元,2026年834.65亿元 [7]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41.87亿元,2026年68.87亿元 [7] - 对应2025年PE 23倍,2026年PE 14倍 [5][7]
电池板块8月22日涨2.47%,派能科技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4.22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2 16:46
电池板块市场表现 - 电池板块整体上涨2.47% 领涨个股为派能科技(涨幅12.30%)[1] - 上证指数上涨1.45%至3825.76点 深证成指上涨2.07%至12166.06点[1] - 板块内10只个股涨幅超4% 其中铜冠铜箔涨10.93% 安孚科技涨停[1] 个股交易数据 - 派能科技成交22.01万手 成交额达11.11亿元[1] - 道氏技术成交量最高达103.30万手 成交额22.60亿元[1] - 德福科技成交68.81万手 成交额26.75亿元居首[1]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4.22亿元 游资净流出9.0亿元[2] - 散户资金呈现净流入状态 金额达13.22亿元[2] - 资金流向分化明显 主力与游资撤离而散户接盘[2] 下跌个股情况 - 远航精密跌幅最大达3.13% 成交2.96亿元[2] - 天际股份跌2.65% 成交2.85亿元[2] - 纳科诺尔跌1.96% 成交3.15亿元[2]
450Wh/kg!融捷集团发布第二代硫化物全固态电池
高工锂电· 2025-08-22 16:43
固态电池商业化路径 - 固态电池行业正从电动汽车转向更易商业化的特定领域 形成能量密度导向(消费电子)和安全可靠导向(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的双轨发展路线 [4] - 行业共识认为固态电池在电动汽车市场的规模化需克服成本、制造工艺和供应链成熟度三大挑战 短期难以实现 [4] - 融捷能源推出第二代全固态硫化物电池 能量密度达450Wh/kg 较第一代350Wh/kg提升28.6% 并专注于消费电子、低空经济和人形机器人三大应用场景 [3][5][6] 融捷能源技术突破 - 通过"超离子导电网络"技术将正极活性材料占比提升至90%以上 高于行业普遍的80%水平 解决了固-固界面接触问题 [12][13] - 采用新型功能材料构建离子-电子双导通网络 降低对传统导电剂依赖 同时兼具界面缓冲能力缓解循环应力 [13][14] - 应用独有厚电极制备技术 在增加电极厚度的同时确保结构稳定和离子通道高效导通 为450Wh/kg能量密度奠定基础 [15] 界面稳定性创新 - 开发新型正极包覆技术 抑制80%以上正极氧析出量 从源头切断劣化反应 提升热稳定性和循环寿命 [19] - 对硫化物电解质颗粒进行表面修饰 形成超薄致密界面层 避免硅碳负极副反应同时保持其克容量活性 [22][23] - 电芯通过国标针刺测试和200℃热箱测试 满足低空经济及人形机器人对安全性的严苛要求 [20][21] 电极材料与工艺优化 - 采用双粘结剂体系 一种提供柔韧性和机械强度 另一种降低离子传输阻抗 使电芯容量发挥率提升15%以上 [24][25][26][27] - 该方案解决了硅碳负极兼容性和循环稳定性问题 为长寿命高可靠性产品奠定基础 [28] 产业化与工艺革新 - 开发低压运行方案 目标将电芯工作压力降至2MPa以下 摆脱对外部高压系统的依赖 实现消费电子轻薄化和低空经济成本优化 [31][32][33][34] - 电解质制备采用固相法(研发)和液相法(量产)双路径 电解质膜成型采用基材涂覆转印(当前)和无基膜自支撑膜(远期)的梯度规划 [35][36] - 依托融捷集团锂矿采选、材料生产、装备制造到电池回收的全产业链布局 构建供应链稳定和成本控制优势 [36] 产品与市场策略 - 半固态电池(氧化物体系)已商业化落地 兼容现有产线并获储能领域头部客户批量采购 提供安全性与经济性兼备的解决方案 [36][37][38] - 计划2026年建成0.2GWh全固态电池中试线 实现第二代450Wh/kg产品初步批量生产和客户送样 [39] - 技术路线以系统性工程创新驱动 聚焦三大市场需求 形成全固态与半固态双轮驱动的稳健战略 [37][38][39]
每日速递 | 亿纬锂能上半年营收约282亿元
高工锂电· 2025-08-22 16:43
特斯拉柏林工厂事故 - 特斯拉柏林Giga电池组装工厂发生火灾 涉及512个电池单元 容量相当于一辆乘用车电池组的三分之二[2] - 事故导致Model Y生产暂时停止 无人员伤亡及环境破坏[2][12] 企业合资与合作 - 中石油集团旗下济柴动力与宁德时代合资成立新能源技术公司 注册资本7700万人民币 持股比例分别为60%和40%[3][4] - 楚能新能源与东风柳汽签署动力电池开发合作协议 未来五年将提供超30GWh电池产品[6] - 格林美与蔚蓝锂芯签署战略协议 计划三年内推动400Wh/Kg以上全固态电池产业化[9] 企业财务与产能 - 亿纬锂能上半年营收282亿元 同比增长30.06% 归母净利润16.05亿元同比下降24.9%[5] - 江西吉安电池项目开工 将建成年产12GWh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生产线 预计年产值118亿元[7][8] 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 - 先导智能打通全固态电池量产全线工艺环节 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10] - 瑞浦兰钧与日本合作伙伴签署协议 未来两年将交付超1GWh储能系统进入日本市场[13][14] 行业动态 - 新能源产业链涵盖电池制造 储能技术 正极材料等领域 多家企业开展技术合作与产能扩张[6][9][10] - 企业通过合资 定点合作等方式加强产业协同 推动高能量密度电池技术发展[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