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核聚变

搜索文档
可控核聚变利好频出!5只概念股获融资资金大幅买入!
证券时报· 2025-10-06 12:09
项目与技术进展 - 中国合肥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取得关键突破,杜瓦底座研制成功并交付安装,项目主体工程建设步入新阶段[2] - BEST装置采用紧凑高场超导托卡马克技术路线,运用高性能超导磁体、氘氚聚变燃料等新技术,预计两年后建成,并在2025年5月启动总装,目标于2025年在全球首次实现聚变能发电演示,并计划在2030年点亮第一盏灯[2] - 合锻智能参与了BEST装置的核心部件真空室的研制,真空室是可控核聚变装置的核心部件之一[10] 全球政策与资金支持 - 德国政府通过“德国迈向核聚变发电站”行动方案,目标在德国建造世界首座核聚变发电站,计划到2029年累计投入超20亿欧元资助相关研究及基础设施[2] - 中国《原子能法》于2026年1月15日起施行,这是中国首部原子能领域基础性法律,明确国家鼓励和支持受控热核聚变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并建立促进应用的监督管理制度[4][5] - 注册资本150亿元的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亮相,被视为中国可控核聚变领域的“国家队”,其瞄准2050年聚变能源商用目标,在上海、成都两地联动研发[2] 行业前景与机构观点 - 全球可控核聚变竞赛已拉开帷幕,各国公司融资活动频繁,美国科技巨头踊跃入局投资[5] - 若核聚变发电站顺利实现商业化,未来批量建设情景下一年投资额或将达数千亿元[5] - 行业政策信号明确、融资规模提升、装置建设加速、技术进展明显,国际及国内装置加速建设下,零部件企业订单有望得到充分释放[5] 相关公司动态与业绩 - 上海电气自2000年起参与“人造太阳”项目,已成为国内核聚变主机系统核心装备供货业绩最全面的企业之一,展出聚变主机真空室、冷屏、线圈盒、杜瓦等关键设备[8] - 西部超导积极对接国内重大可控核聚变项目,其超导线材产品已应用于可控核聚变项目,并凭借良好性能、成本优势及持续研发保持市场优势地位[8] - 永鼎股份2025年净利润有望同比增长451.02%,上海电气全年净利润有望同比增长82.2%,西部材料、东方钽业、佳电股份、东方电气和应流股份全年净利润有望同比增长40%以上[8][9] - 合锻智能、中广核技全年净利润有望实现扭亏为盈[8][9]
赛道掘金之可控核聚变利好频出!5只概念股获融资资金大幅买入!
证券时报网· 2025-10-06 12:00
项目与技术进展 - 安徽合肥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杜瓦底座研制成功并交付安装 项目主体工程建设进入新阶段 [1] - BEST装置采用紧凑高场超导托卡马克技术路线 运用高性能超导磁体和氘氚聚变燃料新技术 目标在2025年启动总装 两年后建成并全球首次演示聚变发电 计划2030年实现核聚变点亮第一盏灯 [1] - 德国政府通过"德国迈向核聚变发电站"行动方案 目标建造世界首座核聚变发电站 计划到2029年累计投入超20亿欧元资助研究和技术示范 [1] - 注册资本150亿元的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亮相工博会 展示技术路线和业务布局 公司瞄准2050年聚变能源商用目标 在上海和成都联动研发 [1] 政策与行业动态 - 《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子能法》于9月12日通过 自2026年1月15日起施行 这是中国首部原子能领域基础性法律 [2] - 《原子能法》第十四条明确国家鼓励和支持受控热核聚变科研与技术开发 第三十九条提出建立适合聚变特点的监督管理制度 对聚变燃料和装置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2] - 全球可控核聚变行业政策信号明确 融资规模提升 装置建设加速 技术进展显著 大国竞争背景下长期成长趋势确立 [2] - 国内裂变堆年核准建设量达10GW级 若核聚变商业化成功 未来批量建设年投资额或达数千亿元 [2] 市场表现与机构观点 - 三季度融资净买入额超3亿元的可控核聚变概念股有5只 上海电气融资净买入16.38亿元 西部超导、永鼎股份、中国能建、豫光金铅融资净买入均超3亿元 [3] - 中信证券认为可控核聚变成交量占比趋近底部 9-10月或有多台装置开启招标 国际国内装置加速建设将释放零部件企业订单 [2] - 开源证券指出全球可控核聚变竞赛已开始 各国公司融资频繁 美国科技巨头积极投资 [2] 公司业务与产品 - 上海电气自2000年参与"人造太阳"项目 已成为国内核聚变主机系统核心装备主要供货商 产品包括真空室、冷屏、线圈盒和杜瓦等关键设备 [5] - 西部超导积极对接国内重大可控核聚变项目 其超导线材产品已应用于聚变项目 公司通过性能、成本和研发保持市场优势 [5] - 合锻智能参与BEST装置核心部件真空室的研制 [7] - 永鼎股份子公司东部超导产品应用于可控核聚变等领域 并在欧洲应用超导大会发表MOCVD技术新突破相关报告 [6] 机构关注与盈利预测 - 机构关注度前五的概念股为中国核电(25家)、应流股份(19家)、西部超导(17家)、中国广核(15家)和纽威股份(12家) [5] - 机构预测永鼎股份2025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51.02% 上海电气增长82.2% 西部材料、东方钽业、佳电股份、东方电气和应流股份增长均超40% [5] - 合锻智能和中广核技2025年净利润有望扭亏为盈 [5] - 多家公司2025年净利润预期增长显著 包括西部材料(49.79%)、东方钽业(44.56%)、佳电股份(44.31%)、东方电气(42.20%)和应流股份(41.98%)等 [6]
中国科技重磅突破!距离解决全人类能源危机更近了
搜狐财经· 2025-10-02 13:24
技术突破核心 - 中国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全超导磁体,实现35.1特斯拉中心稳态磁场,创造新的世界纪录 [1] - 该磁场强度约为地球磁场(0.00005特斯拉)的70多万倍 [1] - 技术突破基于“高温超导内插磁体+低温超导磁体”同轴嵌套构建技术 [7] 技术路径与领先性 - 中国可控核聚变研究采用托卡马克磁约束路线,核心装置为“东方超环” [4] - 全超导磁体的关键材料、工艺及制备实现100%国产化与自主可控 [7] - 技术突破涉及解决低温高场下应力集中、屏蔽电流效应等难题,并攻克电缆绕制、导体集成等核心技术瓶颈 [8] 应用前景与产业影响 - 强磁场技术将推动研发磁场更强、成像更清晰的核磁共振仪,提升医疗诊断精准度 [10] - 全超导磁体将促进超导磁悬浮、超导高压输电等技术升级,提高交通与电力效率 [10] - 技术突破为可控核聚变产业化提供关键支撑,有望实现无限清洁能源,并应用于航天推进领域 [10] - 突破将有效带动国内高温超导材料产业技术升级,并吸引外资投向绿色能源等新质生产力行业 [10]
智能制造行业周报:持续看好消费电子升级推动上游设备需求释放-20250930
爱建证券· 2025-09-30 11:44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机械设备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 [2] 核心观点 - 报告持续看好消费电子智能升级带动上游设备需求扩张 [1][4] - 人形机器人产业正从示范验证阶段迈向可复制的规模化部署,估值锚由“技术预期”转向“订单与交付兑现” [4] - 可控核聚变产业链正处于从实验验证迈向工程化的关键阶段,磁体系统相关设备需求率先释放 [4] 本周行情回顾 - 本周(2025/09/22-2025/09/26)沪深300指数上涨1.07%,机械设备板块下跌0.81%,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6位(共31个行业) [2][10] - 机械设备子板块中,纺织服装设备表现最佳,上涨2.27% [2][10] - 子板块PE-TTM抬升幅度前三为:纺织服装设备(+2.14%)、能源重型设备(+1.26%)、印刷包装机械(+0.7%) [2][19] - 子板块PE-TTM回调幅度前三为:制冷空调设备(-3.45%)、工程器件(-3.38%)、机床工具(-3.15%) [2][19] - 本周机械设备板块PE-TTM为37.6x,估值下降0.74% [18][19] - 个股方面,涨幅前五公司为:宏盛股份(+35.4%)、力星股份(+26.96%)、哈焊华通(+24.22%)、华丰股份(+23.4%)、迪威尔(+22.89%) [15] 产业端重要变化 - **人形机器人**:优必选通过旗下子公司与天奇股份签订3000万元Walker S系列工业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约定2025年底前交付;Walker系列累计合同额已达近4.3亿元 [4] - **半导体设备**:OpenAI计划推出智能音箱、AI可穿戴徽章等硬件产品;晶盛机电首条12英寸碳化硅衬底加工中试线通线,实现全流程自主研发与设备自供;精智达向国内重点客户交付首台高速存储器测试机 [4] - **可控核聚变**:第30届国际原子能机构聚变能大会(FEC 2025)将于10月在成都召开;海外产业化进程加速,如Eni与CFS签署超10亿美元电力采购协议等 [4] 重点公司动态 - **晶盛机电(300316.SZ)**:旗下SuperSiC首条12英寸碳化硅衬底加工中试线正式通线,实现全流程自主研发与100%国产化 [28] - **精智达(688627.SH)**:向国内重点客户交付首台高速存储器测试机,基本完成存储测试设备产品线布局 [28] - **巨一科技(688162.SH)**:截至2025年6月底,智能装备在手订单超66亿元,其中海外约19亿元;电机电控零部件上半年交付16.25万台套,同比增长89% [29] - **崇德科技(301548.SZ)**:2025年上半年境外收入同比增长14.58%,毛利率达50.04%;滑动轴承已应用于多类储能系统 [30] - **海目星(688559.SH)**:2025年上半年新签订单44.21亿元(含税),同比增长117.5%;期末在手订单100.85亿元,同比增长46.0%;海外新签订单18.88亿元,同比增长192.5% [31][32] - **天合光能(688599.SH)**:2025年储能业务出货目标超8GWh,其中海外占比约六成;目前已签海外订单超10GWh [33] 重要行业数据 - 8月制造业PMI为49.4%,位于荣枯线之下 [35] - 8月全部工业品PPI同比-2.9%,环比+0% [35] - 8月台积电营收为109.71亿美元,同比+33.8% [46] - 8月中国集成电路产量同比+3.2% [46] - 中国服务机器人8月产量同比-6.5% [53] - 中国工业机器人8月产量同比+14.4% [53] - 8月三元材料、磷酸铁锂电池产量同比分别+24.6%和+42.3% [59] - 2025年1-8月中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累计同比+64.7% [59]
机械设备行业:可控核聚变产业数据跟踪(一):优先布局磁体系统供应商,把握CFEDR中长期机遇
爱建证券· 2025-09-28 20:55
行业投资评级 - 机械设备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1] 核心观点 - 优先布局磁体系统供应商以把握CFEDR中长期机遇 磁体系统占总投资额42.34%[5] - 核聚变产业链资金投入高度分化 核心价值区集中在磁体、电源及超导带材环节[5] - CFEDR总投资额预计达1200亿元 对应设备投资额约720亿元 产业链将在2030–2033年释放显著增量价值[5][31] - 投资逻辑聚焦业绩兑现明确的磁体/电源环节及在BEST阶段已验证技术的供应商[5][34] 产业链环节分析 - 磁体系统预算额2.87亿元(占比42.34%)为最大资金流向领域[5][54] - 电源系统预算额1.08亿元(占比15.98%)[54] - 超导带材占磁体系统成本约47% 是核心价值环节[55] - 真空室/容器类设备预算额3510万元(占比5.17%) 偏滤器/包层系统预算额1亿元(占比14.79%)[54] 项目进展与招标节奏 - BEST项目预算额3.86亿元(占比55.98%) 处于中期建设阶段 关键部件招标集中释放[46][43] - EAST项目预算额7268万元(占比10.53%) 进入组件更新优化阶段[46][28] - CFEDR处于预研阶段 预计2026年启动核心招标 2027–2029年进入集中招标期[28][43] - 订单集中释放在工程建设中段(20%–50%进度) 以设备安装和子系统集成为主[5] 市场空间与规模 - 全球核聚变市场规模预计2040年达8434.6亿美元 2030–2040年复合增速6%[27] - 中国市场预计2040年规模536.8亿美元 复合增速6.4%[27] - 产业链分为上游原材料(超导带材/特种钢材)、中游设备(磁体/真空室/电源)、下游项目(EAST/BEST/CFEDR)[27] 重点关注公司 - 磁体与电源环节:西部超导(应用于ITER项目)、英杰电气(2024年订单约1000万元)、上海超导(未上市)[36] - BEST验证供应商:合锻智能(中标BEST真空室项目2.09亿元)、国机重装(TF线圈盒制造)、久立特材(ITER关键组件)[36] 技术路径与装置演进 - 中国可控核聚变演进路径:EAST→BEST→CRAFT→CFEDR 对应物理验证→发电演示→工程验证→示范堆[20] - 托卡马克装置核心为磁体系统(TF/PF/CS/CC线圈) 通过螺旋形磁场约束等离子体[12][56] - 聚变发电链条涵盖等离子体加热、磁体约束、能量转换(包层/热交换/发电)等八大系统[17][19]
行业周报:美国CFS再获售电协议,环流四号装置落地上海-20250927
开源证券· 2025-09-27 19:14
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1] 核心观点 - 核聚变装置研发建设稳步推进 订单持续释放 看好板块长期发展前景 重点关注磁体 主机和电源等核心部件 [8][36] - 相关设备/器件公司有望凭借电力电子技术积淀持续获取可控核聚变装置电源订单 [8][36] - 中国激光聚变目标到2045年达到商业运行 发电成本低于0.2元/千瓦时 [6][20] - 美国CFS公司商业化电站ARC计划2030年并网发电 发电能力400MW [6][23] - 中国聚变公司按照"实验堆-示范堆-商用堆"路径发展 瞄准2050年聚变能源商用目标 [6][28] 板块回顾 - 本周(20250922-20250926)可控核聚变板块多数细分环节上涨 个股涨多跌少 [5][15] - 涨幅前五标的:哈焊华通(+24.2%) 永鼎股份(+23.9%) 上海电气(+16.3%) 精达股份(+15.9%) 英杰电气(+8.7%) [15] - 跌幅前五标的:辰光医疗(-6.2%) 赛晶科技(-5.8%) 航天晨光(-5.5%) 宏微科技(-5.1%) 王子新材(-2.7%) [15] - 细分环节涨幅:真空室等金属锻件(+10.7%) 磁体(+9.1%) 电源总成(+5.8%) [5][17] 行业动态 - 张杰院士团队提出双锥对撞点火方案(DCI) 目标到2045年达到商业运行 发电成本低于0.2元/千瓦时 [6][20] - 中国激光聚变三步走规划:2026-2030年提高增益突破50赫兹技术 2030年前后验证实践堆技术 2031-2035年工程演示 2045年商业运行 [20] - 美国CFS公司与意大利埃尼集团签署金额超过10亿美元的ARC电站售电协议 [6][23] - CFS公司累计融资额近30亿美元 占全球私营聚变公司投资总资本的三分之一 [23] - 中国聚变公司首次公开亮相 注册资本150亿元 宣布基于高温超导的紧凑型磁约束聚变装置环流四号落地上海 [6][25][28] - 中国环流三号装置实现百万安培亿度H模 聚变三乘积达到1020量级 [28] - 等离子体所和聚变新能发布多项采购 山东泰开直流技术公司中标BEST装置电源系统失超保护开关设备 中标金额6700万元 [6][30] 公司动态 - 上海电气承担的CRAFT装置环向场(TF)线圈盒正式发运 [7][32] - CRAFT设施建成后将成为国际磁约束聚变领域参数最高 功能最完备的综合性研究平台 [7][32] - 环向场线圈盒是托卡马克装置核心部件 具有承受传递电磁载荷 保护超导导体 冷却通道与热沉等关键功能 [33] 受益标的 - 磁体环节:西部超导(低温超导线材) 永鼎股份(高温超导带材) 上海超导(高温超导带材) 联创光电(高温超导磁体服务) [8][36] - 真空室和堆内构件:合锻智能(真空室 第一壁 包层和偏滤器) 国光电气(第一壁 包层和偏滤器) 安泰科技(第一壁 包层和偏滤器) [8][36] - 电源总成:英杰电气(磁体电源和PSM电源) 爱科赛博(磁体电源和PSM电源) 四创电子(PSM电源) 新风光(磁体电源) 赛晶科技H(脉冲电源) [8][36] - 微波和电源器件:旭光电子(真空脉冲功率器件等) 国力股份(氢闸流管 回旋管 速调管) 宏微科技(IGBT) 王子新材(电容) [8][36] - 燃料增殖和循环:国光电气(氚工厂) [8][36] - 检测设备:皖仪科技(氦检漏 真空检漏) [8][36]
资本、人才与生态合力:上海科技创新与投资的城市图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6 16:08
创新资本逻辑演进 - 投资机构角色从资金供给者转向创新要素协调者和创新生态组织者 [1] - 创新资本从资金支持转向强化创新要素配置能力 [1] - 投资机构更看重关键技术战略价值而非应用层快速商业化项目 [2] 上海科技创新表现 - 上海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排名全国第1位 [1] - R&D经费投入强度排名全国第2位 [1] - 万元GDP技术国际收入和劳动生产率均排名全国第1位 [1] 前沿技术投资重点 - 光子芯片因超高带宽与低功耗成为算力需求爆发的潜在解决方案 [2] - 重点关注领域包括可控核聚变、人工智能、具身智能、脑机接口、量子计算和光刻机光源 [3] - 硬核技术领域获得比以往更密集的资金支持 [2] 基金矩阵与资本放大 - 上海国投公司通过基金矩阵撬动超过1200亿元社会资本 [3] - 实现6.3倍资本放大效应 [3] - 采用"基金+策源"模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3] 创新生态构建要素 - 创新生态系统需要人才、认知、范式与连接四大要素 [5] - 未来启点社区定位为认知共同体和超级链接器而非传统孵化器 [5] - 强调跨学科碰撞和基于AI Agent的新型组织范式 [5] 制度创新与机制保障 - 建立"大院、大所、大企、大家、大赛"创新策源体系 [7] - 国资体系推动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战略方向 [7] - 通过基金考核和尽职免责探索营造包容制度环境 [7] 产学研协同机制 - 高校科研院所被置于生态核心位置并与产业化路径早期对接 [7] - 大企业通过联合实验室、概念验证基金和CVC模式链接科研与市场 [7] - 产业链龙头作为新技术首批用户和应用场景提供者 [7] 创新组织新模式 - WeStart投早投小联盟链接头部资本与产业资源加速早期成果转化 [4] - 未来启点社区开展场景挖掘、对接、落地、推广全流程服务 [4] - 借鉴DARPA超前研发模式和硅谷车库文化的中国特色探索 [6]
风电概念股集体走强
长沙晚报· 2025-09-26 15:19
市场行情与资金 - 沪深两市成交额达2.37万亿,较前一交易日放量443亿 [1] - 游戏、AI应用、可控核聚变等板块涨幅居前,港口航运、贵金属、油气等板块跌幅居前 [1] - 公募基金总规模突破36万亿,创历史新高,其中8月股票基金规模增长超6200亿元,混合基金规模增长超3300亿元 [1] - 市场呈现震荡分化格局,双创指数创多年新高,AI产业链、半导体与新能源等核心标的维持强势 [3] 政策与监管动态 - 央行将支持各类境外机构投资者在中国债券市场开展债券回购业务,以提高人民币债券使用效率 [1]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严控铜冶炼产能扩张的具体措施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正加快研究加强产能建设规范化管理的措施 [2] 行业分析与展望 - 特斯拉Optimus项目完成换帅,引领新兴世界模型技术路线,国内正积极落地具身智能数据采集工厂 [1] - 具身智能机器人板块被视为未来5至10年最重要的科技产业机会之一,产业有望加速驶向商业化 [1] - 铜冶炼行业“反内卷”的核心在于产能优化,包括淘汰落后产能、现有产能降本增效、新扩建高水平冶炼厂 [2] - 通过“反内卷”措施,铜行业利润长期有望回归正值,矿冶匹配度将提升,存在扭亏为盈预期 [2] - 随着国企改革深化,铜冶炼行业的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营效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2]
探底回升,多空博弈,权重蓝筹持续回撤,何时到头?
格隆汇· 2025-09-26 03:10
AI硬件和AI应用方向集体爆发,其中浪潮信息涨停创历史新高,华勤技术触及涨停创新高。有色金属概念股 表现活跃,其中北方铜业等多股涨停。可控核聚变概念股震荡拉升,其中合锻智能4天2板,哈焊华通涨停。 贵金属低开低走陷入调整,截止午盘下跌2.43%,其中山东黄金、晓程科技等个跌幅均值4%上方。港口航运 板块集体下跌,其中宁波港盘中跌超8%,南京港下跌7.93%。珠宝首饰、房地产、银行、汽车服务等行业板 块紧随其后。 消息面:中国聚变公司将在上海新建高温超导聚变装置,命名环流四号。全球最大煤电碳捕集示范工程在华 能甘肃正宁电厂完成72小时试运行,正式投入运营。9月游戏版号出炉,145款国产游戏、11款进口游戏,共 计156款游戏获批。商务部等八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 见。 探底回升后深成指和创业板指均再创短期新高,截止午盘分别上涨1.14%和2.22%,沪指受累于银行、贵金 属、房地产等权重蓝筹,截止午盘小涨0.16%。两市合计超3300只个股下跌,合计成交额1.54万亿。 欢迎您在评论中分享自己的看法,大家一起学习和讨论。 ...
尾盘爆发!603083 涨停!
证券时报· 2025-09-25 17:55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延续强势 沪指微跌0.01%报3853.3点 深证成指涨0.67%报13445.9点 创业板指涨1.58%报3235.76点 科创50指数涨1.24% 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23920亿元 较前一日增加445亿元[2] - 港股恒生科技指数上涨近1%[2] - 近3900只个股下跌 地产板块下挫 农业 石油 银行 酿酒等板块走弱[2] - 三只新股上市首日集体大涨 建发致新上涨418.6% 联合动力上涨147.6% 锦华新材上涨133%[2] 有色金属板块 - 有色板块强势拉升 铜 钴概念股表现亮眼 精艺股份涨停 洛阳钼业逼近涨停 铜陵有色和北方铜业涨幅超7% 江西铜业和紫金矿业涨幅超5%[5] - 港股洛阳钼业涨近12%创历史新高 五矿资源涨近9% 紫金矿业涨超5%[3] - Freeport McMoRan印尼Grasberg矿山发生泥石流事故 这座全球第二大铜矿暂停生产并启动不可抗力条款 预计2026年铜金产量较预期下降约35% 该矿山占公司已探明储量的50%和2029年前预计产量的约70%[6][7] - 刚果(金)延长钴出口禁令至10月15日 此后实行出口配额制 2026-2027年钴出口配额仅为年产量的44% 预计2025-2027年全球钴供应短缺量分别为12.2万吨 8.8万吨 9.7万吨[7] AI产业链 - AI应用概念走势活跃 品茗科技20%涨停 壹网壹创涨近13% 天下秀和浪潮信息涨停[9] - 液冷服务器概念走高 捷邦科技涨约16% 新亚电子 剑桥科技 浪潮信息涨停 华勤技术和中科曙光涨近7% 中兴通讯涨逾4% 剑桥科技 浪潮信息 华勤技术 中科曙光均创出新高[10] - 京东发布AI全景图 展示AI整体战略布局 未来三年将持续投入 带动形成万亿规模人工智能生态[11] - 阿里巴巴推出Qwen3-Max模型 该模型在LMArena文本排行榜上位列第三 超越GPT-5-Chat[11] - 阿里云智能集团表示大模型是下一代操作系统 AI Cloud是下一代计算机 阿里正积极推进3800亿元AI基础设施建设[11] - 谷歌 微软 Meta和亚马逊四家公司预计今年在AI基建上投入超3500亿美元 2026年将超过4000亿美元[11] 可控核聚变概念 - 可控核聚变概念盘中发力走高 哈焊华通20%涨停 中洲特材涨超10% 上海电气和合锻智能涨停 常辅股份涨超8%[13] -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在工博会上公开亮相 展示技术路线及业务布局 将在上海新建"中国环流四号(HL-4)"聚变实验装置[14] - 日本内阁府发布修订后的《聚变能源创新战略》文件 美国Helion与微软签订协议 微软将从2028年开始从Helion的核聚变发电厂购买电力 我国BEST项目启动总装较计划提前2个月[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