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零售

搜索文档
疯狂星期六,“免费奶茶”爆了!外卖战升级,摩根大通提问:值得吗?
华尔街见闻· 2025-07-12 17:03
行业竞争态势 - 阿里巴巴旗下淘宝闪购宣布投入500亿人民币用于外卖和即时零售补贴,引发行业激烈竞争 [9][10] - 美团和京东分别宣布多项补贴计划作为回应,京东计划一年内投入超过100亿人民币 [10] - 竞争导致订单量激增,美团日订单量达1.2亿单,阿里巴巴(淘宝闪购及饿了么)日订单量达8000万单 [10] 公司战略与行动 - 阿里巴巴试图打造"超级星期六"促销节日,未来100天内每周六发放188元外卖消费红包 [8] - 美团在周末送出多个线下咖啡茶饮通兑券,需消费者自取 [5] - 京东推出"秒送"频道,单份品质小龙虾仅售16.18元,每晚10万份 [2] 市场数据与预测 - 摩根大通预测乐观情景下,2030年中国即时零售行业GMV将达4万亿人民币,行业利润810亿人民币 [13] - 悲观情景下,市场GMV可能仅为2万亿人民币,终端价值减半至3380亿人民币 [15] - 当前市场份额:美团45%,饿了么21%,京东5% [16] 财务资源对比 - 阿里巴巴2025财年自由现金流接近1000亿人民币,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近6000亿人民币 [11] - 摩根大通认为阿里巴巴在消耗战中占据财务优势,对美团和京东构成显著竞争压力 [11][14] 短期与长期影响 - 短期盈利承压,预计未来3-6个月阿里巴巴、美团和京东股价将面临压力 [14][18] - 摩根大通下调阿里巴巴2026财年调整后每股收益预期22%,2027财年11%,美团2025年营业利润预期15% [20] - 即时零售对美团是100%增量业务,但对阿里巴巴和京东传统电商业务将产生56%的蚕食效应 [16] 消费者行为与市场反应 - 社交媒体出现大量低价甚至免单的咖啡奶茶订单晒单 [1][5] - "免费奶茶"词条登上微博热搜第一,显示消费者对补贴活动高度关注 [9] - 上海沪上阿姨等知名奶茶门店在中午时段已出现爆单现象 [8]
“外卖补贴大战”周末重启,咖啡奶茶疯狂爆单,摩根大通提问:如此惨烈,值得吗?
华尔街见闻· 2025-07-12 15:20
补贴大战重燃 - 阿里巴巴旗下淘宝闪购宣布在12个月内投入500亿人民币用于外卖和即时零售补贴 [1] - 美团于7月5日宣布多项补贴计划作为回应 京东此前已宣布一年内投入超过100亿人民币 [1] - 美团日订单量创1.2亿单新高 阿里巴巴(淘宝闪购及饿了么)日订单量达8000万单 [1] 竞争格局与财务实力 - 阿里巴巴拥有接近1000亿人民币的自由现金流(FCF)和6000亿人民币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在消耗战中处于有利地位 [2] - 摩根大通认为竞争主动权已转移至阿里巴巴 对美团和京东构成显著压力 [2][3] - 美团占据45%市场份额 饿了么21% 京东5% 美团可能维持领导地位但份额或下滑 [6] 短期与长期影响 - 补贴战短期内对所有参与者盈利均为负面 未来3到6个月股价将因盈利预期下调承压 [3] - 乐观情景下2030年即时零售行业GMV达4万亿人民币 终端价值6750亿人民币 [4] - 悲观情景下GMV仅2万亿人民币 终端价值减半至3380亿人民币 第一年行业总亏损或达850亿人民币 [4][5] 业务差异化与蚕食效应 - 即时零售对美团是100%增量业务 但对阿里巴巴和京东将蚕食传统电商业务 [6] - 预计2030年即时零售GMV的56%来自食品饮料、烟酒和日用品 与传统电商品类重叠 [6] 投资者策略调整 - 摩根大通下调阿里巴巴2026财年和2027财年调整后每股收益预期 降幅分别为22%和11% [9] - 下调美团2025年营业利润预期15% 维持阿里巴巴和美团"增持"评级但下调目标价 [9]
十年过去了,为什么外卖还在大战?
虎嗅· 2025-07-12 09:44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洒家君泽,作者:洒家君泽,题图来自:AI生成 那就让我们开战吧! 战火先从消费者看不到的地方开始,招聘一个外卖员就要花 1500 块,这还不算给他们的工资; 也要让更多大品牌愿意来自己这儿做外卖,星巴克、鼎泰丰的运费都由平台来负担,就为了借他们的名 头吸引更多人; 美团在下午做出了反击,他们原本也计划在夏季做补贴活动,遏制京东外卖和淘宝闪购的势头,现在, 淘宝闪购的闪电战,让他们提前应战,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投入补贴。 最终,整个外卖市场的日订单总量被推向了创纪录的 2 亿单。其中,美团在当晚宣布,其即时零售订单 突破 1.2 亿,而淘宝闪购则在隔周宣布其 7 月 5 日的订单数超过 8000 万。 有行业人士估算,仅仅在这一天,双方合计亏损额就可能超过了 10 亿元。 外卖,这个在中国发展已超过十年的成熟甚至无聊的行业,突然之间回到了最原始、最不计成本的补贴 战模式。 这是 2015 年,整整十年前。饿了么拿到了阿里的融资,美团有腾讯作为后盾,而百度那时候也还是"三 巨头"之一,围绕着外卖,三方开始"撒钱"。有人说,单单在当年九月份,美团就消耗了 2 亿资金,而 饿了么也花掉了 1 亿元。 ...
“外卖大战”为何卷土重来,即时零售将走向何方?
新浪财经· 2025-07-12 08:09
外卖平台补贴大战概况 - 京东入局外卖市场引发新一轮补贴大战,淘宝、美团迅速跟进,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3][11] - 阿里推出"超级星期六"计划:未来100天每周六发放188元外卖红包,投入500亿元补贴 [3][11] - 美团单日零售订单达1.2亿单(餐饮超1亿单),淘宝闪购日订单超8000万单(非餐饮1300万单) [12][14] - 京东宣布追加超百亿元补贴,上线4个月已有近200个餐饮品牌销量破百万 [14] 商家端影响 - 茶百道单店周末单日制作超500杯茶饮(90%使用0元购补贴),蜜雪冰城单店日订单达900单(同比增4倍) [1][3] - 补贴导致门店爆单但利润微薄:计入人工/水电/店租后每杯利润极低,供应链面临备货压力 [5][6] - 商家担忧补贴不可持续:政策变动频繁(当周甚至当天确认),活动中断后库存和人力成负担 [5][6] 骑手端变化 - 美团/饿了么骑手周末单笔收入翻倍至十几元(平日5-6元),但周中回落至8-9元 [7][9] - 京东骑手面临单量分流压力,预计平台将持续跟进补贴 [9] - 补贴吸引新骑手涌入,长期可能加剧行业竞争,加速骑手职业"折旧" [9] 资本市场反应 - 茶百道股价单日最高涨15%,奈雪的茶涨超10%,古茗/沪上阿姨/蜜雪跟涨 [5] - 阿里2025财年净利润1581亿元,本次投入占全年净利润三分之一(500亿) [11] 行业竞争本质 - 表面是外卖大战,实质是争夺即时零售流量入口和本地生活服务场景 [11] - 美团CEO王兴表态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应对竞争,拼多多被曝筹备即时配送业务 [15] - 专家认为补贴战不可持续:平台现金流承压、效果递减、易陷入低价竞争 [10][15]
三大平台把外卖卷成红海,消费者躺赢背后藏着更大战局
搜狐财经· 2025-07-11 18:13
外卖平台竞争态势 - 低价竞争仍是外卖平台争夺用户的主要手段 美团在7月5日投放"0元购"外卖红包券 单日订单量突破1.2亿 创历史峰值 [1] - 美团创始人王兴表示将不惜代价赢得竞争 一季度已表态要继续加大补贴投入 市场估算美团每月补贴金额近200亿元 [1] - 美团2025年4月推出闪购消费品牌 6月宣布全面拓展即时零售业务 [1] 京东外卖业务发展 - 京东外卖上线四个月 已有近200个餐饮品牌销量破百万 日订单量突破2500万 [6] - 京东启动"双百计划" 投入超百亿元扶持标杆品牌 聚焦品质外卖 放弃部分下沉市场 [6] - 京东外卖消费者中40%会交叉购买电商产品 公司认为做外卖比买流量更划算 [7] - 京东2024年营销费用达470亿元 其中三分之二用于获客 部分费用转向外卖业务 [7] 阿里即时零售布局 - 淘宝闪购上线2个月 在100亿补贴基础上再增加500亿补贴 补贴首日餐饮品牌生意环比增长170% [12] - 淘宝闪购与饿了么联合日订单超8000万 其中非餐饮订单1300万 日活跃用户超2亿 [13] - 阿里调整组织架构 饿了么、飞猪并入电商事业群 由蒋凡统一管理核心电商业务 [13] - 蒋凡表示淘宝闪购增长超预期 对淘宝活跃度和用户规模有积极影响 [13] 行业数据与趋势 - 2024年中国即时零售规模达7800亿元 同比增长20% 占网络零售额4.2% [14] - 消费者在不同平台间频繁切换 忠诚度显著降低 对商品品质和配送服务要求提高 [17] - 即时零售购买品类从餐饮扩展到全品类 平台需平衡多样化需求与成本控制 [17] 公司战略差异 - 美团采取激进补贴策略 同时拓展即时零售业务 [1] - 京东以外卖为切入点 最终目标是完善供应链体系 [6] - 阿里通过淘宝闪购整合即时零售与电商业务 产生协同效应 [12][13][14]
外卖大战中,花8.95元买一瓶葡萄酒!价格被压榨,市场何去何从?
搜狐财经· 2025-07-11 17:24
外卖平台价格战 - 淘宝闪购和美团展开激烈竞争,推出"满25减21""满18减18"等无门槛外卖券 [2] - 淘宝闪购上线第三天启动"冲单日",目标冲击1亿订单 [2] - 美团临时调整策略主动出击应对竞争 [2] 平台运营数据 - 淘宝闪购日活跃用户突破2亿 [4] - 美团完成1.2亿订单量,APP一度出现宕机 [4] 葡萄酒市场动态 - 淘宝闪购出现8.95元的国产葡萄酒(超市正常售价约30元) [5] - 在百亿补贴支持下,多个平台葡萄酒价格下限降至10元左右 [5] - 即时零售赛道中葡萄酒等预包装产品增长显著 [9] 供应链与价格 - 10元可能是葡萄酒零售价格的极限,涉及原料、酿造、包材等成本 [9] - 大型综合超市(世纪联华、酒小二、物美等)主导低价葡萄酒销售 [7] - 低价策略主要由国内大厂(长城、威龙)或不知名国外品牌支撑 [7] 消费行为变化 - 即时零售满足"所想即所得"需求,替代传统储备物资习惯 [10] - 上海等城市餐饮酒商启动"即时销售",临时购酒需求增加 [10] - 线上购买降低试错成本,超低价引流效果显著 [12] 行业发展趋势 - 互联网信息透明化终结了进口葡萄酒暴利时代 [13] - 市场从"扩张"转向"效率",价格竞争加剧 [13] - 未来可能形成分级消费市场,区分餐酒和精品酒 [15] 企业案例 - 烟台希雅斯葡萄酒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产品参与低价竞争 [5] - 该公司曾作为"2019第100届糖酒商品交易会"指定用酒 [5] - 目前仍在招聘葡萄酒销售、酒水主播等岗位 [5]
京东健康,究竟是刘强东手里一张什么牌?
搜狐财经· 2025-07-11 12:11
京东健康的核心表现 - 2024年全年总收入达581.6亿,年度盈利41.57亿,同比增幅94% [1] - 市值约千亿港元,相当于京东集团三分之一规模 [5] - 医药B2C市场份额领先,阿里健康同期营收仅305.98亿(2025财年) [5] - 2024年一季度在医保线上支付带动下增速达25.5% [8] 即时零售战略布局 - 618期间京东买药会场UV达去年同期3倍 [14] - 推出"京东买药秒送"服务,2023年升级后抢占北京医保线上支付试点 [9][11] - 用户对买药服务更关注履约速度和货品质量而非价格 [15] - 当前医药O2O市场美团市占率70%,形成三强混战格局 [11][17] 技术赋能与大健康生态 - 推出"京医千询"大模型,开发AI营养师等C端应用 [18][20] - AI医生产品矩阵覆盖全科/营养/药剂/心理/宠物等场景,部分服务好评率超97% [22] - 医疗大模型聚焦C端导流,规避临床场景的隐私和幻觉问题 [21] - 智能化硬件销售优势显著,血氧仪等产品曾出现卖断货现象 [24][26] 健康消费新趋势 - 减肥调理用药成交额同比增长超3倍 [26] - 布局GLP-1类药物赛道,中国在研药品占全球115/280款 [28] - 拓展健康食品/可穿戴设备/银发健康等全场景品类 [23][24] - 营销保健和医疗器械板块成为618重点展示领域 [23] 市场竞争态势 - 医保线上支付推动行业扩容,2023年B2C医药电商规模663亿(+15.3%),O2O规模430亿(+30%) [12] - 与美团展开药店资源争夺,平台通过流量分配影响商家选择 [14] - 外卖领域采取佣金战但难持续,转而巩固医药即时零售主阵地 [14][15]
阿里、京东、美团杀入新战场
搜狐财经· 2025-07-11 09:37
外卖大战进入下半场 - 外卖行业迎来历史性变革,竞争进入新阶段,千亿级资本投入推动行业格局变化[1] - 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量突破1.2亿单,其中餐饮订单超1亿单[1] - 淘宝闪购日订单量超8000万单,非餐饮订单超1300万单,日活跃用户超2亿[1] - 京东推出"双百计划",通过5A级商家服务体系助力餐饮商家线上增长[1] 补贴与线下布局双线推进 - 淘宝闪购启动500亿元补贴计划巩固即时零售竞争力[3] - 美团外卖推出神券长周期卡补贴活动,用户支付9.9元可获价值600元优惠券包[3] - 即时零售核心在于配送效率提升和供应链重构,线下超市与前置仓建设成为关键[3] - 盒马鲜生已开设超430家门店,盒马NB门店超300家,计划2025年新增近100家门店[3][12] - 京东七鲜在京津地区快速扩张,北京已有28家门店,天津10家,计划年底前实现北京100个店仓全覆盖[4][12] - 美团小象超市覆盖18座城市,开仓超800个,计划拓展至所有一二线城市[4] 线下业务战略升级 - 美团重启线下超市业务,"快乐猴"社区超市将于8月底在北京和杭州开业[6] - 盒马实施"鲜生+NB"双轮驱动战略,鲜生门店近半数完成升级改造,NB主打社区低价策略[7][8][10] - 京东七鲜采用"1+N"模式,中心店与卫星小店结合提升配送效率,供应链优势使核心商品价格降低近20%[15] - 盒马2025财年GMV超750亿元,首次实现全年经调整EBITA转正[12] - 京东七鲜618期间线上订单同比增长近150%[15] 行业竞争本质与未来方向 - 即时零售竞争从补贴转向供应链壁垒构建和用户体验提升[7] - 线下社区超市成为平台实现服务场景渗透和用户留存的关键载体[7] - 未来竞争将围绕平台流量、线上线下资源融合、供应链效率展开,高性价比商品与优质服务是核心竞争力[18]
朴朴超市冲刺港股IPO:区域盈利模型能否支撑全国化野心?
搜狐财经· 2025-07-11 08:19
即时零售行业现状 - 即时零售行业经历战略洗牌 前置仓模式在2022-2025年闯过难关 行业竞争格局更趋复杂 [1] - 美团优选转型后市场热度反升 行业呈现反转态势 [1] - "30分钟达"成为行业履约时效标配 巨头正向更短时限突破 [10] 朴朴超市核心优势 - 采用大仓模式差异化竞争 截至2025年5月已布局9城400余个前置仓 单仓面积800-1000平方米 SKU达6000-8000个 [3] - 1.5千米覆盖半径精准捕捉区域需求 选址居民区构建邻里平价生态 [3] - 生鲜品类占比从峰值60%降至50% 计划三年内进一步下调至45% 通过提升标品占比优化盈利结构 [4] - 本地化选品策略突出 如福州市场上架祭灶甘蔗、线面等土特产 配套代扔垃圾等增值服务提升粘性 [4] 自有品牌发展 - 自有品牌"优赐"2023年启动 截至2024年10月SKU突破750个 年末销售占比目标15% [7] - 与盒马等头部存在差距 如瑞士卷产品在性价比、健康属性等维度竞争力不足 [7] 扩张战略挑战 - 成立至今仅进入9城 集中在福厦经济圈等熟悉区域 扩张策略相对保守 [8] - 竞品加速跑马圈地 小象超市复制大仓模式 名创优品通过新业态接入平台 压缩朴朴的区域优势 [8] - 巨头完成核心区域布局后向次级市场渗透 朴朴本地化优势面临全方位挑战 [10] 未来发展关键 - 正筹备赴港上市 处于战略抉择十字路口 [11] - 需平衡"区域深耕"与"广域铺量"两种发展路径 解决模式可复制性问题 [13] - 行业竞争焦点从扩张速度转向发展稳健性 需在坚守特色与应对竞争中寻找平衡 [13]
阿里终于想通了
远川研究所· 2025-07-10 20:04
外卖市场竞争格局 - 高盛预测阿里外卖和京东未来一年将分别亏损410亿和260亿人民币,美团EBIT减少250亿 [1] - 外卖平台补贴大战激烈,"满18减18"、"一天三顿不超过10块钱"等夸张补贴频现 [3] - 阿里淘宝闪购与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分别突破8000万单和1.2亿单 [4] - 美团和饿了么合计占据超过九成市场份额,形成双寡头格局 [6] 行业发展历史 - 2013年美团外卖上线,此前饿了么日均几万单、年增长率200%且不亏钱 [10] - 2014-2016年外卖平台每单浮亏高达7-8元,一天花费超千万 [12] - 2016年起美团每年获得数十亿融资,到2017年市场份额反超并实现毛利率转正 [15] - 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是行业格局形成的关键因素,改变了市场竞争态势 [16][18] 业务模式分析 - 外卖是重资产业务,具有蜂窝型规模效应,供给、需求和运力高度本地化 [31] - 即时零售与外卖区别在于送货不送饭,与电商区别在于一小时送达 [49] - 美团闪购2021-2023年订单量年复合增长率超50%,日订单突破1000万单 [52] - 美团计划2027年开设10万个前置仓(闪电仓) [53] 企业战略调整 - 阿里本地生活业务多次重组,饿了么从主攻转为退居幕后 [6][62] - 京东以"进有增量、退有流量"逻辑进入外卖市场,认为40%外卖用户会购买电商产品 [59] - 美团打包到店和到家事业群组成核心本地商业板块应对竞争 [40] - 阿里最终由淘宝主导本地生活业务,解决指挥权分散问题 [73] 市场竞争态势 - 电商平台纷纷布局即时零售,拼多多据传也在筹备即时配送服务 [48] - 京东外卖业务活跃用户增长超过20% [58] - 美团闪购在日用百货和数码3C领域对电商平台形成竞争 [57] - 行业进入无边界竞争阶段,电商、零售与本地生活串联成整体市场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