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控机床
icon
搜索文档
AI赋能 消费焕新
中国青年报· 2025-04-29 09:12
文章核心观点 人工智能在消费世界探索成为更懂人的智能助手,中国制造业具备智能化变革实力,消费结构升级带来变革,年轻群体推动消费新场景,人工智能助力消费品工业焕新及中国制造转型 [1][2][5][7] 人工智能在各行业应用 智能汽车 - 汽车智能座驾发生变化,人在座舱说话表达体验感受,大模型理解后形成任务清单调动车上单元执行,想象空间无边界 [1] 数控机床 - 数控机床因智能数控系统软硬件搭配有自主学习能力,从执行者变思考者,提升加工效率和精度,推动多领域智能化变革 [1][2] 宠物用品 - 智能宠物用品探索解决宠物主出差痛点问题 [3] 运动装备 - 智能运动手表监测身体指标,AR智能眼镜针对不同运动场景迭代升级,能定制训练计划并实现交互 [3] 文旅领域 - 景区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带来文旅消费新可能,如江苏景区虚实结合体验、多地景区“AI玩法”及上海将举办VR艺术大展和项目 [3] 中国制造业现状 - 中国制造规模保持全球第一,2010 - 2024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从20%升至34%,实现全产业链全覆盖,40%以上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 [2] 消费结构升级 居民消费结构 - 服务性消费占比上升,交通、教育等领域需求增长显著,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小型化使消费偏好转向情绪价值和质价比,健康与数字消费理念渗透各年龄段 [5] 消费者需求趋势 - 情绪价值、质价比及可持续消费成核心诉求 [5] 年轻群体消费特点 投资领域 - 年轻人舍得投资领域依次为体验消费、个人成长、生活方式、兴趣爱好 [5] 消费偏好 - 年轻人为情绪和快乐付费,追求体验至上,智能家电成交额倍增,3D真人手办受青睐 [6] 对消费市场影响 - 年轻人从功能满足转向体验升级、追求个性,给消费市场带来机会与挑战,未来消费市场将成情感交流和文化创造平台 [6] 未来发展趋势 -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开展“人工智能 +”行动,促进“人工智能 + 消费”,开辟高成长性消费新赛道,人机协作消费生态加速重塑,助力中国制造转型 [7]
创世纪(300083) - 2025年4月2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8 09:22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300083,证券简称创世纪,编号 2025 - 003 [1] - 投资者关系活动为业绩说明会及其他(电话会议/网络会议),参与单位众多,包括瑞银证券、博时基金等 [2] - 时间为 2025 年 4 月 27 日,地点是线上电话会议,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夏军等 [3] 2025 年第一季度经营情况 - 实现营业收入 104,794.16 万元,同比增长 22.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9,825.88 万元,同比增长 66.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9,410.38 万元,同比增长 145.43% [3] 经营亮点 - 3C 优势业务持续贡献业绩,3C 钻铣加工中心季度销售收入 4.10 亿元,同比增长 26.60% [3] - 高端数控机床销售大幅增长,五轴数控机床和大型卧式加工中心等高端产品销售收入 0.46 亿元,同比增长 21.62% [3] - 应收账款回款持续改善,一季度应收账款 12.62 亿元,环比下降 28.21% [3] - 持续实施内部精细化管理,费用管控效果显著,第一季度期间费用合计 1.25 亿元,期间费用率 11.93%,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 1.08% [3] - 加大研发投入,产品与技术创新,第一季度研发费用投入 3,141.79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43.17% [4] - 经营性活动现金流表现优异,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5,607.26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33.18% [4] - 多项财务指标表现良好,基本面持续改善,一季度末总资产规模达 113.76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7.23%,总资产回报率 0.92%,销售净利润率 9.68%,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1.92%,应收款项周转率提高 [4] 2025 年第一季度重大事项 - 向特定对象夏军先生发行股份,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 100,917,431 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 55,000 万元,已完成股东会审批程序 [5] - 实施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计划,拟授予 1,450 万股二类限制性股票,已向首期激励对象完成股票授予 [5] - 回购股份进展,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累计回购公司股份 14,575,500 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0.88%,回购金额 100,037,148.00 元 [7] - 盘活闲置物业,拟转让全资子公司东莞劲胜精密电子组件有限公司 100%股权,尚无确定交易方 [7] 问答环节要点 营收占比 - 2025 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 10.48 亿元,3C 钻铣加工中心销售收入 4.10 亿元,五轴和高端卧加销售收入 0.46 亿元,其他通用产品收入约 6 亿元 [8] 3C 业务 - 消费电子下游持续复苏,客户需求延续增长,3C 钻攻机有望持续增长,驱动因素包括行业复苏、材质工艺创新、新兴领域带动、AI 换机潮、消费补贴政策等 [8][9][10] - 2024 年前五大客户均为 3C 企业,前五大客户总销售收入 13.21 亿,占公司总收入比达 28.67% [10] 关税影响 - 公司在美国无直接业务收入,核心技术与零部件采购不涉及美国商品,美国加增关税无直接影响 [10] 毛利率与业绩提升 - 受销售规模、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不同产品毛利率有差异,后续将开拓高毛利率产品市场,采取加强管控、技术研发、强化预算管理、优化业务结构等措施提升业绩 [10][11] 新兴领域布局 - 以“市场需求 + 技术创新”双轮驱动,对现有产品进行个性化改制和升级,推出定制化产品,已与相关产业客户展开合作 [11] 海外销售 - 2024 年海外收入 2.07 亿元,同比增长 42.61%,有钻攻机等产品出口海外,未来将推进海外营销网络等建设 [11] 数控机床高端化 - 已布局多种五轴机床,高端产品研发取得进展,实现批量出货,未来将加大研发投入和市场开拓 [12] 新能源领域 - 面向新能源汽车行业布局多款产品,推出智能装备整体解决方案,产品获客户认可,未来将持续投入资源 [12] 产业投资布局 - 成立集团投资部负责产业链投资业务,已在多个业务领域投资多家企业,2025 年将围绕产业链继续寻求投资标的 [13] 核心竞争优势 - 具备持续竞争力的技术研发创新能力、完善的产业布局和领先的规模优势、较高的品牌美誉度和客户认可度、安全高效的供应链四大管控系统、强有力的销售渠道体系 [13][14][15] 毛利率回升原因 - 2024 年四季度毛利率低受会计政策变更影响,后续将开拓高毛利率产品市场改善毛利率 [15] 经营性现金流向好原因 - 2025 年强化应收账款管理,客户回款管理能力提升,应收账款回收效果良好 [15] 2025 年经营展望 - 一季度业绩同环比大幅增长,展望 2025 年,业绩有望延续增长趋势,营业规模和净利润将保持增长 [15] 2025 年经营策略 - 巩固核心产品市场占有率,增强盈利能力,推进钻攻机产品升级和进口替代 [16][17] - 丰富产品线,拓宽新能源和新兴经济领域应用赛道,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17] - 深化技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产品矩阵建设及核心技术自主化力度 [17] - 积极推进产业投资与并购业务,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 [17] - 积极布局海外市场,推动业务全球化发展 [17] - 全面建设智能化工厂,提高生产效率 [17]
【私募调研记录】复胜资产调研创世纪、美瑞新材
证券之星· 2025-04-25 08:06
创世纪调研纪要 - 公司采用"市场需求+技术创新"双轮驱动策略布局新兴领域 3C业务市场占有率领先 2024年销售收入19.26亿元 同比增长197.43% [1] - 2024年投资多家企业 2025年将继续围绕数控机床产业链体系寻求投资 [1] - 2024年海外收入2.07亿元 同比增长42.61% 未来将继续开拓东南亚、拉美和欧洲市场 [1] - 美国加增关税对公司无直接影响 公司订单饱满 [1] - 布局多种五轴机床 2024年高端产品销售收入突破2亿元 同比增长39.09% [1] - 持续开拓高毛利率产品市场 加强成本控制 优化业务结构 [1] - 面向新能源汽车布局多款产品 市占率逐年提高 [1] - 以人才为中心 市场和技术为两个基本点 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1] - 会计政策变更影响毛利率 年末资产减值测试计提1.43亿减值准备 [1] - 3C型钻铣加工中心收入19.26亿元 五轴和高端卧加收入超2亿元 其他通用产品收入超24亿 [1] - 前五大客户销售额13.21亿 占总收入28.67% [1] 美瑞新材调研纪要 - 公司实现行业内领先的智能化制造计划 贯穿生产制造各环节 极大提高生产制造效率 [2] 复胜资产机构信息 - 上海复胜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成立于2015年 是国内首批以研究驱动为导向的阳光私募基金管理公司 [2] - 公司目前纯权益管理规模超过60亿 [2] - 核心投研团队有16年以上大陆、香港、美国三地投资经验 主要基金经理均有国内顶级公募投资经验 [2] - 秉持"复利致胜"原则 坚持业绩驱动投资 重视投资可持续性 [2] - 曾获多项行业奖项包括金牛私募投资经理、金阳光奖、新财富最佳私募投资经理等 [2]
华东重机新跨界业务陷诉讼纷争
中国经营报· 2025-03-24 16:18
新业务法律纠纷 - 子公司无锡光能和徐州光能因设备买卖合同及维修纠纷被"捷佳系"三家公司提起民事诉讼 涉及4起案件 合计涉案金额2.08亿元[2][3] - 纠纷源于2023年5月签署的三份《购销合同书》 总金额5.61亿元 后通过变更协议增至5.87亿元[4] - 争议焦点包括付款条件是否成就以及原告方延期交货等合同违约行为 目前案件均已立案但未开庭[2][4] 光伏业务发展状况 - 公司于2023年3月投资10GW太阳能电池片项目进入光伏行业 但随后因产业链价格大幅下滑导致业务受不利影响[4][5] - 2024年8月公司宣布终止亳州年产10GWN型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基地项目 该项目原计划总投资约60亿元[7] - 公司表示光伏业务产能不再进一步拓展 未来是否剥离业务将根据行业形势判断[7] 财务业绩表现 - 2020-2023年营收连续下滑 同比降幅分别为44.16%、7.54%、79.11%和54.53%[5] - 同期归母净利润持续亏损 分别为-10.73亿元、-14.08亿元、-1.79亿元和-8.11亿元[5] - 2023年计提商誉减值3.66亿元 主要因数控机床业务业绩不理想及应收账款回笼不及预期[6] 业务结构调整 - 公司原为全球港口装卸设备知名供应商 2017年通过收购润星科技100%股权进入数控机床行业[5][6] - 2024年成功剥离数控机床业务 并于12月17日完成过户手续[6] - 预计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亿元至1.5亿元 扭亏主要得益于港机业务稳中向好及数控机床业务剥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