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型复苏
搜索文档
11.18日报
格隆汇· 2025-11-18 20:23
1、双十一全网GMV为16950亿,同比+14%;其中传统电商16191亿,同比+12%;即时零售670亿,同 比+138%;社区团购90亿,同比-90%。这个数据说实话有点超预期,因为今年双11大家都没啥感觉, 但无声无息之间居然比去年高那么多。 社区团购这个模式应该是证伪了,钱都白砸了,即时零售还不太好说,虽然目前增速很快但这是补贴出 来的,很难说没补贴后会怎样。 对了,从双11数据来看也体现出了K型复苏,也就是高端消费已经恢复增长,如高端化妆品同比增长 20%左右,但中低端还不行,基本持平。 这可能和去年以来的牛市有关系,相对于楼市而言,股市其实更高端些,能从股市赚到钱的要么是持有 原始股的,要么是认知水平比较高的,不像楼市基本是个全民游戏往里面冲就行了。但不管怎么说,高 端消费能复苏,总比复苏不了好。 2、百胜中国(肯德基中国)宣布,从2027年开始会将100%的自由现金流回馈给股东,大概相当于6% 左右的股息率或者回购,而且未来还有增长的预期,还是挺香的。我建议还是回购吧,毕竟对港股通来 说股息还要交税有点同痛的... 3、瑞幸Q3营收同比+50%,但净利润下降2.7%,外卖血战补贴表示对此负责。所 ...
美银Hartnett:2026年“最佳交易”是“做空云大厂债券”,明年5月前市场不太可能“停止做多股市”
美股IPO· 2025-11-17 11:38
美银Hartnett认为,AI竞赛引发的巨额资本支出将超出企业现金流负荷,迫使其大规模举债,然而全球金融状况的"宽松环境"已经见顶,信贷风险高 企。但他预计,在明年5月15日新任美联储主席任命这一关键节点之前,市场不太可能出现大规模的风险规避情绪,资产配置者将继续做多股票。 Hartnett的观点基于一个核心判断:支撑AI热潮的宽松金融环境正迎来拐点。尽管过去12个月全球央行进行了167次降息,但预计未来一年降息次数将 锐减至81次。这种流动性势头的减弱,意味着信贷利差的最低点已经过去,而这对于需要巨额融资的行业来说并非好消息。 尽管信贷市场的裂痕已经开始显现,Hartnett认为这并不意味着股市的狂欢将立即结束。他预计,在包括"美联储看跌期权"、"特朗普看跌期权"在内的多 重支撑下,资产配置者在进入2026年时仍将普遍持有股票多头头寸。 Hartnett为市场划定了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明年5月15日。这一天是新任美联储主席获得任命的时间。他判断,在此之前,市场不太可能出现由银行 股或信贷利差引发的重大"风险规避"信号。换言之,做多股市的交易在明年5月前似乎依然安全。 AI的债务风险:为何做空云大厂 Hart ...
美银Hartnett:2026年“最佳交易”是“做空云大厂债券”,明年5月前市场不太可能“停止做多股市”
华尔街见闻· 2025-11-17 09:08
AI热潮与债务风险 - 美国银行策略师预测进入2026年的最佳交易是做空超大规模云服务商的公司债券,AI引发的债务压力被视为科技巨头新的弱点[1] - 支撑AI热潮的宽松金融环境正迎来拐点,过去12个月全球央行降息167次,未来一年预期降息次数锐减至81次[1][2] - 宽松周期主体部分已过去,流动性收紧导致市场对信贷裂痕和资本支出融资的担忧加剧[4] 信贷市场承压迹象 - 金融宽松见顶通常对应信贷息差的底部,科技行业AI军备竞赛所需资本支出超出现金流支撑范围,导致债券息差和信用违约互换扩大[4] - 甲骨文的信用违约互换最近几天飙升至100个基点以上,表明其信用状况不佳[4] - 策略师引用市场流行语暗示未来美联储量化宽松可能购买AI云大厂的债券[4] 利率环境与借贷成本 - 金融条件大规模宽松为华尔街带来繁荣,但美国政府借贷成本为4%,投资级公司为5%[6] - 抵押贷款利率超过6%,小企业信贷额度利率为7%,房屋净值贷款为8%[6] - 二手车贷款为13%,小企业管理局贷款为14%,信用卡年化利率高达20%[6] 市场前景与关键时间点 - 推动市场走高的宏观叙事强大,表现为金发姑娘情景:更低利率/更高利润,美国政府中期选举前追求强劲增长,AI抑制通胀[8] - 资产配置者在明年5月15日前将继续做多股票,此日期是新任美联储主席宣誓就职日,之前不太可能出现由银行股或信贷息差引发的重大风险规避信号[1][8] - 市场由美联储看跌期权、特朗普看跌期权、Z世代看跌期权共同构成的预期支撑[8] 宏观交易机会 - 减税、降息及美国产业回流政策将推动采购经理人指数加速升向55的扩张区间[9] - 在此框架下看好大宗商品、对全球PMI敏感的国际市场(如中国、日本、德国)以及美国中小盘股[11] - 美国中小盘股2025年表现落后,估值14倍市盈率远低于标普500指数的23倍,存在补涨空间[13] 潜在风险与逆向交易 - 房地产、建筑、零售等早期周期性行业反弹乏力,可能暗示AI对就业和工作安全感产生负面影响,阻碍中小盘股和工业周期股上涨[15] - 逆向交易机会:若美国核心消费价格指数降至2%,将利好长期美国国债,建议在5月15日之前获利了结以规避政策不确定性[15]
摩根大通:AI和半导体上升周期将延长至2027年,看好亚洲科技股在明年的表现
美股IPO· 2025-11-12 18:19
文章核心观点 - AI驱动的半导体上升周期远未见顶 预计持续时间将超出典型周期规律并延长至2027年 为2026年亚洲科技股表现提供强力支撑 [1] - 市场对AI泡沫的担忧情绪持续存在 但当前周期的独特性质使其无法完全套用历史经验 应更关注其内在的结构性驱动力 [8] - 2026年亚洲科技市场将呈现"微妙的"平衡状态 投资者反复担忧周期见顶与由AI基础设施建设和零部件涨价驱动的每股收益持续上调并存 [4] 全球半导体收入预测 - 预测全球半导体收入在2026年和2027年将分别增长18%和11% [3] 2026年亚洲科技股展望 - 受益于AI领军企业强劲的盈利增长 亚洲科技股在2026年上半年仍有上涨空间 [9] - 强劲的盈利上修趋势最终将推动亚洲科技股在未来几个季度继续走高 [4] - 过去三个月亚洲科技股的EPS上修势头已由存储芯片和其他大宗科技商品驱动而显著加速 [9] AI需求引发的供应链影响 - AI需求的强劲正"挤占"整个科技行业的供应 导致从先进封装到普通封测等多个领域出现供应短缺 [9] - 由于供应商在本轮周期中增加产能的速度远慢于正常水平 由短缺引发的价格上涨将进一步推动企业盈利上调 [11] 支撑超长周期的四大理由 - 呈现"K型复苏"周期 AI相关需求表现强劲 而其他领域的科技需求则面临调整趋势 [12] - 生成式AI的采纳正沿着陡峭的S型曲线爬升 目前仅处于第四年 预计2026年仍将保持50%-60%的同比增长 [13] - 头部云服务商拥有持续投入的能力和意愿 排名前六的CSP资本支出在2025年强劲增长67%后 预计2026年仍能增长约32% [16] - 关键领域的供应反应迟缓 半导体资本支出增长保守 台积电2026年资本支出仅增长16% DRAM行业资本支出仅增长11% [20] 投资策略建议 - 建议投资者在2026年采取"杠铃式"投资组合策略 一端配置一线的AI赋能者 另一端配置受益于价格上涨和利润率扩张的公司 [22] - 维持对台积电的增持评级 将其列为首选股 [22]
中信证券2026年社会服务业投资策略:重视景气边际变化 看好龙头兑现增长
证券时报网· 2025-11-12 08:41
文章核心观点 - 中信证券研报展望2026年服务业消费将呈现K型复苏趋势,并推荐三条投资主线 [1] 2025年服务业消费整体趋势 - 2025年服务业消费整体呈现分化复苏 [1] - 宏观经济、财富效应、业态竞争、政策引导是核心影响变量 [1] 2026年需求端展望 - 需求端K型复苏趋势预期依旧 [1] - 泛中端消费龙头低基数效应显现 [1] - 出海需求从试点探索走向规模化复制 [1] 2026年供给端展望 - 供给端常态化供给创新保障情绪价值溢价 [1] - 政策引导起到积极助推作用 [1] - AI赋能效率提升和成本优化 [1] 推荐投资主线 - 推荐景气回升中需求弹性斜率较高的博彩公司和现制饮品头部品牌 [1] - 推荐休闲出行中的优质标的 [1] - 推荐顺周期板块中经营稳健、具备成长性的龙头 [1]
数据“黑箱”下的美国就业:裁员激增,美联储降息近在咫尺?
金十数据· 2025-11-10 12:31
就业市场整体状况 - 美国就业市场成为经济中最大的不确定因素之一,政府停摆导致缺乏官方就业报告、JOLTS数据等关键信息,使评估如同"盲人摸象" [1] - 私营部门数据显示就业市场仍在支撑但逐渐失去动力,10月ADP私营就业岗位增加42,000个,为7月以来首次月度增长,但远低于今年早些时候水平 [1] - 综合报告指向一个稳定但远不如一年前有活力的就业市场,员工选择原地不动,公司持谨慎态度,整个经济体的信心正在流失 [3] 行业与公司表现 - 招聘增长最强劲的领域是贸易、运输和公用事业,而专业服务和信息行业等白领增长关键驱动力的就业岗位出现流失 [1] - 新增就业岗位并非主要来自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行业,这与投资者押注AI成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力形成对比 [2] - 10月份宣布的裁员人数超过15.3万人,为2003年以来同月最差表现,今年至今企业已宣布裁员超过110万人,比2024年全年裁员总数增加44% [3] - 科技和零售行业是裁员重灾区,亚马逊、塔吉特和联合包裹等公司都发布了裁员公告 [3] 市场情绪与消费者信心 - 11月消费者信心指数暴跌至50.3,为2022年以来最低水平,对政府停摆和物价上涨的担忧给家庭带来压力 [3] - 持有较多股票的受访者情绪更为乐观,凸显复苏的"K型"特征,即市场上涨收益主要流向更富裕家庭 [3] - 交易员预计12月降息的可能性为63% [5] 经济分析与专家观点 - 企业利润正从人工智能驱动的生产力中受益,但工人却并非如此,裁员人数上升是就业市场表面之下正在降温的迹象 [2] - 美联储缺乏良好数据,但感觉到的方向是劳动力市场正在走软,私营部门数据被描述为"好坏参半" [4][5] - 通胀上升和劳动力市场放缓构成一个极度令人不安的经济体,其特征是只有少数精英阶层而其他人难以保全所有 [3]
美国消费信心指数70年新低,还是不是“K型复苏”?
鲁明量化全视角· 2025-11-09 12:02
核心观点 - 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70年新低,企业裁员数量大幅跳涨,对美国经济“K型复苏”的可持续性提出质疑,对美股保持高度谨慎回避[4] - 中国经济基本面重心持续回落,10月出口同比从9月的8.3%大幅回落至-1%,四季度出口增速或维持在2%左右,通胀回升主要受海外原材料和国内“反内卷”推动,利好局限于上游行业而非消费板块[4] - A股市场展现抗跌属性,上周沪深300指数上涨0.82%,上证综指上涨1.08%,但资金面出现犹豫,短期或震荡重选方向,建议主板和中小市值板块均维持中等仓位,风格保持均衡[2][3][5] 市场表现与仓位建议 - 上周市场分化,沪深300指数周涨幅0.82%,上证综指周涨幅1.08%,中证500指数周涨幅-0.04%,A股在海外调整背景下顽强收涨[3] - 主板和中小市值板块均建议维持中仓位,风格判断为均衡,短期动量模型建议关注石油石化、钢铁行业[2][5] 经济基本面分析 - 中国10月出口同比从9月的8.3%大幅回落至-1%,进口增速同步回落,四季度出口或整体维持在2%左右同比水平[4] - 中国物价双升,但通胀动力来自海外原材料和国内“反内卷”,与国内需求关联不大,利好限于上游行业,视为脉冲性质而非中期趋势改变[4] - 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创70年新低,企业裁员数量大幅跳涨,美债发行减速,流动性问题可能不是孤立事件[4] 技术面与资金面 - 机构及游资入场趋势趋冷,短期无法触发进一步加仓信号,市场或短期震荡重选方向[5] - 资金面不利信息是追买力度下降,利多信息是荷兰政府对安世半导体事件松口趋缓[5]
美国信心跌至冰点:鸡蛋比股市更敏感
搜狐财经· 2025-11-08 11:42
消费者信心指数 - 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暴跌至50.3,逼近三年前的历史低点,远低于华尔街预测的54.2 [5] - 消费者信心指数成为反映社会情绪的温度计 [5] 宏观经济压力 - 通胀持续、政府停摆风险以及就业增长放缓构成主要经济压力 [5] - 鸡蛋价格在一个月内上涨10%,同时汽油和房贷压力未见减轻 [5] 消费分化现象 - 高收入人群的消费仍在支撑GDP,但中低收入家庭开始缩减开支 [5] - 当前经济复苏呈现“K型”特征,加剧了社会分化 [5] 全球比较与潜在动能 - 中国的积极转型、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被视作不断释放的新增长动能 [5]
半导体为何跳水?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10-09 21:35
上证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在10年后重新站上3900点,从8月22日突破3800点后算起,耗时28个交易日 [1][3] - 包含股息的上证收益指数已接近4500点,因股票作为生息资产与黄金等零息资产存在差异 [5] 市场风格与板块表现 - 外部映射板块领涨,包括芯片半导体、黄金、有色金属、资源股、生物医药及高盛报告提及的电力(尤其是核电)板块 [8] - 商务部与海关总署对超硬材料、锂电池、人工石墨负极材料、稀土设备和原辅料实施新出口管制,逻辑与自主可控趋势相关 [8] - 假期相关板块领跌,包括旅游、地产、食品饮料、影视和游戏,国庆期间人均每日消费同比下滑13% [11] - 矿业ETF(561330)覆盖黄金股与工业有色金属,提供更宽泛的投资选择 [8] 半导体板块波动 - 芯片半导体板块午盘大幅跳水,华虹港股从涨超9%转为跌近9% [15] - 情绪面受杠杆资金影响,东财通知信用账户对中芯国际(市盈率超300倍)和佰维存储的质押折算率调整为0,但此为既有规则明牌 [18][20] - 节前最后一天融资净卖出超300亿元,创4月8日以来最大单日净卖出,融资余额在9月下半月呈负增长 [20] 个股与ETF异动 - 海南华铁一字跌停,跌幅10.02% [27][28] - 新易盛因董事长减持大跌超4%,9月以来减持行为边际加速 [29] - 货币ETF集体回调,货币ETF T+0单日跌幅达3.88% [31][32] 行业动态与配置建议 - 保险行业可能开启兼并重组,以市场化模式替代监管接管,降低保险保障基金压力 [35] - 市场风格极度结构化背景下,均衡配置的必要性进一步提高 [24]
盘点一下国庆假期的九件大事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10-08 21:38
全球大类资产假期表现 - 商品表现亮眼,现货黄金历史性突破4000美元,假期涨幅达4.96%,LME铜价上涨4.65%,CME比特币期货上涨7.01% [4][6] - 美股宽基指数走势平稳,标普500上涨0.39%,纳斯达克100上涨0.65%,而费城半导体指数大涨4.16%,生物医药板块亦表现强劲 [4][5] - 港股呈现结构性行情,恒生指数微跌0.10%,但香港半导体板块暴涨10.34%,香港有色金属板块上涨8.76%,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上涨3.67%,港股通高股息指数下跌1.24% [5][6] - 日经225指数在假期期间大幅上涨6.24%,对港股形成一定跷跷板效应 [4][6][20] 黄金与比特币市场动态 - 现货黄金突破4000美元,从3900美元到4000美元仅用3天,上涨速度迅猛,央行连续第11个月增持黄金 [6][7][9] - 比特币跟随黄金创下历史新高,两类资产均反映出对全球现有货币信用体系的质疑 [4][9] 半导体行业热点 - OpenAI以5000亿美元估值成为全球最大独角兽,其推出的Sora2爆火,并与三星电子、SK海力士达成初步供货协议,点燃存储芯片板块 [11][12] - 港股半导体板块假期涨幅达10.34%,费城半导体指数上涨4.16%,相关标的涨幅远超主要股指 [4][5][13] - 行业需关注实际业绩兑现程度,高估值下波动率可能放大 [15] 生物医药板块政策缓解 - 美股医药板块迎来TACO交易,特朗普政府与辉瑞达成协议,缓解了对品牌药征收100%关税的紧张情绪 [16] - 纳指生物科技板块创下近年来最大单周涨幅,港股创新药指数在假期上涨3.67% [6][16] 日本与法国政经影响 - 日本政坛可能诞生首位女首相,日经225指数假期大涨6.24% [6][18] - 法国总理上任不足一月即辞职,事件凸显全球宏观不确定性下地区分散投资的重要性 [18][20] - 日本市场大幅上涨对港股有一定压制,但有利于港股维持相对合理估值 [20] 美国政策与关键矿产 - 美国政府对至少5家关键矿产公司进行入股,涉及锂矿、稀土等,相关公司股价出现单日翻倍式上涨 [24][25] - 美国通过行政命令和立法扩大国内关键矿产开发,但加工环节仍面临挑战 [25] - 地缘政治紧张提升关键矿产战略地位,稀土板块盘整一月 [26] A股市场关注事件 - 海南华铁公告终止36.9亿元算力大单,交易所已发监管工作函,公司大股东随后终止减持并计划增持不超过5000万元 [28][29][31] - 光模块公司新易盛董事长减持1.15%股份,占其持股15%以上,中际旭创控股股东亦宣布减持 [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