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icon
搜索文档
事关汽车OTA升级和召回!两部门再发文征求消费者意见
第一财经· 2025-08-13 21:58
监管要求强化 - 市场监管总局和工信部发布征求意见稿 大幅强化对企业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监管要求 涵盖产品召回 生产一致性监督 宣传规范及事故报告四个方面 [1] - 相较于3月1日相关通知 本次意见稿对企业提出更严格和更全面的要求 短期带来合规压力但长期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1] 缺陷调查与召回管理 - 企业需加强安全提示和开发中的主动提示动作 强化缺陷信息监测 减少网络攻击和漏洞引发的车辆事故风险 [2] - 市场监管总局将对安全提示不完善 网络攻击等安全事件开展缺陷调查 必要时督促企业通过召回改进 [2] - 针对驾驶员监测 警示和处置功能不足的问题将开展专项调查 必要时纳入缺陷分析与调查工作 [2] OTA升级监管 - 企业未经备案不得开展OTA升级活动 不得推送未经充分测试验证的软件版本 不得通过OTA方式隐瞒缺陷 [2] - 企业需确保生产的搭载组合驾驶辅助系统产品与准入产品一致 并承担产品安全责任 [2] - 对频繁开展OTA升级活动的企业 市场监管总局将进行重点抽查和专项核查 [2] 宣传行为监督 - 企业不得虚假宣传或夸大宣传以欺骗或误导消费者 [3] - 市场监管总局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组织技术机构开展过度宣传问题的技术认定 并会同工信部开展专项联合调查 [3] 事故报告与调查 - 强化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事件事故的报告和深度调查 对未按要求报告事故信息的企业将公开通报并督促整改 [3] - 对隐瞒或遗漏重大事实的企业 市场监管总局和工信部将进行专项核查 [3] 行业影响 - 新规要求企业投入更多资源完善测试体系 增加合规成本和管理压力 但有利于优秀企业脱颖而出 [4] - 监管将加速行业标准形成 推动L3级以上自动驾驶的合规发展 遏制不成熟功能和技术忽悠消费者的现象 [4]
两部门征求意见:不得暗示辅助驾驶不具备的功能,在线升级要备案
贝壳财经· 2025-08-13 21:06
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监管政策 - 市场监管总局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起草征求意见稿 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 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与规范宣传 [1] - 政策旨在落实《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及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与召回管理相关通知要求 [1]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规范要求 - 企业不得在系统命名及营销宣传中暗示其为自动驾驶系统或具备实际不具备的功能 [3] - 企业需在车辆APP 车载信息交互系统显著位置和用户手册中明确显示安全提示和使用说明 [2] - 必须开发安全优先的驾驶员监测功能 对脱手 睡眠等脱离驾驶任务情形及时采取警告 限速 靠边停车或功能禁用等措施 [2] OTA升级管理规范 - 企业未经备案不得开展OTA升级活动 [1] - 不得将未经充分测试验证的软件版本推送给用户 [2] - 禁止通过OTA方式隐瞒缺陷 [2] - 对频繁开展OTA升级活动的企业将进行重点抽查和专项核查 [2] 生产一致性与信息填报要求 - 企业需在机动车合格证系统中完整准确填报组合驾驶辅助系统 储能装置单体及总成等关键信息 [2] - 确保生产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与准入产品一致并承担产品安全责任 [2] 宣传行为监管措施 - 企业提供驾驶自动化等级 系统能力等信息需真实全面 不得虚假夸大或引人误解 [3] - 避免夸大宣传车辆驾驶性能误导消费者以不合理高速驾驶 [3] - 市场监管总局将加大对企业广告和宣传中夸大功能 欺骗误导消费者情形的监督检查力度 [3] - 组织召回技术机构开展过度宣传问题技术认定 并会同工信部开展专项联合调查 [3]
两部门征求意见:企业不得暗示消费者把辅助驾驶视为自动驾驶
北京商报· 2025-08-13 20:21
监管政策动向 - 市场监管总局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和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的征求意见稿 [1] - 政策要求企业向消费者提供驾驶自动化等级、系统能力和系统边界等信息时必须真实全面 [1] - 禁止企业在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命名及营销宣传中暗示具备实际不存在的自动驾驶功能 [1] 企业合规要求 - 企业不得进行虚假或夸大系统能力的宣传误导消费者 [1] - 必须确保消费者正确理解并安全驾驶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1] - 需防止驾驶员因误导性宣传而滥用辅助驾驶功能 [1]
两部门征求意见:辅助驾驶不能当自动驾驶
财联社· 2025-08-13 19:59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监管政策 核心观点 - 市场监管总局和工信部联合发布征求意见稿 拟加强对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召回 生产一致性和宣传规范的监管 要求企业明确功能边界 防止误导消费者 [1][2][3][4] 安全提示与功能规范 - 企业需在车辆App 车载系统和用户手册显著位置展示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安全提示和使用说明 避免消费者误认为自动驾驶功能 [2] - 必须开发安全优先的驾驶员监测系统 对脱手 睡眠等脱离驾驶任务行为采取语音警告 方向盘震动 限速 靠边停车或功能禁用等措施 [2] - 禁止通过用户操作或系统逻辑主动关闭驾驶员监测功能 监管部门将专项调查功能不足问题 [2] 数据与软件管理 - 企业需在机动车合格证系统准确填报组合驾驶辅助系统 储能装置等关键信息 严格执行OTA升级分类管理 未经备案不得推送升级 [3] - 禁止通过OTA隐瞒缺陷或推送未充分测试的软件版本 频繁升级企业将面临重点抽查 [3] - 必须及时报告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发生的安全事件和碰撞事故 隐瞒重大事实将面临专项核查 [4] 宣传与信息披露 - 不得暗示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具备自动驾驶功能 避免命名和宣传误导消费者 [3] - 禁止夸大车辆驾驶性能宣传 防止诱导消费者高速驾驶 监管部门将联合整治过度宣传行为 [4] - 向消费者提供的驾驶自动化等级 系统能力等信息必须真实全面 不得虚假宣传 [3] 网络安全与缺陷调查 - 企业需强化缺陷信息监测 降低网络攻击 威胁和漏洞引发的车辆事故风险 [2] - 市场监管总局将对因安全提示不完善或网络安全事件导致的缺陷开展调查 必要时强制召回 [2]
单位GDP能耗优于全国平均水平30%,重庆怎么做到的
中国经济网· 2025-08-13 11:24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 - 重庆市以年均2.4%能源消费增速支撑年均5.6%经济增长 单位GDP能耗优于全国平均水平30%左右 [1] 产业结构优化措施 - 构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 包括3大万亿级主导产业集群(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 先进材料) 3大五千亿级支柱产业集群(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 食品及农产品加工 软件信息服务) 6大千亿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新型显示 高端摩托车 轻合金材料 轻纺 生物医药 新能源及新型储能) 18个"新星"产业集群(功率半导体及集成电路 AI及机器人等12个高成长性产业集群和卫星互联网 生物制造等6个未来产业集群) [1] - 202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4.6% [1] - 单位GDP能耗较2020年下降11.8% [1] 能效管理机制 - 引入单位能耗产出效益评价机制 促进重点用能企业优化生产工艺 [2] - 推动钢铁 建材 有色 化工等重点行业能效提升 推行"能效诊断+改造升级+节能监察"一体化模式 [2] - 累计为700余家企业开展节能服务 对1000余家企业开展工业节能监察 [2] 绿色能源体系建设 - 煤电平均供电煤耗降至307克/千瓦时 [2] - 页岩气产量增速连续12年保持增长 [2] - 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46.5% 创历史新高 [2] 循环经济发展成果 - 2024年循环经济总产值突破1500亿元 行业企业超2万家 从业人数达15.3万人 [3] - 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170家 绿色工业园区16个 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8家 [3] - 国家级绿色工厂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29.5% 高于全国9.5个百分点 [3]
(活力中国调研行)重庆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单位GDP能耗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中国新闻网· 2025-08-13 00:04
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 - 重庆市以年均2.4%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年均5.6%的经济增长,单位GDP能耗降至0.310吨标准煤/万元,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1] - 单位GDP能耗较2020年下降11.8% [1] 产业结构绿色转型 - 构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重点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等主导产业 [1] - 加快布局空天信息、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1] - 计划巩固汽车、电子等优势产业,发展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空天信息、具身智能、氢能等未来产业 [1] 绿色化与数字化协同 - 建设重庆市能碳双控在线平台,上线"工业绿效码",实现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精准定位和方案定制 [2] - "工业绿效码"归集企业信息,提供升级、技改、融资等定制方案 [2] 绿色制造体系 - 建立区县级、市级、国家级绿色工厂梯度培育体系,累计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170家、绿色工业园区16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8家 [2] - 国家级绿色工厂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29.5% [2]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 - 统筹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用地及生态空间,构建城乡一体的城市绿色空间体系 [2]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 实现长江干流上下游及嘉陵江等重要支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全覆盖,建成跨省市、跨区县、跨乡镇三级补偿网络 [3]
全国31省最新GDP出炉,排名更新:四川第5,山东远超河南,重庆16
搜狐财经· 2025-08-12 16:50
全国经济总量与增速 - 2025年上半年全国经济总量达到660,535.8亿元,名义增速为4.25% [1][9]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表现 - 广东省以68,725.4亿元的GDP总量位居全国榜首,名义增长3.13% [1][6] - 江苏省GDP为66,967.8亿元,名义增长3.95% [6] - 山东省GDP为50,046亿元,名义增长4.5% [3][6] - 广东、江苏、山东三省经济总量合计占据全国总量的28% [1] 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 湖北省以6.22%的实际增速领衔全国,GDP为29,642.61亿元 [1][7] - 四川省GDP为31,918.2亿元,稳居全国前五,名义增长4.84% [1][7] - 四川省成都平原城市群的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业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上半年贡献增加值超过4,500亿元 [1] - 四川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同比激增21.3%,服务业占比提升至53.8% [1] - 内蒙古自治区GDP名义增速为1.48%,增长相对乏力 [1][8] 黄河流域省份对比 - 山东省与河南省的GDP差额从去年同期的1,672亿元扩大至2,362.2亿元 [3] - 山东省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高达22.4%,工业增加值对GDP贡献率回升至45.6% [3] - 河南省GDP为31,683.8亿元,进出口总额同比下滑3.8% [3][7] 直辖市与重点区域表现 - 重庆市GDP为15,929.58亿元,超越辽宁跃居第16位,名义增长4.7% [3][7] - 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高达68.7%,市场占有率提升至12.3% [3] - 重庆市口岸通关时效较去年同期压缩35%,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去年回落6.2个百分点 [3] 其他重点省份数据 - 河南省GDP名义增长4.85% [7] - 福建省GDP为27,996.57亿元,名义增长4.98% [7] - 湖南省GDP为26,166.5亿元,名义增长5.19% [7] - 北京市GDP为25,029.2亿元,名义增长5.5% [7] - 西藏自治区GDP名义增速最高,达9.48% [9]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聚焦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央广网· 2025-08-12 15:19
西部大开发战略导向 - 党中央推动西部大开发政策举措贯彻落实,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 - 西部各省份聚焦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1] - 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发展新兴产业,加快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 [2]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 - 重庆加快打造以万亿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为引领的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 [1] - 以整车厂为带动,加快推动电池、芯片、车规级传感器等核心配套企业集聚 [1] - 在更高层级高效集聚全球创新资源,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 [1] 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 内蒙古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加紧建设镕锂电池企业高端石墨材料生产线,总投资165亿元 [2] - 该项目是鄂尔多斯市首个电池负极材料全产业链项目,达产后年产值约200亿元 [2] - 项目预计今年8月30日进入生产调试,11月30日全部完工 [3] - 宁夏贺兰山东麓通过对废弃矿坑修复,发展集葡萄种植加工、葡萄酒旅游研学于一体的综合型生态酒庄,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3] 对外开放与外贸增长 - 新疆霍尔果斯铁路口岸通行中欧(中亚)班列数量突破6000列,比去年提前46天 [4] - 当地一家国际货运代理公司代理班列数量达800余列,相比去年同期增长20% [4] - 中欧班列(西安)从点对点迈向枢纽对枢纽,上半年运送货物总重345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超三成 [4] - 今年上半年西部地区外贸进出口总值达2.12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创历史同期新高 [5] - 海关将继续加大对西部口岸、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培育更多外贸新动能 [5]
以技术视角发掘创新价值——记2025长三角(昆山)具身智能场景应用大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赛道)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12 10:48
中国汽车产业智能化发展现状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超1500万辆 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696 8万辆和693 7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41 4%和40 3% 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44 3% [2] - 智能网联汽车成为行业核心增长极 智能网联化配置重塑行业竞争格局并成为消费者购车核心考量 [2] - 2025长三角具身智能场景应用大赛吸引阿维塔 赛力斯 奇瑞 吉利 小米 小鹏 蔚来等车企24款车型参赛 最终6款车型分获一二三等奖 6款获优秀奖 [2] 权威技术评价体系构建 - 赛事由中国软件评测中心 昆山高新集团联合主办 智能网联驾驶测试与评价工信部重点实验室承办 《中国汽车报》协办 形成"国家级评测机构+地方产业平台+专业媒体"协同模式 [5] - 依托昆山玛吉斯测试场等专业场地 构建覆盖真实工业应用场景的测试环境 为技术实用性验证提供精准坐标 [5] - 权威协同模式打破技术信息壁垒 为行业提供可信赖的技术参照系 [5] 智能驾驶技术场景化测试 - 赛事设置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与无人物流车两大类别 围绕无人运输 智能泊车与综合场景三大类8个赛项展开角逐 [8] -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测试涵盖自动紧急刹车 自适应巡航 泊车辅助 倒车侧后方预警等核心功能 模拟60km/h紧急制动 自主变道等场景 [8] - 无人物流车测试要求完成自主建图 动态路径规划与精准避障 考验环境感知与决策速度 [8] - 智能泊车赛项设置垂直车位 60度倾斜式车位 平行车位等场景 推动泊车算法向"老司机级"精度进化 [8] 智能驾驶技术进阶表现 - 无人物流车在复杂厂区场景中动态路径重规划时间控制在1秒内 满足物流作业效率需求 [11] - 多款车型实现"无接管"完成符合国标的各类停车位泊车 [11] - 参赛车辆应对突发横穿行人及障碍车的制动 规避反应时间大幅降低 [11] - 技术呈现差异化创新 包括多传感器融合提升恶劣天气适应性 强化人机交互自然感 低算力平台算法优化等 [11] - 中国汽车智能化已跳出同质化竞争 进入基于用户需求的精准创新阶段 [11]
“科技变量”如何变为强劲动能(人民观点) ——安徽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8-11 06:50
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制,扎实推进深度融合,新质生产力对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更为强劲 从更大视野看,应善用市场化的方式,激发各类要素资源活力 科技创新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关键就在于"形成'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苗木'葱郁的创 新生态" 百年变局重塑全球格局,科技创新是关键变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 "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党中央高瞻远瞩、布局落子。 "安徽的科技创新,可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每一次来都看到新的飞跃、新的发展",习近平总书 记的话语,蕴含着国家向前发展的秘诀。 "科技变量",如何变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最大增量"?安徽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 践,提供了一个方法论视角。 看"融合"。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法。 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制,扎实推进深度融合,新质生产力对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更为强劲。 看"有为"。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迫切要求融合发展汽车产业、交通产业、人工智能产业、能源产业。 "合工大—蔚来创新研究院"瞄准智能电动汽车的前瞻性技术等开展攻关;超80%的研发经费、超90%的 省产业创新研究院由企业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