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调味品
icon
搜索文档
1829亿!港股IPO“爆了”
凤凰网· 2025-10-05 12:22
港股IPO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港股IPO市场表现火爆,共有66只新股上市,累计募集资金达1829亿港元(约合1673.7亿元人民币),募资额已超过2024年全年的两倍[1] - 截至9月30日,港交所受理的新申请高达286家,是去年同期的两倍有余[1] - 仅9月29日及30日两天,就有29家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其中不少为A+H双重上市[1] A+H上市模式的主导地位 - A+H上市是推动港股IPO热潮的关键因素,前五大IPO项目(宁德时代、紫金黄金国际、恒瑞医药、三花智控、海天味业)合计募资近千亿港元,占前三季度港股IPO募资总额的一半以上[2] - 前三季度6宗"超大盘"交易中有5宗是A+H上市[2] - 根据港交所行政总裁透露,2025年前8个月A+H上市模式占新股总募资额的七成[3] - 市值超2800亿港元的赛力斯以及市值超千亿的药企百利天恒等A股龙头企业正积极推进赴港上市[2] 政策支持与上市流程优化 - 中国证监会发布五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明确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4] - 香港证监会与联交所优化审批流程,对市值至少100亿港元且合规的A股公司实施快速审批,大幅缩减上市时间[4] - 港交所推出"科企专线",为特专科技及生物科技公司提供一站式咨询并允许保密递交申请,被视为向科技领域深度倾斜的举措[5] 硬科技与生物科技企业上市活跃 - 政策优待下,硬科技企业上市进程显著加快,例如禾赛科技实现"一日通关"的闪电上市,首日股价上涨9.96%,市值近360亿港元[6] - 18A生物科技公司市场热情高涨,维立志博、银诺医药等创新药企获得超3000倍认购,并出现上市首日股价翻倍的表现,扭转了此前"上市即破发"的局面[6] 机构参与度与市场生态变化 - 基石投资者参与度急剧上升,2025年平均每家上市公司获5.35名基石投资者支持,而去年同期仅为1.37名,部分项目基石额度获得资金超额三倍认购[8] - 高瓴资本、红杉中国、高毅资产等头部机构重新活跃于基石投资阵营,参与了蜜雪集团、宁德时代等多个大型项目[8] - 超过15家地方国资平台成为港股IPO基石投资者,其角色超越单纯财务投资,旨在推动产业链协同与地方经济发展,例如黄山建投参与奇瑞汽车IPO[9][10] 人才与资本流向香港 - 为应对业务增长,双币基金大量招聘香港团队及AI方向投资人,市场上对这两类人才竞争激烈[6] - 晨壹基金、中科创星等投资机构在港设立办公室或启动美元基金募集[7] - 多家国际投行如德意志银行、摩根大通等增派高层管理人员进驻香港,港股券商也为高级投行家加薪15%-30%[7]
不要在商标上和消费者玩“文字游戏”
搜狐财经· 2025-10-05 08:42
事件概述 - 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近日宣告“千禾0+”等一批商标无效,引发网络热议 [2] - 事件起因是此前商标为“千禾0”的一款酱油被检测出镉超标,引发消费者对商标“0+”和产品“零添加”之间关系的广泛讨论 [3] - 官方处理结果契合消费者预期,表明玩弄文字游戏欺骗公众的行为将受到查处 [5] 行业营销手法分析 - 部分商家利用商标和包装玩文字游戏,例如将“零添加”等字样在商品标签醒目位置突出,但实际配料表中防腐剂、着色剂等添加剂并未缺少 [3][6] - 常见手法包括:标注“零糖”并非无糖,只是含糖量低或未添加蔗糖;使用“三德土鸡”、“壹号土猪肉”、“水牛奶”等商标,但产品与土鸡、土猪、水牛无实际关联 [6] - 企业瞄准消费者求安全、求绿色的心理,刻意模糊商标标识与产品内容的区别,将易误解字样放大加粗,而将真实配料内容以极小字体说明 [8] 监管政策动向 - 今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明确禁止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对食品配料进行特别强调 [8] - 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以补齐制度短板,但关键仍在于企业需自觉坚守诚信底线 [11] 对品牌与消费者的影响 - 通过文字游戏误导消费者的行为,短期看似获利,实则严重透支品牌信誉,无异于杀鸡取卵 [3] - 此类行为涉嫌误导消费和虚假宣传,导致消费者产生“上当受骗”的感觉,引发网上一边倒的质问和批评 [6][8] - 诚信是企业的立身之本,商标的每一个元素都应恪守真实诚信原则,不能刻意误导消费者 [9]
瑞银:首予海天味业“买入”评级 目标价40港元
智通财经· 2025-10-02 15:20
首次覆盖与评级 - 瑞银首次覆盖海天味业H股,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40港元 [1] - 目标价对应预测今明两年市盈率分别为31倍及29倍 [1] 公司竞争力与历史表现 - 海天味业是调味品行业最具竞争力的优质企业,具备实现长期稳定增长的潜力 [1] - 2009至2019年间,受益于餐饮业快速增长及消费升级,公司营收和净利润的复合年增长率分别达到16%及22% [1] - 2019至2024年期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增速放缓至6%及3% [1] 当前复苏与未来展望 - 公司自2024年起逐步走出低谷,并已证明其具备产业波动时的生存能力 [1] - 公司通过持续优化产品与精进通路巩固其龙头地位 [1] - 预期公司将稳固市场格局,在2024至2027年间实现营收和净利润的年复合成长率分别达到7%及10% [1]
瑞银:首予海天味业(03288)“买入”评级 目标价40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10-02 15:19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首次覆盖海天味业H股,给予“买入”评级及40港元目标价 [1] - 目标价相当预测今明两年市盈率分别为31倍及29倍 [1] 公司竞争力与行业地位 - 海天味业是调味品行业最具竞争力的优质企业 [1] - 公司具备实现长期稳定增长的潜力 [1] - 公司透过持续优化产品与精进通路巩固龙头地位 [1] 历史财务表现 - 2009至2019年间,受惠于餐饮业快速增长及消费升级,公司营收及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16%及22% [1] - 2019至2024年期间,公司营收及净利润增速放缓至6%及3% [1] 当前状况与未来展望 - 公司自2024年起逐步走出低谷,并已证明其具备产业波动时的生存能力 [1] - 预期公司将稳固市场格局,在2024至2027年实现营收及净利年复合成长率分别达7%及10% [1]
受累负面舆情,千禾味业上半年核心品类失速
凤凰网财经· 2025-10-01 18:24
核心观点 - 公司上半年业绩因负面舆情显著承压,营收同比下滑17.07%至13.18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30.81%至1.73亿元 [2] - 舆情危机导致二季度业绩跌幅扩大,单季度营收同比下滑29.86%,归母净利润骤降86.66% [2] - 行业竞争加剧、政策规范趋严及渠道表现疲软,使公司面临品牌信任受损与行业格局重构的双重挑战 [2][6][7] 财务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收13.18亿元,同比下滑17.07%;归母净利润1.73亿元,同比下滑30.81% [2] - 第二季度营收同比下滑29.86%至4.87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骤降86.66%至1275.14万元 [2] - 公司酱油产品收入8.39亿元,同比下滑16.09%;食醋产品收入1.59亿元,同比下滑21.51% [3][4] - 第二季度酱油和食醋营收同比降幅分别扩大至31.06%和35.40% [3] 负面舆情影响 - 今年3月媒体检测报告引发对公司“零添加”酱油成分的质疑,导致品牌信任受损 [5] - 舆情发酵后,3月18日至28日约10天内公司产品销量出现相对下滑 [5] - 公司澄清产品符合国家标准且“千禾0系列”为零添加产品,但负面影响已形成 [5] - 头部企业品牌受舆情影响后恢复期预计在10至12个月之间 [2] 行业竞争与市场环境 - 零添加赛道红利消退,海天味业、李锦记等竞争对手加速布局健康化产品,削弱公司先发优势 [6] - 行业步入“低增速、强分化”阶段,呈现基础品类增长乏力与新兴赛道高增长并存局面 [7] - 政策加强规范,2025年3月新规明确禁止“零添加”宣传,企业需在2027年3月前完成调整 [7] - 公司计划在今年内完成产品新包装、新标签的更新工作以符合新规标准 [7] 产品与毛利率分析 - 公司推出千禾松茸生抽、有机生抽等高端新品以丰富产品矩阵 [8] - 上半年整体毛利率同比增加1个百分点至36.6%,但第二季度毛利率同比下滑2.5个百分点至32.6% [8] - 二季度毛利率下滑主因收入基数下降导致规模效应减弱,以及折旧摊销等刚性支出扰动 [8] - 公司智能制造二期项目于6月投产,新增年产能30万吨,旨在通过规模效益改善毛利率 [8] 渠道表现 - 上半年经销商总数达3307家,二季度净增加25家,但单季增长未带动线下渠道复苏 [9] - 上半年线下渠道收入同比下滑14.06%至10.99亿元;线上渠道收入同比下滑29.2%至1.98亿元 [9] - 渠道碎片化倒逼企业重构供应链与营销体系 [7]
2025年中国沙拉酱‌行业政策、产业链全景、运行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判:健康化迭代与功能化升级并行,沙拉酱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2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10-01 10:09
行业概述与定义 - 沙拉酱是一种用于拌沙拉或其他食品的西式调味酱 通常由油 醋 蒜泥 芥末 蜂蜜 盐等成分制成 口感酸甜鲜美 [2] - 主要分为两大类:油醋类(口感清爽 如传统油醋汁 意大利沙拉酱)和浓稠类(质地粘稠 风味丰富 如蛋黄酱 凯撒酱) [3] 政策环境 - 国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及"三减"政策(减盐 减油 减糖)为行业向低卡化 功能化 清洁标签方向迭代提供明确路径与资源保障 [5][6] 市场规模与增长驱动 - 2024年中国沙拉酱市场规模达130亿元 预计2025年将增至152亿元 [1][9] - 增长驱动力主要来自西式快餐市场规模扩张(2024年规模2975亿元 同比增长11% 预计2025年达3280亿元)和轻食沙拉市场需求提升(2024年规模141.8亿元 同比增长18.7% 预计2025年达165.8亿元) [6][7] 消费场景与渠道 - 当前沙拉酱消费高度集中于西式快餐店 占比达43.28% [6] - 家庭消费频次随烹饪多样性提升而增加 西餐厅对品质风味要求高 中餐厅应用尚有拓展空间 [1][6] 消费者偏好与产品趋势 - 消费者口味偏好本土化 香甜口味沙拉酱占据主导地位 占比高达54.21% [10] - 企业加速产品革新 推出健康化(如零添加防腐剂 低脂蛋黄酱 植物基沙拉酱)与本土化风味产品(如藤椒味 麻辣味) [10] 竞争格局 - 行业呈现"外资领跑+本土崛起"格局 国际品牌如丘比 亨氏稳占中高端市场 [11] - 本土企业如百利食品通过健康化产品(0脂肪0蔗糖油醋汁)实现差异化破局 2023年市占率超20% [11] 未来发展趋势 - 健康营养:低热量 低脂肪 低糖 低盐产品将成为主流 功能性产品(如添加益生菌 高膳食纤维)占比有望快速跃升 [9][12][13] - 口味创新:持续融合中式特色与国际流行风味 并针对特定消费场景开发专属口味 [12][14] - 绿色环保:生产端采用可再生能源 包装端使用可降解 可回收材料以推动可持续发展 [12][15]
“杨安味道”何以香飘万家
经济日报· 2025-10-01 06:00
三代接力 "直播间的朋友们,这款新研发的爆炒酱料,只需翻炒时添加,新手也能做出餐馆级美味……"在山东华 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直播室内,主播张芳正忙着推介产品,6小时的直播时段里,小龙虾调味酱、酸 汤肥牛调味料等商品成交量持续攀升。 "过去谁能想到,卖调料能做成大产业?"华畅食品总经理王建洲说。在公司展厅,一个磨损的帆布包、 一台生锈的石碾、一杆老式秤静静陈列——这些是他父亲上世纪70年代创业时的"家当"。"父亲当时背 着帆布包,装着手工碾磨的辣椒面,走村串户跑销路。"王建洲回忆,父亲从个体经营起步,逐步创办 小作坊;他接手后,不仅扩大生产规模,还借力电商拓宽销路,如今产品已覆盖20多个省份,成为镇上 龙头调味品企业之一。 山东乐家客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加新,是杨安镇调味品产业起步的见证者。年过六旬的他仍清晰记 得,十五六岁时跟着邻村师傅外出,靠捎带花椒面补贴家用;十七八岁时又和父亲各骑一辆自行车,驮 着两大包花椒面奔赴天津、河北唐山,最远到过东北、内蒙古,"路上要走十几天,晚上住最便宜的旅 馆,有时就在火车站将就一晚"。 杨安镇调味品产业,就是从当地人卖调料原料开始。早年乐陵一带种植辣椒,但本地消费量有限,村 ...
用料新鲜,当然领鲜:太太乐品牌焕新,助推行业迈入“鲜”时代
搜狐网· 2025-09-30 22:13
鲜源追溯:真材实料,以"鲜"破局 当前餐饮食材行业已进入"大单品深耕期",核心特征是从"求广"转向"求精",消费者更关注"产品 背后的价值确定性",如食材是否新鲜、品质是否可控,同时产业链生态化、角色分工精细化成为新趋 势。太太乐将"鲜"作为核心竞争力,提出"领鲜"战略,正是精准踩中这一趋势。 太太乐的"鲜"源于对"新鲜制作"的极致追求。从"鲜的源头"发力,太太乐工厂日均消耗约35000只 鸡[2],每只鸡均需通过品质检测;生产三鲜鸡精时,坚持采用小葱鲜切、蒜片现剥、整鸡现蒸、新鲜 研磨,搭配创新的湿法锁鲜工艺技术,最大程度保留食材本味,确保"新鲜原料"能转化为"终端鲜品"; 与优质供应商长期合作保障原料稳定供应,并组建专门的原料质量控制团队,定期去合作基地核查,源 头保障原料质量,形成从原料把控、研发创新到物流保障、终端呈现的全链路体系。 在角色分工精细化层面,太太乐将自己定位为"鲜味的实干派",除了服务家庭健康需求,还针对餐 饮渠道推出浓缩鲜鸡汁、鲜味宝、鲜香宝等专业产品,以三鲜鸡精为标杆持续传递健康鲜美体验,致力 于为14亿人民带来鲜美滋味的生活。 场景渗透:全链路体验构建消费闭环 在新消费时代浪潮下, ...
恒顺醋业(600305.SH):恒顺集团首次增持0.13%股份
格隆汇APP· 2025-09-30 20:31
公司股份增持 - 控股股东恒顺集团于2025年9月30日通过集中竞价方式首次增持公司A股股份1,422,529股 [1] - 此次增持股份数量约占公司总股本的0.13% [1] - 增持成交金额为人民币11,229,069元,不含佣金税费等费用 [1] 市场技术信号 - 公司股票出现MACD金叉技术信号 [2] - MACD金叉信号形成后,公司股价涨势表现不错 [2]
中国必选消费品9月价格报告:白酒批价多数下跌,大众品价格多数稳定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9-30 19:25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覆盖的多家中国必选消费品公司获得“优于大市”评级,包括贵州茅台、五粮液、山西汾酒、海天味业、泸州老窖、伊利股份、金龙鱼、东鹏饮料、洋河股份、青岛啤酒、双汇发展、华润啤酒、古井贡酒、海底捞、康师傅、今世缘、安琪酵母、燕京啤酒、中国飞鹤、迎驾贡酒、百润股份、重庆啤酒、安井食品 [1] - 百威亚太获得“中性”评级 [1]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为:白酒批发价格多数下跌,大众消费品价格多数保持稳定 [1] - 飞天茅台整箱和散瓶批价已跌破1800元 [10] 白酒批价变动详情 - **贵州茅台**:本月飞天整箱、散瓶和茅台1935批价分别为1790元、1770元、650元,较上月分别下跌55元、70元、10元;年初至今分别下跌450元、460元、40元;较去年同期分别下跌600元、500元、90元 [4] - **五粮液**:本月八代普五批价为895元,较上月下跌25元;年初至今下跌25元,较去年同期下跌45元 [4] - **泸州老窖**:本月国窖1573批价为850元,较上月上涨10元;年初至今下跌10元,较去年同期下跌35元 [4] - **山西汾酒**:本月复兴版、青花20批价分别为735元、345元,较上月分别下跌5元、持平;年初至今分别下跌15元、5元;较去年同期分别下跌125元、10元 [4] - **洋河股份**:本月M6+、M3水晶版、天之蓝批价分别为525元、350元、285元,较上月分别下跌5元、持平、上涨5元;年初至今变化为下跌20元、上涨5元、上涨10元;较去年同期变化为下跌25元、下跌25元、上涨15元 [5] - **古井贡酒**:本月古20、古16、古8批价分别为440元、270元、190元,较上月均下跌5元;年初至今分别下跌20元、20元、10元;较去年同期分别下跌25元、40元、10元 [5] 大众消费品价格折扣情况 - **液态奶**:折扣力度较8月末加大,代表产品折扣率平均值由74.8%降至69.4%,中位值由73.7%降至67.2% [6][18] - **软饮料**:折扣力度平稳,代表产品折扣率平均值由88.3%微升至88.7%,中位值由85.7%升至94.6% [7][19] - **调味品**:折扣力度平稳,代表产品折扣率平均值由84.9%微升至85.2%,中位值由87.4%微升至88.2% [7][19] - **方便食品**:折扣力度平稳,代表产品折扣率平均值和中位值均保持不变,分别为94.3%和95.3% [7][19] - **啤酒**:折扣力度平稳,代表产品折扣率平均值由81.8%微降至81.7%,中位值由81.0%升至84.3% [7][19] - **婴配粉**:折扣力度平稳,代表产品折扣率平均值由89.5%降至88.7%,中位值由94.5%微升至94.6% [7][19] 重点产品折扣率变化 - 部分代表产品折扣率显著加深,例如海天金标生抽(500ml)当期折扣率为40.0%,上月为65.5%;海天味极鲜(750ml)当期折扣率为47.7%,上月为80.0% [20] - 伊利金典纯牛奶(250ml*12)当期折扣率为79.6%,上月为60%,显示折扣力度加大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