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动汽车

搜索文档
小米汽车:三季度或四季度盈利
新浪财经· 2025-08-20 10:50
财务表现 - 二季度智能电动汽车业务毛利率攀升至26.4%的新高度[2] - 智能电动汽车业务实现206亿元营收[2] - 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经营亏损大幅收窄至3亿元[2] - 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从186亿元增长14.4%至213亿元[2] - 智能电动汽车收入从181亿元增长14.1%至206亿元[2] - 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毛利率较2025年第一季度的23.2%有所提升[2] - 与2024年第二季度的15.4%相比毛利率提升幅度更为显著[2] 交付与销售 - 二季度小米汽车成功交付新车81,302辆[2] - 上半年新车累计交付量达157,171辆[2] - YU7系列开售18小时锁单量突破240,000台[5] - 小米汽车平均单价达到25万元属于高端车型[4] 产品与技术 - 发布新车YU7系列包括三款配置起售价分别为25.35万元、27.99万元和32.99万元[5] - YU7系列全系采用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CLTC续航最高达835km[5] - 采用四合一域控制模块标配激光雷达和1,000万Clips版本的端到端辅助驾驶[5] - 搭载NVIDIADRIVEAGXThor™车载计算平台算力达700TOPS[5] - Xiaomi SU7系列于7月底开启推送1,000万Clips版本的端到端辅助驾驶[7] - Xiaomi SU7 Ultra原型车在纽博格林北环赛道以6分22秒091的成绩位列纽北圈速总榜全球第三[7] - 量产车以7分04秒957的成绩成为纽北赛道最速量产电动车[7] 成本与效率 - 毛利率提升主要归因于核心零部件成本缩减、单位制造成本降低以及高ASP车型SU7 Ultra交付量显著增加[4] - 平台化优势显著YU7和SU7均基于小米Modena平台开发模块化标准化带来供应链集中化优势[4] - 生产效率较高支撑毛利率水平[4] 市场拓展 - 小米汽车将在2027年正式进军欧洲市场目前处于调研筹备过程中[2] - 小米品牌在欧洲的知名度在95%以上部分国家如西班牙达到98%~99%[8] - 公司目标是在2027年之前提升小米汽车品牌知名度并激发用户兴趣[8] 机器人业务 - 在机器人领域有四五年的投资历史重点关注工厂人形机器人方向[9] - 现阶段目标是在自有工厂尝试业务闭环并提高效率[9] - 尚未看到非常明确在商业上形成闭环的时间点难度非常高[10] 盈利展望 - 重申下半年单季度盈利目标但很难讲是在三季度还是四季度实现[2] - 实现累计盈利目标仍需经历一段较长的历程[4] - 短期看成本端没有大的变量长期取决于能否保持比较好的订单量[4]
小米财报燃炸!利润暴增134%,电动车单季交付破8万!高“含米量”港股科技50ETF连续14日“吸金”
格隆汇· 2025-08-20 10:42
小米集团发布财报:第二季度收入为1160亿元(预估1149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0.5%;期间 利润118.7亿元(预估88.8亿元),同比增长134.2%。 其中,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为人民币213亿元,其中,智能电动汽车收入为人民币 206亿元,其他相关业务收入为人民币6亿元。2025年第二季度,交付新车达81302辆,再创历史新高。 华泰证券认为,本轮港股行情中流动性改善固然重要,但基本面预期的回升也起到了重要支撑。盈利的 修复一方面来自港股独有的新经济板块超越周期增长,另一方面也因国内政策较去年力度更高,推动了 上半年经济修复。往后看,若宏观政策进一步兑现,以及成长性赛道在摆脱负面压力下出现新进展,可 能推动盈利的持续性修复。 数据显示,港股科技50ETF(159750)跟踪的港股科技指数中,小米集团权重占比达9.58%,AMT(阿 里巴巴、小米、腾讯)权重占比超30%。港股科技50ETF(159750)近14个交易日获资金连续净流入1.8 亿元,资金布局意愿踊跃。 值得一提的是,该指数为市场上唯一100%覆盖"Terrific 10"(阿里巴巴、腾讯、美团、小米、比亚迪、 京 ...
小米在欧洲市场首次超越苹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0 09:57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总收入1159.56亿元,同比增长30.5%,经调净利润108.31亿元,同比增长75.4% [1] - 智能手机收入455.2亿元,环比下降10%,主要因ASP下降11.3%至每部1073.2元 [5] -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387亿元,同比增长44.7%,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增长66.2% [11] - 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收入213亿元,同比增长234%,交付新车81302辆 [1][12] - 互联网服务收入91亿元,同比增长10.1% [11] 智能手机业务 - 全球出货量42.4百万台,环比增长1.5%,优于行业整体水平(全球出货量环比减少2.7%) [5][6] - 中国大陆市场份额16.8%登顶第一,高端机销量占比达27.6%,4000-5000元价位段份额24.7%位列第一 [5][8] - 海外市场在60个国家和地区排名前三,69个排名前五 [5] - 欧洲市占率23.4%超越苹果排名第二,东南亚市占率18.9%排名第一 [1][6] - 中东和拉美市占率分别为18.7%和19.6%,非洲市占率14.4% [6] 战略方向 - 短期目标进入"2亿俱乐部",与苹果、三星形成三足鼎立 [1][9] - 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与利润并重,通过高端化与生态协同寻找增长空间 [8] - 欧洲/东南亚市场以产品结构调整为主,拉美/非洲采取规模优先策略 [9] - "人车家"生态形成闭环,手机月活用户超7.3亿,IoT设备连接数近10亿 [12] 行业环境 -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2.952亿部同比仅增1%,中国市场出货量6896万部同比下降4% [6] - 行业进入成熟期,中国市场前六名份额差距小,换机需求倾向于升档 [8][9] - 低端市场需求疲软,厂商通过"618"促销清理库存 [6]
三条曲线狂飙:小米凭什么成中国科技最稳增长极?
格隆汇APP· 2025-08-20 09:54
中国科技七雄指数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科技七雄指数从基准点1000点涨至1440点,涨幅达44% [2] - 小米集团贡献度接近40%,约贡献指数涨幅18%,成为领跑者 [2] 小米集团整体表现 - 2025Q2营收116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5%,连续5个季度创历史新高 [8] - 净利润119亿元,经调整净利润10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4.2%和75.4% [8] - 摩根士丹利预测2030年营收将达1万亿元,净利润1000亿元,合理市值2.5万亿港元 [4] 手机业务 - 2025Q2智能手机收入455亿元,占比39.3%,全球出货量424万台,连续20季度全球前三 [9] - 中国市场"618"新机激活量排名第一,高端化战略显著改善营收结构和单机售价 [9] 汽车业务 - 2025年上半年交付量超15.7万台,亏损大幅收窄,下半年有望盈利 [10] - 第二款车YU7上市3分钟大定订单突破20万台,18小时锁单量24万台 [10] - SU7 Ultra销量突破1万台,成为50万元以上轿车、纯电销量双第一 [10] - SU7 Ultra量产车成为纽北最速量产电动车,技术实力打破刻板印象 [11] 家电业务 - 2025Q2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387亿元,同比增长44.7% [12] - 大家电市占率跻身国内前三,空调、冰箱、洗衣机出货量高速增长 [12][13] - "上出风"空调搭载双毫米波雷达+AI算法,实现"人感风"技术突破 [15] 生态协同与技术底座 - "手机+汽车+大家电"三条增长曲线形成生态协同,对应28万亿市场规模 [19][20] - AI大模型实现跨设备场景预判,家电联动响应速度比行业快1.2秒 [22] - 玄戒O1芯片采用3nm工艺,玄戒T1芯片支持eSIM远程控车等创新功能 [24] - 澎湃OS连接9.89亿设备,车机互联延迟低至8ms,比特斯拉快3倍 [26][27] 对标全球巨头 - 市值仅为苹果5%、特斯拉16%,但拥有手机+汽车+家电三条赛道门票 [30] - 手机同配置机型价格较iPhone低30-40%,SU7交付速度较Model 3快2倍 [31][32] - 大家电通过智能化、性价比和生态协同实现弯道超车,市占率13.7% [33][35]
小米在欧洲市场首次超越苹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0 09:45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总收入1159.56亿元,同比增长30.5%,经调净利润108.31亿元,同比增长75.4%[1] - 智能手机业务收入455.2亿元,环比下降10%,占总收入39.3%,较一季度下降6.2个百分点[5][12] -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387亿元,同比增长44.7%,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增长66.2%[12] - 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收入213亿元,同比增长234%,占总收入18.3%[1][12] 智能手机业务 - 第二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42.4百万台,环比增长1.5%,ASP同比下降11.3%至每部1073.2元[5] - 国内市场新机激活量1150万台,市场份额16.8%,登顶第一;高端机销量占比27.6%,4000-5000元价位段份额24.7%位列第一[5][9] - 海外市场在60个国家和地区排名前三,东南亚市占率18.9%排名第一,欧洲市占率23.4%首次超越苹果[5][6] - 短期目标进入"2亿俱乐部",与苹果、三星形成三足鼎立格局[4][10] 业务结构优化 -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占比提升至33.4%,智能大家电收入创历史新高[12] - 智能电动汽车板块交付新车81302辆,毛利率从23.2%提升至26.4%,经营亏损3亿元[13] - "人车家"生态闭环形成,手机月活用户超7.3亿,IoT设备连接数近10亿[13] 行业动态 -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环比下降2.7%,中国市场出货量6896万台同比下降4%[6][7] - 行业进入成熟期,前六名品牌份额差距缩小,换机需求向高端倾斜[9] - 东南亚/欧洲市场空间有限,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仍具规模潜力[10]
小米凶猛 追击苹果
经济观察网· 2025-08-20 09:34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高端化战略实现业绩突破 营收和利润大幅增长 并在手机 汽车 智能家居等多领域与苹果展开错位竞争 [2][3][4] 财务表现 - 二季度营收1160亿元 同比增长30.5% 连续三个季度突破千亿 [2] - 经调整净利润108亿元 同比增长75.4% 连续两个季度超百亿 [2] - 研发支出78亿元 同比增长41.2% 研发人员突破2.2万人 [4] - 汽车业务单季亏损收窄至3亿元 预计下半年盈利 [4] 高端化战略进展 - 手机业务高端化成效显著 中国市场4000-6000元价位段市占率24.7%(同比提升4.5个百分点) 5000-6000元段达15.4%(提升6.5个百分点) [5] - 高端机在中国市场占比达27.6% [5] - 汽车业务平均售价超25万元(含税28万元) 接近豪华品牌水平 [4] - 海外600美元以上高端机型销量占比过半 [7] 业务分部表现 - 智能电动汽车及AI创新业务收入突破200亿元 [5] -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387亿元 同比增长45% [5] - 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8个季度同比增长 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市占率前三 [7] 市场竞争格局 - 中国市场新机激活量1150万台 市占率16.8% 保持第一 [5] - 华为市占率18.1%重回第一 形成苹果/华为/小米高端市场三角竞争格局 [5] - 欧洲 中东 拉美市占率第二 东南亚登顶 非洲第三 [7] - 目标三年内冲击2亿部手机出货量 重塑全球手机市场格局 [7] 与苹果对比 - 苹果第三财季营收940.36亿美元(增9.63%) 净利润234.34亿美元(增9.26%) [11] - 苹果依靠降价维持增长 增速9% 低于公司的30%营收增幅和75%利润增幅 [11] - 公司在造车 智能家居 AI应用等新赛道布局领先于苹果 [4][12] - 苹果关闭中国首家直营店 反映本土厂商冲击效应 [11] 战略方向 - 聚焦"人车家全生态"技术投入 AI领域多篇论文入选顶级会议 [4][5] - 在欧洲主动压缩低端机 优化产品结构 [7] - 汽车业务成战略关键 SU7 Ultra售价52.99万元 上半年销量破万台 [12]
历史新高!小米汽车宣布重大消息
鑫椤锂电· 2025-08-20 09:29
核心财务表现 - 总营收1160亿元 连续三个季度超千亿 同比增长30.5% [1] - 经调整净利润108亿元 再破百亿 同比增长75.4% [1] - 《财富》世界500强排名提升100名至第297位 [4] 汽车业务进展 - 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收入213亿元 [1][5] - 当季新车交付81302台 季度交付量持续攀升 [5][6] - 累计交付超30万台 7月单月交付首破30万台 [5] - 小米YU7上市18小时锁单超24万台 [1][7] - 中国大陆92个城市开设335家汽车销售门店 [1][7] - SU7 Ultra量产车以7分4秒957刷新纽北最速量产电动车纪录 [2][19] - SU7 Ultra原型车以6分22秒091位列纽北圈速总榜全球第三 [2][19] 智能手机业务 - 智能手机出货量4240万台 连续8个季度同比增长 [2] - 中国大陆4000-5000元价位市占率24.7%排名第一 [2] - 中国大陆5000-6000元价位市占率15.4% 同比提升6.5个百分点 [2] - 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出货量排名前三 69个排名前五 [2][9] - 欧洲市占率23.4%排名第二 东南亚重返第一 中东拉美稳居第二 [2][9]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 -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333亿元 同比增长44.7%创历史新高 [10] - 科技家电收入同比增长66.2% [10][11] - 空调出货量超540万台同比增长超60% [12] - 冰箱出货量超79万台同比增长超25% [12] - 洗衣机出货量超60万台同比增长超45% [12] - AIoT平台已连接设备数同比增长20.3%创历史新高 [12] - 平板全球出货量同比增长11% 为前五品牌增速最快 [12] 互联网服务 - 互联网服务收入未披露具体数值 同比增长10.1% [16] - 全球月活跃用户超7.3亿 同比增长8.2% [16] - 中国大陆月活跃用户未披露具体数值 同比增长12.4% [16] - 境外互联网收入30亿元 同比增长12.6% [16] 研发创新投入 - 单季研发投入78亿元 同比增长41.2% [2][16] - 研发人员总数22641人创历史新高 [2][17] - 自研3nm旗舰SoC芯片玄戒O1成功发布 [2][19] - 多模态大模型Xiaomi MiMo-VL-7B开源 [2][19] - 12篇大模型论文入选ICCV 2025和ACL 2025顶级学术会议 [2][19] 可持续发展 - 上半年采购绿电约720万度 同比增长超270% [22] - 小米汽车工厂光伏发电量未披露具体数值 [22][23] - 减少碳排放量超4160吨 [24] - SU7系列获中国新能源汽车魅力指数及新车质量双第一 [24]
小米业绩再创历史新高,汽车业务预计下半年盈利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20 09:06
财务表现 - 二季度营收达1160亿元 同比增长30.5% 连续三个季度突破千亿[1] - 经调整净利润108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75.4% 连续两个季度突破百亿[1] - 智能电动汽车及创新业务分部收入突破200亿元 进入规模化增长阶段[1] 汽车业务进展 - 二季度汽车交付量达81,302台 截至7月10日累计交付超30万台[1] - 7月单月交付量首次突破3万台 上半年累计交付超15.7万台[1] - 汽车业务经营亏损大幅收窄至3亿元 预计下半年实现盈利[1] 高端化战略成果 - 中国大陆高端智能手机销量占比达27.6% 同比提升5.5个百分点[2] - 4000-5000元价位段市场份额24.7% 稳居国内第一[2] - 5000-6000元价位段市场份额15.4% 同比提升6.5个百分点[2]
欧洲市场反超苹果,万亿小米风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0 08:0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总收入1159.56亿元,同比增长30.5% [2] - 经调净利润108.31亿元,同比增长75.4% [2] - 总市值达1.36万亿港元(截至8月19日收盘) [4] 智能手机业务 - 智能手机收入455.2亿元,环比下降10%,营收占比39.3% [5][11] - 出货量42.4百万台,环比增长1.5%,ASP降至1073.2元/台(环比降11.3%) [5][6] - 中国大陆新机激活量1150万台,市场份额16.8%居首 [6] - 海外市场表现强劲:东南亚市占率18.9%排名第一,欧洲市占率23.4%超越苹果居第二 [3][6] - 在60个国家和地区排名前三,69个排名前五 [6]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 - 收入387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4.7% [12] - 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增长66.2% [3][12] - 营收占比提升至33.4%(环比增4.3个百分点) [11] 创新业务(含智能电动汽车及AI) - 收入213亿元,同比增长234% [3][12] - 营收占比18.3%(环比增1.6个百分点) [11] - 交付新车81302辆,毛利率提升至26.4%(环比增3.2个百分点) [12] - 经营亏损收窄至3亿元 [12] 市场与战略布局 -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仅增1%(行业数据2.952亿部) [7] - 公司采取"规模与高端化并重"策略,中国大陆高端机销量占比达27.6% [8][9] - 短期目标为年销量进入"2亿俱乐部",形成与苹果、三星三足鼎立格局 [3][10] - "人车家"生态闭环形成,手机月活用户超7.3亿,IoT设备连接数近10亿 [13]
小米(01810)电话会全文:坚决不打价格战,汽车业务有望在下半年实现单季盈利,2027年进军欧洲电车市场
智通财经网· 2025-08-20 06:40
财务表现 - 2025年二季度集团总收入达1160亿元,同比增长30.5%,连续5个季度创历史新高 [5][12] - 集团毛利率达22.5%,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经调整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75% [5][12] - 智能手机业务收入455亿元,占总收入39.3%,全球出货量4240万台,市场份额14.7% [12][13] - IoT与生活消费品收入387亿元,同比增长44.7%,毛利率22.5% [12][13] - 智能电动汽车业务收入213亿元,占总收入18.3%,毛利率26.4% [14] 智能手机业务 -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8个季度同比增长,在60个国家和地区排名前三 [12] - 中国大陆地区智能手机激活量排名第一,高端机(4000-6000元价格段)市场份额提升至24.7%和15.4% [7][13] - 手机毛利率环比下滑至11.5%,主要受存储器等核心元件涨价及新品节奏影响 [1][12] - 目标未来三到五年跻身全球年出货量2亿台行列,坚定推进高端化战略 [1][7] IoT与生活消费品 - 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增长66.2%,空调出货量超540万台,同比增长超60% [9][13] - 平板电脑出货量同比增长42.3%,TWS耳机全球出货量排名第二 [13] - 发布首款AI眼镜,京东好评率达98%,引领行业创新 [8][13] - 坚持不参与价格战,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 [9][10] 智能电动汽车业务 - 二季度交付新车8.1万台,7月单月交付超3万台,累计交付超30万台 [10][14] - YU 7系列开售18小时锁单量突破24万台,延续SU 7爆款表现 [10] - 经营亏损收窄至3亿元,有望在下半年实现单月或单季盈利 [1][14] - 计划2027年正式进入欧洲市场,已开始前期调研和筹备 [1][10] AI战略与技术投入 - AI战略分为大模型、应用层和转化层三层架构,推动"人-车-家"全场景闭环 [2][36] - 2025年二季度研发支出78亿元,同比增长41.2%,研发人员占比达46.2% [14][15] - 开源多模态大模型Xiaomi MiMo-VL发布,两篇论文入选ICCV [7] - 端侧AI被视为未来重要方向,已在手机、汽车、眼镜等多设备应用AI功能 [36][38] 全球化与品牌建设 - 东南亚市场排名第一,欧洲排名第二,中东、拉美和非洲市场快速增长 [6][7] - 入选《2025凯度BrandZ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第二名 [8] - 连续第七年入选财富世界500强,排名提升至297位 [11] - 品牌高端化战略成效显著,海外600美元以上产品同比增长50%-60%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