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toelectronics
搜索文档
超声电子(000823.SZ):公司200G-400G光模块处于小批量量产阶段
格隆汇· 2025-09-16 16:37
公司业务进展 - 200G-400G光模块产品已进入小批量量产阶段 [1] - 相关产品市场拓展工作仍在持续推进中 [1]
【点金互动易】光芯片+光模块,光通信芯片满足1.6T模块硅光集成需求,这家公司量产功率最高的半导体激光芯片
财联社· 2025-09-16 08:59
光通信芯片与光模块 - 光通信芯片满足1.6T模块硅光集成需求 [1] - 公司量产功率最高的半导体激光芯片 [1] 特斯拉与无人驾驶 - 公司向特斯拉供应链提供ADAS产品 [1] - 公司细分车载产品出货量全球第三 [1] - 公司安防领域产品出货量全球第一 [1]
2025光博会观察:“光电 + 半导体” 加速融合,无人机也来凑热闹
36氪· 2025-09-15 18:34
行业发展趋势 - 光电与半导体产业深度融合 贯穿全产业链 从上游原材料设备到中游制造再到下游应用均进入技术迭代加速期[3] - 行业核心竞争力从单一技术突破转向技术创新与场景落地的深度融合[1][18] - 中国光电产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 从技术跟跑转向原创引领 在光模块和精密光学等领域具备国际竞争力[18] 光通信领域进展 - 光通信展示逻辑从概念宣传转向实物展示 重点展示CPO方案和1.6T光模块产品[6] - 800G光模块已成为量产型产品 可随时响应市场批量交付需求[6] - 行业竞争重心从技术概念转向实际应用 AI成为产品核心能力底座[6] 半导体产业链变化 - 硅光集成芯片应用日益广泛 带动半导体材料和设备环节发展[8] - 国产半导体设备参展比例明显提升 反映产业链配套能力增强[8] - 光电信号转换组件集成度更高 对设计和封装精度要求更严苛[7] AR/VR产业现状 - AR/VR参展厂商数量减少 但AR眼镜展示比例显著增加[10] - 行业仍聚焦高刷新率和高分辨率光学显示方案研发 实物产品展出有限[10] - 小米阿里等大厂入场推动赛道热度 智能眼镜重量大幅降低突破便携性瓶颈[10] 应用场景拓展 - 成熟显示技术应用扩展到头盔显示系统和夜视仪等领域[11] - 无人机 车载光通信设备 内窥成像仪器 激光医疗设备等新兴产品获得更多曝光[11] - 摄像头技术满足多行业需求 包括手机高像素升级 工业精准成像 安防监控优化和医疗微观探测[17] 技术融合创新 - AI技术深度渗透激光切割和红外探测等传统领域 通过算法提升设备精度与效率[17] - 光学材料 光学元件和加工设备等基础组件成为光电产品性能的核心支撑[17] - 5G/6G建设加速 AI算力需求爆发和新能源产业升级将进一步拓展光电技术应用场景[18]
光莆股份:将在光博会展示2.5D及微型光电共封等先进光集成传感器封测产品
证券时报网· 2025-09-15 16:12
公司产品动态 - 公司将在光博会展示2.5D及微型光电共封等先进光集成传感器封测产品 [1] - 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机器人、人工智能、智能穿戴、脑机接口、低空经济、智能驾驶、消费电子等领域 [1]
AI+AR眼镜从“0到1”后,产业链迎战“降本”与“量产”
新浪财经· 2025-09-12 23:07
行业整体趋势与市场热度 - 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CIOE)在深圳举办,XR展区人气远胜以往,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1][2]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消费级AI/AR眼镜销量达到26.2万台,同比增长73%,其中无屏AI眼镜销量同比增长463%[4] - 市场销量增长吸引更多头部厂商加速布局,如Ray-Ban Meta、雷鸟X3 Pro热销,小米、华为等公司也已进入该领域[4] - 本次光博会有超过30家企业展示XR相关方案,覆盖材料、检测设备、微显示芯片、光学模组和整机等环节[4] - AI大模型发展催生对新一代智能终端的需求,为眼镜形态产品提供明确市场方向,产业从技术探索转向市场化应用[1] 核心技术进展:微显示与光引擎 - 行业在微显示技术端分为追求极致性能和最低成本两派[6] - 追求性能路径以MicroLED技术为代表,镭昱单片全彩MicroLED方案红光亮度超过200万尼特,其0.13英寸全彩微显示屏像素密度达6350PPI,光引擎体积为0.18cc[6] - JBD展示已量产的“蜂鸟Ⅱ”MicroLED彩色光引擎,体积和重量较前代缩小50%,分别为0.2立方厘米和0.5克[6] - 歌尔光学自研0.2cc全彩MicroLED光引擎可实现6000尼特入眼亮度[8] - 探索成本最优路径以LCoS技术为代表,光峰科技采用“一拖二”架构减少核心物料使用,推出0.35cc单色光机和0.8cc全彩光机[9] - 全彩与单绿是光引擎厂商面临的选择,单绿Micro LED方案相对成熟且成本下降快,而全彩方案存在良率低、亮度低、体积大等问题,但现场多家厂商表示具备量产实力[11] 核心技术进展:光波导 - 光波导技术端同样存在追求性能与成本最优的选择[12] - 追求性能厂商探索新材料,歌尔光学首发碳化硅刻蚀全彩衍射光波导,利用高折射率改善杂散光问题,产品总厚度0.65毫米,重量仅3.5克[13] - 广纳四维同样布局碳化硅光波导,并表示已实现批量交付,应用于国内外多家头部AR厂商项目中[14] - 成本控制方面,谷东智能通过自研核心材料和自动化产线,使其PVG体全息光波导成本较进口方案下降60%至90%[9] - 光峰科技与谷东智能合作目标是将终端产品价格控制在1500元至2000元区间[10] 产业挑战与未来展望 - 产业界讨论聚焦规模化量产挑战,包括供应链协同、成本控制以及良率提升[4] - 具体技术瓶颈包括光波导方案光效损失率通常高于95%,视场角多在30至50度,远低于人眼正常视野,典型产品续航多在4小时以内[16] - 全彩光波导产品良率相对单绿产品仍低,成本较高,与头部光学厂商合作的一次性工程费用可能达千万元级别[16] - 行业预期AI眼镜市场销量从年初550万台上调至700万到800万台,海外Ray-Ban Meta和国内小米智能音频眼镜等产品销售好于预期[17] - 现阶段AI眼镜(无屏)与AR眼镜(有屏)属不同产品类别,但最终会走向融合,具备视觉交互能力的AR产品将是更完整形态,预计占未来品类总销量90%[18] - AR眼镜目前处于功能性产品阶段,要等到2029至2030年后,随着大视场角全彩显示技术、芯片成熟,才可能成为平台级产品[18]
仕佳光子:开发出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算力用>900mW MOPA激光器
格隆汇· 2025-09-12 16:55
产品技术进展 - 公司硅光模块用CW DFB激光器已获得业内客户验证并实现小批量出货 [1] - 公司开发出适用于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算力的大于900mW MOPA激光器 目前处于送样验证阶段 [1] 财务报告依据 - 相关信息来源于公司2025年7月30日披露的半年度定期报告 [1]
仕佳光子(688313.SH):开发出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算力用>900mW MOPA激光器
格隆汇· 2025-09-12 16:51
产品技术进展 - 硅光模块用CW DFB激光器已通过客户验证并实现小批量出货 [1] - 开发出适用于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算力的>900mW MOPA激光器 目前处于送样验证阶段 [1] 财务披露时点 - 相关技术进展披露于2025年7月30日发布的半年度定期报告 [1]
硅光渗透率突破在即,华工科技全栈布局光模块多元技术路线
证券时报网· 2025-09-12 13:11
硅光技术渗透趋势 - 硅光技术因AI算力需求爆发从可选路径成为明确方向 在400G及更高速率光模块中快速推广 优势包括更稳定交付能力、显著降低功耗和更少激光器用量 [1][5] - 硅光技术在光模块中渗透率预计2025年突破50% 全球数据中心硅光模块市场规模达55亿美元 [5] - 随着通道数提升 硅光在集成度和成本方面优势越发明显 [5] 华工正源硅光技术布局与产品进展 - 公司2019年布局硅光技术研发 已实现100G至800G全系列硅光产品开发与量产 [5] - 800G光模块出货量中硅光产品占比超70% 2025年预计提升至90%以上 [5] - 推出第二代单波400G光引擎 基于国产硅光芯片平台 光引擎速率突破420Gbps 为3.2T光模块奠定基础 [5] - 3.2T CPO产品采用16通道200G方案 集成度业界最高 基于自研硅光芯片 功耗和数据密度领先 [9] 技术路线与市场策略 - 未来CPO、LPO等多种方案将分场景并存 训练侧需高带宽 推理侧需低延迟与低功耗 [1][8] - LPO在特定封闭环境中可降低40%功耗 获中美头部互联网客户认可 公司已获美国市场LPO大额订单 2025年成为LPO规模发货元年 [8] - CPO瞄准更极致性能需求 但面临技术复杂度高、产业链协同难等挑战 [8] - 公司采取全栈布局+场景深耕策略 覆盖高速光联接、高速铜联接、液冷散热、光电集成四大技术线路 布局新型材料方向 [9] 产能与研发投入 - 公司联接业务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24% 占总收入49% 研发投入占比达8.7% 重点投向硅光芯片和CPO领域 [7] - 光电子信息产业研创园2027年全面达产后实现4000万只光模块年产能 产值超300亿元 [7] - 泰国工厂成为出海关键支点 2025年为海外突破元年 2026年预计实现5至10倍海外订单增长 [7] 出货量预测与行业趋势 - 2025年AI相关光模块发货量预计达600万至700万只 2026年增至1300万至1500万只 包括400G、800G、1.6T及800G LPO产品 另有1万至2万只3.2T CPO发货 [9] - 光模块技术迭代周期缩短至1年甚至更短 头部企业研发投入从几亿级跃升至十亿级 需具备快速研发、全球制造和跨链整合能力 [6] - AI是拉动全球经济增长核心赛道 光模块作为算力网络核心部件关注度持续攀升 [9]
ETF日报:仍值得关注美元指数走弱背景下A股成长板块、港股及黄金的配置机会
新浪基金· 2025-09-11 21:16
A股市场表现 - 沪指涨1.65%收报3875.31点 深证成指涨3.36%收报12979.89点 创业板指涨5.15%收报3053.75点 [1] - 沪深两市成交额达24377亿元 较昨日放量4596亿元 [1] - 通信ETF(515880)溢价涨停 溢折率0.60%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国泰(159388)收涨8.71% [3][4] 行业板块动态 - AI算力硬件通信板块领涨 服务器龙头公司2连板创历史新高 [1] - 医药股下跌 创新药等医药出海概念全线走低 [1] - 芯片板块强势反弹 科创芯片ETF国泰(589100)涨7.11% 芯片ETF(512760)涨6.24% [9][13] 海外巨头动向 - 甲骨文股价单日大涨36% 市值增加2446亿美元至9230亿美元 [5] - 传言与OpenAI签署3000亿美元算力采购合约 2027年起为期5年 [5] - 云计算业务收入71.86亿美元同比增长28% 占总营收48% [5] - 剩余履约义务金额4550亿美元 同比激增超四倍 [5] AI服务器与云计算 - 海外四大CSP合计资本开支900亿美元 同比增长70% 环比增长25% [6] - 2024年全年资本开支2285亿美元 同比增速55% [6] - 工业富联GB200系列量产爬坡 云计算营收同比增长超50% [6] - AI服务器业务同比增幅超60% 云服务商服务器收入激增1.5倍 [6] 光模块技术进展 - 英伟达推出Rubin CPX GPU 提供30Pflops NVFP4精度算力 [7] - 搭配128GB GDDR7内存 提升编码和视频处理效率 [7] - 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展示1.6T光模块 400G/800G为主力产品 [7] 半导体行业数据 - 台积电8月营收3357.72亿新台币 环比增3.9% 同比增33.8% [13] - 1-8月累计营收24319.83亿新台币 同比增长37.1% [13] - 博通第三财季AI芯片收入52亿美元 同比增长63% [13] - WSTS预测2026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7607亿美元 同比增长8.5% [13] 指数与ETF配置 - 通信ETF(515880)成份股中"光模块+服务器+铜连接+光纤"占比超七成 [9] -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前三大权重股为新易盛20.28% 中际旭创18.79% 天孚通信6.50% [9] - 科创50指数被动产品规模近2000亿元 寒武纪权重超15%引发调仓担忧 [11]
凌云光:代理引入的光电子集成芯片设计封装解决方案适用于CPO/OIO小尺寸多通道封装
格隆汇· 2025-09-11 19:10
公司技术布局 - 公司代理引入光电子集成芯片设计封装解决方案 采用3D光刻工艺制备任意形状高分子聚合物波导[1] - 解决方案以光子引线键合替代传统透镜耦合 具备高对准精度和低光信号衰减特性[1] - 技术适用于CPO/OIO小尺寸多通道封装场景 适合工业化批量应用[1] 行业技术趋势 - 光电子集成芯片封装方案通过创新工艺提升传输效率 契合高密度光互联发展需求[1] - 3D光刻工艺推动聚合物波导技术突破 为光通信封装领域提供新路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