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纺织
icon
搜索文档
【广发宏观王丹】一季度企业盈利数据及后续行业利润分布可能的变化
郭磊宏观茶座· 2025-04-28 16:17
一季度工业企业盈利表现 - 一季度规上工业企业营收同比增长3.4%,利润同比由负转正至0.8%,较2024年全年(-3.3%)和1-2月(-0.3%)改善 [1][3][4] - 3月单月营收同比加速至4.2%(1-2月为2.8%),利润同比升至2.6%(1-2月为-0.3%),工业增加值高增7.7%和营收利润率降幅收窄为主要驱动因素 [1][4][7] - 上市公司盈利趋势预计与规上企业同步,与一季度GDP良好开局吻合 [1][2] 行业利润分化特征 - **高增长行业**:有色采选(62.3%)、有色冶炼(33.6%)、交运设备(59.7%)、专用设备(14.2%)、废弃资源利用(133.9%)等,受益于新兴产业需求、"两新"政策及成本下降 [9][12] - **低增长行业**:煤炭(-47.7%)、黑色采选(-52.8%)、家具(-40.1%)、汽车(-6.2%)等,受采掘业价格下行和可选消费疲弱拖累 [9][12] - **增量利润结构**:中游装备制造占比32.2%(同比+3.7pct),高技术制造业如航空航天器、医疗仪器等增速领先;上游采掘占比下降5.0pct [12] 库存与负债动态 - 名义库存同比持平4.2%,实际库存(剔除PPI)同比升至6.7%,显示弱补库特征 [14][15] - 资产负债率同比上升0.3pct至57.7%,负债增速延续回升至5.8%(2024年10月低点为4.5%) [14][16][17] - 负债扩张较快行业集中于高利润领域:交运设备(13.9%)、电气机械(8.9%)、有色采选(9.7%)等 [14] 外需与政策影响 - **关税冲击测算**:若对美国非电子出口下降70%/清零,或拖累全年出口6/9pct,对应GDP拖累1.2/1.7pct,利润增速或降5.3/7.6pct(参照2019年弹性) [19] - **政策对冲方向**:广义财政提速、房地产新模式、中低收入群体消费刺激、"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投资 [20] - **避险行业建议**:境外收入占比低的食品饮料、公用事业、通信等;政策支持的必选消费、工业软件、城市更新等领域 [20]
从麦金利和里根时代看后续美国政策暨关税专题报告三:特朗普还有哪些牌?
东北证券· 2025-04-28 15: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特朗普执政理念与麦金利、里根遥相呼应,本文回溯历史解密其执政逻辑与潜在政策冲击 [4][9] - 贸易保护主义无法颠覆产业演进逻辑,特朗普面临多极竞争、产业链绑定与债务约束,政策或为关税威慑、技术突围、债务重组/货币化,美元信用坍缩难避免 [4][7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历史重现?——麦金利与里根的政策回溯 麦金利时代的贸易壁垒:高关税保护主义 - 南北战争后美国奉行贸易保护主义,关税是核心财源,1890年通过“麦金利关税”,平均进口关税从38%提至49.5% [10][13] - 麦金利关税刺激本土钢铁产业崛起,如马口铁产业从无到有,产量远超预期 [13][14] - 关税战引发德、法等国报复,美国农业出口受挫,价格指数下跌,农民亏损 [4][17] 里根经济学:贸易保护与制造业振兴 - 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滞胀,货币紧缩带来副作用,贸易逆差扩大,催生“复兴美国制造”共识 [20][22][24] - 里根政府采取贸易保护措施,短期保护相关行业,但未扭转制造业外流趋势,贸易逆差激增 [26][30][36] - 里根推行减税和放松管制政策,提升私人部门投资热情,激活行业竞争,释放实体经济活力 [31][33] 旧药能否医新疾?——特朗普时代的挑战与变奏 历史回音?“制造业焦虑”百年延续 - 从麦金利到特朗普,美国面临制造业竞争力下降和贸易逆差扩大问题,关税与贸易限制是核心政策选项 [40] 时代变奏?全球化深度嵌入与债务高企 - 特朗普面临全球化深度嵌入、世界格局多极化、联邦债务高企三大结构性约束,贸易保护政策反制效应强,单边行动效力弱,财政政策操作空间小 [4][42] - 美国贸易依存度上升,特朗普加征关税引发全球供应链连锁反应,推高企业成本和消费者物价,与盟友关系恶化 [42][43][45] - 特朗普时代财政约束严峻,债务占GDP比重高,财政赤字和净利息支出占比上升,财政刺激空间受限 [49][53] 全球征税饮鸩止渴?——特朗普未来还有哪些牌 对外征税+对内减税,促进制造业回流 - 特朗普政府以削减财政赤字为目标,收入端征收战略性关税,支出端压缩行政开支,在刚性支出领域施策 [55] - “对等关税”面临关税贡献有限、产业工人不足困境,后续可能采取精准化调控、劳动力补充、减税补贴、技术产业化布局策略 [57][60] 多头并进,推动化债 - 化解政府债务有经济增长、债务重组、通胀、债务货币化四条路径 [62] - 短期内经济增长难解决债务问题,债务重组推进难度大,特朗普或制造“结构性通胀”,债务货币化冲击美元信用 [63][66] 历史循环还是时代断裂?——特朗普政策可能的终局 - 贸易保护主义代价大,特朗普可能转向“精准威慑”,以关税为筹码逼迫贸易伙伴签署协议,定向豁免关键中间品关税 [69] - 债务化解路径复杂,依赖国际协作与技术创新,单边主义政策或加剧盟友离心倾向 [70]
用石头织成烧不破的布 能抵挡千度高温灼烧
长江日报· 2025-04-27 08:56
玄武岩纤维材料特性 - 玄武岩纤维能在-260℃~700℃极端温度下长期使用,并能抵御1000℃以上的短时高温[1] - 实验显示1200℃火枪喷射10秒后布料仅轻微发黑,下方皮肤或模拟手臂完好无损[1][5][10][14] - 材料具备天然防火、耐高低温、耐酸碱腐蚀、电绝缘、抗辐射等特性[13] 技术突破与创新 - 武汉纺织大学团队研发"转芯纺"技术,用柔软纱线包裹玄武岩纤维,解决脆性高、难纺纱的问题[6][13] - 纤维直径可拉至5微米,单根长度达10万米,实现轻薄柔软与强韧耐用的结合[19] - 该技术使布料兼具防护功能与舒适性,已应用于防火服和日常服饰[6][13] 产品应用与商业化 - 当前产品包括防火毡、汽车刹车片、防弹衣、炮筒隔热罩等工业用途[1] - 与安踏等品牌合作开发衣帽鞋履,防火服、防火包等产品已进入消防部门验收阶段[18][19] - 玄武岩纤维布料制作的"月面国旗"于2024年登月,未来或用于航空服及月面建造[13][18] 市场竞争力 - 玄武岩纤维防火布熔点达1600℃,远超传统消防服550℃的耐热极限[13] - 生产成本绿色环保,单价仅为芳纶的30%、碳纤维的10%[13] - 企业反馈产品在消防部门验收中反响优异,被誉为"铁布衫"[19] 行业评价 - 专家指出该技术突破玄武岩纤维应用痛点,打开纺织新世界[19] - 产品性能经对比实验验证:芳纶布10秒即烧穿,玄武岩布料20秒仍无破损[10]
第一个关税战的赢家,已经出现?
格隆汇APP· 2025-04-26 15:53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剧变中印度可能成为新赢家,具备显著的投资机会[1][6][33] - 印度在人口红利、内需市场、政策激励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9][11][13] - 2018年关税战中印度已受益于产业链转移,此次表现积极[17][23] - 印度股市反弹力度超过其他主要市场,投资工具多样[30][34] - 印度面临基础设施、政府效率、产业链等挑战,但长期潜力仍存[36][43] 人口红利与劳动力成本 - 印度人口14.3亿(2024年),劳动年龄人口占比67%(约9.5亿人),平均年龄28岁[9] - 制造业月均工资180-300美元,仅为中国的1/3[9] - 全球第二大英语使用国(1.25亿人熟练使用)[10] 内需市场潜力 - GDP增速长期保持6%-7%(2023年为7.2%),2030年中产阶级预计突破5亿人[11] - 2023年智能手机出货量1.52亿部(全球第二),汽车销量500万辆(全球第三)[12] 政策激励措施 - "印度制造"计划目标2025年制造业占GDP比重提升至25%(目前17%)[14] - 生产挂钩激励计划(PLI)提供260亿美元补贴,覆盖半导体、光伏等14个行业[15] - 电子制造业补贴4%-6%,半导体行业补贴50%建厂成本(如塔塔110亿美元芯片厂)[15] - 智能手机、电子元件进口关税20%-25%,推动本地化生产[15] 制造业竞争力 - 全球最大仿制药生产国(占全球20%份额),第二大纺织品出口国(2023年出口额440亿美元)[16] - IT产业规模达2450亿美元(2024年)[16] - 2023年iPhone产量占比14%(700万部),目标2025年提升至25%[43] 2018年关税战受益领域 - 手机:2018年产量2.25亿部(全球第二),iPhone组装份额从1%升至3%[17][18] - 纺织业:对美出口82.3亿美元(+10.2%),针织之都Tiruppur对美订单占比升至30%[19] - 钢铁与铝制品:对美钢铁出口546万吨(+46%),铝制品出口15.8亿美元(占出口34%)[19] - 农产品:对美虾出口23.4亿美元(占全球35%),非巴斯马蒂大米出口增长40%[20] - 资本流入:制造业FDI 122亿美元(占总额27.5%,+35%),三星投资7.17亿美元建手机工厂[21] 投资工具 - iShares MSCI India ETF(INDA):追踪MSCI印度指数,总市值89.84亿美元[34] - WisdomTree India Earnings Fund(EPI):规模30.27亿美元,依据收入筛选标的[34] - iShares India 50 ETF(INDY):追踪Nifty 50指数,市值6.65亿美元[34] - 个股包括HDFC银行(1873.6亿美元)、印度工业信贷投资银行(1179.62亿美元)等[34] 挑战与短板 - 基础设施:年均停电6-8小时,物流成本占GDP 14%(中国为8%)[37] - 政府效率:土地征用困难(60%私有),GST税制5档税率,政策突变风险[38] - 产业链:手机60%组件依赖进口,供应链分散增加成本10%-15%[39] - 劳动力:仅5%接受正规培训,法律限制裁员灵活性[40][41] - 社会文化:种姓制度影响管理效率,跨邦法规不统一[42]
华孚时尚:2025一季报净利润0.09亿 同比下降30.77%
同花顺财报· 2025-04-26 01:51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2025年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0.01元,与2024年一季度持平,较2023年一季度下降66.67% [1] - 每股净资产3.36元,同比下降5.35%,较2023年一季度下降8.45% [1] - 每股未分配利润0.84元,同比下降15.15%,较2023年一季度下降16% [1] - 营业收入31.47亿元,同比下降19.8%,较2023年一季度下降30.58% [1] - 净利润0.09亿元,同比下降30.77%,较2023年一季度下降82.69% [1] - 净资产收益率0.16%,同比下降27.27%,较2023年一季度下降80.49% [1] 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股80358.51万股,占流通股47.26%,较上期减少1289.89万股 [1] - 华孚控股有限公司持股50165.59万股,占比29.5%,持股数量未变 [2] - 安徽飞亚纺织有限公司持股12905.83万股,占比7.59%,持股数量未变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增持308.29万股至1724.86万股,占比1.01% [2] - 许双青增持252.53万股至1663.58万股,占比0.98% [2] - 蒋国华、许守忠、财通价值动量混合A为新进股东 [2] - 袁应松减持178.88万股至945.58万股,占比0.56% [2] - 广西沣盛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陆超祖等三家股东退出前十大股东 [2] 分红情况 - 公司本次不进行利润分配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3]
盛泰集团:2024年报净利润0.47亿 同比下降54.81%
同花顺财报· 2025-04-21 20:39
主要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36.66亿元 同比下降21.18% 较2023年46.51亿元减少[1] - 净利润0.47亿元 同比大幅下降54.81% 较2023年1.04亿元减少[1] - 基本每股收益0.08元 同比下降57.89% 较2023年0.19元减少[1] - 净资产收益率1.81% 同比下降55.64个百分点 较2023年4.08%减少[1] 股东结构变化 - 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比例83.71% 较上期增加25538.73万股[1] - 宁波盛泰纺织新进持股16851.70万股 占比30.33% 成为第一大股东[2] - 伊藤忠卓越纤维持股11668.00万股 占比21.00% 持股数量不变[2] - 雅戈尔服装控股持股8656.24万股 占比15.58% 持股数量不变[2] - 五家股东新进入前十大 包括嵊州盛新投资(3443.95万股)和嵊州盛泰投资(3096.75万股)[2] 分红政策 - 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5元(含税)[3] 资产负债结构 - 每股净资产4.41元 较2023年4.51元下降2.22%[1] - 每股公积金1.00元 与2023年持平[1] - 每股未分配利润2.30元 较2023年2.31元微降0.43%[1]
凤竹纺织:2025一季报净利润0.03亿 同比增长50%
同花顺财报· 2025-04-21 15:5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0.0104元,同比增长62.5%,2024年同期为0.0064元,2023年同期为-0.0218元 [1] - 2025年一季度每股净资产0元,同比下降100%,2024年同期为4.06元,2023年同期为3.08元 [1] - 2025年一季度每股公积金0.7元,与2024年和2023年同期持平 [1] - 2025年一季度每股未分配利润1.91元,同比增长3.8%,2024年同期为1.84元,2023年同期为0.93元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93亿元,同比下降7.21%,2024年同期为2.08亿元,2023年同期为2.14亿元 [1]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0.03亿元,同比增长50%,2024年同期为0.02亿元,2023年同期为-0.06亿元 [1] - 2025年一季度净资产收益率0.25%,同比增长56.25%,2024年同期为0.16%,2023年同期为-0.71% [1] 股东结构 - 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有10646.61万股,占流通股比39.14%,较上期增加313.92万股 [1] - 第一大股东陈澄清持有2914.75万股,占总股本10.72%,持股数量未变 [2] - 第二大股东李常春持有2364.36万股,占总股本8.69%,持股数量未变 [2] - 第三大股东李明锋持有2325.60万股,占总股本8.55%,持股数量未变 [2] - 胡玉兰持股448.93万股,占总股本1.65%,较上期增加182.47万股 [2] - 曲保爱新进前十大股东,持有389.96万股,占总股本1.43% [2] - 徐冬梅持股306.57万股,占总股本1.13%,较上期增加71.49万股 [2] - 西藏星瑞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退出前十大股东,上期持有330万股,占总股本1.21% [2] 分红情况 - 本次公司不分配不转赠 [3]
博时市场点评4月14日:多项数据超预期,两市震荡反弹
新浪基金· 2025-04-14 16:31
【博时市场点评4月14日】多项数据超预期,两市震荡反弹 今日沪深三大指数震荡反弹,两市成交缩量至1.31万亿。周末央行发布3月国内金融数据,整体来看好 于预期,信贷同比多增,社融在政府债的持续高增下呈现环比走强的态势。3月的金融数据表明前期政 策出台后对经济的托底效果,社融、M1都有所回暖,但从结构上看,消费动能和需求端仍需进一步改 善。美国周末发布备忘录,豁免了部分商品的"对等关税",欧盟也重启中国电动车关税谈判,可关注前 期超跌的相关板块的反弹机会。总体看,4月仍然建议稳健防御策略为主,配置上或可关注红利板块的 防御属性。 4月14日,海关总署披露数据,按美元计价,中国3月出口同比增长12.4%,前值同比下滑3%,去年同期 下滑7.6%。进口方面,3月同比下滑4.3%,前值增长1.5%,去年同期下滑7.6%。3月贸易顺差1,026.4 亿美元,预估为顺差751.5亿美元。 每日观点 简评:当前,我国出口确实面临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但是"天塌不下来"。近年来,我国积极构建多元 化市场,深化与各方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这不仅赋能了对方发展,也增强了我们自身的韧性。同时, 中国内需市场广阔,是重要的大后方。我们将 ...
建设银行以金融服务赋能国潮文化崛起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4-14 00:13
文章核心观点 建设银行发挥金融力量,为承载深厚文化底蕴的国潮品牌注入活力,助力国潮文化崛起 [1] 分组1:山西灌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公司是山西综改示范区文化企业,有专业团队,深耕IP设计等领域,推动多方面深度融合 [1] - 转型遇资金周转困难,2023 - 2024年建行山西太原高新技术园区支行累计提供1000万元“善新贷” [1] - 如今已建成涵盖300余类别、1000余个IP的产业链,成为山西代表性动漫企业 [1] 分组2:浙江省海宁市许村镇布业企业 - 许村镇是全国最大的大提花面料产销基地之一,约100家企业生产马面裙面料,日产量达3万多米 [2] - 当地布业企业订单量增加后资金紧张,2024年初建行浙江嘉兴海宁支行提供1000万元“厂房快贷” [2] - 今年以来该企业订单量同比增长5%,许村地区布料总销量明显增长 [2] 分组3:山东东营崔桂花虎头鞋经营 - 崔桂花是东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垦利虎头鞋代表性传承人,2023年6月建行山东东营分行发放80万元“个人经营抵押快贷”,助其加大产量 [3] - 2025年春节前夕因销售渠道和宣传问题力不从心,建行东营分行帮其申请“建行生活”平台商家资格,上架虎头鞋后咨询购买者众多 [3] - 建行东营分行后续将申请平台活动助其提升销量 [3]
“价格战没有意义”!“关税风暴”之下,外贸企业亲述应对策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11 23:35
关税政策调整 - 中国将美加征关税税率由8 4%提高至1 2 5%作为对美国"对等关税"的反制措施[1] - 美国对中国征收关税税率已一路飙高,自4月2日宣布执行新关税政策以来[1] 行业影响分析 - 机械设备、家电、家具、纺织行业对美出口份额较大,受关税影响显著[5] - 2024年中国机械电气设备对美出口15527亿元人民币,占对美出口42%,占行业出口14 6%[5] - 纺织品对美出口3513亿元人民币,占对美出口9 41%,占行业出口16 5%[5] - 医疗器械行业2024年前三季度出口额353 4亿美元,美国为第一大出口国[10] - 广东省医疗器械行业产值占全国约25%[10] 企业应对措施 - 宁波如意美国市场业务占比曾超20%,现通过开拓东南亚和"一带一路"国家市场降低至20%以下[5][8] - 嘉溢制衣间接出口美国订单占比约20%,可能转至东南亚生产[6] - 钟银塑料出口订单量下降30%,转向开发内销市场[7] - 企业普遍采取市场多元化策略,拓展中东、南美、非洲等新兴市场[1][8] - 部分企业选择将重心转回国内市场,如向西南地区拓展[9] 产业链调整 - 企业加速海外布局,如宁波如意在柬埔寨自建厂房[7] - 纺织企业转向全产业链服务,向上游拓展自主研发面料[9][13] - 医疗器械行业重点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优化全球布局[11] - 塑料行业建设无人工厂提高效率,延伸产业链布局[10] 国内市场发展 - 沿海企业开始关注国内市场,政策落地有望提振内需[9] - 广东塑料企业从专注出口转向开发内销产品客户[7][9] - 纺织企业保留重点产业链在国内,加强技术提升和服务转型[13] 长期战略方向 - 出海仍是企业关键战略,但更注重差异化布局和产品价值提升[1][12] - 大型企业将继续"走出去",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14] - 纺织企业计划扩大设计团队规模,开发环保创新面料[13] - 医疗器械行业倡议企业练好内功同时开拓受影响较小市场[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