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以塑代钢
icon
搜索文档
福赛科技(301529):深耕汽车内饰,布局机器人轻量化第二曲线
长江证券· 2025-09-23 13:19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亿元、2.2亿元、2.7亿元 对应PE分别为50.3X、35.0X、27.6X [10][12] 核心观点 - 深耕汽车内饰功能件与装饰件领域 形成"功能件为主、装饰件为重要增长方向"的业务格局 核心产品包括空调出风口系统、杯托、储物盒、车门内开把手等 [7][20] - 坚持研发投入推动产品向智能化、电动化、集成化升级 形成电动智能出风口、软包覆储物盒、应急拉手电动化等高附加值产品 并进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 [4][8] - 全球化布局成效显著 海外市场成为新增长引擎 2024年境外营收达3.1亿元 毛利率高于国内 墨西哥工厂产能利用率达85% [7][32] - 前瞻布局机器人轻量化第二成长曲线 凭借注塑工艺技术、模具开发等积累 在PEEK等工程塑料轻量化领域具备潜在优势 [9][54] 公司概况与业务格局 - 芜湖福赛科技成立于2006年 总部位于安徽芜湖 是国内领先的汽车内饰功能件与装饰件供应商 [7][20] - 具备从设计、模具开发到表面涂装与装配的完整制造能力 产品涵盖出风口、杯托、拉手、储物盒等 [7][20] - 业务分为运动功能件、表面装饰件、结构件和嵌件四大类 其中功能件是核心收入来源 装饰件快速放量 [27][36] 财务表现 - 营收从2018年3.5亿元增长至2024年13.3亿元 复合增速约24.8%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8.2亿元 同比增长35.4% [7][29] - 归母净利润从2018年0.1亿元增长至2024年1.0亿元 复合增速约42.8% 2025年上半年实现0.6亿元 同比增长36.4% [7][29] - 境外业务快速发展 2024年营收3.1亿元 毛利率维持在24%-33%之间 明显优于国内毛利率下滑趋势 [32] - 华东市场成为国内核心增长极 2022年华东营收达2.3亿元 占比提升明显 [34] 研发创新与产品升级 -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2018-2024年研发费用从0.2亿元提升至0.6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8.1% [42] - 产品升级路线清晰 出风口形成手动-手自一体-无感-隐藏式-电动智能出风口的完整演进路线 [44] - 掌握BUSBAR激光焊接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核心技术 进入电控及电气系统领域 [8][44] 全球化布局 - 国内建立芜湖、大连、重庆、天津、武汉、佛山六大生产基地 覆盖主要汽车产业集群 [8][52] - 海外布局墨西哥和日本 墨西哥工厂2024年产能利用率达85% 营收3.2亿元 计划2025年投产第三工厂 [8][52] - 销售网络覆盖东亚、欧洲和北美 客户包括比亚迪、长城、吉利、特斯拉、日产、马瑞利、日立astemo等 [8][52] - 海外零部件市场空间约为国内的3.3倍 海外零部件平均单车价值约5645美元 为国内的1.7倍 [48] 机器人轻量化布局 - 人形机器人轻量化需求明确 "以塑代钢"趋势加速 PEEK等工程塑料应用有望提速 [54][57] - PEEK材料具备轻量化、自润滑、耐高温、耐腐蚀等优势 但生产成本高 加工难度大 [60][64] - 公司在模具制造、特种材料注塑工艺、自动化生产等领域积累深厚 具备快速响应定制化生产能力 [86][90] - 目前处于早期技术探索和资源储备阶段 在技术、研发、客户关系、全球化等方面具有潜在优势 [9][90]
世索科PPA制品提升电机效率
中国化工报· 2025-09-23 10:51
中化新网讯 9月18日,世索科宣布,其与浩思动力联合研发的热塑性聚邻苯二酰胺(PPA)电机导油环及 输油管,在2025年Altair Enlighten Award中荣获"模块轻量化"类别的第一名。这一成果采用了世索科的 Amodel PPA,实现了电机效率的重大突破。 据介绍,浩思动力采用这种先进热塑性材料,开发出新型电机冷却设计,与传统金属方案相比,实现了 约47%的减重和36%的成本节约。部件的以塑代钢不仅降低了重量,还实现了零部件集成。通过注塑成 型、激光焊接和快插装配,这一创新方式使得浩思动力的Horse 3DHT160混动专用变速器等智能电驱产 品成功实现量产。 此外,Amodel PPA具备优异的汽车流体耐受性,在150℃低黏度电机专用冷却油(ATF)环境下老化2000 小时后,仍能保持近70%的耐爆破压力性能。该创新设计还以更低的油泵功耗实现了精准润滑,有效预 防电机出现局部过热风险。 ...
深耕者,终绽放——解码三家粤企的“冠军之道”
上海证券报· 2025-09-13 02:42
公司发展历程与规模 - 金发科技从1993年广州20余平方米起步 2024年营收超600亿元 近五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14.62% [10][16] - 众和化塑深耕精细化工和高分子材料领域24年 2024年5月全资子公司广东众和高新科技股份公司在新三板挂牌 [19] - 科曼医疗成立于2002年 从OEM模式起步 现已成为国内中高端医疗器械知名企业 在全球拥有40多家分公司 服务19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7万家医院及医疗保障机构 [26][29][31] 核心技术与创新成果 - 金发科技累计研发投入超200亿元 拥有超6800项专利 覆盖从阻燃材料到特种工程塑料的全技术链条 [13] - 金发科技"以塑代钢"电池包轻量化方案可使新能源车减重30% 提升续航里程10% 全球每3辆新能源车就有1辆使用其改性塑料材料 [12] - 众和化塑自主研发"K胶"打破国外垄断 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 产能超7万吨/年 产品出口英国、荷兰、埃及等国 [20][21] - 科曼医疗研制世界首款新生儿专用监护仪C60 装机量超20000台 覆盖国内所有NICU 国内市占率第一 [26][28] 产品与应用领域拓展 - 金发科技产品从改性塑料延伸至特种工程塑料、生物降解塑料、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等领域 应用于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VR/AR和5G通信等新兴产业 [12] - 金发科技LFT-PA一体化材料较同等钢材料轻30% 用于机器人骨骼和关节的"以塑代钢"解决方案 [12] - 科曼医疗产品线涵盖监护、保育、光疗、呼吸支持、体温管理等NICU综合解决方案 并扩展至ICU、手术室、急诊急救、内镜中心领域 [28][30] - 科曼医疗2024年推出国产首台婴幼儿有创高频呼吸机VN8 HFO 打破进口品牌在超高端新生儿呼吸机领域的垄断 [26][31] 商业模式与运营策略 - 金发科技坚持直销模式与"营销技术双轮驱动" 市场团队捕捉需求传递研发 研发技术突破通过市场团队快速落地 [13] - 众和化塑建立产销研一体化平台 研发到投放市场最短仅需一个月 累计实施技术改进800余项 生产效率提升10%以上 产品不良率降低10%以上 [23][24] - 众和化塑鼓励一线员工参与研发 通过"员工-董事长直通车"提出建议 黎广贞逐一审阅并采纳奖励合理建议 [23] - 金发科技向上游延伸至ABS、聚丙烯等原材料 向下游拓展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医疗健康等高附加值领域 实现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14] 绿色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 众和化塑将硫化氢废气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2-巯基乙醇" 纯度达99.8% 近三年全球市场占有率超40% 远销37个国家和地区 [22] - 金发科技聚焦能解决下游"卡脖子"难题、提升产业效率、符合绿色低碳方向的高分子材料 [14] - 众和化塑厂区呈现绿树环绕、白鹭翩飞景象 严格控制污染排放 将"三废"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 [22] 全球化布局与海外业务 - 金发科技在美国、德国、印度、马来西亚、越南、西班牙等地建立生产基地 产品销往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4年海外产成品销量23.35万吨 同比增长29.51% [17][18] - 金发科技出海坚持"本土化"与"全球化"并行 招聘当地精英人才 与世界500强企业总部建立深入合作关系 [17] - 科曼医疗产品打入法国、英国、德国等国际高端医疗设备市场 2025年6月墨西哥分公司开业 [31]
上海亚虹: 上海亚虹模具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1 17:08
行业概况 - 中国模具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以塑代钢"趋势为塑料制品业提供广阔前景,2025年上半年全国塑料制品产量3842.4万吨,同比增长5% [3] - 汽车行业是注塑模具重要应用领域,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大幅提高注塑模具需求,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销量占比提升至44.3% [3] - 家电行业向智能化、高端化发展,产品升级换代速度加快,消费品质升级推动行业走向品质时代 [3] 公司主营业务 - 公司专注于精密塑料模具研发、设计、制造,以及注塑产品成型生产、部件组装服务,产品主要用于中高端汽车仪表板盘、汽车座椅及电子设备产品、微波炉等民用产品 [3] - 全资子公司慕盛实业从事电子产品SMT表面贴装业务,主要为汽车行业客户服务 [3] - 采用"带件生产"经营模式,在从事精密塑料模具业务同时为客户提供注塑件产品成型生产和装配组装服务 [3][1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3亿元,同比下降13.05% [2][4][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0.59万元,同比下降118.64% [2][4][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67.99万元,同比下降134.57% [2][4][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132.39万元,同比增长514.43% [2][6] - 报告期末总资产6.18亿元,净资产5.04亿元 [4][6] 资产与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1.2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5.50%,主要因收回现金货款回笼增加 [11] - 交易性金融资产5042万元,较上年末增长25.64%,主要因购买保本理财存款产品增加 [11] - 应收账款1.06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9.38%,主要因销售收入减少相应应收客户货款减少 [11] - 短期借款600.37万元,较上年末增长100%,主要因银行借款增加 [11][12] 核心竞争力 - 具备技术和设备工艺优势,拥有国内先进精密塑料模具研发中心,模具热流道应用技术、高速多腔模具应用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8] - 具备配套加工优势,完整制造体系可协助客户实现从零部件设计、模具开发到零件加工的纵向一体化服务 [9] - 在乘用车仪表盘领域和微波炉面(门)板领域的注塑件产品占国内相关细分领域市场比重较高,具备细分市场竞争力优势 [10] - 地处长三角地区,区位优势有利于进入国际知名企业供应链体系 [11] - 主要客户均为国内外知名汽车零部件或家电制造商,建立了稳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11] 经营策略 - 管理层坚持"稳根基、谋长远、促转型"治理理念,以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 [6] - 积极开拓市场、深耕客户,聚焦成本管控、运营提效、工艺升级与规范治理 [6] - 强化应收账款管理、加速资金回笼,优化应付账款节奏、合理利用资金 [7] - 开发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及其他新兴行业新产品,拓展客户范围 [7]
天龙股份(603266.SH):在PEEK等高端应用材料方面也累积了一定的模具开发及制造工艺的经验
格隆汇APP· 2025-08-18 15:48
公司业务与专长 - 专注于精密制造领域 长期从事汽车电子精密零部件和汽车轻量化功能件的研发与生产 [1] - 拥有近30年精密模具 注塑(包括嵌件注塑)开发制造经验 [1] - 以特种工程塑料(PPS/PA/PBT/PC/POM/PPE等)应用开发为主 在PEEK等高端应用材料方面积累模具开发及制造工艺经验 [1] 行业应用与发展方向 - 汽车领域已普及以塑代钢应用 [1] - 轻量化是人形机器人等新兴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1] - 积极关注行业及客户端业务变化 寻求潜在业务合作可能性 向更高价值量应用场景渗透 [1]
方正富邦李朝昱:Peek材料指数领涨 机器人重要产业趋势有望高速发展
财富在线· 2025-08-11 21:04
机器人板块表现 - 机器人板块持续走强 PEEK材料概念股单日涨幅达7.54% [1] - 8月以来PEEK材料指数累计涨幅达23.14% [1] 行业活动与政策支持 - 世界机器人大会8月8-12日在北京召开 吸引200余家国内外机器人企业参展 [1] - 全球首个综合性人形机器人"奥运会"于8月14-17日在鸟巢举办 [1] - E-town机器人消费节提供购买补贴政策 刺激个人与企业消费 [1] PEEK材料特性与应用 - PEEK(聚醚醚酮)具有机械性能优异/耐高温/质量轻/耐化学腐蚀等特性 [1] - 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颅骨修补/人形机器人等领域 [1] - 是目前机器人"以塑代钢"的优选材料之一 [1] 市场规模与增长预测 - 单台人形机器人PEEK材料用量预计达5-10kg [2] - 全球年产量百万台对应增量市场达数十亿元 [2] - 全球PEEK市场规模预计从2025年15亿美元增至2030年21.4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7.5% [2] - 中国市场增速较全球更为迅猛 [2] 产业前景与技术趋势 - 人形机器人被视为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技术的集成载体 [2] - 轻量化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PEEK材料凭借综合性能有望成为首选 [2] - 除机器人外 PEEK在新能源汽车800V高压平台/航空航天/高端医疗等领域有广阔应用空间 [2]
PEEK材料今日继续爆发 机构圈出这些机会
第一财经· 2025-08-06 12:24
PEEK材料行业爆发 - PEEK材料今日股价表现强劲 华密新材涨近30% 新翰新材 凯盛新材 中欣氟材等涨停 [1] - 成本下降和龙头公司示范效应推动PEEK替代传统钢加速 应用从丝杠保持架延伸至其他部件 [1] - 机器人及低空经济产业链提升关注度 带动PEEK材料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需求增加 [1] 轻量化材料产业投资方向 - 结构设计和材料优化推动核心零部件公司开发高精度轻量化产品 如行星滚柱丝杠 相关丝杠 减速器 关节模组公司受益 [2] - "以塑代钢"趋势确定 上游材料端和中游高精度嵌件注塑企业持续受益 具备嵌件设计 模具精度与工艺控制的注塑公司和技术实力雄厚的原材料企业首当其冲 [2] - 人形机器人核心零件采用新型加工方式 如3D打印 粉末冶金(MIM)等技术改变生产制造流程 [2]
机械设备行业周报:轻量化 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必答题
新浪财经· 2025-08-04 08:38
机器人轻量化趋势 - 轻量化设计具备减重增加续航、带动性能突破、场景拓展和降本等多种优势 [1] - 轻量化已成为决定产品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从特斯拉Optimus到优必选Walker X均采用该设计 [1] - 以新能源汽车为参考 整车重量与续航呈负相关 铝合金和Peek等新材料加速应用 同样适用于机器人领域 [1] 轻量化技术路径 - 结构轻量化通过拓扑优化实现精密化 成功应用于汽车轴承、RV减速器和工业机器人等领域 [2] - 材料轻量化采用低密度替代材料 如镁合金、PEEK工程塑料和碳纤维 替代传统不锈钢和合金钢 [2] - PEEK材料受益于人形机器人市场带动 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增至28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13% [2] 核心零部件投资方向 - 结构设计和材料优化推动行星滚柱丝杠等产品精度提升 具备强大加工能力的丝杠/减速器/关节模组公司持续受益 [3] - 改性材料应用使产品强度和精度提升 相关零部件企业通过设计创新实现轻量化突破 [3] - 总成领域拓普集团为受益标的 减速器领域推荐隆盛科技/丰立智能 电机领域受益标的包括雷赛智能/信质集团 [4] - 丝杠领域推荐震裕科技/雷迪克 五洲新春/浙江荣泰为受益标的 [4] 材料端投资机会 - "以塑代钢"趋势明确 上游材料端和中游高精度嵌件注塑企业持续受益 [3] - 具备嵌件设计/模具精度与工艺控制的注塑公司率先获益 [3] - 塑件领域受益标的包括唯科科技/天龙股份/肇民科技/奇德新材 [5] - Peek材料领域受益标的为中欣氟材/中研股份 [5] 新工艺应用 - 3D打印和粉末冶金(MIM)等新型加工方式改变生产制造流程 [3] - 新工艺满足人形机器人及减速器/灵巧手等核心零件多样化需求 [3] - 3D打印领域华曙高科为受益标的 设备领域受益标的包括华辰装备/浙海德曼 [6]
万凯新材PEKC材料突破“以塑代钢”瓶颈,机器人产业迎来轻量化革命
全景网· 2025-07-24 17:17
公司动态 - 万凯新材与合作伙伴共建的"高性能材料联合实验室"已进入样品的制备与测试阶段 [1] - 初步实验数据表明PEKC材料在多项性能指标上表现突出 [1] - 研究团队正针对材料的自润滑性和耐磨性开展改性实验 [1] - 优化生产工艺、降低材料成本被列入研发重点 [1] 材料特性 - PEKC酚酞基聚芳醚酮具有高强度、耐疲劳、抗腐蚀、热稳定性等突出性能 [1] - 该材料模量高、强度大、抗冲击性强、电绝缘性优异、耐腐蚀、尺寸稳定 [1] - 相较于PEEK、PEKK等其他结构聚芳醚酮,具有纤维浸润性好、可溶解加工等优势 [3] - 在保持同等强度的前提下能显著降低机器人结构件的重量 [2] 应用领域 - 展现出在机器人结构件应用中的良好潜力 [1] - 适用于精密机械臂、关节模组等对轻量化和耐久性要求苛刻的领域 [2] - 可用于制造纳滤膜,应用于水处理和海水淡化 [2] - 在电子电气领域适用于印制电路板和电子器件封装材料 [2] - 在航空航天领域适用于飞机结构件的制造 [2] - 特别适合生产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 [3] 市场前景 - 为机器人核心部件的"以塑代钢"技术转型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1] - 有望大幅降低制造成本同时提升机器人的运动性能和耐用性 [1] - 高性能复合材料是酚酞基聚芳醚酮最大的需求领域 [3] - 随着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有望成为下一代工业机器人的核心材料选择 [3] - 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推动工业自动化向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迈进 [3] 行业影响 - "以塑代钢"技术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 [4] - 解决了传统金属部件重量大、能耗高、易腐蚀等问题 [2] - 将为中国在全球高端产业链中赢得更大的话语权 [4] - 成为"中国智造"迈向高精尖的关键材料基石 [4]
从材料性能上看,PEEK优势何在?
长江证券· 2025-07-20 15: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专题核心对镁铝合金以及工程塑料在机械性能、耐用性、热稳定性、生产及成本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不同的机器人部件工程塑料轻量化材料的使用前景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以塑代钢”趋势渐显 - “以塑代钢”实现机器人轻量化目标渊源已久,此前工业机器人用尼龙、POM 等替代外壳金属材料,人形机器人减重需求下可选材料多,PEEK 受关注 [4][14] - 人形机器人从续航、运动、耐久三方面提升性能,为商业化应用奠基,轻量化可减少能耗、降低惯性、减少故障 [17] 人形机器人轻量化迭代 - 头部企业布局人形机器人轻量化赛道,特斯拉 Optimus 二代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减重 10 公斤,行走速度提 30%,关节寿命延长;宇树科技 G1 整机重 47kg [15] 轻量化材料中,PEEK 具备多种优势,有望应用于主要零部件材料中 - 人形机器人轻量化有材料与结构两大方案,材料轻量化有“以塑代钢”、镁铝合金替代传统钢材等,PEEK 等特种工程塑料应用研究成焦点 [21] - 机器人“以塑代钢”材料标准多样,包括刚度、强度、韧性、耐磨性、耐热性、耐腐蚀性、绝缘性、阻燃性等,且加工简单成本可控 [5][24] - 与镁铝合金及传统钢材比,“以塑代钢”有重量轻等优势,但强度、耐热性不如金属且成本高,特殊环境需 PEEK/CFRP 复合材料 [5][25] - 工程塑料对比,CFRP 机械性能优,PPS、PI、PEEK 次之,PA、PC/ABS 稍弱;PEEK 耐久性能好,有自润滑属性,耐腐蚀性和材料寿命占优;热稳定性及绝缘性上 PA 有局限,生产成本 PEEK/PPS 性价比相似,PA 便宜但适配场景受限,PEEK/PPS 有望在部分核心零部件“以塑代钢”,PC/ABS、PA 等有望用于外壳等场景 [6] - 应用端不同部件对应材料应用空间不同,PEEK 有望用于执行器等核心零部件,执行器关键部位对材料要求高,相关方案在开发;支撑骨架结构目前以“钢塑混合”为主;外壳装饰 PA、PPS 等已广泛应用,PEEK 因成本问题替代有难度 [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