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清洁能源
icon
搜索文档
野村:印度股市持续“失宠” 新兴市场投资者加仓AH股
华尔街见闻· 2025-08-21 14:03
新兴市场资金配置转向 - 印度成为新兴市场投资者持仓中最大的低配市场 低配印度的基金比例从60%攀升至71% [1] - 新兴市场基金对印度的相对配置在一个月内下降1个百分点 45只基金样本中41只基金减少对印度配置 [1] - 资金重新配置至东亚市场 对中国香港和内地股市配置分别增加0.8和0.7个百分点 对韩国配置增加0.4个百分点 [1] 贸易摩擦引发资本外流 - 美国对印度商品加征25%额外关税 使总关税达到50% 直接冲击投资者信心 [2] - 外国投资者上月从印度股市撤资约30亿美元 创今年2月以来最大单月流出量 [2] - 关税政策冲击印度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前景 对投资者情绪产生显著负面影响 [2] 估值差异驱动策略调整 - MSCI印度指数市盈率超过21倍 MSCI中国指数市盈率仅为11.9倍 估值差异成为关键驱动因素 [3] - 美国银行调查显示30%基金经理低配印度股市 印度从最青睐亚洲市场跌至最不受欢迎行列 [3] - 高盛集团维持对印度股市中性评级 同时重申对中国股市超配立场 [3] 中国市场吸引力提升 - 净11%受访者预计中国经济走强 为2025年3月以来最高水平 [3] - 中国在人工智能 清洁能源和生物技术领域投资机会以更具吸引力价格吸引全球资本 [3] - 贸易紧张局势升级背景下 预计未来几个季度中国股票表现将优于印度 [2]
华能国际成立清洁能源新公司 注册资本1.96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21 11:36
公司动态 - 华能(北安市)清洁能源有限公司近日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邓正鑫,注册资本1.96亿人民币 [1]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风力发电技术服务、风力发电机组及零部件销售、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等 [1] - 该公司由华能黑龙江发电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后者为华能国际全资子公司 [1] 行业布局 - 华能国际通过子公司华能黑龙江发电有限公司进一步拓展清洁能源业务,成立华能(北安市)清洁能源有限公司 [1] - 公司业务覆盖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显示行业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持续投入 [1]
我国科研团队在“可燃冰”大规模利用领域实现重要突破
证券时报网· 2025-08-21 11:20
近日,海南大学海洋清洁能源创新团队成功破解了世界性难题,在甲烷直接催化转化领域取得重要突 破。该团队研发的新型催化体系,以接近100%的完美选择性,在温和条件下将气态的甲烷高效转化为 高附加值的液体燃料甲醇,为我国南海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就地转化、高效利用提供了具有自主知 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方案。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 据悉,这项突破性技术实现了两大创新,一是根据最终实验结果显示,甲醇的选择性高达99.7%,几乎 实现了"零损耗"的完美转化;二是整个过程仅需70℃的低温,这意味着未来的工业化生产将更安全、更 节能、更环保,具备了极高的商业应用潜力和经济价值。从南海深处开采的"可燃冰",有望在海南本地 被高效、低成本地转化为清洁的甲醇燃料,将极大提升我国的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
破解世界性难题!我国在“可燃冰”领域实现重要突破
财联社· 2025-08-21 11:17
技术突破 - 甲烷直接催化转化领域取得颠覆性突破 以接近100%的选择性将气态甲烷高效转化为液体燃料甲醇 [1] - 新型催化体系实现99.7%甲醇选择性 达到近乎零损耗的完美转化水平 [3] - 反应过程仅需70℃低温条件 具备工业化生产的安全性和节能环保优势 [3] 资源应用 - 技术为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提供就地转化解决方案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 [1] - 可实现南海可燃冰高效低成本转化为清洁甲醇燃料 显著提升国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3] 学术认可 - 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通讯》 获得学术界正式认可 [1]
华能国际在北安成立清洁能源公司,注册资本1.96亿
新浪财经· 2025-08-21 10:15
公司动态 - 华能国际通过子公司华能黑龙江发电有限公司全资持股新成立的华能(北安市)清洁能源有限公司 [1] - 新公司注册资本达1.96亿元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由邓正鑫担任 [1] 业务布局 - 公司经营范围覆盖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及风力发电机组零部件销售 [1] - 业务范围包含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等清洁能源领域 [1] - 通过股权穿透显示为华能国际全资子公司体系内的新业务主体 [1]
西藏一甲子沧桑巨变谱新篇
中国新闻网· 2025-08-21 09:32
60年,于历史不过弹指一瞬,于西藏却是"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 2024年GDP达2765亿元,是1965年的155倍。 2024年地方财政收入达277亿元,是1965年的1258倍。 202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5444元,是1965年的121倍。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这份经济成绩单足以令世界瞩目。 从产业扶持到基础设施建设,从人才引进到生态保护,政策的精准滴灌,让西藏发展迈入快车道,清洁 能源、文化旅游、高原轻工业等产业蓬勃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建立。 比如,西藏自主研发生产的"雪莲花""格桑花"高原炊具购销两旺,"雪莲花"牌高原炊具已累计销售超过 120万件,销售额达到5亿元。 洋溢着一派祥和欢庆的气氛。图/中新社记者 李林 摄 一路走来,西藏GDP用50年达到第一个千亿,而达到第二个千亿仅用了6年时间。 近年西藏经济增速屡夺全国冠军,今年上半年以7.2%继续位列榜首。 照此势头,今年西藏GDP有望突破3000亿元,冲刺第三个千亿元目标。 相比数字的跃升,生活的改变更为可感:从水桶到水管,从油灯到电灯,从土路到油路,从毡房到楼 房,这些具象的变化勾勒出高原百姓生活的升级轨迹。 这片 ...
武汉帮助绿色能源专利30天授权
长江日报· 2025-08-21 08:28
8月20日,西藏措美县哲古镇海拔超5000米的风电场,三峡集团的"大风车"抵御着低 温、缺氧等极端环境持续运转。而保障这些设备稳定的核心技术,正是得益于武汉知识产权 保护中心(以下简称武汉保护中心)的高效预审服务,得以快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让清洁 风电持续输入电网。 "专利预审速度远超预期。"三峡智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智控)知识产权管理 工作人员邹圆介绍,通常发明专利获得授权往往需要一两年,而快速授权帮助企业迅速抢占 市场先机,在招投标中赢得主动。 武汉保护中心通过专利预审绿色通道,为清洁能源领域创新成果提供快速保护。三峡智 控4项守护高海拔风电场设备的专利技术,最快仅30天便获授权,较传统周期大幅压缩,这 一"加速度"正为我国清洁能源产业升级注入关键动能。 作为三峡集团旗下专攻清洁能源工控系统的科技尖兵,三峡智控自成立以来,便将技术 突破方向牢牢锁定国家绿色能源安全战略。武汉保护中心知识产权"快保护"机制不仅帮助企 业加快了专利授权速度,也提升了专利质量。该公司已有31项专利技术通过预审服务进入快 速审查绿色通道,其中24件获得快速授权。这些专利的平均授权周期仅50余天,较传统专利 审查周期压缩70 ...
习言道|讲好新时代西藏故事
中国新闻网· 2025-08-21 08:13
政治与社会稳定 - 强调保持西藏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 [4][5] - 要求促进民族团结和宗教和顺 [5] - 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的建设 [19] 经济发展与产业方向 - 推动西藏高质量发展需从实际出发并发展高原特色优势产业 [16] - 重点发展特色农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 [16] - 持续发展资源加工业并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16] - 促进文旅产业融合 [16] 文化教育与民族交流 - 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9] - 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宣传教育 [9] - 广泛宣传西藏自治区60年来的辉煌成就并讲好新时代西藏故事 [9] - 积极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并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11] -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并推动西藏与内地经济、文化、人员双向交流 [11] 宗教事务管理 - 按照系统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和加强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的要求 [14][15] - 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5]
中国与上合成员国货物贸易上半年“成绩单”出炉 区域经济合作取得新进展
央视网· 2025-08-20 15:21
贸易数据 - 2025年上半年中国与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货物贸易额达2477亿美元,同比增长0.8% [1][3] - 近5年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贸易额接连突破3000亿、4000亿、5000亿美元,2024年达到512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7% [6][8] 贸易结构 - 中国对其他成员国主要出口机电产品、汽车及零配件、服装、化学品等 [6] - 中国自其他成员国主要进口油气、农产品、煤炭、矿砂等 [6] 投资合作 - 截至2025年6月中国对其他成员国全行业直接投资存量超过400亿美元 [10] - 投资项目从能源矿产、冶金化工、基建等传统领域向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新兴领域拓展 [10] - 中国企业在地区实施风光水储等清洁能源项目,加快5G、互联网、智慧城市等领域合作 [10]
莫迪访日在即,日印拟建重要物资合作框架
日经中文网· 2025-08-20 10:58
日印经济安保合作框架 - 日本首相石破茂与印度总理莫迪将于8月29日举行会谈,重点讨论经济安全保障合作[2][4] - 两国将建立为期10年的经济安保合作框架,涵盖半导体、矿物资源、AI等六大重点领域[4][5] - 合作框架将包括研发、采购、企业投资等多个环节,由政府主导推进[4] - 双方将利用现有政府基金提供财政支持,并建立合作进展跟踪机制[4] 供应链多元化战略 - 日印两国在抗生素原料、化肥、半导体、稀土等领域高度依赖中国进口[2][4] - 合作旨在构建不依赖中国的稳固供应链,降低紧急情况下供应链中断风险[2][5] - 印度在新兴技术研究和初创企业成长方面具有优势,可与日本形成互补[5] - 印度已与美国建立类似经济安保框架,此次是日印17年来首次修订安保共同宣言[5] 双边经济合作现状 - 2024年日本对印度直接投资达9240亿日元,是10年前的3倍多[5] - 两国将新增防卫装备、技术转让等合作条款[5] - 印度在建高铁线路可能引入JR东日本开发的新型车辆"E10系"[5] - 若成功,这将是日本继2007年台湾高铁后的又一新干线车辆出口项目[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