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零食饮料
icon
搜索文档
电商优势渐成“掣肘”,三只松鼠风光难再
观察者网· 2025-10-14 20:13
港股IPO计划 - 公司近期获得证监会出具的赴港上市公开募股备案书,计划在港交所发售不超过8154.8万股,备案通知书出具后12个月内有效 [1] - 此次赴港IPO是继万辰集团、东鹏饮料后,公司寻求A+H股布局的举措 [1][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为54.78亿元,同比增长7.94%,但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为1.38亿元,同比下降52.22% [3] - 2024年上半年归属上市公司扣非后净利润为5082.8万元,同比下降77.7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3.77亿元,同比暴跌1075.08% [3][4] - 公司2024年全年营收达到106.22亿元,是时隔5年后销售重回百亿门槛,但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率仅为2.47% [4][6] - 公司营收从2020年的97.94亿元下滑至2023年的71.15亿元,几年内锐减近三分之一 [4] 业务挑战与成本压力 - 公司利润下滑主要受坚果原料成本上涨、线上平台流量费率提升、线下分销市场费用投入增加及物业折旧摊销费用上升等因素影响 [4] - 2024年上半年销售费用高达11.19亿元,线上平台流量结构变化导致费率提升,压缩利润空间 [4][6] - 公司早期依赖的电商优势随着红利消退和流量成本上升成为掣肘,传统零食品牌打通线上线下渠道后缩小了与公司的差距 [5][6] - 公司线下“万店计划”拓展不顺利,2023年关闭所有直营店转向加盟模式,至2025年6月末全国门店数量为353家,线下门店收入为1.87亿元 [6] 新业务拓展与增长点 - 公司于2025年3月成立芜湖第二大脑咖啡有限公司,正式踏进咖啡领域 [7] - 公司通过小鹿蓝蓝品牌向母婴行列迈进,2025年9月成立安徽小鹿蓝蓝母婴用品有限公司,向婴童零辅食、儿童零食、家护清洁等品类延伸 [1][7] - 小鹿蓝蓝品牌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到4.37亿元,实现持续增长并盈利,拥有婴标面、钙锌饮、米饼等千万级大单品及谷物棒、巧克力棒等百万级新品 [7] - 公司推出小鹿蓝蓝care和plus两大子品牌,并以东南亚市场为试点探索出海业务 [7] 行业A+H股上市背景 - 2025年6月六部委联合发文鼓励优质消费类企业IPO,支持资本投向消费升级产业,监管协作优化使A+H架构上市周期大幅压缩 [8] - 对于资本密集、增长驱动的消费企业,当前构成了一个难得的港股/A+H相对窗口期,企业普遍考量是寻求第二资本池以改善流动性、估值修复和提升再融资效率 [8] - 消费行业A+H股布局热潮与十多年前的地产行业相似,但背后逻辑不同:地产行业为缓解现金流与降杠杆,消费行业则为应对偏冷的国内消费市场,获取外币进行海外渠道与并购 [11][12]
中国“土味”零食,靠邪修馋哭老外
36氪· 2025-09-28 18:29
中国零食出海的市场表现 - 多个中国零食品牌在海外市场取得显著收入,例如盐津铺子去年海外收入达5.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7%[8],旺旺海外收入占总营收的20%[8],洽洽、盼盼、甘源等品牌海外年收入均超过1亿元人民币[8] - 中国零食在海外被赋予高溢价,例如5包65克的卫龙辣条在美国售价达16.99美元,相当于每包24.6元人民币,比国内价格高出数十倍[8],中国冰红茶在韩国售价为2500-4000韩元(约合人民币12-20元),比当地咖啡还贵[12] - 中国零食在海外多国成为潮流单品和社交货币,例如在韩国、泰国、越南和马来西亚,辣条、酸辣粉、魔芋爽、瓜子、雪饼等成为年轻人的硬通货和应援礼物[6][13],皮蛋在美国Costco上架后3天售罄3个月库存,补货后价格从13.99美元涨至17.59美元仍被抢购[18] 中国零食出海的驱动因素 - 社交媒体的网红效应是重要推手,例如意大利博主一条辣条开箱视频带来百万播放量并直接推动卫龙大面筋在意大利食品类目销量第一[21][22],美国网红对皮蛋的评测视频使相关讨论热度在3天内激增90%[24] - 通过场景化营销切入当地消费习惯,例如冰红茶在韩国被定位为“酒搭子”,与威士忌、伏特加等酒精饮料搭配饮用[28][30][32],瓜子通过进入球赛等场景,例如西甲和西乙球场一个赛季消耗2950吨瓜子[15] - 极致的本土化产品策略是关键,例如劲仔在东南亚推出糖醋味小肉干[31],旺旺在东南亚推出芝士玉米味仙贝、在日本推出四川麻辣口味仙贝[31],出口美国的皮蛋为减轻氨味而加入茶叶蛋工艺并腌制120天[31] 中国零食出海的渠道与供应链策略 - 建立本地生产基地以实现“产业链出海”,例如洽洽食品、盐津铺子、盼盼食品等品牌在越南、泰国等地建设工厂[43] - 采取多元化渠道策略,包括进入当地中高端商场(如元气森林、徐福记、旺旺)以及下沉至社区夫妻店(如冰淇淋品牌艾雪)[45] - 借助中国餐饮和零售渠道“借船出海”,例如通过韩国的麻辣烫店、火锅店销售冰红茶等饮料,通过东南亚的KKV、名创优品等零售渠道销售零食[47]
万辰集团正式递交港股上市申请 规模盈利双增长
证券时报网· 2025-09-23 23:09
公司财务表现 - 集团总收入从2023年93亿元增长至2024年323.3亿元 同比增长247.9%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收入达225.8亿元 同比增长106.9% [1] - 同期经调整净利润达9.2亿元 [1] 业务规模与网络 - 在全国29个省份拥有超过15000家门店 [1] - 门店网络覆盖长三角及"山河四省"等高消费潜力地区 [1] - 截至2025年8月31日积累逾1.5亿注册会员 [1] 供应链与运营效率 - 约95%产品由品牌厂商直采 [1] - 通过51个常温仓及13个冷链仓实现大部分门店"T+1"补货周期 [1] - 产品零售价较传统商超同类产品低20%-30% [1] 产品管理与创新 - 专业采购团队超过200人 结合数字化选品系统 [2] - 形成超4000个SKU全国产品池 单店精选1800-2200个SKU [2] - 2025年上半年平均每月推出约250个新SKU [2] - 约27% SKU在传统零售渠道不常见 [2] 门店体验与品类策略 - 门店设计注重明亮宽敞标准化 确保全国一致体验 [2] - 根据校园店社区店等不同消费场景进行差异化陈列 [2] - 新增IP授权商品冷藏食品短保烘焙等新品类 [2] 资本运作与战略规划 - 拟将募集资金用于扩张升级门店网络 [2] - 资金用途包括丰富产品组合提升仓储物流效率升级数字化基础设施 [2]
2025年零食饮料趋势白皮书-Flywheel飞未
搜狐财经· 2025-06-02 11:51
行业趋势解析 - 全效健康化成为核心方向,消费者关注天然成分与功能属性,健康概念相关零食销售额同比提升[1] - 情绪价值驱动产品创新,社交属性与情感寄托成为卖点,联名款产品通过话题营销引发关注,社媒互动量同比增长72%[2] - 场景多元化推动产品创新,便携包装零食销售额同比提升,即饮饮料向"健康餐替"延伸[3] - 文化融合创新成为亮点,国潮元素与地域特色被融入产品,结合传统文化营销推动社媒总浏览量同比增长43%[3] 市场洞察分析 - 即饮饮料品类中,大瓶装咖啡、果味饮品成热点,电商渠道声量同比增267%,山姆等渠道销售额增长187%[3] - 牛奶/乳制品高端化、功能化趋势显著,A2-β酪蛋白产品因营养优势抢占市场[4] - 低度酒饮增长由情绪释放与微醺场景驱动,果味低度酒社媒声量提升,年轻女性成为主力消费人群[5] - 饼干膨化/糖巧布丁品类健康化转型加速,无糖、非油炸产品趋势契合度高[6] 创新解决方案 - TrendCloud知势云平台通过全域数据整合,实现从趋势发现到全域洞察的全链路管理[7] - 平台融合电商、社媒及垂直行业数据,提供品类趋势榜、人群画像、竞品监控等分析工具[7] - 基于AI大语言模型、知识图谱等技术实现实体提取、消费者打标及概念生成[7] - 服务全球5000余家客户,包括宝洁、伊利、元气森林等,助力品牌提升新品成功率(案例中某品牌新品上市即实现销售额增长80%)[7] 宏观经济背景 - 2024年GDP首破130万亿元,同比增长5%[22] - 2024年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3%,餐饮收入同比增长9.9%[23] - 2020-2024E中国超重/肥胖症人数持续增长,2024年达277.4百万人[26] - 2020-2023中国企业工作人员每周平均工时从45.7小时增至47.9小时[26] 消费者行为变化 - 78%消费者乐于探索创新味道的美食[26] - 45%消费者比去年购买了更多具有"健康"功效的产品[35] - 一人食经济市场规模2025年预计突破1.8万亿,2024年销售额同比增长16%[32] - 功能性食品市场规模2024年达4858亿,2029年预计达17600亿[35] 产品创新案例 - 空刻免煮冲泡意面、三得利乌龙茶迷你版等产品满足便携需求[32] - 每日黑巧鲜萃榛子巧克力、悦鲜活A2型鲜牛奶等产品主打健康概念[35] - 六神花露水味产品等联名款通过话题营销引发关注[2] - 鲁菜经典口味、天津特色风味被融入零食饮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