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分子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N能之光收盘上涨344.38% 全天成交7.58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2 16:11
公司上市表现 - 北交所新股N能之光(920056)于2025年8月22日上市,开盘上涨399.31%,收盘涨幅回落至344.38%,收盘价为32.04元 [1] - 全天成交量2238.59万股,成交额7.58亿元,换手率达73.08%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分子助剂及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公司财务与发行数据 - 2022年、2023年、2024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186.49万元、4980.77万元、5594.09万元 [2] - 本次公开发行数量1478.00万股,发行价格7.21元,发行市盈率11.28倍 [2] - 网上发行量1182.40万股,有效申购数量7829996.60万股,有效申购倍数5576.52倍,有效申购户数70.48万户,网上获配比例0.02% [2] - 国金证券超额配售221.70万股(占初始发行15.00%),网上发行总量扩大至1404.10万股 [2] - 战略配售股份295.60万股,占初始发行规模20.00% [2] 北交所新股首日涨跌幅对比 - 近期北交所新股首日涨幅最高为铜冠矿建(731.41%),最低为海昇药业(0.00%) [3] - N能之光首日涨幅344.38%在近期新股中处于中高水平,低于宏远股份(358.02%)和鼎佳精密(479.12%)等 [2][3] - 发行价7.21元在近期新股中属于中低水平,低于志高机械(17.41元)和开发科技(30.38元)等 [2][3]
能之光上市募1亿首日涨344% 过会时被问经营业绩真实性
中国经济网· 2025-08-22 15:31
上市表现 - 公司于北交所上市 开盘价36.00元 收盘价32.04元 较发行价7.21元上涨344.38% [1] - 当日成交额7.58亿元 振幅69.90% 换手率73.08% 总市值25.46亿元 [1] - 发行规模1478万股(不含超额配售)至1699.7万股(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 [5] 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宁波微丽特持股21.54%(超额配售选择权行使前)或20.96%(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 [3] - 实际控制人张发饶通过直接持股及一致行动安排合计控制41.62%表决权(超额配售选择权行使前)或40.49%(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 [3] - 实际控制人通过直接持股13.84% 并通过宁波微丽特间接控制26.46% 通过宁波能馨间接控制6.26% 通过家族成员控制合计4.56%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从5.56亿元增长至6.11亿元 净利润从2186万元增长至5594万元 [7] - 同期扣非净利润从1580万元提升至5080万元 毛利率从12.03%提升至17.05% [7][9]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2.94亿元(同比+0.06%) 净利润2953万元(同比+10.81%) [9][11] - 2025年1-9月预计营业收入4.45亿元(同比+0.11%) 净利润4153万元(同比+7.57%) [11] 资金募集 - 募集资金总额1.07亿元(超额配售选择权行使前) 净额8731万元 较原计划1.07亿元少1927万元 [6] - 募集资金拟投入功能高分子材料扩产项目(8117万元)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2542万元) [6][7] - 发行费用1925万元(超额配售选择权行使前) 含保荐费140万元和承销费925万元 [7] 经营数据 - 2022-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从-5423万元改善至6891万元 2025年1-6月现金流3417万元(同比+21.05%) [8][9][11]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从2022年1.86%提升至2024年2.16% [9] - 资产负债率(母公司)从2022年41.44%下降至2024年19.77% [9] 业务特性 - 公司为高分子助剂及功能高分子材料研发生产企业 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 - 上市审议关注经营业绩真实性 要求说明毛利率变动合理性及原材料价格传导机制 [5]
山西证券研究早观点-20250822
山西证券· 2025-08-22 09:22
核心观点 - 能之光是高分子助剂及功能高分子材料领域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相容剂市场占比约8.07%,处于领先地位 [5] - 高分子助剂行业全球快速增长,中国市场潜力巨大,预计2026年规模增至97.81亿美元,年均增长4.78% [5] -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线缆、电子电器、光伏等高景气下游领域,推动行业向高性能化、环保化发展 [5] - 公司技术优势显著,拥有发明专利51项,客户包括金发科技、LG等知名企业,营收和净利润持续增长 [5] - 公司发行后市值5.89亿元,对应2024年市盈率10.53倍,较可比公司存在折价 [5] 公司业务与产品 - 专注于高分子助剂和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相容剂、增韧剂、粘合树脂等 [5] - 是较早实现相容剂国产化的企业之一,其相容剂产品在2024年市场规模中占比约8.07% [5] - 产品线覆盖多品类、多行业,为汽车、线缆、电子电器、复合建材、阻隔包装、光伏组件等领域提供高质量产品 [5] 行业市场与增长 - 2021年全球高分子材料助剂市场规模达1103亿美元,2013-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1.65% [5] - 2020年中国塑料助剂市场规模为73.90亿美元,预计2026年将增至97.81亿美元,年均增长4.78% [5] - 中国塑料改性化率从2011年的16.3%提升至2022年的23.6%,但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未来提升空间巨大 [5] 下游应用领域 - 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线缆、电子电器、复合建材、阻隔包装和光伏组件等领域 [5] - 在汽车领域助力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满足低VOC环保要求 [5] - 在线缆领域提供低烟无卤阻燃材料,确保火灾中的电路完整性 [5] - 在光伏组件领域功能母料满足新型电池的严苛要求 [5] - 预计未来五年汽车轻量化材料、电子电器专用料、光伏封装材料等细分领域将保持景气 [5] 公司竞争优势 - 依托高端研发团队,自主研发取得发明专利51项,开发了低VOC聚丙烯相容剂、尼龙增韧剂等高性能产品 [5] - 凭借技术优势和优质服务,赢得了金发科技、普利特、LG、博禄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客户 [5]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分别为5.56亿元、5.69亿元、6.11亿元,同比增长5.02%、2.44%、7.26% [5] - 2022-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持续增长,分别为2186.49万元、4980.77万元、5594.09万元,同比增长-9.45%、127.80%、12.31% [5] 估值分析 - 可比公司中,汉维科技、呈和科技2024年PE分别为85.22倍、25.75倍 [5] - 公司发行后股本为8169.17万股(含超额配售),发行价对应发行后市值(含超额配售)为5.89亿元 [5] - 对应2024年市盈率为10.53倍,相较于可比公司具备一定的折价 [5]
坚守主业 细分领域乾坤大
上海证券报· 2025-08-22 03:37
融科储能钒液流电池技术领先优势 - 全球首个百兆瓦级大型液流电池储能示范项目采用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钒液流电池技术[12] - 构建覆盖电解液生产、电堆制造及系统智能控制的数百项专利产业链布局[12] - 钒液流电池具备25年以上日历寿命 无起火爆炸风险 通过水溶液电解质实现安全储能[13] 融科储能产能与市场地位 - 建成全球最大钒液流电池关键材料制造基地 2024年产值突破10亿元[15] - 全球市场份额超60%的在建与投运装机规模 电解液材料占全球80%份额[15] - 新增年产1.5GWh电解液生产线投产 总年产能扩至2.5GWh成为全球最大供应基地[16] 融科储能资本运作与技术发展 - 2022年完成A轮融资 2023年获十数亿元B轮投资 2024年6月完成5.48亿元C轮融资[15] - 连续攻克电化学基础技术、功能性核心材料及电堆技术等核心技术[16] - 2022年10月启动A股上市辅导 2025年4-6月辅导达到预期效果[16] 钒液流电池应用场景与成本优势 - 2024年在新疆、吉林交付多个大型项目 包括175MW/700MWh构网型储能项目[18] - 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与锂离子电池持平 初始投资成本1.8-2.4元/Wh[17] - 电解液永续循环使用使残值率超50% 通过技术优化和供应链扩张实现降本[17] 利安隆中卫公司业务转型与市场地位 - 从工业添加剂向健康消费品转型 建设4000平方米西部技术中心研发药品化妆品抗老化产品[20] - 抗氧化剂和光稳定剂贡献公司三分之一利润 去年销售超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20] - 成为全球两家全系列抗老化产品供应商之一 拥有最齐全光稳定剂生产线[21] 利安隆中卫自动化与绿色发展 - 投入5000万元建设中控室 减少200多人力投入 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操作[22] - 配套齐全环保处理设施 年运行费用三四千万元 处理能力远超实际排放[25] - 通过ERP数字化系统和立体化仓库实现入库出库一键操作[23] 大连大高阀门核电技术突破 - 核一级爆破阀实现3毫秒响应精度 60年寿命保障 单台机组较进口节省2000万元成本[27] - 国内市场占有率超40% 覆盖华龙一号等国和一号堆型 参与制定23项行业标准[30] - 自主研发冗余点火系统提升可靠性30% 动态密封技术保证爆破冲击下零泄漏[31] 大连大高阀门国产化与成本优势 - 国产化使单台机组阀门成本降低40% 全生命周期成本仅为进口产品60%[33] - 主蒸汽隔离阀国产化鉴定比国际标准快1.2秒 48小时即可完成密封件更换[33] - 作为首家获得美国ASME核级资质企业 主导标准成为国际项目参考基准[34] 宝马兴庆特种合金转型成果 - 从硅铁合金转型多元合金孕育剂 形成八大系列100多种产品 全国市场占有率超30%[39] - 每年利用10万吨工业固废生产多元复合料 带来超1亿元销售额占总收入三分之一[40] - 2023年产值达3亿多元同比增23% 上半年技改后生产负荷降一半但产值反增[42] 宝马兴庆技术研发与精准制造 - 投入6000多万元技术升级 建设中试基地配备7台套试验炉实现微量元素精准控制[42] - 低铝中钙低钡产品将铝成分控制在0.5%-0.9% 满足丰田汽车80%合金孕育剂需求[39][42] - 通过订单式生产减少库存压力 承接日本东洋电化等国际客户特殊订单[38][42]
第三届高分子电磁复合材料及应用论坛丨中电科、信维通、中兴通讯、南京柯普、南工大、哈工大......
DT新材料· 2025-08-22 00:06
第六代太赫兹(THz)频段传输技术(6G)发展 - 6G频段在100GHz-10THz,峰值传输速度高达100Gbps-1Tbps,通信延迟小于0.1毫秒 [3] - 该技术对天线、PCB板、电磁屏蔽、热管理等领域提出全新要求 [3] 高分子电磁复合材料特性及应用 - 高分子电磁复合材料具有质轻价廉、耐腐蚀、易加工成型和性能可调性好等特点 [3] - 材料类型包括高电磁屏蔽效能材料、低介电损耗材料、耐高温PCB板材、热管理材料、宽频适用材料 [3] - 应用领域涵盖AI、5.5G/6G、低空经济、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行业 [3]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暨高分子电磁复合材料及应用论坛 - 论坛将于2025年9月10-12日在安徽合肥举办 [2] - 论坛将探讨电磁功能材料的最新进展、设计与应用等重要话题 [3] - 论坛顾问包括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特聘教授滕超和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高分子研究院院长王钦 [4] 主办及支持单位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 [7] - 大会主席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蹇锡高 [7] - 协办单位为舟山市投资促进中心,支持单位包括中国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安徽省复合材料工业协会等 [7] 专家顾问团及特别鸣谢企业 - 专家顾问团包括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刘孝波、四川大学教授杨杰等 [7][8] - 特别鸣谢企业包括德国耐驰仪器制造有限公司、浙江道默工程材料有限公司、丰汇新材料科技(湖州)有限公司等 [8][9] 全体大会及分论坛内容 - 全体大会包括开幕式及产业宏观论坛、中国国际工程塑料产业创新大会 [11][13] - 分论坛涵盖新能源汽车创新材料及应用论坛、航空航天与低空经济创新材料及应用论坛等 [15][16] - 演讲嘉宾包括小鹏汽车材料技术部总监黄家奇、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材料与轻量化负责人刘勇等 [14][15] 特色活动及参会信息 - 特色活动包括AI赋能高分子材料开发专场和高分子产业发展闭门会议暨项目路演 [18] - 企业代表参会费用为3500元/位,高校教师为2800元/位 [19] - DT会员免参会费,且优先安排对接会、出席座位等 [19] 往届参会单位 - 往届参会单位包括NETZSCH、BASF、科亚装备集团、顺景软件等 [22][23]
10000台!全球人形机器人最大订单诞生
DT新材料· 2025-08-22 00:06
人形机器人行业动态 - 天太机器人与多家战略合作伙伴签署全球首个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10000台订单,创下该领域最大单笔订单纪录,这批机器人将聚焦家庭康养赛道,集成爬楼辅助、自动驾驶、健康监测、情感陪伴等功能 [2] - 天太机器人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机器人核心运动部件研发制造企业,主要供应高精密谐波减速机、智动轮、关节总成等产品,实现从工业智造到服务机器人的产业链覆盖 [2] - 公司实现万台量产交付能力得益于三大因素:技术成熟度(自研关节模组、运动控制算法、整机集成解决方案)、供应链掌控力(打通核心零部件到整机全链条)、生态构建能力(与网络和算力伙伴共建"网云边端"一体化基座) [3]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展 - 多家头部企业近期斩获大规模订单:智元机器人中标7800万元全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项目,宇树科技中标4605万元小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及相关配件项目 [3] - 优必选以9051.15万元中标工业人形机器人采购项目,产品将用于汽车智能制造场景 [4] - 行业正从"概念验证"转向"真实场景落地",从"小批量试用"迈向"规模化部署",但在续航、人机交互、成本控制、复杂环境适应等技术层面仍面临挑战,目前主要应用于B端场景 [4] 高分子材料产业机遇 - 人形机器人爆发将带来新材料大市场,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特设具身机器人创新材料及应用论坛,聚焦终端需求与材料解决方案 [5] - 中国新兴产业崛起将引领高分子下个十年,年会聚焦AI、具身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八大新兴产业的材料技术机遇 [6] - 年会设置多个专题论坛,包括工程塑料创新、新能源汽车材料、电磁复合材料、航空航天材料等,覆盖谐波减速器、轻量化结构件、电子皮肤等机器人相关材料 [10][13][14][15][16] 产业生态与活动 - 年会由DT新材料主办,中国工程院院士蹇锡高担任大会主席,汇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及资本方 [6][7][27] - 设置终端对接专场、项目路演等特色活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对接 [18] - 同期举办"新塑奖"评选,涵盖创新材料、应用等领域,并设置产品展览展示区 [10][20]
具身机器人专场丨四川具身机器人、灵心巧手、忆海原识、LG化学、金发科技、会通股份、纳磐······
DT新材料· 2025-08-22 00:06
具身智能国家战略与产业升级 - 2025年3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具身智能"和"智能机器人",标志该技术上升为国家战略,人工智能进入以物理交互为核心的新阶段 [2] - 截至2024年底中国人形机器人企业数量已近百家,行业从实验室向商业化应用加速过渡,预计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突破千亿美元 [2] - 具身智能定义为通过物理实体与环境实时交互的智能系统(如机器人、无人机、智能汽车),核心形态为人形机器人,行业形成"AI企业研发大模型(大脑)+本体制造单位开发运动控制模型及核心部件(小脑)"的分工格局 [2] 材料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协同 - 人形机器人制造领域呈现"以塑代钢"趋势,高分子材料应用显著提升运动灵活性并降低能耗,延长电池续航时间 [2] - 人形机器人与智能汽车、低空飞行器在传感器、芯片、动力系统等核心零部件高度重叠,产业链可通过规模化生产降本并实现技术复用 [2] - 广汽、上汽、比亚迪、奇瑞等车企通过自研或战略投资(如上汽投资逐际动力、比亚迪成立未来实验室)加速布局智能机器人与无人驾驶领域 [3] 产业融合与高端论坛布局 - AI、低空飞行器、新能源汽车、具身机器人等领域技术联动紧密,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特设低空经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AI、具身机器人等创新材料论坛,推动终端厂商与材料供应商需求对接 [4][6] - 年会聚焦新兴产业材料机遇,涵盖AI、具身机器人、低空经济、新能源汽车、数据中心等方向,邀请国际企业、专家、资本及产业链上下游参与 [5][6] - 具身机器人论坛将探讨轻量化材料解决方案,新能源汽车论坛覆盖轻量化案例、LCP材料、尼龙管路技术及聚酰亚胺在三电系统中的应用 [13][14] 产学研合作与技术支持体系 - 年会由德泰中研主办,蹇锡高院士担任主席,协办单位包括舟山市投资促进中心,支持单位含中国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等机构 [7] - 专家顾问团涵盖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刘孝波、四川大学教授杨杰、小鹏汽车材料总监黄家奇等学界与产业界权威人士 [7] - 技术合作伙伴包括德国耐驰(热分析系统)、浙江道默(聚酰胺材料)、丰汇新材料(激光焊接材料)等产业链细分领域龙头企业 [7][8][9] 工程塑料与复合材料创新应用 - 工程塑料产业创新大会聚焦树脂基复材智能化生产、改性工程塑料关键要素、工程塑料抗老化解决方案等技术方向 [12][13] - 低空经济论坛探讨高分子材料在航空航天的应用现状、混合动力控制系统集成、聚醚醚酮复合材料性能及eVTOL轻量化材料需求 [15] - 特色活动包括AI赋能高分子材料开发专场(协办单位:北京化工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大学校友联合会)及高分子产业发展闭门会议暨项目路演 [17][19]
普利特2025上半年营收40.90亿元 钠离子电池业务加速推进
全景网· 2025-08-21 19:1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90亿元 同比增长9.0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2.07亿元 同比增长43.94% [1] 改性材料业务 - 拥有12个新材料生产制造基地 现有产能50万吨 预计未来年产能超100万吨 [1] - 重点开发非汽车行业应用 在动力电池 储能系统 家电 电动工具领域取得进展 [1] - 改性PEEK PPS PA LCP等新材料可用于机器人和低空飞行领域 部分产品实现小批量供应 [1] 新能源业务布局 - 海四达电源在马来西亚投资建设2.5GWh圆柱电池项目 服务于电动工具和智能家电客户 [1] - 设立广东海四达钠星技术有限公司 从事钠离子电池研发生产销售 [2] - 已获海外客户不低于1GWh钠离子电池模块采购订单 2025年7月至2029年12月分批交付 [2] 技术突破 - 海四达电源在珠海基地实现全球首次314Ah大容量半固态电池量产 [2] - 填补国内大容量半固态电池规模化生产空白 开启二次电池"半固态时代" [2] 业务架构 - 公司主营业务分为三大方向:改性材料业务 ICT材料业务和新能源业务 [2] - 业务范围涵盖高分子新材料 锂离子电池 钠离子电池 固态电池及系统集成 [2]
航天与无人机专场丨航天所、四川沃飞、赢创、京博、聚隆、奥瑞隆、金发、会通……
DT新材料· 2025-08-21 00:05
低空经济发展与政策支持 - 低空经济概念于2021年首次写入国家规划 2023年被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 2024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文件 [2] - 全球低空经济进入以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为主的先进空中交通探索阶段 中国低空经济规模2023年达5059.5亿元 2026年有望突破万亿元 [2] - 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 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赛道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2] 产业协同与交叉领域 - 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机器人、AI与商业航天产业在中上游领域存在多个交叉领域 在材料解决方案上具有共同之处 [2] - 商业航天迎来爆发式增长 C919和C929首飞成功 吉利星座发射 卫星集群密集组网 [2] 高分子产业年会与论坛安排 - 2025年9月10-12日在合肥召开高分子产业年会 特设创新材料及应用论坛 围绕轻量化、智能化材料解决方案与先进制造工艺展开探讨 [3] - 同期设置新能源汽车、AI、先进通信、机器人应用专场 [3] - 设立航空航天与低空经济创新材料及应用论坛 涵盖高分子材料在航天航空应用、航空混合动力控制系统、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等议题 [4] 论坛核心议题与专家 -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副总师赵云峰探讨高分子材料在航天航空领域应用现状与需求 [4]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王继强介绍面向低空经济的航空混合动力控制系统集成与应用 [4] - 吉林大学王贵宾教授分析聚醚醚酮及其复合材料在低空经济的应用前景 [4] - 赢创特种化学业务总监栾怡娴探讨航空航天与低空飞行器轻量化高性能材料 [4] 产业宏观发展趋势 - 全球化工产业处于深刻变革期 中国新兴产业崛起将引领高分子产业下一个十年发展 [5] - 年会立足全球视野 邀请国际领先企业探讨AI、具身机器人、低空经济、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的材料与技术新机遇 [5] 支持单位与合作伙伴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 大会主席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蹇锡高 [5] - 协办单位包括舟山市投资促进中心 支持单位有中国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安徽省复合材料工业协会等机构 [5] - 特别鸣谢德国耐驰仪器、浙江道默工程材料、丰汇新材料科技等20余家行业领先企业 [6][7][8] 工程塑料产业创新 - 第十届中国国际工程塑料产业创新大会将探讨树脂基复材在线固化监测、改性工程塑料生产关键要素、工程塑料抗老化趋势等议题 [12] - 小鹏汽车材料技术部总监黄家奇确认参与演讲 天津利安隆新材料分享工程塑料抗老化创新解决方案 [12] 新能源汽车材料应用 - 第七届新能源汽车创新材料论坛涵盖岚图汽车轻量化材料案例、汽车内饰非金属材料新技术、LCP材料研究进展等议题 [13] - 中通客车探讨高端大巴内饰材料发展趋势 宁波博雅聚力分享聚酰亚胺在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中的应用 [13] 电磁复合材料发展 - 第三届高分子电磁复合材料论坛聚焦高频/高速覆铜板材料、6G先进柔性介电材料、高频PCB板材应用等方向 [16] - 深圳信维通信王钦院长分享迈向6G之路的先进柔性介电材料一站式解决方案 [16] 产业闭门会议与项目征集 - 高分子产业发展闭门会议暨项目路演于2025年9月10日在合肥举行 聚焦工程塑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18] - 项目征集面向全球 涵盖塑料、纤维、橡胶、弹性体等材料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应用领域 [18][22] 参会企业与往届规模 - 往届参会单位包括德国耐驰、巴斯夫、科思创、沙特基础工业公司等国际知名企业 [29][30] - 企业代表参会费用3500元/位 高校教师2800元/位 DT会员免参会费并享受优先对接服务 [20]
丰汇新材料:PA12汇流排绝缘材料在新能源800V高压平台创新解决方案
DT新材料· 2025-08-21 00:05
丰汇新材料科技 总经理 生亚丰 将出席 9月10-12日 于 合肥 召开的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 新能源汽车创新材料论坛 ,并分享报告 " PA12汇 流排绝缘层材料——新能源高压轻量化时代的创新解决方案 " 。 同时,丰汇新材料将在 现场展示最新产品 (展位号A23) 。欢迎各位业界同仁共同参与,交流合作! 企业介绍 丰汇新材料科技(湖州)有限公司 (简称FCM)主要研发生产 PPA、PA12、PA66、PA6、PPS、PBT、PBT/ABS合金及PP 等高性能聚合物材 料。FCM拥有 FCMID®和STARMID® 两大商标产品系列。运用瑞士技术,是国内尼龙行业领先者。 FCM通过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IATF16949认证,并在同步申请NSF 61认证。公司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浙江省科技 型中小企业、浙江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市级科技企业研发中心等荣誉称号。公司现有专利15项,成功运营近800种产品及牌号,是一家为客户提供全 套解决方案的优质技术供应商。 FCM 尤其擅长 激光焊接材料、金属取代、高温尼龙PPA、尼龙12、新能源汽车"高强度、轻量化"材料 。 产品介绍 随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