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市场

搜索文档
美联署偷偷摸摸下场购债了,然而市场没有不透风的墙
搜狐财经· 2025-05-22 20:47
问题在于,联储不是早就放话,说要缩表?说要让市场回归自主运作?可眼下的动作怎么看都像是在暗中兜底。这种兜底,看似缓解了债市 抛压,实则埋下了更大的隐患。你不能一边说自己退出,一边在暗地里伸手。市场不是那么好骗的。 更关键的是,这种操作一旦持续下去,会给市场释放出危险信号。投资者会以为,美债风险上升了,美联储要保底。这种心理预期,一旦蔓 延,美元会先感冒。看看近两周美元指数的表现,震荡幅度在加剧,而不是收敛。美股、美债、美元三者之间,本来就是一个危险的平衡。 美联储一旦在其中一角动了手,其他两个就可能出问题。 我们总说不可能三角,这并非空谈。美联储要压通胀,又想稳汇率,同时维持债务市场稳定,这三个目标,任何一个的实现都需要牺牲另一 个。如今它在暗中撑债市,是不是意味着已经默认牺牲美元了?如果是,那资本市场该怎么走,会不会又是一场类似2008年的剧本? 看看资金的走向,5月以来,大量海外机构资金流出美债市场,亚洲、欧洲的主权基金开始显著减持。与此美国本土的银行系统也在边缘徘 徊,根本没能力大举接盘。而美联储此时动用工具缓解流动性,你说是巧合,谁信? 美联储到底在打什么算盘?有人说,它又一次悄悄出手了。这回,不是升 ...
河南举办债券“科创板”融资策略培训会
证券日报网· 2025-05-22 20:29
"希望企业家敢闯敢试,善用资本,抓住债券科技板的机遇,争做创新发展的领跑者;希望金融机构要 创新服务,精准滴灌,做企业成长的同行者;希望各级金融部门要靠前服务,优化生态,做资本市场的 铺路者。"宁新田说。 本报讯 (记者肖艳青)5月22日,"融聚资本力量 债券'科技板'融资策略培训会"在河南郑州举行。据 悉,此次活动汇聚政府领导、行业专家、上市公司及金融机构代表,共同探讨债券"科技板"政策机遇, 助力科技型企业拓宽融资渠道,赋能创新发展。 除专题培训外,本次活动还安排了闭门交流会,深交所河南基地、大公国际、国新证券相关专家与企业 及机构代表通过面对面沟通交流,一对一辅导,包括融资申请材料准备、审核流程跟进、债券发行定价 与承销等,结合当前监管政策以及企业自身状况,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于5月7日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通过畅 通融资渠道、优化资金投向等举措,促进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同日,中国银行间市场 交易商协会同步出台《关于推出科技创新债券构建债市"科技板"的通知》,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推出 科技创新债券。 河南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 ...
央行:已有100家左右机构在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已超2500亿
搜狐财经· 2025-05-22 17:35
政策举措发布 - 科技部联合七部门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1] - 政策提出建立债券市场"科技板",已有100家左右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规模超过2500亿[1] 债券市场"科技板"设立 - 设立"科技板"旨在解决股权结构中"募"的难点问题[3] - 支持金融机构、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丰富科创债券产品体系[3] - 对科技型企业发行的债券作出差异化安排[3] 差异化安排内容 - 支持发行人灵活分期发行债券[3] - 简化信息披露要求[3] - 自主设计含权结构、还本付息等债券条款[3] - 减免债券发行交易手续费[3] - 组织做市商提供专门做市报价服务[3] - 推动评级机构创新设计专门的评级方法[3] 股权投资机构支持 - 股权投资机构是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重要力量[4] - 目前股权投资机构面临期限短、融资成本高的问题[4] - 科技板将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4] - 通过担保增信、直接投资等方式分担违约损失风险[4] - 重点支持排名靠前、投资经验丰富的头部股权投资机构[5] 市场响应情况 - 市场各方响应积极,已有100家左右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5] - 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规模已超过2500亿[5]
美日长债价格同步崩盘,全球债市不稳定因素增加引发市场情绪共振
贝壳财经· 2025-05-22 16:42
全球长期限债券利率上行 - 3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突破5%,触及2008年以来高点 [1] - 30年期日债收益率触及2.98%,为2000年以来最高水平,4月以来上涨近50BP [1] - 30年期德国国债和英国国债收益率也大幅上行 [1] 美日长债利率飙升原因 - 日本20年国债投标倍数跌至2.5倍,为2012年以来最差表现,20年国债收益率上涨至2.6% [2] - 20年期美债拍卖中标利率达到5.047%,为2020年以来最高 [2] - 美联储缩表减持美债、美国共同基金降低美债配置、海外投资者持续减持美债导致承接能力弱化 [2] - 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调降和特朗普税改法案通过加剧市场对财政赤字扩张的担忧 [2] - 美日央行维持偏紧货币政策,持续卖出国债,加剧供需矛盾 [3] - 通胀压力维持高位,高于央行合意区间,导致货币政策收紧 [3] 市场影响与传导机制 - 美债风暴导致融资成本与不确定性上行,限制货币和财政政策空间 [5] - 美国金融机构面临估值损失和资产负债错配风险,中小型银行、保险公司与养老金压力增加 [5] - 美债收益率上行带动全球利率同步走高,抬升新兴市场融资成本,加剧资本流出与汇率贬值压力 [5] - 美债安全性弱化可能削弱美元国际地位,加速全球秩序重构 [5] - 美债收益率上行对高位美股产生冲击,影响全球资本市场 [6] - 全球债券市场不稳定因素增加,可能引发杠杆交易被迫平仓和负反馈循环 [4][6] - 美元资产避险属性弱化,加速全球去美元化进程 [6]
央行:债市“科技板”将重点支持头部股权投资机构
证券时报· 2025-05-22 16:30
债券市场"科技板"政策支持 - 债券市场"科技板"支持发行人灵活分期发行债券、简化信息披露要求、减免债券发行交易的部分手续费 [1] - 重点支持股权投资机构发债 因股权投资机构具有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特点 但存在轻资产、长周期等融资难点 [1] - 创建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 由央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 [1] - 优先支持排名靠前、投资经验丰富的头部股权投资机构发行债券 [1] 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进展 - 已有近100家机构注册或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2] - 累计发行规模超过2500亿元 [2] - 将持续完善配套支持机制以增强"科技板"功能 [2] 政策实施主体 - 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等多部门联合推进科技金融政策 [1] - 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提供资金支持 [1]
央行:目前将近有100家左右机构在发行科技创新债券,金额超过2500亿
第一财经· 2025-05-22 15:46
债券市场"科技板"政策支持 - 人民银行会同多部门建立债券市场"科技板",支持金融机构和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丰富科创债券产品体系 [1] - 科技板对债券发行交易制度作出差异化安排,包括灵活分期发行、简化信息披露、自主设计债券条款、减免手续费等6项措施 [1] - 人民银行和证监会已于5月7日发布公告,具体措施正在落地实施中 [1] 股权投资机构支持政策 - 股权投资机构被列为3类发行科创债券主体中最需要支持的对象,因其在支持科技创新和促进创新资本形成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2] - 股权投资机构面临轻资产、长周期特点与发债融资期限短、成本高的矛盾 [2] - 科技板将创设风险分担工具,通过再贷款资金、担保增信、直接投资等方式降低融资成本并延长期限 [2] 市场实施情况 - 政策将重点支持排名靠前、投资经验丰富的头部股权投资机构发行债券 [2] - 目前已有近100家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规模超过2500亿元 [2] - 下一步将继续推进科技板建设,完善配套支持机制以发挥更大作用 [2]
固收 利率 - 联合声明后的三点分歧
2025-05-19 23:2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债券市场、中美贸易、航运业 未提及具体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债券市场** - 核心观点:坚定看多债券市场,调整和短期波动视为买入机会 [1][2][3][7] - 论据:央行短期内预计不会大幅收紧资金,当前资金利率仍相对宽松;当前十年国债收益率接近 1.65%,看空至 1.7%相当于不看空;大型银行存款利率若大幅调降(20 - 40 个基点)对债市是利好 [1][2][3][7][17] - **中美关税** - 核心观点:2025 年中美关税水平预计稳定在 40 - 50%,长期关键领域脱钩趋势不变,降低或提高关税均困难 [1][4][5][6] - 论据:这一关税水平是双方压力测试结果,美国能接受且不影响正常生活;美国供应链弹性不足促使其在半导体、航运等战略产业追求脱钩;企业外贸利润率低,加征 10%关税可能致企业亏损 [1][4][5][6] - **企业经营** - 核心观点:企业产能向海外转移不可逆,对国内就业和财政收入有负面影响 [10] - 论据:对等关税政策使企业拉满海外产能并转移国内产能,虽国内生产效率高但仍受影响 [10] - **出口数据** - 核心观点:4 月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增长源于出海使用资本品等,对国内就业和财政有压力 [11] - 论据:4 月通用设备等增速提高,劳动力密集型终端产品表现差 [11] - **海外运价** - 核心观点:海外运价上涨,美线因船公司调整运力,欧线存在炒作,未来价格或先高后回落 [12] - 论据:美线约 40%船只被调往其他线路,欧线部分船只挪到美线但大型船只不适用于美线港口 [12] - **央行政策** - 核心观点:央行在连续基本面金融数据实质性好转时收紧货币政策 [14] - 论据:2025 年 1、2 月基本面数据连续一个季度起稳,高频数据良好,银行才收紧 [14] - **利率下调** - 核心观点:当前利率难以下调因赔率问题,但应把握中美不确定性和基本面压力两大方向 [15] - 论据:市场认为赔率低且不稳定致债市情绪低迷,但过去两年事前赔率不足事后常是买入时机 [15] - **银行操作** - 核心观点:二季度银行不会大规模兑现浮盈 [16] - 论据:只会进行常规季节性操作 [1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企业在 90 天豁免期内抢出口订单,优先处理存量订单,新订单观望情绪浓厚,因豁免期结束后关税可能变化且新订单处理和运输难确保在豁免期内完成 [9] - 对央行政策可对比 2025 年一季度与 2019 年一季度数据评估有效性及应对措施 [13] - 大型银行存款利率调降可能分预告性降息和补降性降息,需关注理财产品利率稳定以避免存款大规模流失 [17]
双首位!江苏迎来全国首批科技创新债券落地
南京日报· 2025-05-19 08:36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中国银行间 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关于推出科技创新债券构建债市"科技板"的通知》,正式面向金融市场推出科技 创新债券。 次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即在银行间市场发布全国首批科技创新债券相关公告,其中包括江苏 11家企业落地的11只科技创新债券。截至5月15日,该11只债券已累计募集资金45.3亿元,发行人覆盖 南京、苏州、无锡等省内5个设区市,行业惠及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生态环境等科技创新领域。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多个公开场合介绍将建设债券市场"科技板"。在此 背景下,人行江苏省分行积极部署、靠前发力,指导辖内各地市分行及主承机构发挥专业优势,有组 织、有计划地开展科技创新债券项目对接和发行辅导,深挖债券融资需求、加快合格债券项目储备,同 步建立协调联系机制,指导主承机构做好政策对接宣传、业务摸排推动、情况沟通反馈等具体事务,全 力激发市场活力和信心,力争更多省内科技型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发行全国首批科技创新债券。 11只科技创新债券、累计募集资金45.3亿元 双首位!江苏迎来全国首批科技创新债券落 ...
中证鹏元常务副总裁秦斯朝:科创债市场扩容将助推构建多层次债券市场生态
上海证券报· 2025-05-19 02:08
科创债市场扩容政策 - 政策从优化债券市场结构、改善投资生态和推进多层次债券市场建设三个维度全面发力,推动科创债市场成为科技创新企业重要的融资渠道 [2] - 政策明确提出鼓励中长期科创债券的发行,优化债券市场期限结构,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融资效能 [2] - 未来将进一步完善科创债质押融资机制,并鼓励设立科创债指数及指数挂钩产品,提升市场流动性和投资吸引力 [3] 科创债市场发展的四大重点方向 - 优化债市结构,吸引更多科技创新企业进入债券市场,构建多层次债券市场体系 [2] - 细化科创企业估值模型,建立与科创企业特征相适应的信用评级体系 [4] - 完善风控体系,强化增信工具覆盖范围,建立更加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 [6] - 评级机构需加快构建适用于科创企业的评级模型,推动业务数字化转型 [7] 科创债市场投融资生态优化 - 政策从提升发行效率、简化信息披露、引导科创债投资等方面完善配套支持机制 [3] - 新增金融机构发行主体,银行将大规模发行科创债,主要以贷款形式投向科创领域 [3] - 信用资质较好、债券融资渠道通畅的科技企业将受益于政策,提升直接发行科创债的积极性和市场认可度 [3] 科创企业估值模型与信用评级体系 - 科创企业估值需引入非财务因子,如研发团队实力、研发投入与产出、专利数量与质量等 [4] - 对于PE/VC类主体,估值需考虑项目投资收益、退出收益和时间、成功概率等因素,并配合使用风险缓释工具 [5] - 传统债券评级模型更强调财务数据和固定资产,而科创企业评级需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和未来盈利趋势 [4] 科创债市场风险控制体系 - 压实发行人主体责任和中介机构责任,强化发行人履约意识,避免过度融资和资金挪用 [6] - 强化信息披露管理,重点披露可能影响发行人偿债能力和投资者决策的重大信息 [6] - 完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建立市场化、法治化、多元化的债券违约风险化解机制 [6] - 明确细化契约条款,包括投资限制、兑付保障、财务承诺、增信安排等,强化法律约束和风险控制 [6] 评级机构策略调整 - 评级机构需优化完善针对科创企业的评级方法和模型,关注特有评级要素和增信方式 [7] - 加强行业科创趋势与科创企业风险特征研究,提升评级理论基础 [7] - 提高对科创债尽职调查与评级分析的要求与质量,推动业务数字化转型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