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

搜索文档
平安资管获批
中国基金报· 2025-05-30 19:11
平安资管私募证券基金获批 - 平安资管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设立恒毅持盈私募基金管理公司 成为全国第三家获批险资私募证券管理人[1] - 恒毅持盈注册资本为3亿元人民币 已于5月30日完成工商登记并落户深圳前海[1] 基金运作与投资策略 - 恒毅持盈将作为基金管理人向平安人寿定向发行契约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首期基金规模达300亿元人民币[3] - 基金将聚焦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理念 重点布局符合政策导向和险资配置需求的优质上市公司[3]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政策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拟再批复600亿元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额度 为市场注入增量资金[4] - 2023年10月首批试点规模500亿元已成功投资落地 2024年1月和3月第二批试点规模共计1120亿元[4] - 监管将调降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0% 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入市力度 推动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促进长钱长投[4] 保险资金运用与配置趋势 - 2025年一季度保险行业资金运用余额达34.9万亿元 同比增长16.7% 较年初增长5.0%[5] - 人身险资金余额31.4万亿元 一季度增配债券和股票与长期股权投资 减配银行存款与基金[5] - 权益资产配置中股票占比8.4%较年初提升0.9个百分点 基金占比4.7%较年初下降0.3个百分点 非标为主的其他类占比19.2%较年初大幅减少1.8个百分点[5]
中国资管业规模已达163万亿元,上海试点不动产信托登记,平安信托新任董事长确定|周报
搜狐财经· 2025-05-30 16:30
中国资管行业规模与结构 - 截至2024年末全国资产管理总规模达163.16万亿元 涵盖银行理财(29.95万亿元) 公募基金(32.83万亿元) 保险资管(33.26万亿元) 信托(27万亿元)等八大细分领域 [4] - 银行理财公司数量达31家 管理规模29.14万亿元(2025Q1) 服务投资者1.26亿人 但机构数量较2024年末减少3家反映行业整合趋势 [6] - 公募基金2025Q1新发产品297只(环比+12.5%) 但募集份额2499.76亿份(环比-24.31%) 个人养老金Y份额规模113.9亿元(较2024年底+21.28%) [7] 私募与信托业务动态 - 证券期货私募资管规模11.74万亿元(2025Q1) 较2024年底降2.75% 私募证券基金规模5.25万亿元(较2024年底+0.04万亿元) 管理人减少140家 [8] - 信托行业非标转标趋势明显 2025Q1固收类产品主导 仅商品衍生品类产品数量萎缩 保险资管股票投资同比增长超28% [9] - 上海试点不动产信托登记 首创慈善信托双受托人模式 覆盖养老/公益等民生场景 流程实现全周期闭环管理 [13][15] 信托公司重大人事变动 - 平安信托新任党委书记王欣拟任董事长 曾任平安资管首席风控官 公司2024年资管规模9930亿元(+49.88%) 定位轻资产服务型信托 [19][20] - 光大信托原董事长闫桂军涉受贿2.12亿元 违规放贷63.9亿元 滥用职权转让股票收益权 当庭认罪悔罪 [24][25]
贝莱德比特币ETF吸引创纪录资金流入 比特币价格近期曾创历史高点
快讯· 2025-05-30 15:33
贝莱德iShares安硕比特币信托ETF资金流入 - 5月份吸引历来最高月度资金流入达63.5亿美元 [1] - 管理总资产超过710亿美元 [1] - 资金流入激增主要来自机构投资者 [1] 比特币市场动态 - 加密货币价格在资金流入期间创下历史新高 [1] - 比特币被更多支持者吹捧为替代价值储存手段 [1] 机构投资动向 - 贝莱德自身战略收益机会投资组合增持该比特币信托ETF [1] - 机构投资者在经济不确定性和通胀担忧背景下寻求受监管比特币产品 [1]
从美国法院暂停关税,看近期的经济和市场
虎嗅· 2025-05-30 14:27
宏观分析框架 - 当前宏观前景被政治因素高度影响,唯一确定性是各方均希望避免萧条,但政策路径缺乏共识[7][10][15] - 全球投资者普遍期待改革但不愿承担阵痛,体现在美国机构对监管松绑与Trump政策的矛盾态度、科技圈对AI/数字货币的模糊期待等[16] - 现存可落地的投资机会稀缺,企业家感知投资环境恶化,市场参与者战略趋于保守等待对手崩溃[17] 铜市场分析 - 铜价处于成本支撑与激励价格间的中位区间,短期缺乏驱动因素,长期需等待全球制造业PMI在政策刺激下扩张[19][26][27] - 60%铜矿冶炼产能集中在中国,美国视其为威胁并推动供给恢复,最高法院近期驳回原住民铜矿争端有利供给增加[22] - 铜需求韧性超预期,已脱离单一中国地产驱动,SHFE/LME库存偏低而Comex偏高显示美国开始囤积[24][26] 资产配置策略 - 美债长期收益率受财政不可持续性与联储独立性影响上行,其作为萧条对冲工具的属性被削弱[38][39] - 美元上行仅依赖避险属性,与美国GDP相对优势相关,但市场对其长期趋势担忧加剧[40] - 美股机构投资者较散户更悲观,因买错风险大于踏空风险,但机构判断优势正在减弱[44] 政策与市场联动 - 2023年起全球资产收益率普涨源于美国财政宽松与多国央行降息,财政扩张成为极化政治下的主要经济抓手[47][50] - 地缘激变将重塑金融秩序,美元/人民币内涵可能发生根本性变化,类似1920-1945年美元属性变迁[51] - 关税审查等事件缩短市场等待时间,加速美债收益率、铜、黄金等资产脱离中位区间的进程[48]
长河竞渡 同舟致远 | 端午安康!
高毅资产管理· 2025-05-30 14:12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未包含具体的行业或公司研究信息,仅涉及版权声明部分。因此无法提取与投资分析相关的核心观点或关键要点。建议提供包含实质性内容的文档以便进行专业分析 [1]
小心!美股或遇“5月劫”,200亿巨额抛单箭在弦上
金十数据· 2025-05-30 13:56
美股市场动态 - 美国股市5月表现强劲但可能因养老基金抛售而承压 高盛交易部门预计月底将有200亿美元股票抛售 这一规模在2000年以来类似操作中位居第86个百分位 [1] - SPDR标普500 ETF信托(SPY)本月上涨超过6% 而iShares 20+年期美国国债ETF(TLT)下跌近4% 股债表现分化导致养老金需大规模再平衡 [1] 债券市场表现 - 长期美债表现疲软 TLT在5月显著下跌 短期债券稍好但Vanguard短期国债ETF(VGSH)仍可能录得负收益 [2] - eToro分析师指出债券市场波动异常 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数十亿美元级操作可能成为短期市场风向标 [2] 机构行为与市场影响 - 养老基金抛售可能创造买入机会 汇丰银行已将美股评级从"减持"上调至"中性" 因长期投资者持仓较轻 [2] - 部分投资者可能借机重返股市 市场对关税问题进展持乐观态度 认为最糟糕时期已过 [2]
阿波罗与美国主要银行合作交易私人信贷
快讯· 2025-05-30 06:46
公司动态 - 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正与摩根大通、高盛集团及另外三家银行合作交易私人信贷 [1] - 公司与华尔街最大的几家公司合作发行投资级债券 [1] - 花旗集团是正在与阿波罗洽谈交易合作的银行之一 [1] 业务模式 - 合作银行充当经纪自营商的角色,有时购买阿波罗发行的债券并计入自身资产负债表 [1] - 银行为第三方提供经纪和定价服务 [1] 战略影响 - 额外流动性将使阿波罗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发放更大额度的贷款 [1] - 支持公司接触个人客户的努力,个人客户通常比机构客户更频繁地赎回投资 [1]
每经热评丨“强信披”照亮资管市场 让投资者不再“雾里看花”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9 22:34
资产管理行业信息披露新规 核心观点 - 金融监管总局起草《银行保险机构资产管理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旨在解决资管产品信息披露缺乏标准化、统一化与透明化的问题 推动行业进入"强信披"时代 [1] - 新规要求资管机构在产品生命周期各环节(募集、存续、终止)进行全面规范 实现"三清"目标:产品销售看得清、产品风险厘得清、产品收益算得清 [1] - 信息披露新规将显著影响投资者决策、资管机构运营及行业竞争秩序 为行业长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1][2][3] 投资者影响 - 新规要求穿透披露底层资产(除公募基金外) 投资者可清晰获取产品主要投资资产的种类、规模、比例等关键信息 改变过去"雾里看花"的决策困境 [2] - 业绩比较基准披露需说明选择原因、测算依据及与底层资产的关联性 帮助投资者理解基准数字背后的逻辑 而非简单视作收益承诺 [2] 资管机构要求 - 信息披露必须确保准确性、及时性与真实性 必要时需对指标进行详尽解释 杜绝选择性或片面性披露 [2] - 净值化转型后 机构需重点规范业绩比较基准披露 禁止仅公布数字而不解释逻辑的做法 [2] 行业规范效应 - 禁止片面夸大过往业绩和选择性披露数据 解决产品间横向比较缺乏公允性的问题 [3] - 新规将提升行业公信力与透明度 规范竞争秩序 为长期发展注入动力 [3]
去美元化尚未开始,但全球都在加速多元化配置
第一财经· 2025-05-29 21:34
多元化配置趋势 - 多元化配置和对冲美元资产持仓比例正在成为投资机构的主流策略 [1] - 黄金、欧洲股票、日元、澳大利亚元等资产受到机构增持 [1] - 国际投资者对港股的兴趣回升 [1] 美元信用与储备地位 - 美元在国际支付中的占比可能从60%缓慢下降至50%,但仍将是主要储备资产 [2] - 欧元作为备选项受限,德国国债发行量小且流动性不佳 [2] - 美国资产市场规模大、流动性好,法治体系健全,短期内被取代风险低 [3]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关税政策打击企业利润和家庭消费能力,削弱强势美元支柱 [2] - 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裁定特朗普关税越权,标普500指数期货上涨1.5%,美元指数涨0.5% [2] - 关税暂停执行可能促使其他国家重新评估与美方的合作策略 [3] 美股与美债动态 - 美股几乎收复全部跌幅,进入技术性牛市 [3] - 美债面临巨额到期债务置换和举债成本高企的压力 [4] - 美国财政部计划调整银行补充杠杆率(SLR)以增加美债需求 [5] 美债市场风险 - 对冲基金平仓导致美债收益率飙升,但大规模抛售尚未开始 [6] - 英国、日本和中国是美债的主要买家 [6] - 美联储若兜底美债市场可能引发更肆无忌惮的抛售 [6] 投资者对冲策略 - 投资者提升美元资产对冲比例以应对不确定性 [7] - 黄金成为重要对冲工具,金价涨至每盎司3300美元 [7] - 欧洲食品、医疗等板块因老龄化趋势受到关注 [7] 亚洲市场机会 - 日本经济格局转变,中盘股因不受日元波动影响成为稳健选择 [8] - 中国同步保持宽松政策,港股和内地中盘股受益于消费刺激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