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耗能制造业
icon
搜索文档
中金 | 深度布局“十五五”:绿色发展篇
中金点睛· 2025-11-14 08:18
文章核心观点 - "十五五"时期是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行动窗口,其核心在于推动碳排放双控、产业结构去重化、经济活动电气化和发电结构清洁化[2][9] - 实现碳达峰目标预计需要绿色投资17.5万亿元,年均投入3.5万亿元,有望拉动GDP年增长1.2%[24] - 碳达峰行动将创造巨大的绿色需求市场,主要集中在电力、交通等行业,并推动绿色金融进一步发展[24][25] 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 - 从"十五五"开始实施以强度控制为主、总量控制为辅的碳排放双控制度,碳排放强度降低将成为约束性指标,取代能耗强度指标[3] - 碳达峰后将转向以总量控制为主、强度控制为辅的制度,为碳减排目标提供可计量、可检验的政策抓手[3] - 能源活动排放占全社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87%,推动煤炭和石油消费达峰是阶段性重点任务[5] 化石能源消费达峰预测 - 煤炭消费总量预计在2028年前后达到峰值平台期,当前消费增速已经放缓[5] - 石油消费已渐入达峰平台期,成品油于2023年出现峰值,中石油经研院预测2025年达峰(峰值7.7亿吨),中石化预测2027年达峰(峰值7.9-8亿吨)[6] - 统筹煤电发展和保供需求,强化石油原料属性将是煤、油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6] 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 非化石能源占比已从2024年的19.8%目标提升至2030年的25%以上,"十五五"期间需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6] - 非化石能源占比每提高1个百分点,需要新增装机量240GW左右,到2030年风光累计装机规模至少要达到28亿千瓦[6][20] - "十五五"期间风光装机量将至少新增10亿千瓦,年均新增2亿千瓦左右[20] 产业结构去重化改造 - 钢铁、石化化工、建材、有色四大高碳排部门占全社会碳排放比例约50%[10] - "十五五"目标实现节能量1.5亿吨标准煤以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亿吨[10] - 水泥行业通过严禁新增产能、明确置换比例规范产能指标;钢铁行业预计2030年粗钢产量控制在9亿吨左右[12] 高耗能行业产能治理 - 石化化工行业分类治理:供大于求行业严格实施产能控制,产能扩张行业通过绿氢绿电、工艺优化降低单位产品碳排放[13] - 电解铝产能接近4500万吨天花板,产能利用率达96%,需加强产能调控确保达到能耗标杆值,加快发展资源循环利用[13] 终端用能电气化改造 - 预计到2030年终端电气化率达到35%,工业、交运和建筑部门电气化率分别达35%、12%和65%,可贡献3.5亿吨减排量[14] - 工业部门通过节能提效和电能替代两个方向提高电气化水平,钢铁、有色行业技术相对成熟[14] - 交通部门依托新能源汽车发展,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1287万辆,渗透率41%,预计2030年渗透率达70%以上[15][16] 发电结构清洁化转型 - 截至2025年9月,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22.6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60.8%,风电、光伏累计装机合计17.1亿千瓦[20] - 提高系统灵活性依靠煤电灵活性改造、储能和需求响应等手段,电网投资集中在配电网智能化改造和特高压建设[21][23] - "十五五"用于绿色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预计达到2.8万亿元[29] 绿色投资与碳市场建设 - 电力行业绿色投资需求最大,"十五五"期间需7.5万亿元;交运行业需6.2万亿元;能效领域投资8740亿元但减排效应显著[24] - 碳市场建设分两阶段:2027年前扩大范围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2030年打造成温室气体减排主渠道,覆盖全国80%碳排放[25][26] - 目前每年碳达峰融资规模约2.5万亿元,绿色金融需进一步发展吸引更多资金流向绿色低碳领域[25]
前三季度 全国制造业销售收入增长4.7%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22 08:15
制造业整体表现 - 前三季度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7%,占全国企业销售收入比重为29.8% [1] 制造业高端化转型 - 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9%,占制造业比重为46.9% [1] - 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5% [1] - 工业母机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8% [1] - 飞机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5% [1] - 高铁车组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6.1% [1] - 深海石油钻探设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0.8% [1] 制造业智能化转型 - 制造业企业采购数字技术金额同比增长10.6% [1] - 以机器人、无人机为代表的智能设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3.6% [1] 制造业绿色化转型 - 前三季度高耗能制造业销售收入占制造业比重为28.9%,较上年同期下降1.4个百分点 [1] - 制造业采购节能环保服务金额同比增长34% [1]
税收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7%
新华财经· 2025-10-15 10:47
政策支持规模 - 2024年1至8月支持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总额达12925亿元 [1] -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高新技术企业税率优惠政策减税4857亿元 [1] - 先进制造业、集成电路、工业母机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优惠1120亿元 [1] - 其他各类支持制造业发展的政策优惠6948亿元 [1] 制造业整体表现 - 前三季度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7% 占全国企业销售收入比重29.8% [1] - 前三季度制造业税收收入同比增长5.8% [2] 高端化转型进展 - 前三季度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9% 占制造业比重46.9% [1] - 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5% [1] - 工业母机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8% [1] - 飞机、高铁车组、深海石油钻探设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2.5%、16.1%和20.8% [1] - 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业税收收入同比增长49.7% [2]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税收收入同比增长31.4% [2] - 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税收收入同比增长12% [2] 智能化转型成效 - 前三季度制造业企业采购数字技术金额同比增长10.6% [2] - 以机器人、无人机为代表的智能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23.6% [2] 绿色化转型进程 - 前三季度高耗能制造业销售收入占制造业比重为28.9% 较上年同期下降1.4个百分点 [2] - 制造业采购节能环保服务同比增长34% [2] 传统行业改善 - 钢铁行业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11.7% [2] - 有色金属行业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32.2% [2]
CGI深度 | 迈向碳达峰的“十五五”:挑战、行动和投融资
中金点睛· 2025-09-22 07:54
文章核心观点 - “十五五”(2026-2030年)是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攻坚时期,需在产业结构“去重化”、经济活动“电气化”和发电结构“清洁化”三大领域采取关键行动 [3] - 为实现碳达峰目标,测算得出“十五五”期间绿色投资总需求为17.5万亿元,年均投入3.5万亿元,可累计减排16亿吨,并拉动GDP年均增长1.2% [3][7] - 当前中国每年有效支撑碳达峰的绿色融资规模约为2.5万亿元,为满足投资需求,“十五五”期间融资规模还需增长约40% [3][7] “十五五”碳达峰目标与挑战 - 量化目标为:在2030年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65%、非化石能源占比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的约束下,碳排放有望在2028年前后达峰,峰值约113亿吨,“十五五”期间累计降碳量约16亿吨 [8][14] - “十四五”期间出现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的“非趋势性”变化,高耗能制造业占比回升、电气化进程放缓、煤炭消费增速提高,导致碳排放增速升至3%,增加了碳达峰压力 [4][16][19] 关键行动领域一:产业结构“去重化” - 核心是通过供给侧产能治理降低高耗能产业占比,重点针对水泥、钢铁、合成氨、炼油和电解铝等行业 [4][30] - 具体路径包括:预计到2030年水泥熟料产能压减至15亿吨,贡献减排约8000万吨;粗钢产量控制在9亿吨左右,贡献减碳量约1.25亿吨 [31] 关键行动领域二:经济活动“电气化” - 重点推进工业、交通、建筑部门的电气化改造,预计到2030年三部门的电气化率将分别达到35%、12%和65%,可为“十五五”贡献3.5亿吨减排量 [6][56] - 工业领域通过节能提效和设备电气化升级(如电炉钢、绿氢、CCUS)实现减排;交通领域主要依靠新能源汽车推广,预计2030年销量达1920万辆,保有量超1亿辆,贡献减碳量约9000万吨 [36][38][42][44] - 建筑领域通过既有建筑改造和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推进,预计建筑光伏累计装机量将从2023年的38.2GW增至2030年的140GW [49][51] 关键行动领域三:发电结构“清洁化” - 非化石能源装机将延续高增长,预计“十五五”期间新增装机11.7亿千瓦,到2030年风光累计装机量达28亿千瓦以上 [6][63][65] - 为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需加强煤电灵活性改造(预计规模3亿千瓦)、储能(预计新建规模188GWh)和需求响应(能力达最大负荷的6.6%)等方面的投资 [65][66][67] - 电网投资将向配电网和特高压倾斜,以支持新能源大规模发展和分布式能源接入 [70] 碳达峰投融资及经济贡献 - 绿色投资需求主要集中在电力(7.5万亿元)和交运(6.2万亿元)行业,其中超过四分之三的投资将流向新能源产业链 [7][71] - 通过CGE模型测算,年均3.5万亿元的达峰投资能拉动GDP年增长1.2%,其中新能源产业链投资贡献了70%以上的GDP增长 [87][88] - 中国储蓄率高(2023年总储蓄占GDP比重43.6%),具备实现碳达峰的绿色投资能力,需通过公共政策降低绿色溢价以引导资金流向绿色领域 [85][86]
上半年湖南制造业开票销售收入增幅大
制造业整体表现 - 全省制造业开票销售收入达12519.1亿元 同比增长11.3% [1] - 高技术制造业开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5% [1] 高端制造细分领域增长 - 汽车制造业同比增长25.1% 贡献全省制造业增量41.3% [1] - 新能源整车制造增长167.7% 成为主要拉动力 [1] - 风能原动设备制造增长72.6% 电子专用材料制造增长63.6% 稀土金属冶炼增长49.2% 显示器件制造增长27.6% 集成电路制造增长8.5% [1] 数字化转型进展 - 数字产品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2% [1] - 制造业采购数字技术服务金额增长23.2% [1] - 智能照明器具制造增长151.3% 其他数字产品制造增长18.8% 计算机整机制造增长18.4% 工业控制计算机制造增长7.8% [1] 绿色制造转型 - 高耗能制造业销售收入占比31.6% 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 [2] - 石油煤炭加工占比下降1.4个百分点 黑色金属冶炼占比下降1.4个百分点 非金属矿物制品占比下降0.7个百分点 [2] - 制造业采购环境治理服务金额同比增长12.9% [2]
强底气添动能 税收数据折射经济向新向好
中国证券报· 2025-05-07 04:27
重点工程项目投资 - 一季度全国以项目方式申报工伤保险的工程项目数量累计3 9万个 同比增长9 4% [1] - 工程总造价金额累计1 9万亿元 同比增长4 8% [1] - 3月份工程项目申报数量1 8万个 占一季度总量的46 5% [3] - 3月份申报总造价0 8万亿元 占一季度总造价的43 9% [3] - 山东潍坊至宿迁高速铁路临沂段 江西G322宜黄县杉树坳至东陂段公路改建工程等多个项目陆续开工 [2] - 浙江人工智能核心零部件科创园 安徽枞阳经开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等科技园区扩建 [2] 新质生产力发展 - 一季度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 4% [1] - 数字产品制造业 数字技术应用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2%和11 6% [1] - 科研技术服务业 信息技术服务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9 6%和11 4% [1] - 高技术制造业 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2 1%和9 7% [4] - 数字产品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 [4] - 制造业企业采购数字技术金额同比增长8 7% [4] 消费市场表现 - 一季度老年人养护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5 5% [3] - 老年人护理机构服务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3 9% [3] - 托儿所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 2% [3] - 五一假期全国消费相关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 2% [3]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家电及通讯器材类商品消费需求旺盛 [3] - 家居用品及珠宝首饰消费增幅较高 [3] 制造业发展 - 一季度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 8% 占全国销售比重达29 1% 较上年同期提高0 8个百分点 [4] - 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9 7% [4] - 高耗能制造业销售收入占制造业比重为29 2% 较上年同期下降1 4个百分点 [4] - 制造业企业采购环境治理服务金额同比增长13% 增速较2024年加快4 6个百分点 [4]