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航天

搜索文档
晨报|隐债置换/钨价上行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25 08:09
策略|"国家队"未曾减持ETF - 中央汇金自2023年10月以来持续增持ETF以稳定资本市场预期和投资者信心,持有份额未出现环比净减少 [1] - 2025年4月以来汇金持有的ETF资金净流入明显,结构更趋均衡,市场传言"阶段性上涨后卖出"与事实不符 [1] - A股在贸易战背景下被视为提振信心的关键环节,国家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决心明确 [1] 债市启明|二季度隐债置换规模与区域占比 - 一季度地方债发行规模达2.84万亿元创新高,其中化债资金1.4万亿元(含1.3万亿元置换隐债专项债和1172亿元特殊新增专项债) [2] - 新增地方债发行节奏加快但仍有差距:新增一般债2791亿元、专项债9602亿元 [2] - 二季度已公布地方债发行规模约2.23万亿元,"自审自发"试点或加速新增债发行,土储专项债增量与化债资金落地可期 [2] 钨行业|钨矿开采指标收紧 - 2025年第一批钨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5.8万吨,同比减少4000吨(降幅6.5%),降幅同比扩大4.9个百分点 [3] - 供给受限主因开采指标约束、环保监管、矿山品位下降及新建项目投产延迟,下游需求受设备更新政策及光伏钨丝拉动增长 [3] - 供需缺口或推动钨价中枢上行,出口管制政策强化钨资源战略属性 [3] 商业航天|卫星互联网景气上行 - 铖昌科技2025Q1归母净利润0.30亿元(同比+300.06%),臻镭科技净利润0.22亿元(同比+495.74%) [6] - 上海计划2027年商业航天产业规模超1000亿元,上交所与10家企业座谈支持行业发展 [6] - 上海垣信中标的千帆星座项目向地面设备环节深化,行业进入景气上行拐点 [6] 近期重点报告回顾 - 策略报告聚焦贸易战应对、核心资产配置及关税影响等主题 [8][9] - 2025年A股十大主题展望及季度策略强调政策窗口与资金轮动 [9]
多地政策发力 商业航天市场规模突破在望
证券时报· 2025-04-25 04:19
4月24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 市财政局联合印发的《上海市关于加快培育商业航天先进制造业集群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 施》)提出,到2027年,上海商业航天产业规模力争达到1000亿元左右。 《措施》提出,发挥市级科技重大专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产业协同创新等专项资金 协同支持作用,给予商业火箭、卫星、终端及配套关键核心产品研制一定比例资金补贴,最高达3亿 元,加快提升产业化规模。支持企业高端化智能化升级,提升批量制造能力,对企业购置设备、软件等 投入,按项目总投入10%给予支持,最高达1亿元。对企业开展科技攻关、产业化项目建设的银行贷 款,按照支付利息的最高50%给予贴息支持,最高达1500万元。支持火箭、卫星等领域智能工厂能级提 升,按照评定能级分类支持,最高达1000万元。 2025年,我国有多款可回收火箭计划首飞,比如卫星方面,千帆星座等巨型星座持续发射升空,小卫星 需求爆发式增长。据预测,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今年将突破2.5万亿元。 今年3月5日,商业航天再次被写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商业航天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
城市24小时 | 机器人版“武林大会”,为何落地这座万亿城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5 00:00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 - 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将于4月24日至26日在无锡举办,包括竞技赛和应用赛,已有100多家企业报名参加,展示项目涵盖竞速跑、越野跑、足球、篮球、舞蹈等 [1] - 无锡发布《市政府关于建设"人工智能+"标杆城市的政策意见》,目标建设"人工智能+"标杆城市,4月下旬将举办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会、创新成果展、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等活动 [3] - 截至2024年底,无锡拥有人工智能产业列统规上企业356家,2024年营业收入2075.5亿元、同比增长12.6%,集聚50余家人工智能核心企业 [4] - 无锡将人工智能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头雁工程",目标推动产业加速成势集群,成为现代产业新支柱 [4] - 无锡具备汽车零部件产业基础,可平替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同时作为全国集成电路产业主要生产基地和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拥有显著优势 [5] - 2015-2024年无锡人形机器人技术专利申请总量572件,发明专利授权率57%,与南京并列江苏省第一 [5] - 无锡发布《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目标三年内产业规模超300亿元、企业增至200家、打造不少于300个应用场景 [5] 区域经济发展 - 广东省成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省长挂帅,围绕科技创新、产业促进等强化布局和政策支持 [7] - "浙港合作会议"第一次会议举行,确立13项重点合作领域共51个项目,涵盖共建"一带一路"、商贸投资、金融、航空等领域 [8] - 上海印发《加快培育商业航天先进制造业集群的若干措施》,目标到2027年商业航天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形成"箭星网端"联动发展格局 [9] - 金砖国家深海资源国际研究中心在杭州成立,聚焦深海矿产、油气、冷泉等重点领域,聚合金砖国家科研力量 [10] 产业数据 - 一季度全国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6752亿元,铁路、水路投资同比分别增长5.2%和10.2% [11] - 2024年上海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额23.7亿元,同比增长86.6%,约占全国48%,2024年一季度销售额7.6亿元,同比增长85% [12] - 光线传媒表示《哪吒2》上映后多地提出合作主题乐园设想,公司动画制作团队计划从150人扩充至300人以上,目标年产1.5-2部高质量动画电影 [10] 消费与旅游 - 五一假期北京、武汉、上海等城市成为TOP10热门目的地 [13] - 全国超23场音乐节将在五一期间举办,覆盖一线与新一线城市 [17] - 海口五一酒店预订量同比增3.4倍,二、三线城市如滁州、伊宁因音乐节带动酒店预订分别增2.4倍和1.3倍 [19]
最新中国商业航天报告来了!背后这些投资机构最活跃
证券时报网· 2025-04-24 21:52
商业航天行业概况 - 2014年至2025年一季度,中国商业航天领域共有561家企业获得融资,其中120家为上市企业 [1] - 企业主要集中在卫星制造(有效载荷、卫星配件为主)、地面设备(用户终端设备为主)和卫星应用(通信、遥感、导航应用为主)领域 [1] 融资趋势 - 2024年商业航天融资热度最高,融资事件达138个,披露融资金额为202.39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1] - 2017年至2022年融资事件稳步增长,2023年小幅下降,2024年迅速升温 [1] IPO情况 - 自2021年以来,商业航天IPO数量逐年递减 [1] - 2023年4家企业上市(同比下降50%),2024年仅国科天成1家上市(同比下降75%),2025年一季度仅星图测控1家上市 [1] 投资机构活跃度 - 2022年至2025年一季度,共有618家投资机构参与商业航天融资,其中VC/PE占94%(587家),CVC占6%(31家) [2] - 方正和生投资最为活跃(投资11家企业),其次为深圳高新投、中信建投资本、中科创星(各投资9家企业) [2] 未来投资机会 - 卫星制造、火箭制造与发射、地面设备制造、卫星运营、卫星应用是未来主要投资方向 [2]
A股奇观!大盘连续两天最高多涨1个点——道达投资手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4 19:40
今天,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截至收盘,上证指数上涨0.03%,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数分别下跌 0.58%、0.68%。 沪深两市的成交额为11090亿元,较昨日缩量1207亿元。整个市场共有1545只个股上涨,3694只个股下 跌,个股涨跌幅的中位数为下跌0.93%。 对于上证指数,令达哥目瞪口呆的是,取最近3天最高点的整数,分别是3311点、3312点、3313点。 最近两天,每天都比前一天的高点多涨1个点。达哥只能说,真的是绝了! 目前,上证指数30分钟级别MACD出现了二次顶背离共振,60分钟级别出现了死叉,这意味着短期有横 盘或回调的需求。 在经历13个交易日的反弹后,我们不能忽视获利盘兑现的压力。市场能否向上变盘,可能要看4月末政 治局会议的相关表述是否超预期。 最近两天,达哥的感受是,盘面好像很活跃,但又不知道在活跃什么。一买就被套,一卖就涨。不卖的 话,担心个股业绩"踩雷";卖掉的个股,虽然走势与业绩看起来很差,但股价也会拉升。 个股的涨跌如此随机,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这样的感受?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道达号",来谈谈你的看 法。 板块方面,四大行创下历史新高或创下收盘历史新高,部分中小银行也创下阶段新 ...
这些赛道将诞生新首富?最新中国商业航天报告来了
创业邦· 2025-04-24 11:15
商业航天行业概况 - 中国商业航天企业集中在卫星制造(有效载荷、卫星配件为主)、地面设备(用户终端设备为主)以及卫星应用(通信、遥感、导航应用为主)领域,2014-2025Q1共有561家企业获得融资,其中上市企业120家 [3] - 2024年商业航天融资热度创历史新高,融资事件达138个,披露融资金额202.39亿元 [3] - 商业航天IPO进程受阻,2023年上市企业数量同比下降50%,2024年同比下降75%,2025Q1仅有1家企业上市 [3] 大国竞争与卫星互联网 - 低轨星座成为大国竞争关键领域,美国Starlink、俄罗斯"Sphere"计划、欧盟Iris²计划、英国C-LEO计划、中国星网(GW)和千帆星座(G60)计划争夺空天话语权,预计2040年全球太空经济价值达1万亿美元 [4] - SpaceX的Starlink已实现商业化应用,截至2025Q1累计发射8094颗卫星,2024年收入78亿美元(同比增长169%),活跃用户460万 [5] 中国商业航天发展机遇 - 中国在轨卫星数量约为美国的九分之一,已向国际电信联盟申请5.13万颗低轨卫星,卫星制造和发射领域将首先受益 [6] - 中国星座建设每年需发射数千颗卫星(总重超1000吨),当前运力不足未来需求的1/5,火箭回收复用技术可节省80%发射成本,亟待突破 [7] 区域分布与资本动态 - 北京、上海、深圳、成都、西安是商业航天企业聚集地,2014-2025Q1北京融资企业最多(160家),上海、深圳、成都均超30家,西安超20家 [7] - 2024-2025Q1卫星应用、火箭制造、卫星制造融资热度最高,卫星运营和火箭制造大额融资突出(如垣信卫星获67亿元融资) [7] - 2022-2025Q1商业航天并购集中在卫星应用领域(导航应用4家、遥感应用3家),披露总额40亿元人民币 [8] 投资机构与独角兽企业 - 方正和生投资(11家)、深圳高新投(9家)、中信建投资本(9家)、中科创星(9家)是2022-2025Q1最活跃的投资机构 [11][12] - 截至2025Q1商业航天领域有12家独角兽,集中在火箭设计总装(6家)和卫星设计总装(4家)赛道,2024年新增垣信卫星、微纳星空2家独角兽 [12][13] 未来投资方向 - 卫星制造、火箭制造与发射、地面设备制造、卫星运营、卫星应用是未来主要投资机会 [13]
超捷股份2024年营收增长27.83% 拟布局人形机器人紧固连接件产品
证券时报网· 2025-04-21 20:5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6.3亿元 同比增长27.8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61.56万元 [1]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元(含税) [1] 主营业务与产品应用 - 主营高强度精密紧固件和异形连接件 主要应用于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系统、换挡驻车控制系统、排气系统及内外饰系统 [1] - 新能源汽车领域产品应用于电池托盘、底盘与车身、电控逆变器、换电系统等模块 [1] - 新能源汽车紧固件销售收入8053.33万元 同比增长45.43% [1] 客户开发与市场拓展 - 主机厂客户包括比亚迪、特斯拉、理想汽车、赛力斯汽车、小米汽车、上汽乘用车、安徽大众等 [2] - 动力电池领域主要开发宁德时代、和胜股份、江苏恒义等客户 [2] - 驱动电机和电机控制器领域重点客户有弗迪动力、浙江方正、上海电驱动、联合电子、华域电动、日本电产等 [2] 商业航天业务 - 控股子公司成都新月专注于航空航天精密核心零部件制造 [2] - 主要产品包括商业火箭壳段、尾段、整流罩等结构件 [2] - 铆接产线于2024年5月投产 设计产能年产10发 [2] - 已获得国内头部民营商业航天企业正式合同订单 2024年部分产品交付并形成收入 [2]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3799.91万元 同比增长16.67% [3] - 汽车业务有16项重点研发项目 包括弹簧膨胀螺母、防松动螺栓连接组件等技术 [3] - 航空航天业务有9项重点研发项目 涉及焊接装置和夹具等 [3] - 新增专利申请39项 其中28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1项发明专利 [3] 新兴业务布局 - 成立人形机器人业务专项小组 研究开发人形机器人相关紧固连接件产品 [3] - 积极开拓人形机器人市场并开发客户 [3]
「商业航天」赛道精选丨2025年Banglink第9期
创业邦· 2025-04-21 07:56
万亿赛道 - 商业航天采用市场化机制以获取商业利润为首要目标,涵盖卫星制造、火箭制造、卫星应用等领域 [1] - 大规模太空资源开发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1] - 商业航天产业的直接投入产出比约为1∶2,对国民经济的直接拉动作用为原始投入的8至14倍 [1] - 2040年全球太空经济产值可能突破万亿美元 [1] 3大瓶颈 - 关键技术待突破:抗辐射FPGA、高精度惯性导航系统仍依赖欧美进口,先进卫星载荷技术等方面与美国存在差距 [2] - 发射成本与运力瓶颈:我国航天发射市场需求大,运载能力缺口较大,不足未来所需运力的1/5 [2] - 现阶段我国卫星入轨成本1万美元左右,大推力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亟待突破 [2] - 我国卫星研制成本约是Spacex星链的9倍,成本和质量控制是关键挑战 [2] - 商业闭环未形成:商业航天前期研发投入巨大、回报周期长,多数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尚未形成可持续的盈利模式 [2] 未来机遇 - 随着G60、星网等星座建设加快,发星常态化,中国商业航天将进一步提速 [3] - 民营企业将从"生力军"向"主力军"转换,为航天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 [3] - 中国商业航天将成为全球航天产业的重要力量 [3] 精选企业 - 九州云箭:液体火箭动力系统解决方案,B++轮 [5] - 灵动飞天: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制,A+轮 [5] - 九天行歌:液体运载火箭贮箱研发、生产和服务,A++轮 [5] - 极光星通:高性能空间激光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A+轮 [5] - 星移联信:低轨宽带通信载荷系统产品研发商,A轮 [5] - 云遥宇航:空间气象数据生产及应用服务商,B轮 [5] - 中科西光:卫星及大数据信息服务提供商,A+轮 [5] - 鹏鹊物宇:卫星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Pre-A轮 [5] - 蓝凌星通:低轨蓝牙卫星服务提供商,天使+轮 [5] - 星测未来:微小卫星载荷解决方案供应商,Pre-A++轮 [5] - 易动宇航:航天器推进系统及机电产品研发商,B2轮 [5] - 氢星光联:卫星激光通信终端设备研发商,B轮 [5] 热门细分领域 - 空天科技:电动飞机eVTOL、智能工业无人机、商业航天、运载火箭、卫星物联网 [9] - 能源科技:新能源储能、氢燃料电池、CCUS&碳服务、电力交易 AI辅助决策、电解水制氢 [9] - 生物医疗:ADC创新药、基因治疗&RNA药物、脑科学、合成生物、AI制药、银发科技、外骨骼机器人 [9] - 智能制造:AI 工业缺陷检测 [9] - 人工智能:具身智能、AIGC、AIGC应用层、ARVR核心硬件、芯片之母EDA [9] - 新材料: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纳米材料、新材料 [9] - 底层技术:量子计算、隐私计算、边缘计算、数据安全 [9]
商业航天产业4月月报:动荡时局下的稳步发展
中航证券· 2025-04-17 15: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未来六个月行业增长水平高于同期沪深 300 指数 [8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短期内商业航天发射和卫星星座建设是产业波动重要驱动因素,事件刺激敏感度高,外部环境波动对相关上市公司冲击有限,上市公司关注度有望提升;长期看行业需求释放带动基本面改善与市场预期兑现推动估值提升,促使商业航天板块走势在震荡中重心上移 [8] 相关目录总结 商业航天产业月度行情表现 - 2025 年 3 月,上证综指涨 0.45%,深证成指跌 1.01%,创业板指跌 3.07%,国防军工(申万)指数涨 2.20%,中航证券商业航天指数涨 0.73%,跑输军工(申万)行业 1.48 个百分点 [19][20] - 涨跌幅前三为星图测控(+35.68%)、奥普光电(+16.51%)、铂力特(+12.57%);涨跌幅后三为华力创通(-11.44%)、航宇微(-11.29%)、城昌科技(-6.32%) [20] 重要事件及公告 - 3 月 4 日,中科星图拟募资不超 25 亿元用于多个项目,并拟设子公司实施低空云项目 [21] - 3 月 5 日,司南导航签订 1.45 亿元销售合同,预计影响 2025 - 2026 年业绩 [21] - 3 月 10 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五号成功 [21] - 3 月 12 日,长征八号运载火箭一箭十八星发射千帆星座第五批组网卫星成功;华测导航发布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 [23] - 3 月 14 日,福光股份发布员工持股计划草案 [23] - 3 月 24 日,厦门天卫科技 108 颗卫星网络计划通过工信部审核并报送国际电联备案 [23] - 3 月 26 日,天链二号 04 星搭乘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23] - 3 月 29 日,臻镭科技拟对全资子公司增资 2000 万元 [23] - 3 月 30 日,长征七号 A 运载火箭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六号成功 [24] 近期商业航天产业最新事件与展望 关税冲击:自主可控体系下的缓冲效应 - 美国关税对等政策对我国商业航天产业直接影响有限,供给侧我国航天领域推进国产化战略和技术创新,关键领域对外依存度下降;需求侧我国商业航天产业与美国基本绝缘 [25] - 航天央国企和民参军上市公司采用市值管理举措应对市场冲击,2025 年我国商业航天产业有望快速发展 [26] 多个商业航天政策落地:建立产业规范发展提速基础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星导航条例(公开征求意见稿)》完善卫星导航产业制度保障,有望开拓新应用场景,维持增长态势 [28][30] - 《卫星网络国内协调管理办法(暂行)》提升我国卫星频率轨道资源统筹能力,为星座建设奠定制度基础 [31][32] 新建星座以及卫星互联网建设提速 - 卫星互联网和千帆星座等进入建设阶段,卫星制造产业有望摆脱传统项目制,迎来大批量生产阶段,收入与净利润规模增速有望提升 [36] - 2025 年有多个星座计划推进,如天津双超星座、海南卫星星座、厦门天卫科技 108 颗卫星网络计划等 [35][36] - 3 月 22 日,天一华宇商用航天装备产业制造基地项目启动建设,总投资 30 亿元 [36] 手机直连卫星应用拓展 - 2024 年中国电信联合厂商推出 21 款大众智能直连卫星手机终端,支持直连天通卫星功能手机达 25 款,累计销量超 1600 万台 [37] - 中国电信推进天通卫星海外市场拓展,业务覆盖多个国家和地区 [37][38] “耐心资本”持续助力商业航天 - 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和相关意见助力商业航天投融资,多家企业获融资,产业投融资规模有望提速 [39][44] 海外商业航天及资本市场发展现状 全球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持续推进 - 国外多个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有进展,如美国 Starlink、英国 OneWeb 等,国外星链完成卫星视频通话实验,市场持续扩容 [46][48] 美三家公司获取国家安全太空发射订单 - 2025 年 4 月 4 日,美太空系统司令部授予三家公司价值 137 亿美元的国家安全太空发射合同 [49] - 美国空军部考虑取消部分卫星采购合同,改购 SpaceX 星盾卫星服务 [50] 海外商业航天资本市场走势现状 - 展示了部分海外商业航天上市公司 3 月涨跌幅和总市值情况 [52] 2025 年投资建议 航天发射 - 可复用火箭等低成本发射技术应用将成行业发展提速质变点,建议关注已实现规模化发射或有先发优势的火箭总装企业、参与火箭核心环节或分系统的企业、布局火箭制造细分领域的“军技民用”企业 [58][59] 卫星制造 - 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卫星制造模式转型,建议关注有低成本及产业化能力、高技术水平的企业,以及在新兴领域布局的企业 [62][69] 卫星通信 - 卫星互联网建设加快,中长期有望“换挡提速”,建议关注相关配套企业、地面终端企业,以及航空与海洋卫星互联网市场等方向 [70][76] 卫星导航 - 行业发展成熟,产业链内循环完整,建议关注产业链上、中、下游不同类型企业 [78] 卫星遥感 - “十五五”时期下游应用市场需求增速有望恢复至 30%左右,建议关注客户多元化、有稀缺数据源等企业 [12] 建议关注的领域及个股 - 短期关注:臻镭科技、思科瑞 [13] - 商业航天关注:航天智装、国博电子、中国卫通、中国卫星等 [13][14]
2025VENTURE50投资价值企业分享日暨启动仪式
投资界· 2025-04-15 10:59
活动概览 - VENTURE50活动将于2025年4月22日在北京朝阳区国航世纪大厦21层举办 [3][7] - 活动包含主题分享、评委发言、企业展示和自由交流等环节 [3][4] - 主办单位为清科创业和投资界 协办单位为沙丘投研院 [5] 参与企业 - 昂坤视觉:专注于光学检测和测量设备的研发及制造 [4] - 远触智能:国产数字化工业AI产品与服务提供商 [4] - 中科宇航:研制中大型运载火箭的商业航天企业 [4] - 踏歌智行:提供露天矿无人驾驶运输解决方案 [4] - 中科驭数:专注于DPU研发的科技企业 [4] - 万思医疗:专注于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研发生产 [4] - 鉴智机器人:以视觉3D理解为核心的自动驾驶系统提供商 [4] 活动议程 - 14:00-14:30 主持人开场 [3] - 14:30-14:35 领导致辞 [3] - 14:40-14:45 主题分享:VENTURE50二十载再启新程 [3] - 14:45-15:00 评委嘉宾分享评选故事 [4] - 15:00-16:00 优质上榜企业分享 [4] - 16:00-16:30 会后自由交流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