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材料

搜索文档
石化化工交运行业日报第70期:油价长期不悲观,继续看好“三桶油”及油服板块
光大证券· 2025-05-29 15: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基础化工、石油化工、交通运输仓储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供需前景改善叠加地缘政治风险仍存,油价仍有底部支撑,"三桶油"加强"增储上产",油气产量有望稳步上行,中下游加快转型布局,新材料和清洁能源前景可期,持续看好低估值、高股息、业绩好的"三桶油"及油服板块,国产替代趋势下的材料企业,地产链及龙头公司受益的农药化肥及民营大炼化板块,维生素及蛋氨酸板块 [1][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日化工品行情回顾 石油石化 - 布伦特原油最新价格64美元/桶,近一月均价64美元/桶,30日涨跌幅-2.1%,2025年均价71美元/桶,2024年均价80美元/桶,2025年涨跌幅-14.1%;WTI原油最新价格61美元/桶,近一月均价61美元/桶,30日涨跌幅-1.3%,2025年均价68美元/桶,2024年均价76美元/桶,2025年涨跌幅-15.1%等多种炼化化纤产品有相应价格及涨跌幅数据 [9] 基础化工 - 煤化工产品如环渤海动力煤:秦皇岛(5500K)最新价格670元/吨,近一月均价672元/吨,30日涨跌幅-1.5%,2025年均价688元/吨,2024年均价718元/吨,2025年涨跌幅-5.0%等有相应价格及涨跌幅数据 [14] - 化肥相关产品如复合肥最新价格3189元/吨,近一月均价3197元/吨,30日涨跌幅-0.4%,2025年均价3083元/吨,2024年均价3045元/吨,2025年涨跌幅7.7%等有相应价格及涨跌幅数据 [16] - 农药相关产品如草甘膦最新价格23700元/吨,近一月均价23428元/吨,30日涨跌幅1.5%,2025年均价23432元/吨,2024年均价25231元/吨,2025年涨跌幅-1.5%等有相应价格及涨跌幅数据 [17] - 聚氨酯产品如纯MDI最新价格17950元/吨,近一月均价17602元/吨,30日涨跌幅5.0%,2025年均价18277元/吨,2024年均价19027元/吨,2025年涨跌幅-4.3%等有相应价格及涨跌幅数据 [19] - 钛白粉产品如钛精矿最新价格2217元/吨,近一月均价2217元/吨,30日涨跌幅0.0%,2025年均价2217元/吨,2024年均价2243元/吨,2025年涨跌幅0.0%等有相应价格及涨跌幅数据 [24] - 硅相关产品如金属硅最新价格9000元/吨,近一月均价9529元/吨,30日涨跌幅-10.4%,2025年均价10715元/吨,2024年均价13221元/吨,2025年涨跌幅-23.0%等有相应价格及涨跌幅数据 [36] - 饲料及添加剂产品如维生素A最新价格70元/公斤,近一月均价73元/公斤,30日涨跌幅-8.5%,2025年均价104元/公斤,2024年均价140元/公斤,2025年涨跌幅-53.3%等有相应价格及涨跌幅数据 [41] 新材料 - 新能源材料产品如碳酸锂最新价格60933元/吨,近一月均价64542元/吨,30日涨跌幅-10.4%,2025年均价72087元/吨,2024年均价90930元/吨,2025年涨跌幅-20.2%等有相应价格及涨跌幅数据 [43] - 半导体材料产品如电子级双氧水G5级最新价格3800元/吨,近一月均价4583元/吨,30日涨跌幅-52.5%,2025年均价7187元/吨,2024年均价8373元/吨,2025年涨跌幅-52.5%等有相应价格及涨跌幅数据 [49]
Goheal揭上市公司控股权收购的“灰犀牛”:库存、账期和自由现金流
搜狐财经· 2025-05-27 16:39
并购风险分析 - 控股权收购中隐藏着"灰犀牛"式风险,包括库存高企、账期拉长和自由现金流匮乏三大核心问题[1] - 库存占流动资产比例长期超过50%需警惕,可能反映产品滞销或技术迭代风险,案例显示某光伏企业仓库积压两年未售组件[1]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超过90天且持续放宽信用政策,可能表明企业陷入"以票养票"困境,某新能源材料公司账期从48天恶化至126天但销售额未同步增长[3] 财务指标警示 - 自由现金流持续为负的企业依赖融资输血,某地产产业链公司近三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均为负,完全依靠融资现金流维持运营[3] - 三大风险因素存在联动效应:高库存占用资金→账期延长加剧现金流压力→融资依赖形成"资本枯竭飞轮",案例显示某零售平台收购后因三重夹击两年内清盘[4] - 净利润与估值不能替代现金流分析,常见误区包括错将账面增长等同于经营健康[4] 风险应对策略 - 采用"三步走"方法:分析库存成龄结构及技术折旧、建立账期与销售联动模型、实施自由现金流多场景压力测试[4] - 建议设置"业绩对赌+现金流目标绑定"条款,防止通过账期操作虚增利润[6] - 尽调需实地核验应收账款真实性与库存回收路径,超越管理层口头陈述[6] 行业现状观察 - 当前融资环境趋紧背景下,需警惕账期陡增/库存偏高/自由现金流连年为负却显示高利润的企业,可能存在市场误判或财务异常[6] - 上市公司并购需回归商业本质,用现金流思维穿透财务数据的人为修饰[6] 公司背景 - 美国更好并购集团(Goheal)专注全球控股权收购、并购重组及资本运作全周期服务,业务覆盖上市公司价值重塑[7]
黔南高新区:以要素保障“硬实力”促系统性突围
中国化工报· 2025-05-27 14:57
黔南高新区发展概况 - 2024年黔南高新区规模工业总产值达354.77亿元,连续5年蝉联贵州省开发区综合考评第一档次[1] - 新能源材料生产线高速运转,形成千亿级产业舰队[1] - 通过土地供给、基建升级、机制改革等系统性突围推动新型工业化[1] 要素保障体系创新 - 贵州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项目因电力配套滞后受阻,黔南高新区3个月建成220千伏供电专线,比常规流程缩短17个月,保障年产20万吨磷酸铁锂生产线提前投产[2] - 2024年贵州裕能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2] - 实施"四个一"作战计划(一张作战图、一览调度表、一个责任表、一套审批图),推进服务高效化[2] - 近3年累计投入30.33亿元实施48个基建项目,建成输电线路89.9千米、供水管网15.3千米、天然气管道18千米[2] 项目落地与投产成效 - 2024年推进22个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其中8个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3] - 为13个项目保障用地3820.37亩,为9个项目保障能耗12.28万吨标准煤[3] 行政审批效率提升 - 推行"园区事园区办"改革,下放47项审批权限,项目手续办理时限缩短45%[5] - 福泉鸾航新材料从建设到投产不足一年,不动产办证周期从15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5] 企业服务机制创新 - 创新"四包"责任制(包手续、建设、配套、达产),46名党员干部担任"企业特派员"[6] - 2024年特派员累计帮助企业争取资金3023万元,解决难题251个,服务满意度达98%[7] - 实现公交、培训、快递超市、仲裁、农特产品"五进园区",解决员工生活需求[6][7]
成本费用没套路 企业融资好“巴适”
金融时报· 2025-05-27 11:20
明示试点工作推进情况 - 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将明示试点工作范围扩大到辖内五个经济区共10个市州,参与市场主体户数超2万户,较年初增长1.5倍 [1] - 试点工作聚焦产业链和产业园区,为传统产业能级跃升、新兴产业加速提质营造良好金融环境 [1] - 四川省金融机构为普惠小微企业办理无还本续贷超2万笔,涉及贷款金额近300亿元 [6] 融资成本透明化成效 - 银企共同填写成本清单,将贷款成本逐一拆解明示,某酒业公司实际综合成本为3.8%,其他费用12.2万元由银行承担 [2] - 工商银行宜宾分行向新能源材料公司提供成本明示清单,年化利率3.1%和担保费0.5%,无隐性费用 [4] - 宜宾农商银行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推荐无还本续贷业务并承诺利率优惠 [4] 企业融资体验改善 - 贷款成本费用透明无套路,银行服务优质高效,获得企业普遍认同 [2] - 成本清单使企业融资成本从"笼统账"变为"明细账",提升资金管理效率和透明度 [3][4] - 明示试点工作帮助企业避免拆借高息过桥资金,提供精准金融支持 [4][5] 金融机构服务优化 - 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推动"四化"建设解决企业填报痛点 [3] - 定期向金融机构推送非利息费用数据,引导落实减费让利政策 [6] - 推广"支小惠商贷"等优惠产品,扩大金融惠企政策覆盖面 [6]
科润新材料开启IPO新征程!
搜狐财经· 2025-05-26 18:59
杨大伟表示,此次IPO项目签约,标志着公司在发展历程上迎来了又一个关键里程碑节点,迎来一个新发展契机。科润新材料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继续 专注于新能源电池核心膜材料的研发与生产,力争在产业链上实现全面突破,为中国新能源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近日,位于吴江开发区的国内质子膜龙头企业之一——科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润新材料")IPO项目签约仪式即上市启动会在民生证券上 海总部成功举办。公司与国联民生证券、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国浩律师事务所成功签约,同时近期还完成了科创板IPO辅导备案,标志着科润新材料IPO 上市工作的正式启动。 科润新材料董事长杨大伟与国联民生证券保荐承销公司总裁张明举签约 科润新材料董事长杨大伟与立信高级合伙人张军书签约 科润新材料董事长杨大伟与国浩苏州合伙人陶云峰签约 2019年,当杨大伟的产业化进程遭遇资金瓶颈时,吴江开发区以"人才+项目+基金"创新机制(全省首创)精准破题,主营业务为全氟磺酸质子交换膜的 研发与生产,产品覆盖氢燃料电池、全钒液流储能及电解水制氢三大领域。公司由国家万人计划专家杨大伟创办,凭借在新能源材料领域的核心技术,成 为国内质子交换膜产业的头部企业之一。 全氟 ...
科润新材启动上市辅导 专注“液流储能+氢能”核心膜材料产业化
证券时报网· 2025-05-23 22:07
公司上市计划 - 苏州科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向江苏证监局提交上市辅导备案报告 拟在科创板上市 辅导机构为民生证券 [1]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杨大伟 持股比例为27 47% [3] 公司核心技术优势 - 拥有16年质子交换膜研发制造经验 是国内最早实现全氟质子交换膜产业化的企业之一 [1] - 解决了钒液流储能电池和氢燃料电池领域"卡脖子"的核心膜材料难题 实现全氟磺酸质子膜国产自主化 [1] - 国内唯一能大批量生产供应钒液流电池用全氟质子交换膜的企业 为数不多能批量生产氢燃料电池用质子交换膜的企业之一 [1] - 拥有100余项质子膜技术专利 主持参与10余项国家级行业标准 [1] - 建立五大实验室体系 与中科院 厦门大学等高校开展技术合作 [2] 公司产业布局与市场地位 - 打通"树脂合成-膜制备-检测应用开发"全产业链布局 [1] - 连续三年国内全氟磺酸质子膜出货量行业第一 [1] - 下设福建 淮安 苏州三大实体工厂 [1] 研发团队与人才储备 - 拥有280多名专业研发人员 技术人员具备多年全氟磺酸树脂和质子交换膜开发经验 [1] - 核心团队来自3M 戈尔等国际知名公司 包含硕博人才 [1] 企业资质与荣誉 - 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等称号 [2] - 荣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 国家重点新产品 国际发明专利展金奖等荣誉 [2] - 承担国家科技企业创新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多项省级以上重大科研课题 [2] 融资情况 - 已完成多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中国石化资本 红杉 北汽等知名机构 [2] - 2024年8月完成C+轮第二批融资 金额超4亿元 由中国石化资本战略领投 [2]
ST帕瓦高管团队重组 战略重整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证券时报网· 2025-05-23 09:42
根据帕瓦股份的微信公众号,新管理层上任后迅速召开战略重整会议,部署"止血增效"计划,明确提出 加强内部治理、推进扁平化管理、关停低效产线、压降运营成本,并加快存量资产盘活,构建以市场为 导向的高效运营机制。公司目标在2025年度实现业绩扭亏,全面提升经营质量与股东回报水平。 5月21日, ST帕瓦(688184)宣布完成董事长换届与高管团队重组,全力启动战略重整与组织改革,积极 探索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根据公告,原董事长张宝因身体原因辞去董事长及总经理职务,由曾任帕瓦股份董事长并拥有丰富管理 经验的王宝良再次接任董事长及总经理,并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同期,濮卫锋被聘任为公司副总经 理、董事会秘书。此次高层换届,标志着公司管理架构和战略方向的重大调整。 据了解,王宝良曾于2016年至2022年担任公司董事长,对企业战略、组织架构及文化理念具有深刻理 解,其回归被视为公司重回发展正轨的重要信号。 "风雨压不垮,希望永不灭。"王宝良表示,"当前的挑战也是重新出发的契机,帕瓦股份将以更坚决的 信心和更务实的举措,迎难而上、稳中求进,在重塑组织和战略格局中重启增长引擎,推动企业行稳致 远。"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 ...
科恒股份(300340) - 300340科恒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1
2025-05-21 17:48
公司业务情况 - 主要以新能源正极材料、新能源智能装备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以稀土功能材料、新材料智能装备等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为辅 [4] - 新能源正极材料核心产品线有三元材料体系、钴酸锂、锰酸锂等,应用于动力电池、消费电子、储能等领域;新能源智能装备业务产品涵盖锂离子电池核心生产设备及其他领域新材料智能装备 [4][5] 业绩相关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9,162.32万元,较上年减亏63.08%;营业收入212,250.51万元,较上年降低29.92%,主要受市场竞争及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 [3][7] - 业绩下降一是主要原材料大幅下跌,客户需求不及预期,销售价格同比大幅下降;二是市场竞争加大,子公司设备销售额同比下滑 [3] - 公司毛利率受原材料价格、人工成本上升及竞争态势影响 [3]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3] 政策影响与市场前景 - 受益于国家消费类电子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终端需求逐步回暖,带动公司高能量密度钴酸锂产品需求增长;新能源产业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及储能产业发展,刺激新能源设备市场需求提升,同时对设备提出更高要求 [2] - 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的储能发展政策,推动新型储能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为公司新能源正极材料和智能装备业务带来广阔市场空间 [5][7][8] - 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重视,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对新能源电池需求持续增长 [5][7][8] 公司优势 - 在新能源产业链中占据重要位置,产品和服务获众多知名企业认可 [5] - 新能源正极材料方面有较强技术研发实力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种类丰富;新能源智能装备领域,子公司深圳浩能在锂电池前段装备方面市场地位较强 [5] - 拥有200余人的专业化研发团队,构建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5] 其他情况 - 研发投入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正极材料和智能装备两大业务板块 [7] - 公司若有回购计划将按相关法律法规及时进行信息披露,管理层和大股东将通过多种方式增强中小投资者信心 [6] - 公司将继续聚焦主营业务,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通过全方位现代化企业治理体系建设提升竞争力 [7]
粤桂股份拟定增募资不超9亿元 扩充业务品类及规模
证券时报网· 2025-05-20 21:54
募资计划 - 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9亿元,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1.56亿股 [1] - 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10万吨/年精制湿法磷酸项目、广东省英德市下太镇白面石矿区玻璃用石英砂岩矿投资项目、云硫矿业碎磨系统大型化、自动化改造项目建设 [1] 业务结构 - 公司业务涵盖制糖、造纸、采矿、硫化工和光伏材料等多个行业,涉及糖浆纸、硫化工、新能源材料三大板块 [1] - 主要产品包括机制糖、纸浆和机制纸,硫铁矿、硫酸、试剂酸、铁矿粉、磷肥和氨基磺酸,银粉 [1] - 三大业务板块实体子公司分别为贵糖集团(糖浆纸循环产业)、云硫矿业(硫化工产业板块)、华晶科技和德信矿业(新能源材料板块) [1] 硫化工产业 - 公司拥有国内最优质硫铁矿资源,但云硫地区硫酸产能主要依靠外销,自用较少,产销失衡 [2] - 硫铁矿在硫酸生产中的余热高价值利用因周边产业配套少和自身产业链延伸短成为发展短板 [2] - 子公司云硫矿业提出"硫磷结合"、"硫钛结合"的产业链延伸路径,精制湿法磷酸项目可打通矿石、硫酸及硫酸下游产业链 [2] 新能源产业布局 - 公司重点布局新能源产业,围绕光伏用硅料等领域,推进多个工业用非金属资源材料利用及精深加工项目 [3] - 项目包括华晶科技光伏银粉项目、湿法磷酸项目和英德下太石英矿项目 [3] - 这些项目将加快公司在新能源材料制造领域的战略布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3] 财务状况 - 贵糖集团近年来营业收入和利润不理想,资产负债率较高,财务费用压力大,信用融资渠道受限 [3] - 云硫矿业经营相对稳健,但多个在建项目持续建设导致资本开支明显增加 [3] - 本次再融资有利于降低资产负债率,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财务稳定性 [3] 战略规划 - 公司坚守"制造业当家"储备未来发展增长点,积极对接新能源与电子信息等战略产业 [2] - 以硫铁矿开采及硫化工为起点,探索传统主业和新产业的接入口,向新能源新材料、硫化工产业链延伸 [2] - 目标构建循环产业体系,成为"国内绿色化工新材料先进企业" [2]
容百科技全系产品、技术“新进展”
高工锂电· 2025-05-20 18:15
行业会议预告 - 2025高工钠电产业峰会将于6月9日在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由高工钠电、高工产业研究院主办,众钠能源总冠名 [2][3] - 2025高工固态电池技术与应用峰会将于6月10日在同一地点举行,由高工锂电、高工储能、高工产业研究院主办,利元亨总冠名 [3][4] 公司核心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全球正极材料领域龙头企业,产品技术动向备受行业关注,在CIBF2025展会上全面多元的产品矩阵成为焦点 [4] - 2024年三元正极材料销量逆势增长超20%,全球市占率突破12%,连续四年稳居全球第一 [10] - 磷酸锰铁锂系列产品2024年一季度销量同比增长174%,现有产能已实现满产满销 [11] 三元正极材料技术优势 - 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连续多年位居行业首位,持续引领行业开发方向 [5] - 超高镍系列产品可满足350Wh/kg以上超高能量密度需求,应用于超长续航高端电动车型 [7] - 中低镍单晶产品突破传统技术难题,具备耐高电压、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综合优势 [9] 磷酸盐系列技术突破 - 开发出4.5代超高压实磷酸铁锂材料(压实密度2.65g/cm³),电池能量密度突破200Wh/kg [12] - 磷酸锰铁锂纯用方案体积能量密度达450Wh/L,单吨成本不超磷酸铁锂5%,瓦时成本较铁锂低10% [10] - 磷酸锰铁锂前驱体千吨级示范产线已投产,2025年将完成万吨级产线升级改造 [14] 钠电技术进展 - 在聚阴离子、层状氧化物及普鲁士类三种主流技术路线均具备卓越技术实力 [18] - 聚阴离子材料循环寿命超10000次,-30℃仍保持高放电容量,成本较锂电降低20%-30% [18][20] - 仙桃基地新增6000吨/年聚阴离子中试线预计2025年三季度投产,2030年规划建成40万吨/年产能 [20] - 已获3000吨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订单和数百吨聚阴离子产品订单 [21] 固态电池技术布局 - 超高镍三元正极复合载流子原位包覆技术可满足400Wh/kg电芯需求,已实现吨级出货 [21] - 业内首家针对全固态电池开发高能量密度富锂锰基材料,正与国内大客户合作开发 [23] - 硫化物电解质中试线加速推进,预计2026年初放量投产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