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业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巨一科技股价涨5.15%,鹏华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5222股浮盈赚取8877.4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10:51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25日股价上涨5.15%至34.70元/股 成交额6167.02万元 换手率1.32% 总市值47.61亿元 [1] 主营业务构成 - 智能装备业务占比58.84% 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业务占比41.16% [1] - 公司主营工业机器人集成及汽车零部件装备开发生产销售 [1] 机构持仓情况 - 鹏华智投数字经济混合A基金持有5222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0.6% 位列第十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8877.4元 最新规模513.49万元 [2] 基金业绩表现 - 鹏华智投数字经济混合A今年以来收益45.91% 近一年收益95.28% 成立以来收益87.61% [2] - 基金经理苏俊杰管理规模197.79亿元 任职最佳回报84.03% [3]
安徽为什么行?
上海证券报· 2025-09-25 03:46
还有更多的产品、更多的数字,都在讲述安徽"十四五"以来的蜕变故事。我们不禁追问:在短时间内, 从人们印象中的传统农业大省到"全国工业大省",安徽为什么行? 凭借的是敢为天下先的勇气,这也是安徽在蜕变之路上展露出来最鲜明的气质。 ■记者观察 ◎胡尧 记者 林超 初秋,安徽合肥,已有些许凉意,但制造业的热度可谓"滚烫"。 为期4天的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在这里刚刚闭幕,初步摸排签约项目932个、总投资4246亿元。 继今年8月成功组织优强企业考察团安徽行一个多月后,上海证券报社再次组织80多家上市公司、优强 企业和金融投资机构赴皖,参加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并赴淮南市考察调研。 跟随优强企业考察团的脚步,透过世界制造业大会的窗口,记者得以更近距离地观察安徽制造业,感受 到的是喜人的安徽成果、惊人的安徽速度。 在世界制造业大会展馆一隅,记者看到送餐机器人手端咖啡稳稳驶出,机械臂拨弄着电音吉他……如 今,全国约8%的工业机器人产自安徽。 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展区,江淮、奇瑞、蔚来、大众安徽等公司的新能源汽车一字排开……今年上半 年,安徽省汽车产量、新能源汽车产量、汽车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 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如期 ...
记者观察 | 安徽为什么行?
上海证券报· 2025-09-25 03:41
初秋,安徽合肥,已有些许凉意,但制造业的热度可谓"滚烫"。 跟随优强企业考察团的脚步,透过世界制造业大会的窗口,记者得以更近距离地观察安徽制造业,感受 到的是喜人的安徽成果、惊人的安徽速度。 在世界制造业大会展馆一隅,记者看到送餐机器人手端咖啡稳稳驶出,机械臂拨弄着电音吉他……如 今,全国约8%的工业机器人产自安徽。 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展区,江淮、奇瑞、蔚来、大众安徽等公司的新能源汽车一字排开……今年上半 年,安徽省汽车产量、新能源汽车产量、汽车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 凭借的是对科技创新的坚持,这也是安徽在赶超之路上最强劲的动力源。 为期4天的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在这里刚刚闭幕,初步摸排签约项目932个、总投资4246亿元。 通过大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组织开展以"揭榜挂帅"机制为主的关键共性 技术攻关,在全国率先整合出台"三首"政策……一项项支持创新的政策为安徽制造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澎 湃动力,"创新之城"的印象已植根于坊间市民的心头。 继今年8月成功组织优强企业考察团安徽行一个多月后,上海证券报社再次组织80多家上市公司、优强 企业和金融投资机构赴皖,参加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并 ...
拓斯达(300607):公司动态研究报告:核心技术突破驱动业绩增长,新兴市场拓展打造新增长极
华鑫证券· 2025-09-24 23:16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9] 核心观点 - 公司受益于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政策支持及制造业转型升级趋势 国产五轴数控机床2029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达170.2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10.3% [4] - 公司在工业机器人控制器、伺服驱动、视觉系统三大底层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自主研发新一代X5运动控制器支持AI大模型接入与多轴联动控制 [5] - 公司产品出口至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拥有30余家国际代理商 2025年上半年注塑机及配套设备营收同比增长29.64% 海外业务毛利率达15.69% [6]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26.32亿元、27.74亿元、29.90亿元 EPS分别为0.11元、0.23元、0.43元 [9] 行业与政策环境 - 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及注塑机行业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下游航空航天、人形机器人等领域需求旺盛 [4] - 在人口老龄化与自动化需求提升背景下 工业机器人渗透率持续提高 [4] - 公司作为广东省工业机器人产业链"链主"企业 有望持续受益于行业高景气度 [4] 技术突破与研发投入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5538.37万元 同比增长5.02% [5] - 公司已获得授权专利559项 其中发明专利238项 155项发明专利处于实审阶段 [5] - 技术成果快速转化 自产多关节机器人收入同比增长80.86% [5] - 在运动控制算法、视觉免注册引导等关键技术实现突破 并成功应用于具身智能码垛工作站等创新产品 [5] 市场拓展与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五轴机床销量同比增长35% 订单充足 [4] - 通过参加国际橡塑展等展会 在南美、墨西哥等新兴市场实现突破 [6] - 建立本地化服务网络 完善海外供应链体系 成功签约墨西哥重要客户注塑机及周边设备订单 [6] - 在巴西行业展会完成首秀 为后续深耕新兴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6]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百万元、107百万元、204百万元 增长率分别为103.8%、89.8% [11] - 预测毛利率从2024年14.6%提升至2027年26.6% [12] - 当前股价36.88元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333.6倍、163.6倍、86.2倍 [9] - 预测ROE从2024年-8.5%改善至2027年6.1% [11]
工博会近300项全球首发,“五极”展品藏着哪些智造力
第一财经· 2025-09-24 21:58
举办了25届的工博会,正连接产业链上下游,将"展场变市场"。 会"思考"的智能体机床、能演奏编钟的机器人、可以举起轿车的"大力士"⋯⋯2025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CIIF,下称"工博会")23日开幕,多项新技术、新 产品首发亮相。 能演奏编钟的机器人。(任玉明摄) 作为中国制造业创新成果展示和交流平台,举办了25届的工博会,正连接国内外工业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将"展场变市场",展览面积已连续三年位居全球 工业类综合展会第一。 本届展会吸引了来自德国、日本、美国、法国等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参展企业,近300项全球首发、近200项中国首秀展品亮相。并首次以极大、极 小、极轻、极精、极智等维度,梳理出392项"五极"展品,展示创新应用成果及标杆产品。 对于下一步发展,工信部部长李乐成在工博会开幕式上表示,"十五五"期间,工信部将加快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筑牢中国式现 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其中,将大力提升产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完善国家制造业创 新中心建设布局,建立健全中试平台梯次培育体系,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打造世界领先的科 ...
一线调研|走进长三角未来产业,看金融“活水”如何润泽科创!
中国基金报· 2025-09-24 21:06
金融服务模式创新 - 商业银行正以硬科技内核重塑信贷经营模式 对金融服务流程、体验、风控决策等进行全方位数智化能力再造 [2] - 金融通过更精准、更高效、更具前瞻性的服务适配科技企业发展特性 [1] - 银行不断打破传统服务局限 努力读懂科技企业发展特性并优化服务方式 [18] 擎朗智能案例 - 擎朗智能是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占有率第一的企业 在全球累计部署超过10万台机器人 业务覆盖60多个国家、600多个城市 [4] - 该公司2021年酝酿开拓跨境出海业务 次年遇到境外支付审核时间问题影响资金支付效率 [6] - 浦发银行通过资金池产品和自贸FT账户体系帮助企业打通境外资金综合管理 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6] - 浦发银行提供科技金融贷款并协助开通资本账户 解决收取海外投资款项的复杂问题 [6] 埃斯顿自动化案例 - 埃斯顿自动化是国内工业机器人领域领军企业 连续7年位居国产品牌出货量排名第一 中国市场出货量排名第二 [11] - 浦发银行南京分行自2014年提供流动资金贷款、并购贷款及浦链通供应链金融等多样化产品 [13] - 企业获得科技贷款、研发费用贷款、供应链贷款等创新产品 过去民营制造企业获取此类金融服务是不敢想的 [13] - 供应链融资服务依托核心企业授信 帮助中小型供应商降低融资成本并留出更多利润空间 [13] 嘉晨西海案例 - 嘉晨西海是中国首个出海欧美且通过临床验证的RNA创新药及疫苗企业 拥有超过6款管线药物 [14][17] - 浦发银行提供6000万元综合授信和浦研贷等科技金融产品 采用随借随还方式降低企业财务成本 [15][17] - 企业已使用约1000万元贷款额度支持6个项目发展 稳定资金支持对实现技术突破至关重要 [15][17] 行业发展趋势 - 出海已成为科技企业的必选项 业务模式必然涉及跨境资金需求 [7] - 科技企业在机器人、工业自动化、生物医药等不同领域都需要适配的金融服务作为破局关键 [18] - 长三角地区在1650产业集群发展战略下加速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8]
(经济观察)竞速智能赛道 中国制造添“精密引擎”
中国新闻网· 2025-09-24 19:54
中国制造业规模与地位 - 2024年中国全部工业增加值达40.5万亿元人民币 制造业增加值达33.6万亿元人民币 [1] -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接近30% 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 [1] 智能装备技术突破 - 交大智邦研发智能体机床 通过"世界模型"实现微米级精密加工自主路径规划 替代传统依赖人工工艺师的操作方式 [1] - 智能体机床从零探索加工路径 在航空发动机制造等高难度领域完成关键零部件加工验证 [2] - 航空发动机领域高端机床装备中试平台入选上海市首批中试平台示范名单 [2] 工业自动化应用进展 - 节卡机器人展示产线自动化装配方案 通过视觉与力控技术实现机器人关节精密装配 [4] - 企业产品应用于丰田汽车 施耐德电气等全球知名企业产线 并在日本名古屋建有制造基地 [4] 行业交流平台规模 - 第二十五届中国工博会展览面积达30万平方米 吸引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3000多家中外展商参展 [4] - 中国工博会搭建海内外工业企业交流合作平台 展现中国制造升级路径 [1]
“智造无界”引领工业新未来 抢抓新风口为工业转型升级创新提供中国方案
央视网· 2025-09-24 14:54
工博会旨在构建开放协同的智能产业生态 央视网消息:为期5天的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正在上海举行,吸引了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家展商参展。其中,有 近300家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700多家"专精特新"企业,突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主线。展会不仅是中国工业从"中国制 造"迈向"中国智造"的缩影,更成为全球工业合作与创新的重要平台。 可以演奏编钟的协作机器人,全球首款腕部额定载荷超过5吨的重载工业机器人,各类工业机器人企业展示了最前沿的技术成果。 这台六轴工业机器人配备集合自研高速精密电主轴,实现铣、磨、钻多功能一体化加工。全球首创的"一条产线多品类柔性智造"模 式,让人看到了未来智能生产的全新图景。 本届工博会以"工业新质,智造无界"为主题,旨在构建开放协同的智能产业生态,为全球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中国方案。设置3大特展 与九大行业主题展,涵盖了从数控机床、工业自动化到新能源、机器人等全产业链的最新产品与前沿成果。现场有数千项新产品、 新技术、新服务发布,规模达历史之最。 第二十五届工博会主办方、项目负责人姚春瑜介绍,工博会现场处处可见有成千上万的新技术、新产品在这里首发,比如人工智能 机器 ...
工博会观察:上海智能工厂赋能制造业跃迁
新浪财经· 2025-09-24 13:12
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盛况 - 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主线,展览面积达30万平方米,汇聚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家展商,包括近300家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和700多家专精特新企业,观众覆盖全球102个国家和地区 [5] - 展会呈现近300项全球首发和近200项中国首秀展品,涵盖人形机器人、核电机组、AI工业母机、绿色甲醇等领域 [5] 上海智能工厂建设成果 - 上海累计培育3家国家级标杆、19家国家级示范智能工厂、29家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111个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和254家上海市先进级智能工厂,国家级智能工厂数量居国内城市榜首 [1] - 上海实施《推进上海智能工厂建设领航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目标到2025年新建200家智能工厂和20家标杆工厂,实现三个全覆盖和五个核心指标倍增 [5] - 上海已建智能工厂生产效率平均提升50%,运营成本平均降低30%,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3.8% [13] 企业创新技术展示 - 上海电气展示全球首个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推动零碳燃料应用 [1][3] - 柴孚推出全球首款腕部额定载荷≥5000kg的重载工业机器人,突破负载极限 [1] - 西门子展出钻耀之心2.0,集中展示132款自动化、运动控制及数字化产品 [1][5] - 中广核数科推出我国首个自主核级数字化仪控平台和睦系统,应用于33台在运在建核电机组,覆盖二代至四代核电技术 [1][8] 智能制造应用案例 - JAKA节卡机器人创新园区展示高精度协作机器人,实现1分钟内完成咖啡研磨到拉花全流程,其EVO工业具身智能平台可实现5分钟开箱部署 [6][8] - 上海汽轮机厂叶片柔性自动化加工产线投产后产能提升12%-15%,每万片报废率降至0,预计年均创造经济价值300余万元 [11] 技术自主化与全球化 - 上海通过政策支持企业创新,过去8年55%技改项目支持智能化升级,国产首台套智能制造装备覆盖率达30% [13] - 节卡机器人全球部署近3万台,国内市场占有率21.9%,服务近百个国家 [14] - 中国核电技术从国产化走向出口,覆盖英国、南非等国 [14] 智能化与绿色化融合 - 上海智能工厂建设注重智能化与绿色化协同,通过技术改造降低能耗并提升效率 [13] - 智能工厂采用5T融合技术体系(IT、OT、CT、DT、ST),推动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14][15]
钱江机器人工博会发布15款新品 积极寻找人形机器人与人工智能行业机会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09:56
公司产品与技术布局 - 公司在工博会展示三大平台系列共15款工业机器人新品 包括桌面6轴机器人平台 打磨专用机器人平台和220高刚高精机器人平台 [1] - 新产品基于焊接 抛磨 3C 铸造 机床上下料等细分行业需求开发 旨在提升自动化应用的精准性与效率 [1] - 公司实现从减速机 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到本体制造的全产业链自主可控 打破进口品牌垄断 [1] - 单款焊接机器人累计交付量突破2000台 并与电子行业头部代工企业和玻璃供应商达成稳定合作 [1] 重大订单与市场表现 - 公司与鸿路钢构签署设备采购框架协议 将供应1888台机器人用于钢结构焊接与喷涂环节 [2] - 此次订单是继2024年向鸿路钢构交付2000台焊接机器人后的又一高额订单 [2] - 与鸿路钢构合作金额从2023年54.6万元跃升至2024年4894.8万元 呈现爆发式增长 [2] 战略发展与生态建设 - 公司自2016年收购钱江机器人以来累计投入数十亿资金加码智能制造 [2] - 公司正加快国际化步伐 重点布局东南亚 北美和欧洲市场 [2] - 通过投资并购与创新孵化切入人形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 探索AI在工业机器人中的应用 [2] - 建设上海智能谷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