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

搜索文档
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3 06:0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为73.25亿元,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下为77.05亿元[1] - 公司实现利润总额119.39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77亿元,资产负债率45.0%[14] - 自产商品煤单位销售成本262.97元/吨,同比减少29.91元/吨,煤炭业务实现毛利143.47亿元[7] 业务板块运营 - 煤炭业务完成自产商品煤产量6,734万吨,同比增加84万吨,综合销售价格同比下跌114元/吨[7] - 煤化工业务在尿素销售价格同比下跌411元/吨、聚烯烃销售价格同比下跌274元/吨情况下,实现毛利14.16亿元[7] - 煤矿装备业务实现毛利9.51亿元,财务公司实现利润总额7.38亿元,同比均保持增长[7] 分红政策 - 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为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净利润73.25亿元的30%向股东分派现金股利21.98亿元[1] - 以全部已发行股本132.59亿股为基准,每股分派0.166元(含税)[1][33] - 分配方案经第五届董事会2025年第三次会议全票通过[32] 股东结构 - 中国中煤持有公司A股股份76.13亿股,占总股本57.42%,通过子公司持有H股1.32亿股,合计持股58.42%[3] - 富德生命人寿保险持有H股好仓18.30亿股,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持有H股好仓2.89亿股[3] - 中国中煤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增持公司199.73万股A股股份,占总股本0.02%[3] 债券发行与兑付 - 2025年7月22日成功公开发行20亿元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其中品种一"25中煤K3"发行规模5亿元利率1.76%,品种二"25中煤K4"发行规模15亿元利率2.14%[4] - "20中煤01"公司债券已于2025年3月18日完成本息兑付及摘牌[3] - "20中煤能源MTN001A"中期票据已于2025年4月13日完成本息兑付[4] 战略发展举措 - 加快"煤-电-化-新"产业链建设,里必煤矿、苇子沟煤矿按计划推进,乌审旗2×660MW煤电一体化项目高标准开工[13] - 陕西榆林煤化工二期年产90万吨聚烯烃项目土建工程基本完工,图克10万吨级"液态阳光"示范项目加快建设[13] - 平朔矿区三期100MW光伏项目、上海能源新能源示范基地二期132MW光伏项目并网发电[14] 技术创新进展 - 平朔集团完成"大型高效气流床气化技术"工业性试验,为煤化工产业气化工艺选型提供支撑[15] - 液压支架智能控制系统入选国家能源局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16] - 联合发布"矿鸿智能装备与技术成果",实现综采成套设备智能运行[16] 公司治理提升 - 成立ESG工作领导小组,董事会增设ESG委员会职能,建立覆盖"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的治理架构[19] - 作为主编单位完成《能源企业ESG披露指标体系与评价导则》编制工作[19] - 2025年上半年组织召开专门委员会会议8次,审议议案24项,听取汇报10项[18] 投资者关系管理 - 2025年上半年开展各类投资者交流活动50余场,交流人数近16万人次[22] - 采用可视化定期报告编制方式,提高报告可读性[21] - 建立市值管理多维度指标体系,涵盖ROE、PB、PE、股价与成交量变动等指标[23]
宝丰能源:上半年归母净利润超57亿元增长73% 有息负债率38.34%持续降低
中证网· 2025-08-22 19:59
财务业绩 - 上半年营业收入228.19亿元同比增长35.05% [1] - 归母净利润57.17亿元同比增长73.02% [1] - 每股收益0.78元同比增长73.33% [1] - 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79.89亿元同比增长92.74% [1] - 有息负债率降至38.34%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1] - 拟现金分红20.36亿元占归母净利润比例35.62% [3] 产能与项目 - 内蒙古30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18个月建成投产 [1] - 项目为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烯烃项目 [1] - 聚烯烃总产量240.46万吨同比增长96.64% [1] - 内蒙古项目产量占比达48.39% [1] - 全部采用国产化装置设备替代进口 [1] 技术优势 - 示范应用DMTO-Ⅲ技术 [2] - 煤价低于1000元/吨且油价超60美元/桶时盈利优势显著 [2] - 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15.34% [2] - 研发费用4.3亿元同比增长7.98% [2] - 申报专利261件授权76件 [2] 产品与认证 - 焦炭领域新增3个新产品 [2] - 聚烯烃产品5502S和V30G通过FDA和RoHS认证 [2] - 首次获得ESG评级AA级 [2] 智能化建设 - 打造宝丰AI工业大脑平台 [2] - 深度融合工业互联网大数据5G云计算数字孪生技术 [2] - 煤基新材料数智融合智能工厂入选宁夏首批先进级智能工厂 [2] 战略规划 - 锚定全球新材料重要供应商战略目标 [3] - 持续推进煤制烯烃产业升级 [3] - 在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中彰显龙头担当 [3]
华鲁恒升: 华鲁恒升投资建设气化平台升级改造项目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2 18:18
投资概述 - 项目投资背景为煤化工行业向大规模、高新技术方向发展,公司德州本部气化炉技术服役时间较长,能效水平低于荆州子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力减弱,同时国家要求煤炭利用高效化、清洁化,公司需通过技术升级提高规模效益和竞争力 [1] - 项目对促进节能减排、降低综合能耗、提高煤炭产业附加值、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和加快区域经济建设有积极推动作用 [2] - 董事会审议全票通过议案,无需提交股东会审议,不属于关联交易和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2] 项目基本情况 - 项目立足原煤消耗量不变进行气化装置替代,以煤为原料生产合成气,主要装置包括气化装置、辅助生产装置和部分配套公用工程 [2] - 项目建成后合成气生产规模为45.09万Nm³/h(以有效气CO+H₂计),项目建设周期18个月 [2] - 项目预计总投资30.39亿元,资金由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解决 [2] 项目效益影响 - 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均实现营业收入36.65亿元(按产出物全部对外销售测算),但合成气为公司最终产品的原料气,经济效益由最终产品盈利能力决定 [2] - 项目可进一步提高公司生产能效和运营效益,提升市场竞争能力,符合公司发展战略和长期规划,具有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3] - 项目对2025年经营业绩不产生重大影响,预计经营数据不构成对投资者的业绩承诺 [3] 项目风险与应对 - 资金风险源于宏观经济、政策、筹资环境等不确定因素,可能导致项目不能如期建设完成,应对措施为利用筹资环境和优惠政策,强化与金融机构合作,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并降低筹资成本 [3] - 政策变化风险包括环保政策趋严、能耗双控与碳减排政策、产业政策调整等,可能导致项目投入增加和运营成本增多,应对措施为严格执行环保标准,优化能效设计,探索碳捕集与利用技术,调整产品结构 [5] - 行业景气度偏低导致行业发展及市场行情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影响原料及最终产品供需和价格,使项目盈利不及预期,应对措施为控制投资费用,降低产品固定成本,开拓产品市场确保满负荷运行,提升整体效能和综合成本优势 [5]
宝丰能源上半年净利57.17亿同比增超70% 有息负债率持续下降
新华财经· 2025-08-22 17:29
财务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228.19亿元 同比增长35.05% [2] - 归母净利润57.17亿元 同比增长73.02% 每股收益0.78元 同比增长73.33% [2] - 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79.89亿元 同比增长92.74% [2] - 有息负债率下降至38.34% 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2] - 拟现金分红20.36亿元 占归母净利润比例达35.62% [3] 产能与生产数据 - 内蒙古30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建成投产 为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烯烃项目 [2] - 聚烯烃产量240.46万吨 同比增96.64% [2] - 内蒙古项目产量占比达48.39% [2] - 示范应用DMTO-Ⅲ技术 成本控制能力领跑行业 [3] - 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15.34% [3] 技术研发与创新 - 全部采用国产化装置设备替代进口 推动煤化工装备自主化 [2] - 研发费用4.3亿元 同比增长7.98% [3] - 申报专利261件 授权76件 [3] - 打造"宝丰AI工业大脑平台" 深度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 [3] - 两项智能工厂项目入选宁夏首批先进级智能工厂 [3] 产品与市场拓展 - 焦炭领域新增3个新产品 [3] - 聚烯烃产品5502S和V30G通过FDA和ROHS认证 [3] - 煤制烯烃路线在煤价低于1000元/吨、油价超60美元/桶时盈利优势显著 [3] - 锚定全球新材料重要供应商战略目标 [3]
中煤能源: 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2 17:2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44.36亿元,同比下降19.9% [3][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05亿元,同比下降21.3% [3][2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6.66亿元,同比下降48.5% [3][22] - 基本每股收益0.58元/股,同比下降21.6% [3] 业务板块运营 - 煤炭业务完成商品煤产量6,734万吨,同比增加84万吨;自产商品煤销量6,711万吨,同比增加92万吨 [5][11] - 煤化工业务主要产品产量298.8万吨,同比增加6.1万吨;销量316.6万吨,同比增长2.7% [5][12][14] - 煤矿装备业务累计签订合同总额113.51亿元,中高端订单占比超过85% [5][15] - 电力业务完成发电量7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2% [5] 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 - 自产商品煤单位销售成本262.97元/吨,同比下降29.91元/吨 [6][17][24] - 尿素单位销售成本同比下降162元/吨,聚烯烃单位销售成本(剔除大修影响)同比下降87元/吨 [6] - 财务费用同比减少2.41亿元,降幅18.9% [6][22] - 原煤工效35.5吨/工,同比提高2.3% [11] 项目开发与建设进展 - 里必煤矿、苇子沟煤矿建设按计划推进 [7] - 陕西榆林煤化工二期年产90万吨聚烯烃项目土建工程基本完工 [7] - 乌审旗2×660MW煤电一体化项目实现高标准开工 [7] - 平朔矿区三期100MW光伏项目加快建设 [7] 行业环境分析 - 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24.0亿吨,同比增长5.4%;煤炭进口量2.22亿吨,同比下降11.1% [11] - 国内尿素产量3,545万吨,同比增长9.6%;聚烯烃新增产能633万吨,产量3,539万吨,同比增长12.8% [11] - 动力煤现货价格降幅较大,长协与现货价格倒挂 [11] - 煤矿装备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方向发展 [11][15] 技术创新与战略转型 - 建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83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93个 [11] - 生产运营智能管控平台试运行,研发应用大小模型150余个 [8] - 550米工作面刮板输送成套装备出口印度尼西亚 [8] - 推进"煤-电-化-新"循环经济新业态,打造致密产业链 [18][19][20]
中煤能源: 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8-22 17:2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44.36亿元 同比下降19.9% [1][7]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05亿元 同比下降21.3% [1][7] - 利润总额119.39亿元 同比下降28.6% [1][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6.66亿元 同比下降48.5% [1][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95% 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 [1] 资产负债状况 - 总资产3,569.62亿元 较上年末下降0.3% [1][7]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557.14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2.5% [1][7] - 资产负债率45.0% 较上年末下降1.3个百分点 [3][7] - 付息债务656.57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3.3% [7] 生产经营情况 - 自产商品煤产量6,734万吨 同比增长1.3% [3] - 商品煤销量12,868万吨 同比下降3.6% [4] - 自产商品煤单位销售成本262.97元/吨 同比下降29.91元/吨 [4] - 煤化工产品产量298.8万吨 同比增长2.1% [4] - 煤化工产品销量316.6万吨 同比增长2.7% [4] 业务板块表现 - 煤炭业务实现毛利143.47亿元 [4] - 煤化工业务实现毛利14.16亿元 [5] - 煤矿装备业务实现毛利9.51亿元 同比实现增长 [5] - 财务公司利润总额7.38亿元 同比保持增长 [5] 股东与分红 - 控股股东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持股57.42% [2] - 中期现金分红21.98亿元 占国际准则净利润的30% [1] - 每股分派现金股利0.166元(含税) [1] 债券融资情况 - 存续债券规模83亿元 包括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及中期票据 [3] - 最新发行的25中煤K1债券利率2.33% 规模15亿元 [3] - 25中煤K2债券利率2.60% 规模13亿元 [3]
中煤能源: 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中期评估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2 17:22
生产经营与改革发展 - 公司践行"存量提效、增量转型"发展思路,优化生产组织与产销协同,推动2025年度行动方案落实[1] - 安全生产以"零伤害、零事故"为目标,开展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杜绝较大及以上事故[2] - 煤炭产量达6,734万吨,同比及预算比均增长,煤化工产品产量299万吨,实现全产精销[3] - 自产商品煤单位销售成本263元/吨,同比下降30元/吨,财务费用减少2.41亿元[4] - 营业收入744亿元,归母净利润77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77亿元,资产负债率45.0%[4] - 推动重点项目落地,包括里必煤矿、苇子沟煤矿建设及乌审旗2×660MW煤电一体化项目开工[4] - 安太堡2×350MW低热值煤发电项目上半年利润近亿元,多个光伏项目并网发电[4] 创新能力与新质生产力 - 公司联合设立能源低碳创新中心,推进颠覆性技术创新专项,开展能源低碳领域前沿研究[6] - 平朔集团完成"大型高效气流床气化技术"工业性试验,支撑现代煤化工产业气化工艺选型[6] - 联合申报煤炭国家科技重大专项4项,攻克煤炭绿色智能开发技术难题[7] - 装备公司研制"液压支架前置全数字双CAN冗余智能控制系统",入选国家能源局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7] - 推进10万吨级"液态阳光"甲醇合成示范装置及超高分子量聚丙烯工艺包开发[7] - 实施"人工智能+"行动,设立智控中心,推进管理决策数字化转型[8] - 平朔集团打造"智能巡检+AI监测"防护网,实时识别人员不安全行为及设备异常状态[8] 公司治理与合规管理 - 公司修订《公司章程》及多项内部管理制度,取消监事会,确保股东会、董事会合规运作[9] - 成立ESG工作领导小组,董事会增设ESG委员会,制定18项重点任务[10] - 完成《能源企业ESG披露指标体系与评价导则》编制,推广ESG实践案例[10] - 优化证券合规管理体系,实施关联交易分类管控及动态预警机制[11] - 严格落实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防范内幕交易风险[11] 投资者沟通与价值传递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开展投资者交流活动50余场,覆盖近16万人次[12] - 高质量完成定期报告及临时公告披露,实现监管机构零质询[12] - 通过多种平台保持与投资者沟通,包括现场调研、电话会及线上渠道[12] - 制定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提升投资者长期回报[13] - 建立市值管理多维度指标体系,涵盖ROE、PB、PE及ESG评级等[13] 激励约束与组织效能 - 推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机制常态化运行[5] - 将市值管理因素纳入高级管理人员考核体系,强化激励约束[14][15]
神木煤化工电化公司:以“四种经营理念”助力安全环保见实效
中国能源网· 2025-08-22 17:17
逐级分解责任目标,层层传导压力,组织全员签订安全环保责任状和安全生产承诺书; 建立健全"一岗一清单",将量化的安全履职清单融入安全信息化平台,线上自动派发、实施 追踪岗位安全生产履职任务,推动刚性履职。明晰与工程技术服务分公司检维修安全管理责 任,细化作业措施落实、过程监护、技术交底等管理界限,夯实安全生产责任。持续开展车 间主任、副主任及班组长12分考核记分管理,开展全员安全环保风险月度抵押月度兑现,安 全生产履职能力明显加强。 持续加强"两个场景"建设,优化电子围栏系统,全面实施生产区域全员全方位人员定位 管理,将人员定位系统与特殊作业管理系统有效联动,对人员位置实现自动识别、误入和聚 集报警。规范特殊作业安全管理,对37台电焊机安装物联网芯片,赋专属二维码管理,增配 7套特殊作业视频监控设备,实现一级及以上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全过程实时查看,视 频实时监控、周边环境感知和风险预警功能,切实提高安全环保管理工作效率。 "市场化机制"开展隐患收购治理 今年以来,神木煤化工电化公司坚持将陕煤集团"四种经营理念"融入安全环保全链条, 实现安全环保双赢目标。 对照《生产经营单位内部事故隐患报告奖励办法》,持续完 ...
中煤能源(01898)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利润73.25亿元,同比减少31.5%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17:08
核心财务表现 - 收入744.36亿元同比减少19.9% [1] - 股东应占利润73.25亿元同比减少31.5% [1] - 每股基本盈利0.55元并派中期股息每股0.166元 [1] 煤炭业务运营 - 商品煤产量6734万吨同比增加84万吨 [1] - 自产商品煤销量6711万吨同比增加92万吨 [1] - 平朔矿区优质煤比例同比提升6个百分点 [2] - 自产商品煤单位销售成本同比下降15元/吨 [2] 煤化工业务表现 - 主要煤化工产品产量298.8万吨同比增加6.1万吨 [1] - 尿素单位销售成本同比下降144元/吨 [2] - 聚烯烃单位销售成本同比下降49元/吨(剔除装置大修影响) [2] 电力业务发展 - 发电量7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2% [1] - 机组运行经济性和可靠性明显增强 [1] 成本控制措施 - 财务费用净额同比减少2.41亿元 [2] - 实现采购业务全部线上化并清理中间商 [2] - 加快大物流体系建设降低综合物流费用 [2] 装备业务与订单 - 煤矿装备业务累计签订合同总额113.51亿元 [1] - 提高主导产品中高端订单占比 [1] - 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抢抓优质订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