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味品

搜索文档
海天味业(603288):2025年半年报点评:业绩稳健,激励强化
东莞证券· 2025-08-29 17:2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5]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稳健增长 营业收入152.30亿元同比增长7.59% 归母净利润39.14亿元同比增长13.35% [5] - 二季度消费弱复苏背景下 公司通过优化产品与渠道结构实现稳健增长 Q2营业收入69.15亿元同比增长7.00% 归母净利润17.12亿元同比增长11.57% [5] - 公司发布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 参与人员不超800人 业绩考核要求2025年归母净利润较2024年增长不低于10.8% [5] - 预计公司2025/2026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21元和1.32元 对应PE估值分别为34倍和31倍 [5] 财务表现 - 分品类收入表现优异 2025H1酱油/调味酱/蚝油/其他业务收入分别为79.28亿元/16.26亿元/25.02亿元/25.06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9.14%/12.01%/7.74%/16.73% [5] - Q2各品类保持增长 酱油/调味酱/蚝油/其他业务收入分别为35.08亿元/7.13亿元/11.42亿元/12.17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0.35%/9.52%/9.81%/12.79% [5] - 渠道结构持续优化 2025H1线下渠道营收137.20亿元同比增长9.07% 线上渠道营收8.42亿元同比增长38.97% [5] - 盈利能力提升 Q2毛利率同比增加3.88个百分点至40.21% 净利率同比提升1.01个百分点至24.80% [5] 估值数据 - 当前收盘价41.44元 总市值2425亿元 总股本58.52亿股 [2] - ROE(TTM)为17.37% 12月最高价51.96元 最低价32.85元 [2] - 盈利预测显示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计70.57亿元 2026年77.54亿元 [6]
海天味业(603288):业绩稳健,份额提升
华泰证券· 2025-08-29 16:17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目标价48.40元人民币[1][8] 核心观点 - 25H1营收152.3亿元同比+7.6% 归母净利39.1亿元同比+13.3%[5] - 成本红利释放推动毛利率提升 但行业竞争加剧导致费用率上升[5][7] - 员工持股计划设定25年归母净利增速不低于10.8%目标 达成可期[5] - 线下渠道收入137.2亿元同比+9.1% 线上收入8.4亿元同比+39.0%[6] - 下调25-27年盈利预测 归母净利调整为70.8/76.8/82.0亿元[8] 财务表现 - 25Q2营收69.1亿元同比+7.0% 归母净利17.1亿元同比+11.6%[5] - 25H1毛利率40.1%同比+3.3pct 25Q2毛利率40.2%同比+3.9pct[7] - 25H1销售费用率6.4%同比+0.4pct 管理费用率2.1%同比+0.2pct[7] - 25H1归母净利率25.7%同比+1.3pct 25Q2净利率24.8%同比+1.0pct[7] - 预计25年营收286.5亿元同比+6.5% 27年营收333.6亿元[4] 产品结构 - 25H1酱油收入79.3亿元同比+9.1% 调味酱16.3亿元同比+12.0%[6] - 蚝油收入25.0亿元同比+7.7% 其他产品25.1亿元同比+16.7%[6] - 25Q2酱油同比+10.3% 调味酱同比+9.6% 蚝油同比+9.8%[6] - 其他产品25Q2同比+12.7% 凉拌汁等新品增速亮眼[6] 渠道与区域 - 北部区域收入同比+8.0% 东部同比+13.6% 南部同比+13.8%[6] - 西部区域收入同比+7.9% 中部区域同比+9.1%[6] - 经销商总数6,681家 较24年末净减少26家[6] - 渠道结构调整稳步进行 终端数量持续扩展[7] 盈利预测 - 预计25年归母净利70.8亿元同比+11.66% 26年76.8亿元同比+8.33%[4] - 25年EPS预计1.21元 26年EPS预计1.31元[4] - ROE预计从24年20.24%降至27年15.09%[4] - PE估值从24年36.97倍降至27年28.62倍[4] - 给予25年40倍PE估值 高于行业平均30倍[8] 行业对比 - 可比公司25年平均PE为30倍 千禾味业24倍/恒顺醋业52倍[9] - 海天味业24-26年净利CAGR为5% 低于千禾味业14%[9] - 市值2345亿元 显著高于千禾味业124亿元/恒顺醋业92亿元[9]
海天味业(603288):稳健增长,坚如磐石
华创证券· 2025-08-29 16:11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目标价50元 对应2025年40.3倍市盈率[1][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52.30亿元 同比增长7.59% 归母净利润39.14亿元 同比增长13.35%[1] - 单季度看 Q2营收69.15亿元 同比增长7.00% 归母净利润17.12亿元 同比增长11.57%[1]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6元(含税) 合计派发15.19亿元[1] - 预测2025-2027年每股盈利分别为1.24元/1.39元/1.54元 对应市盈率32/29/26倍[3][7] 业务板块分析 - 调味品业务保持双位数增长 Q2同比+10.59% 其中酱油/蚝油/调味酱分别增长10.35%/9.77%/9.62%[7] - 其他调味品(醋、料酒、鸡精鸡粉等)增长显著 Q2同比+12.69%[7] - 非调味品业务收缩对整体增速造成拖累[7] 渠道与区域表现 - 线下渠道稳健增长 Q2营收同比+9.23%[7] - 线上渠道表现亮眼 在低基数下同比+35.05%[7] - 区域发展均衡 东部/南部/中部/北部分别增长12.81%/11.31%/10.54%/10.82% 西部增长5.96%[7] - 经销商网络持续扩张 Q2净增加13家至6681家[7] 盈利能力提升 - Q2毛利率达40.2% 同比提升3.9个百分点 主要受益于大豆、包材等原材料成本下降[7] - 生产端规模效应回升及产品结构优化共同推动毛利率改善[7] - Q2归母净利润率24.8% 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7] - 费用率保持稳定 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7.0%/2.3%/3.2%/-1.7%[7] 行业地位与展望 - 在外部需求承压、竞争对手下滑背景下 公司通过渠道推力持续挤占市场份额[7] - 新品增长曲线逐步形成 经营向上势能延续[7] - 预计2025年调味品业务接近双位数增长 整体报表受非调味品业务拖累保持高个位数增长[7] - 利润端表现预计优于收入端 受益于成本红利和产品结构优化[7] 估值与预测 - 当前股价40.08元 总市值2345.41亿元 流通市值2228.69亿元[4] - 预测2025-2027年营收288.94亿/315.32亿/340.40亿元 同比增长7.4%/9.1%/8.0%[3] - 预测归母净利润72.46亿/81.57亿/89.89亿元 同比增长14.2%/12.6%/10.2%[3] - 每股净资产预计从5.75元提升至6.70元[13]
食品饮料行业双周报(2025、08、15-2025、08、28):业绩表现分化,关注白酒旺季动销反馈-20250829
东莞证券· 2025-08-29 16:07
行业投资评级 - 超配(维持)[1] 核心观点 - 食品饮料行业业绩表现分化 需重点关注白酒旺季动销反馈[7] - 白酒板块内部业绩分化显著 高端酒企展现韧性 次高端及区域酒企承压[7] - 大众品板块受益于消费旺季及政策利好 啤酒、乳品、零食等细分领域存在结构性机会[7] 行情回顾 - SW食品饮料指数期间上涨3.04% 跑输沪深300指数3.92个百分点 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1位[7][14] - 细分板块中其他酒类涨幅达7.50% 表现最佳 肉制品板块下跌0.73% 表现最差[7][15] - 约80%个股实现正收益 酒鬼酒(+28.67%)、安记食品(+21.75%)、一鸣食品(+21.62%)涨幅居前[19] - 行业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当前PE(TTM)为21.17倍 低于近五年均值33倍 相对沪深300PE为1.59倍 低于近五年中枢2.7倍[21][22] 行业数据跟踪 - 白酒批价表现分化:飞天茅台散装批价下降50元至1810元/瓶 普五批价下降10元至860元/瓶 国窖1573价格持平于835元/瓶[25] - 调味品原料价格波动:豆粕价格下降24元至3102元/吨 白砂糖下降70元至5910元/吨 玻璃价格下降0.6元至13.88元/平方米[27] - 啤酒成本端变化:大麦均价微涨2.5元至2232.5元/吨 铝锭上涨10元至20670元/吨 瓦楞纸上涨90元至3310元/吨[33] - 乳品及肉制品价格:生鲜乳价格持平于3.02元/公斤 猪肉批发价下降0.41元至19.82元/公斤 生猪存栏量达4.24亿头 同比增长2.2%[39][41] 行业动态 - 1-7月烟酒类零售总额3740亿元 同比增长5.2% 其中7月单月增长2.7%[44] - 啤酒进出口分化:出口量增长22.1%至4.60亿升 进口量下降1.5%至2.13亿升[45] - 白酒产量持续下滑:1-7月累计产量214.6万千升 同比下降5.2%[46] - 酒饮茶制造业营收9347.1亿元 同比增长1.8% 利润总额1655.4亿元 同比下降2.8%[48][49] 上市公司业绩 - 白酒企业业绩分化:五粮液营收增长4.19%至527.71亿元 贵州茅台保持稳健 而洋河股份营收下降35.32% 酒鬼酒净利润骤降92.6%[50][51][52] - 大众品龙头表现亮眼:海天味业营收增长7.59%至152.30亿元 青岛啤酒净利润增长7.21%至39.04亿元 盐津铺子营收增长19.58%至29.41亿元[53][54][57] - 乳业龙头伊利股份营收增长3.37%至619.33亿元 但净利润下降4.39%至72.00亿元[56] 投资建议 - 白酒板块重点关注确定性强的贵州茅台(600519) 及次高端与区域酒企山西汾酒(600809)、酒鬼酒(000799)、古井贡酒(000596)[7][58] - 大众品板块建议关注海天味业(603288)、青岛啤酒(600600)、伊利股份(600887)、东鹏饮料(605499)、三只松鼠(300783)[7][58] - 啤酒板块需跟踪旺季销量及成本指标 调味品板块关注消费力修复与产品结构优化 乳品板块受益于育儿补贴政策需求有望提振[7]
海天味业2025中报亮眼:营收净利双增,净利强势实现双位数增长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9 15:4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2.3亿元,同比增长7.5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1亿元,同比增长13.35% [1] - 成功登陆港股后首次披露经营业绩 [1] 市场地位与产品布局 - 连续28年保持中国最大调味品企业地位(按2024年销量计) [1] - 酱油、蚝油销量多年中国市场第一,调味酱、醋、料酒位居前列 [1] - 海天酱油和蚝油销售额双双位列全球首位 [1] - 消费者触及数达7.54亿,较上年增长2160万 [6] - 连续11年荣登"中国消费者十大首选品牌"榜单 [6] - 酱油、蚝油、酱类连续多年C-BPI行业榜首,食醋连续2年细分市场第一 [6] 产品战略与创新 - 坚持"全场景烹饪解决方案"战略,覆盖厨房至餐桌多场景需求 [1] - 开发凉拌汁、辣鲜露、鸡精和鸡汁等特色调味品 [1] - 食醋领域推行"传统醋+特色醋"双线策略,包括白米醋、黑米醋、苹果醋等品类 [3] - 料酒领域形成基础系列、有机系列、老字号系列多系列布局 [6] - 在有机醋细分赛道积极布局 [3] 供应链与研发体系 - 2024年研发投入超8亿元创历史新高,累计获授专利超1000项 [7] - 高明工厂入选世界经济论坛"灯塔工厂"名单 [7] - 通过数字化手段推动供应链转型,提升柔性生产能力 [7] - 作为链主企业发起行业首个全产业链减碳联盟"碳路者绿链联盟" [7] 品牌建设与营销创新 - 实现从传统品牌向现代品牌转型升级 [8] - 2023年酱油冰淇淋快闪活动成为现象级营销案例 [8] - 2024年开展"科普大求真"项目普及食品安全知识 [8] - 推出"小粉盖"公益行动关爱特殊人群,捐赠铁强化酱油等特调产品 [8] - 2025年上半年冠名美食竞技综艺《一饭封神》,实现近50亿次品牌曝光 [10] - 通过"阳光工厂"参观、"海天请宁叹佛山"等活动强化品牌形象 [10]
双轮驱动战略显成效 莲花控股上半年业绩创同期历史新高
证券日报· 2025-08-29 15:4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21亿元 同比增长32.68%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1亿元 同比增长60.01% [2] - 扣非净利润1.61亿元 同比增长58.54% 业绩创同期历史新高 [2] 业务板块表现 - 味精等氨基酸调味品营收10.81亿元 同比增长15.01% [2] - 鸡精等复合调味品营收2.19亿元 同比增长58.28% [2] - 算力服务营收6927.73万元 同比增长209% 科技板块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4] 销售渠道拓展 - 线上销售收入1.76亿元 同比增长160.86% [2] - 线下销售收入14.39亿元 同比增长24.82% [2] - 线上线下协同发力 覆盖传统电商及抖音、快手等新兴平台 [2] 战略布局 - 消费+科技双轮驱动战略实现业务规模与效益双重突破 [2] - 在全国18个城市落地智算中心 长三角区域实现江浙沪皖全覆盖 [3] - 聚焦大B端客户、央国企客户和科技巨头客户推进算力租赁业务 [3] 未来发展重点 - 消费板块聚焦调味品、水饮产品及食品领域 巩固调味品优势 [4] - 科技板块围绕算力、算法、智能体和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材料创新业务模式 [4] - 强化自主研发能力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4]
海天味业2025年上半年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双双同比增长
证券日报· 2025-08-29 15:0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2.30亿元 同比增长7.59% [2] - 归母净利润39.14亿元 同比增长13.35% [2] 战略发展 - 公司积极创新模式以提升全球用户服务能力并开拓新发展空间 [2] - 中国民族品牌国际化进程加速 海天味业等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话语权持续夯实 [2] 资本市场 - 本次半年报为海天味业成功登陆港股后首次披露的经营成绩单 [2]
千禾味业(603027):Q2业绩显著承压,盈利能力边际下降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8-29 14:17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格 - 报告对千禾味业维持"增持"评级 [1][3][11] - 目标价格设定为14.04元 [1][3][11] 核心观点与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显著下滑 单季度营业收入4.87亿元 同比下降29.86% 归母净利润0.13亿元 同比下降86.66% [11] - 2025年上半年整体营业收入13.18亿元 同比下降17.07% 归母净利润1.73亿元 同比下降30.81% [11] - 盈利能力边际下降 2025年上半年净利率13.16% 同比下降2.61个百分点 主要受销售费用率提升2.5个百分点拖累 [11] - 毛利率小幅提升至36.58% 同比增加0.97个百分点 受益于主要原材料价格下降 [11] 财务数据与预测 - 2025年预测营业收入27.64亿元 同比下降10.1% 2026年预测回升至31.39亿元 同比增长13.6% [10] - 2025年预测归母净利润3.84亿元 同比下降25.3% 2026年预测大幅回升至5.92亿元 同比增长54.1% [10] - 每股收益预测2025年0.37元 2026年0.58元 2027年0.64元 [10][11] - 净资产收益率预计从2025年的10.5%回升至2027年的18.0% [10] 业务表现分析 - 分产品表现疲软 2025年上半年酱油收入同比下降16% 食醋收入同比下降22% [11] - 区域市场承压 基地市场西部地区收入同比下降23.71% [11] - 经销商网络收缩 上半年净减少9家至3307家 [11] 估值与比较 - 当前股价12.12元 对应2025年预测市盈率32.36倍 2026年预测市盈率21.01倍 [10][11] - 采用相对估值法 参考海天味业 天味食品及东鹏饮料 给予2026年24.2倍市盈率 [11][13] - 当前市净率3.2倍 每股净资产3.73元 [5] 行业与市场表现 - 公司总市值124.29亿元 总股本10.25亿股 [4] - 股价表现弱于大盘 近12个月相对指数跌幅达37% [8] - 52周股价区间为9.91-14.37元 [4]
海天味业(603288.SH):2025年中报净利润为39.14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29 09:5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达152.30亿元 [1] - 归母净利润为39.14亿元 [1]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15.05亿元 [1] - 摊薄每股收益为0.70元 [3] 盈利能力 - 毛利率为40.12% [3] - ROE为9.99% 较去年同期下降2.33个百分点 [3] 运营效率 - 总资产周转率0.35次 同比下降0.04次 [3] - 总资产周转率同比降幅达9.70% [3] - 存货周转率为4.28次 [3] 资本结构 - 资产负债率为15.18% [3]
10年投入59亿元 研发构筑坚实壁垒,海天味业上半年业绩领跑行业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09:1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2.3亿元,同比增长7.5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1亿元,同比增长13.35% [1] - 成功登陆港股后首次披露经营业绩 [1] 业务战略与产品布局 - 酱油、蚝油销量多年中国市场第一,调味酱、醋、料酒位居前列 [2] - 酱油和蚝油销售额双双位列全球首位 [2] - 推行"全场景烹饪解决方案"战略,推出凉拌汁、辣鲜露、鸡精等新产品 [2] - 食醋领域采用"传统醋+特色醋"双线策略,开发白米醋、黑米醋、苹果醋等品类 [2] - 料酒领域形成基础系列、有机系列、老字号系列多系列布局 [2] 品牌影响力与市场地位 - 消费者触及数达7.54亿,较上年增长2160万 [3] - 连续11年荣登"中国消费者十大首选品牌"榜单 [3] - 酱油、蚝油、酱连续多年C-BPI行业榜首,食醋连续2年细分市场第一 [3] 研发与供应链优势 - 2024年研发投入超8亿元创历史新高,近10年累计投入59亿元 [4] - 累计获授专利超1000项 [4] - 高明工厂入选世界经济论坛"灯塔工厂"名单 [4] - 发起行业首个全产业链减碳联盟"碳路者绿链联盟" [4] 品牌建设与营销创新 - 酱油冰淇淋快闪活动成为现象级营销案例 [5] - 2024年开展"科普大求真"项目普及食品安全知识 [5] - 推出"小粉盖"公益行动捐赠铁强化酱油、无麸质酱油等特调产品 [6] - 冠名美食竞技综艺《一饭封神》,实现近50亿次品牌曝光 [6] - 拥有400年历史的老字号品牌,通过创新表达提升品牌活力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